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张安世能来拜年,魏国公徐辉祖显得很高兴!

  他亲自招待了这个后辈,儿子徐钦也想凑来,直接被徐辉祖差点一脚踹开,让他滚蛋。

  张安世谦和地道:“世伯好,新年好啊。”

  听到新年好这三个字,徐辉祖一愣,随即又笑了:“好好好。世侄长大了不少,也高了,现在越发的像个成人了。”

  张安世笑着行了礼,徐辉祖让他坐下,等仆从奉茶来,徐辉祖道:“老夫听闻你在栖霞渡口做了不少的好事,这很好,男儿大丈夫,成家立业,乃是最紧要的事。”

  张安世便悻悻然地道:“其实干的也不好,都是人家谬赞的,我对治理的事不太擅长,现在心思都在著书立说上。”

  这著书立说四字,口气大得很,在一般人看来,这是圣贤才干的事。

  当然,徐辉祖是武人,压根不在乎这个。

  他哪里知道,张安世成日要著书立说,早就把那些读书人整破防了。

  徐辉祖语重心长地道:“你有此志向,是极好的,男儿志在四方嘛,不过虽说如此,可有老话说的好,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的父亲早早过世,你是家中独子,家里得有一个女人给你操持家务才好。”

  张安世道:“是,是,小侄谨记了。”

  见张安世不上道,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徐辉祖以为自己提示得这么明显了,张安世应该立即跪下来,喊他一声爹呢。

  徐辉祖只好收拾了心情,又与张安世言笑几句。

  见时候差不多了,张安世起身告辞。

  徐辉祖道:“待会儿还要拜访哪一家?”

  张安世道:“还需去朱世叔、丘世叔和张家那儿走一趟。”

  徐辉祖一听丘世叔,脸色微微有些异样,不过他很快笑了笑:“这是该当的,你已长大啦,当然要注重礼节,不似我家徐钦,没头没脑的。”

  当下,张安世出了徐府,一日下来,拜访了许多人家,脑子晕乎乎的,以至于产生了逢人就想叫叔的惯性了。

  在年节的各种忙碌中,又过了些日子,眼看着正月十五要到了,朱金便被张安世叫了来。

  作为张安世指定的生意伙伴,朱金很开心。

  他现在在商界,几乎是横着走了,毕竟背后可是东宫和武安侯府。

  不只如此,张家的许多生意,其实都委托了他进行接洽,表面上他只是帮衬,其实张家也不可能给他多少利润。

  可是这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譬如张安世要寻各行省的代理,就是通过朱金来斡旋,毕竟有些事,身为皇亲国戚的张安世不便出面。

  那时候,当真是风光得意,各地的商贾,为了抢这代理,哪一个见了他,不要点头哈腰的?

  从前叫他“那个朱什么什么”的大商贾,如今都会主动给他拱拱手,叫一声朱兄。

  这种从吊毛到靓仔的跨越,让朱金沉浸其中,完全无法自拔。

  当然,他越发意识到,自己必须紧紧抱着张安世这一棵大树,这才是他未来的立身之本。

  所以张安世只需一个招呼,他便立即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急匆匆地赶来了。

  两人打了照面,张安世就道:“这已到正月了,各行省的院试也要开始了,货也要准备发出去,我思来想去,咱们的书,照摊派的方法来,各省大抵算过有多少人,还有根据各省的穷富状况,拟了一个单子,你来看看,就让代理们照这个数目进货。”

  朱金一面笑,一面接过张安世递过来的单子,笑着道:“承恩伯亲力亲为,真是教人……教人……”

  他眼睛看着单子的时候,话却戛然而止。

  “怎么,总计五十万本书?”朱金眼睛都直了:“这天底下,参加院试的读书人,怕也没有这么多啊,这卖的完吗?何况定价是三两,不是小数目,伯爷,一旦卖不完,那些代理的货可就烂在手里了啊,只怕他们……”

  这一次备的货多,主要还是时间充裕,再加上合作的那些印刷作坊,因为早有了合作的经验,所以在严密的保护措施之下,几乎是加班加点,将货赶了出来。

  比起朱金的震惊,张安世很是淡定地笑道:“你的意思是,这么多书,卖不出去?”

  朱金苦笑道:“小的推测,可能至多只能卖十五万本,这已是极限了,毕竟……天下的读书人有限,舍得出三两银子的人……也有限。”

  张安世微笑道:“你呀,只知道做买卖,可是我不一样,我不但知道做买卖,而且我还知道读书人。”

  “什么?”朱金一愣。

  张安世泰然自若地道:“你放心,教各省代理铺货就是了,除此之外,我这儿……还有这个……”

  说着,张安世取出一份邸报的样纸,递给朱金,边道:“你好好看看,到时,这东西也可以一起铺开来,要教各省代理,将这东西放在所有书铺最显眼的位置。”

  朱金取过了邸报,这里头,其实和通政司的邸报没有什么分别,密密麻麻的都是小字,纸张却是不小,折叠起来的邸报摊开之后,大的吓人。

  他是一头雾水,可细细一想,自己照着办就是了,哪里这么多事,承恩伯说啥就是啥。

  于是信誓旦旦地道:“伯爷您放心,小的一定办的妥妥当当。”

  朱金当下,立即开始联络各处早已在此等候的代理商。

  这些人也都有准备,挑选运货的,还有沿途护卫的,都是最亲信之人。

  以至于连这些人的妻儿老小,都务求要拿捏在他的手里。

  这是天大的买卖,关系重大,出了任何纰漏,都可能让一个腰缠万贯的巨贾倾家荡产,可同时……一旦事情办成,就意味着财源滚滚。

  其实……对于许多大书商而言,可能张安世给他们的利润并不算多。

  这八股笔谈绝大多数的利润,都被张安世死死拿捏住了。

  可做买卖的人,是不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的,一方面,他们可以靠八股笔谈多少挣一些银子,最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所带来的,是自己名下各处书铺在各州府带来巨大的优势。

  如此,就等于是稳稳地压了竞争对手一头了,无形之中,等于是谁拿住了代理权,就隐隐成为了本地最大的书商,与其他的书商相比,可谓是一骑绝尘。

  紧接着,裹得死死的一捆捆包裹开始装船或者装车,每一个环节,都有书商们最心腹之人亲自监督。

  精挑细选出来的护卫,个个露出警惕的样子。

  随即,这些车马和船只,开始分发天下各处。

  而在其中进行居中调节的朱金,几乎是一夜白头。

  要协调这么多的关系,确实操碎了他的心,何况当大家知道张家放出的货这么多的时候,不少书商都有抱怨,毕竟……他们害怕这些书售卖不出,到时砸在手里,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朱金只能耐心地跟他们一个个的进行解释。

  当然,威逼利诱也有,有人想退伙,那可不成。上了船,你说走就走?你当初为了代理权付出的银子,可就一文都没了。

  令书商们不满的是,除了这八股笔谈,张家居然还让他们配货这邸报,这是硬性的要求,必须让他们和八股笔谈一道进货,拿回自己的书铺里售卖。

  这令书商们更加叫苦不迭,不过眼下,似乎也已没有退路了。除了一条道走到黑外,根本没有任何的选择。

  当然,这些第二版即将开售的消息,自然是瞒不住人的。

  很快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

  不少读书人听到这个,那埋藏在内心深处最痛苦的记忆仿佛一下子开始涌上来,于是又是一阵叫骂。

  此时,刚刚中了会试的杨相,却早已修了一封家书,让人往自己的老家江西泰和县送去。

  这书信抵达泰和县的时候,已经开春了。

  这是一处泰和县叫长塘尾的村落,江西多山,却也风景秀丽,在这秀丽的风景之中,杨家宅邸规模却是宏大。

  杨相的家族乃是本地的大族,累世数代,都有人做官!他的父亲杨太公,在洪武年间,便已入朝了,年纪大了之后,因为旧疾复发,所以回乡养老。

  接到了家书,这杨太公的脸色很不好看,口里道:“张安世……听闻此子是个奸邪之人……”

  说罢,却又摇头,他拿起了一部书,只是叹息。

  这正是早先买来的,正是张安世八股笔谈的第一版。

  说实话,像杨太公这样的人,当然也清楚这玩意的价值。

  大明开国,以八股取士之后,人人都开始学习八股,可八股到底怎么写,怎样才可做出好文章,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是门外汉。

  如今看了这第一版,杨太公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突然发现,原来还可用这样的文体来写,早得此书,可能应试的成绩就完全不同了。

  结果,这第一版只有寥寥一些有用的东西而已,接下来……就是欲知后事如何了。

  跟所有看过此书的人一样,杨太公是气得七窍生烟,这是不要脸啊。

  如今,第二版出售在即,他那儿子也不放心,亲自修书让人从京城火速带回来,提醒他一定要重视,杨太公虽在心头骂张安世骂得厉害,却也是有分寸的。

  这事关系到的是子弟们的前程,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哪怕张安世他是猪,是狗,也不妨碍杨太公捏着鼻子买书。

  那第一版的书……如今早就残破不堪,看过之后,破败得让人无法看了。

  而现在……杨太公拿着自己儿子的信,看过之后,又放下,紧接着,又看一看……

  他时而皱眉,时而背着手踱步。

  此时,他似乎在认真地权衡着什么。

  这样的情绪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杨太公似乎每天都在为此煎熬。

  终于……

  这一天,家中的管事匆匆而来道:“老爷,老爷,最新的消息,省城那儿送来了最新的消息,书已到省城了,准备开售。不过……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有一批书,已经往泰和县这边运来,足足有三百本……数目不小……小人以为,等到县城的时候,大抵是在后日清晨前后。”

  “来了吗?”杨太公身躯一震,他既紧张又激动的样子,紧紧地盯着管事道:“三百本这么多?”

  “是啊,说是备足了货,咱们泰和还算是少的很。”

  “知道了,知道了。”杨太公道:“做好准备吧。”

  “是。”

  好不容易熬到了后日的凌晨。

  此时应当一等天亮,这书铺就要开门售卖了。

  泰和县里,售书的书铺只有一个。

  因而,杨太公深吸一口气,召来管事:“待会儿,和老夫一道去县城。”

  管事犹豫地道:“老爷,天色是不是太早了?”

  杨太公道:“这是天大的事,咱们杨家子弟今年参加院试的,有六人,院试关系到的可是功名,怎么能小看呢?”

  管事便忙道:“是,是。”

  杨太公接着道:“还有,前些日子,让你卖粮的银子,可还在账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