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12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朱高炽脸色发红,有些怒了,于是道:“今日所议,本该是公推学士人选,诸卿却为此纠缠,这是何意,学士的人选兹事体大,却是在此细枝末节纠缠不休,你……你们……”

  朱高炽的愤怒是情有可原的,张安世他是什么德行,你们自己不知道吗?

  他就是这么一个货,你们偏偏抓着这一点进行攻讦,这不是找茬吗?

  何况现在闹到像菜市口的模样,让他心中火起,便呵斥道:“为此而罢黜公务,这是因私废公,岂有此理,今日之议,先作罢,诸卿若再如此,本宫将来要仰仗何人?哼,不知所谓,简直就是胡闹,都是混账。”

  发了一通脾气后,拂袖便走。

  这一下子,众人傻眼了,大家怀疑太子这绝对是故意的,而且……好像太子殿下也骂人了。

  张安世一看姐夫走了,立即道:“哼,不知所谓。”

  也拂袖便跑,他还是有点担心的,这里可没几个自己人啊,若是被这些人揪住,被群殴了,可就冤枉了。

  明朝这些清流,真可能干出这样的事。

  众人见太子和张安世走了,便还不罢休,许多人靠向秦政学,安慰他:“秦舍人……这是得罪了小人了吗?请放心,我等一定据理力争。”

  又有人道:“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都要群情汹汹,我就不信,这世上没有王法,殿下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秦政学的脸上没有显出一丝怒意,甚至微笑着道:“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不能进学士,那就不进罢,诸公不必如此,哎……大不了辞官……”

  众人急了:“秦舍人……切不可如此啊,今日低了头,他日就是他张安世手要伸到东宫来了,这东宫何时是外戚说了算了?”

  众人七嘴八舌。

  只有杨溥站在原地,一脸懵逼,他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得有点糟糕了。

  ……

  “姐夫,你骂的好,这群混账东西。”张安世追上朱高炽,喜滋滋的道:“我早瞧他们不顺眼了,还有那秦政学……姐夫……此人是奸贼啊……”

  朱高炽叹口气:“你少说两句吧。”

  张安世道:“反正不管如何,决不能是秦政学,否则我与他们拼了。”

  朱高炽脸色很难看,因为这事闹起来,使他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地位。

  ……

  紫禁城。

  朱棣低头,批阅着文渊阁的拟票,他就像一个挑食的孩子,但凡是关于兵事和人事的奏疏,都会细细看一看。

  若是其他什么俢河、诉讼之类,则丢到一边,或是不耐烦的直接画个圈,算是同意。

  “陛下……东宫闹起来了,不,京城都沸沸扬扬。”

  “怎么?”

  “是公推的事,大臣们都推了秦政学,可张安世却推了杨溥。”

  “杨溥是何人?”

  “乃东宫洗马,建文二年……三甲进士……”

  朱棣摇摇头:“朕不是问你这个,罢了,最后选的是谁?”

  “这张安世与东宫百官争辩,急眼了,骂了人,大家不肯和他罢休,后来太子殿下也大怒,又骂了东宫百官,拂袖而去。”

  朱棣目光幽幽:“他们终究还是太嫩啊,连这样的局面也驾驭不了?哎……太子还是太爱惜羽毛了。”

  朱棣的脸上,略显失望。

  亦失哈道:“陛下……要不,宫中直接强下旨去……”

  朱棣摇头:“这是他们东宫的事,与朕何干,何况,太子和张安世怎可骂人呢,男儿大丈夫,入他娘的,每日都口吐污秽之词,这成什么体统,下旨去,申饬。”

  “啊……这……”

  ……

  次日,一封旨意至东宫。

  太子和张安世被拎着去接旨。

  那宦官道:“陛下戒谕,曰:朕命你监国,凡事务必宽大,严戒躁急。大臣有小过,不要遽加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育德养望,正在此时。天下机务之重,悉宜审察而行,稍有疏忽,遗害无穷。”

  张安世听的云里雾里,有点不太明白。

  可太子朱高炽脸色却很不好看。

  却听那宦官道:“优容群臣,勿任好恶。岂可骂人,尔乃太子,张安世乃皇亲,动辄入你娘,成何体统。姑念尔二人初犯,暂不惩议,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朱高炽叩首,乖乖接旨。

  宦官道:“陛下希望,太子与威国公能留口德,此陛下期许,其实并无责怪之意。”

  张安世:“……”

  朱高炽道:“请回复父皇,儿臣定当思过,再不敢犯。”

  送走了宦官,张安世道:“姐夫,陛下疯了,他怎么自己骂自己。”

  “他这是对我们不满意。可是骂又骂不得,且群情汹汹,若是这一次退让,以后……只怕父皇又要怪本宫优柔寡断了。”

  张安世却笑着道:“姐夫你放心,我这边已准备好了,保准既不用秦政学,又教全天下人都服你。”

  朱高炽一愣:“你为何不早说。”

  “我也是昨夜想到的。”张安世道:“姐夫放心,这事要解决,不费吹灰之力,陛下得知姐夫处理的如此好。也一定要赞不绝口。”

第285章 挡我者死

  张安世拜别了太子,随即便回到了南镇抚司。

  陈礼见了张安世,耷拉着脑袋,张安世落座,看了他一眼,才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陈礼苦笑道:“公爷,事情闹大了。”

  “闹大了?”张安世又瞥了陈礼一眼,挑了挑眉道:“怎么个大法?”

  陈礼道:“京城的读书人,现在都在议论,参与的还有百官……这事儿……显然是有人推波助澜……”

  张安世对此,并不觉得奇怪。

  因为整件事,涉及到的问题比较严重。

  大家虽然不知道为何太子开府监国,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这事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人事。

  是的,人事乃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牵涉到了权力,牵涉到了话语权。

  在人事方面,大臣们虽然表面的风轻云淡,可实际上却是攥的紧紧的,比如朝廷的廷推制度,大臣们往往给皇帝提供甲、乙、丙三个人选。

  皇帝看上去是三选一,拥有选择权。可实际上,这三人至少有一人……是皇帝绝不会选的,另外两人,也一定有人陪榜,有人才是正主。

  而廷推,乃是三品以上大臣的公议,贯彻的乃是大臣们意志。

  一旦皇帝有其他的主意,破坏了这个制度,这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根本和他们不是一个路数的大臣进入庙堂。

  这对整个大臣群体而言,都是致命的。

  东宫的公推,看上去并不重要,可张安世提议另一个人选,却等于是开了一个先例。

  这个先例一旦开始,也就意味着,提名权的丧失。

  而失去了提名权,本质上就等于失去了决定权。

  正因如此,张安世在东宫的公推会议上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先是大臣们不喜,而后……士林也开始闹起来。

  许多读书人开始关注此事,有做诗的,有写文章阴阳怪气的,还有直接大声喧嚣的。

  至于风口浪尖上的秦政学和杨溥二人。

  这秦政学依旧还稳坐于钓鱼台,因为张安世和杨溥的对手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舍人,而是整个大明朝廷,是天下的读书人。

  杨溥却彻底地懵了,回家之后,立即告病,以免引起公愤。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找上门,不少人义愤填膺,劝告杨溥不要和张安世这样的人厮混一起,读书人应有气节。

  杨溥是百口莫辩,他要说这事和他无关吧,人家也不信,不然人家张安世为何不推荐别人,就非要推荐他呢?

  张安世此等佞幸之臣,当然是喜欢结党营私的。谁是张安世的党羽……不是你杨溥是谁?

  杨溥是个聪明人,这个时候,没有办法解释,所以他什么也没说。

  而是在耐心地等待。

  他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因为他很清楚,用不了多久,事情就会明朗。

  这事引起了公愤。

  公愤的意思是,即便是有锦衣卫晃荡,读书人还是当着面破口大骂。

  校尉威胁要拿人,对方一笑,来,抓啊!

  就恨不得把自己塞给锦衣卫校尉了。

  你锦衣卫若是抓人,那就再好不过了,片刻之间,名震天下。

  陈礼觉得憋屈,他还是忍住了,让下头的校尉们不要轻举妄动。

  因为一旦开始抓人,就会不可收拾,到时候非但帮不上威国公,可能还会帮倒忙。

  这其实就是真正的心腹和虚假的心腹之间的区别,真正的心腹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做出对张安世有利的选择。

  若是虚假的心腹,一见这样的好事,立即就拿人,好在威国公面前显得自己办事得力。

  此时,陈礼眉宇间透着担忧,道:“公爷,事情很不妙,连文渊阁诸公和六部部首也对此颇有微词。”

  张安世却道:“其他人可以忍,秦政学这个人,我无法忍。”

  陈礼无奈地道:“可卑下查过了,此人在翰林和詹事府任职期间,并无劣迹。”

  张安世道:“或许将来有呢?”

  陈礼:“……”

  陈礼听到这话,心里应该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过的,这不就是莫须有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5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2/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