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354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朱棣大惊:“你怎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瞻基道:“因为孙臣被关在东宫的时候,也会和陈师傅这样,只将军民百姓当做一个词汇,只要开口对他们仁义,那么他们就会顺从,开口说教化他们,于是他们便会感恩戴德。可孙臣后来发现这是不对的,这是牧羊的方法,羊软弱而愚蠢,所以只要有头羊和牧羊犬,就可以让它们乖乖从命。可孙臣在这儿,阿舅带着孙臣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孙臣才发现,他们各有所别,小六儿想着吃饱饭,若是能上学便再好不过了……”

  “炼钢的学徒想着能早一点出师,增加自己的薪俸。而匠户甲乙们,有的担心自己的媳妇还没生出孩子,有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游手好闲。捡煤的老妇丈夫得了病,希望能赶紧攒钱,将自己丈夫的病治好,还有……还有……”

  朱棣听得瞠目结舌,道:“那么应该如何呢?”

  朱瞻基挠挠头道:“孙臣没想好如何,孙臣只是觉得许多地方不对,有些所见的东西,对照着书,觉得这书颇有道理,可有些所见所闻,对照着书看,却觉得这书过于荒诞,言之无物!”

  “就好像陈师傅一样,动不动就宽仁……这怎么可以呢?孙臣接触过一些百姓,许多百姓……巴不得严刑峻法呢,免得有一些宵小之徒,还有一些恶少年,动不动就作恶,官府却拿他们没有办法。”

  “至于轻赋税,大家的想法也不同,有的只想着自己不必课税最好,可有的抱怨,说是为啥田连阡陌者几乎没有赋税,而他们却要课以重税。资治通鉴里……每一句话,若是只在东宫看,可能觉得很有道理,里头每一句话,都饱有深意……”

  “可放到栖霞,放到许多地方,就觉得不少的东西,十分可笑。”

  朱棣饶有兴趣地道:“看来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你看,你自己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朱瞻基道:“可孙臣觉得……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对的。”

  朱棣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朱瞻基:“找不到方法才是对的?”

  “世间的事……虽然可能同样是类似的事,可毕竟他们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参与的人不一样,各人的念头不一样,他们所期望的东西也不一样,怎么可能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完全去解决呢?就好像小六儿一样,其实还有许多和他一样年龄的孩子,他们可能都是捡煤,按理来说,他们都可称之为‘贫苦子弟’,可有的贫苦子弟,只想着攒点钱,交给爹娘。有的想攒点钱读书,有的想发了薪俸一定要犒劳自己……”

  “所以孙臣才想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期望不一样,你若是用一种方法去满足他们,最后可能只会让大家都得不到满足。”

  朱棣笑道:“照你这么说,什么都不必做了?”

  朱瞻基立即摇头道:“不是,而是不应该像陈师傅一样,每日坐在书斋里,臆想小六儿这样的人期望什么,然后强加给他们。而是真正去看看他们的想法,根据不同的情况斟酌而定。”

  朱棣一时震惊:“这是你想出来的?”

  朱瞻基期期艾艾地道:“有的是阿舅和我说的,有的是我自己所见所闻,也有的……是我有了见闻之后,去翻书寻找答案,得出来的。”

  陈言听罢,痛心不已,恨不得捶胸跌足,可张口想说点啥,却发现眼前的祖孙二人,压根就没有搭理他。

  朱棣背着手道:“你总说小六儿,这小六儿是谁?”

  “和孙臣一起捡煤的伙伴。”朱瞻基乐呵呵地道:“他教我捡煤,我送他冰棒吃。”

  捡煤?

  朱棣脸色骤变。

  陈言的脸色也变了。

  朱棣道:“捡什么煤?”

  “烧的煤呀,皇爷爷连煤炭都不懂吗?是炼钢用的……煤从矿山里挖出来,而后进行分拣。阿舅说,咱们洗煤的技艺还很粗糙,所以为了防止太多杂质的煤送进炉子,让钢铁质量不稳定,所以需先捡煤……”

  “孙臣捡煤捡的不好,一个时辰才能捡出三百多斤。小六儿就很厉害了,他一个时辰,能捡八百斤……”

  说到此处,陈言身躯一震,而后期期艾艾地道:“这……这……皇孙千金之体,怎么可以……可以……”

  陈言痛心疾首地接着道:“皇孙年纪这样小,天潢贵胄……可……可……”

  朱棣却愣在原地。

  他果然发现,自己的孙儿,比前些日子清瘦了一些,他的手……

  朱棣上前,拉起朱瞻基的手,展开他的手心,却见这小手上,竟生出了几个薄薄的小茧子。

  陈言可算是将张安世恨透了,此时又道:“陛下啊……大逆不道,这是大逆不道……”

  他开始哽咽……

  朱棣果然勃然大怒。

  他怒喝一声:“畜生!”

  此言一出。

  张安世下意识地双手抱头,只恨自己没有戴甲出门。

  下一刻……啊呀一声……

  却见朱棣反手,胳膊狠狠一抡起,直接一拳朝着陈言的面门便砸过去。

  这一拳下去,正中陈言的嘴巴。

  陈言径直飞出,随之而落的,是一颗门牙,等他轰然落地,便捂着嘴。

  淋漓的牙血自他指缝间溢出来。

  陈言口里呜呜呜哇哇几句……

  眼泪和鼻涕,混合着鲜血在面门上糊做了一团。

  好不容易的,他才勉强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至被漏风的门牙导致自己失声,又悲又羞地道:“陛下……此何意?”

  朱棣怒视着他,骂道:“大逆不道?你竟然敢说大逆不道?”

  陈言斯文扫地,此时仿佛遭受了奇耻大辱,好歹也是翰林侍讲学士,这个时候,倒也硬气:“臣仗义执言……”

  朱棣朝他冷笑。

  这个时候,张安世已松了口气,然后和朱瞻基不约而同地后退一步,二人就差蹲在一个角落里开始欣赏一点啥了。

  “别看,闭上眼睛,好歹也是你的师傅。”张安世轻声道。

  朱瞻基眼睛张圆,一眨也不眨:“就因为是师傅,所以才难得见。”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至少此时的陈言,却是哭哭啼啼起来:“臣之所言,句句肺腑……陛下啊……”

  朱棣冷着脸怒道:“当初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就将我们这些皇子们,送去中都凤阳,教我们这些皇子在凤阳常驻,学习开垦。朕都能学开垦,朕的孙儿捡一捡煤,又咋了?说这是大逆不道,莫非你还要说,太祖高皇帝也是大逆不道吗?你这是要诽谤谁?”

  陈言听罢,顿觉得五雷轰顶。

  其实……这事儿,他是知道的。

  不过……虽然像他这样的清流大臣,虽然很识趣的对太祖高皇帝的事迹选择避而不谈。

  其本心上,是因为他对太祖高皇帝的事迹十分不认可,甚至认为……太祖高皇帝的所为,可以用暴虐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因为这样想,所以太祖高皇帝派皇子去凤阳常驻垦荒,在他的心目中,本质上就是一件可笑的事,至少礼法上……不该如此。

  结果……恰恰是因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忽视了这些,反而现在直接惹怒了朱棣。

  此时,朱棣怒道:“尔乃朕孙儿的博士,朕本不该治你,可你竟敢诽言太祖高皇帝,朕如何于你干休?”

  朱棣可是朱元璋二十多个孩子里,最孝顺的那个。

  至少名义上是如此。

  结果你敢挖永乐皇帝的根。

  看着朱棣越加阴狠的目光,陈言吓得瑟瑟发抖起来:“臣……臣……”

  朱棣怒骂道:“入你娘,似你这等不忠之人,也敢教朕的孙儿!朕的孙儿落在你这驴入的贼手里,还能学到好吗?”

  陈言便叩首,早已面上惨然无色:“臣万死之罪。”

  朱棣气咻咻地道:“罢了他的官,让他给朕滚,这贼不忠不义,为臣不忠,看来为子也不孝,发配他回原籍为吏,子孙都为吏!”

  陈言哪里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忍着伤痛,依旧求饶。

  亦失哈这时面色也冷起来,头微微抬起,朝几个护卫使了个眼色。

  护卫当下便将他双手反剪了,拉扯开来。

  陈言大呼:“陛下……陛下……臣……”

  护卫怕他再惊扰圣驾,一拳砸他脸上,这一下子,牙落了一大半,呜呜呜的便再没有什么声响了。

  此时,朱瞻基才揉了揉眼睛道:“呜呜呜……我的陈师傅。”

  声音很轻。

  朱棣回头,瞥一眼朱瞻基:“你这个小子,无论有什么道理,可成日闲逛可不好,若是遇到了危险怎么办,你以为你是朕吗?”

  张安世在旁连忙批评朱瞻基:“对呀,阿舅也一直劝你,教你别总来,阿舅晓得你是想学本领,可你毕竟年纪还小,若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你又不是陛下,陛下那是洪福齐天的人,当初靖难的时候,多少次九死一生,单枪匹马,便敢入贼阵探查敌营虚实。这是你能学得道的吗?咱们谁有陛下的本事!陛下,你放心,以后我定不教他来了,他还敢来,臣一定立即奏报陛下,陛下放宽心就是。”

  朱瞻基:“……”

  张安世随即又道:“不过……陛下,说实在话,皇孙肯来这儿吃苦,这民间的疾苦……他也甘之如饴,可见皇孙他心思还是好的。若是换做其他的孩子……那才不肯呢,巴不得一辈子都在温柔乡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看……这事算了。给亦失哈公公一个面子。”

  亦失哈脸都绿了,这和咱有什么关系?

  可提到了自己,亦失哈如果都不表示,就等于将这里的人都得罪了。

  他二话不说,拜倒在地,哽咽着道:“陛下……安南侯他说的对,这事儿呢,皇孙的心是好的,安南侯也没错,唯独就是……有些不周全,可皇孙毕竟年幼,安南侯……安南侯……也年少……他们行事,有些不计后果,只是奴婢觉得,凡事论心不论迹,他们终是善心,尤其是皇孙殿下,有此善心,这是我大明之福啊。当初太祖高皇帝的时候,不也将最看重的皇子送去中都凤阳吗?”

  亦失哈这番话,立即将他的水平显现了出来。

  看上去啥都没说,可又好像啥都说了。

  点睛之笔在最后那一句,太祖高皇帝,将最看重的皇子送去了中都凤阳开垦。

  其实送去的皇子有三个,一个是朱棣,另外两个是秦王和晋王。

  可显然,亦失哈直接将那两位王爷直接略过去了,就变成了太祖高皇帝最看重的乃是在朱棣,为啥要送去,就是因为在太祖高皇帝的心目中,朱棣是最属意的继承人啊。

  只是因为种种缘故,所以才让建文那小子钻了空子,不过上天不厌,总算是最后有了一个好结果,太祖高皇帝最喜爱的那个皇子,终究克继大统,继承了祖宗的基业。

  朱棣当然知道这是骗人的,而亦失哈其实也知道这是自我安慰。

  这里头妙就妙在,这是对着皇孙说的。

  朱棣还是要面子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儿面前,是一个篡位的形象,这般一说,可能在皇孙心目中,皇爷就是另外一个形象了。

  朱棣背着手:“起来吧。”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起来,双手垂着,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当然,这其实也是假装出来的,因为以他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已经息怒了。

  朱棣道:“最可恨的还是那陈言,此人心术不正。皇孙……也不能老来栖霞,这样不好,若是真出什么好歹,那可不成。即便得知他出了东宫,朕也寝食难安。”

  他说着,重重叹了口气。

  这便是儿子和孙子的区别,那老二朱高煦,还在安南玩泥巴呢,朱棣也没啥担心,可朱瞻基出个门,朱棣便觉得提心吊胆。

  朱棣沉吟片刻:“这样吧,该学还是要学……朕看……这个法子没什么不好,这也是祖宗之法嘛,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未来的储君,也是要深入民间的。”

  没错了,当初俺爹就是这样培养我这样的“继承人”的。

  “朕历来尊从祖训,盖因为太祖高皇帝深谋远虑,既如此……依朕看……每月可教皇孙来栖霞三日,在此期间……命模范营负责接送,再命勇士营一部人马,于外围和所过街巷暗中布置,内千户所,则抽调精兵悍将若干,隐于其中,这样才可以万无一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3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4/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