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朱棣一听张安世,忍不住道:“这个小子如何,有没有长进?”

  杨士奇:“……”

  “说话呀。”

  杨士奇:“……”

  见杨士奇不言,朱棣火了:“为何不言?”

  杨士奇道:“臣不可言也。”

  这意思是:别问了,别问了……

  朱棣顿时明白了什么,于是勃然大怒道:“看来那个小子,确实烂泥扶不上墙。”

  杨士奇:“……”

  朱棣叹口气道:“哎……这是外戚啊,太子为人又优柔寡断,朕百年之后,以太子的软弱,似这样的人……岂不要充盈朝野,不知要滋生多少祸事。”

  杨士奇想说点什么。

  可发现安慰人好像不是自己擅长的。

  这时,汉王朱高煦来了精神,脸上一副:“来,来,来,大家都向我看齐,我宣布一个事”的模样。

  “父皇勿怒,还有儿臣呢。”

  朱棣却是冷冷地道:“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身边的属臣有几个贤良的,亏得你长这么大,还不如一个郭得甘。”

  朱高煦:“……”

  ……

  杨士奇没有升官。

  不过他觉得快了。

  身为翰林的他知道,官职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得到皇帝的关注。

  而现在拜那位恩公郭得甘的恩赐,他不但得到了巨大的关注,而且还得到了皇帝,甚至包括那位被人称之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的一致好评。

  这就意味着……一条康庄大道可能要出现在他的脚下,将来青云直上,一飞冲天了。

  但他心里觉得,若有机会,一定要去拜访那位郭恩公,郭恩公如此无私举荐,实在让人感激涕零。

  不过眼下,他还要去上坟……不,要去上课。

  到了“坟场”,却见张安世领着邓健和张三,很愉快地在庭院里摆了桌椅,桌上架起了一个“铁锅”,锅下有个小火炉子。

  张安世正美滋滋地在吃“火锅”。

  他一面指挥着手忙脚乱的张三给锅里加水和下料,瞥眼见了杨士奇来,兴冲冲地道:“杨师傅吃了吗?”

  杨士奇:“……”

  “没吃那再好不过了,一起打边炉。”

  杨士奇没见过有人拿锅上桌的,便道:“张公子,君子远庖厨。”

  张安世道:“很好吃的,等会你尝一尝便知道。”

  这边张三却是骂骂咧咧起来:“公子,这锅不成啊,这都烧红了,待会儿这锅会不会烂了啊,公子,这样的破锅……”

  杨士奇突然眼眸大瞪,大喝道:“住口。”

  张三诧异地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冷若寒霜道:“老夫不许你这样骂锅。”

  张三急了:“我骂锅又没骂你。”

  杨士奇冷静少许,也觉得自己有些失去了理智。

  “这本来就是破锅嘛。”张三觉得丢了面子。

  在这张家,我张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公子,我嘎嘎乱杀的。

  杨士奇心头却是有股道不明的无名业火:“总之,就是不能骂锅,你再骂!”

  “好啦,好啦。”张安世调解道:“不要因为一口锅就吵嚷嚷的嘛,要和气,和气生财。”

  和气二字,杨士奇是能接受的,但是他无法理解这和气怎么就转到了生财上头去呢。

  哎……误入贼穴了啊。

第028章 此卿家事,与朕何干

  张安世觉得杨士奇今日有些不正常,以往虽然也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可至少一直是理智的,从未失态。

  张安世便笑吟吟地请杨士奇坐下,又让张三热了一壶黄酒,嬉皮笑脸道:“杨师傅怎么对这锅……不满?”

  杨士奇沉吟不答。

  张安世便道:“杨师傅出了什么事吗?若是家里出了事,你放心,这南京城没有我京城二凶的兄弟摆不平的人。”

  杨士奇抬眸,以奇怪的眼神看了张安世一眼,不过他肚子里确实有许多话想说,顿了顿,道:“没有出事,反而是有一桩喜事。”

  “呀。”张安世高兴起来:“喜事?是娶了小妾,还是死了婆娘?”

  杨士奇脸抽搐:“这是什么话。”

  张安世道:“人生三大喜嘛,现在没开科,金榜题名肯定没戏;你年纪也老大不小了,洞房花烛娶头妻的年纪也过了,至于升官发财……也没听见朝中最近有什么变动。思来想去,只剩这样了。”

  杨士奇本来不想把话说清楚,不过细细一想,他若是不赶紧澄清,以张安世的品行,肯定要满世界嚷嚷他死了婆娘。

  于是杨士奇道:“我被人举荐了,上达天听。”

  “哈,这是好事,好事啊……”张安世高兴得合不拢嘴。

  杨师傅一高兴,今天说不定不用读书了。

  “那咱们得多喝几杯,杨师傅啊,方才就是你的不对了,既然是人逢喜事,却怎么还和张三置气呢?张三傻是傻了点,可他也没做错什么。”

  张三委屈巴巴的道:“少爷……我不傻……”

  张安世压压手,张三识趣的去一边烧炉子。

  杨士奇道:“他方才言辞之中,冲撞了举荐我的恩公。”

  “这……”张安世哭笑不得:“我怎么没听见,不要这么较真嘛。”

  “怎么叫较真?”杨士奇急眼了:“这是什么话,恩公与我素昧平生,却肯举荐于我,这是何等的恩德,老朽若是不处处铭记,何以为人。”

  “言过了,言过了。”张安世表示不赞同:“犯不着这样。”

  杨士奇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凛然道:“张公子,你的姐姐是太子妃,乃是皇亲,一辈子衣食无忧,将来自然是享用不尽的人间富贵。”

  顿了一顿,杨士奇眼睛都红了:“所以你才无法感同身受。我杨某呢?我自幼丧父,母亲改嫁,此后继父又亡,于是颠沛流离,寒窗苦读十数年,辗转天下各处,这天下之大,竟没有我杨士奇的无立锥之地。幸赖太祖高皇帝时招揽人才入朝,这才谋了个一官半职,可我既无功名,又无至亲好友提携,在翰林院之中碌碌无为,孤灯为伴,这辈子……大抵是可以看到头了。”

  “可惜我读了这么多书,行了这么远的路,即便身份卑微,难道就没有宏图大志,没有满腔的抱负吗?大丈夫不能一展所长,不能辅佐圣君治国平天下,那么这圣贤书读了又有什么用处?只是这南京城里权门如林,位高权重者不知凡几,却有几人肯多看我一眼?可若无人举荐,这天下又有谁知世上还有一个杨士奇?”

  说到这里,杨士奇潸然泪下:“正因为如此,杨某能得那位素昧平生的恩公厚爱,才显得弥足珍贵,如此大恩大德,真是结草衔环也难报万一了。”

  张安世道:“杨师傅早说,其实我也可以举荐的,我可以和我姐夫说……”

  “你别说。”刚刚还眼睛里泪水在打转的杨士奇打了个激灵。

  张安世道:“杨师傅这是看不起我啊。”

  杨士奇口里道:“你好好读书,等到万寿节入宫,之后能应对自如,使陛下对你刮目相看,我便知足了。”

  张安世叹口气:“好吧。”

  杨士奇顿了顿就道:“昨日我们讲授的是……”

  张安世:“……”

  “是什么?”

  张安世:“……”

  杨士奇从感慨中慢慢走出来,忍不住道:“昨日讲了一日的《商风》,你都忘了?”

  “对对对,是《商风》。”张安世道:“杨师傅讲的很好。”

  “《商风》第一句是什么?”

  张安世:“……”

  “诶……”杨士奇喝了一口闷酒,久久不语。

  老师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失败,丝毫没有成就感,闹心。

  ……

  成国公朱能骑着高头大马,犹如旋风一般,飞马至午门前的御道。

  随即,他翻身下马,火速抵达午门之后,里头便有宦官匆匆出来:“公爷您这是……”

  “快禀告陛下,出大事啦。”

  宦官吓了一跳,立即去见朱棣。

  朱棣听到大事,倒是临危不乱,背着手,踱了两步,朝左右看了一眼。

  这左右站着的,还是汉王朱高煦和姚广孝。

  朱棣道:“是漠北的边情,还是哪里出了民变吗?成国公一向稳重,今日怎的如此毛躁,看来……”

  朱棣瞥了一眼姚广孝:“此事不小啊。”

  姚广孝道:“请陛下立即传召成国公吧。”

  朱棣颔首,朝宦官使了个眼色。

  随即,朱棣不由得道:“朕登基以来,天下太平,是谁敢如此不开眼?”

  片刻之后,成国公朱能便心急火燎地赶来,纳头便拜:“臣朱能见过陛下。”

  朱棣一脸肃然地看着朱能道:“朱卿家,所为何事?”

  朱能道:“臣……查到了一桩惊天的大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