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555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

  此时,在京城之中,各种流言蜚语漫天的飞。

  甚至不少富户们已逃去了江北。

  且百官之中,旧疾发作的人也开始日渐增多,告假的人更是不少。

  张安世让高祥稳定人心,越是这个时候,生产越不能断。

  否则一旦生产断了,若是真有鼠疫肆虐,必定会有极大的影响。

  只可惜,人心浮动,即便是高祥等人想尽办法安抚人心,用处却也不大。

  如今缺工十分严重,不少人为了防范于未然,死也不肯在作坊里露面。

  陈礼这时忧心忡忡地来了,带着几分焦急地对张安世道:“公爷……公爷……”

  张安世一见他这个样子,就知道肯定没有好事,忙道:“怎么了?”

  陈礼道:“卑下察觉,似乎有一些有心人,在暗中……生事。”

  张安世冷哼一声:“是什么人?”

  “他们都说,鼠疫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因而……不少假扮成僧人和道人的人,四处出没,四处敛财不说,还有一些人……甚至说……这是因为朝中出了奸人……所以上天才降下灾厄。”

  张安世一听,便怒道:“怎么……连杨公他们都被人视为奸臣了?”

  陈礼:“……”

  陈礼只愣愣地看着张安世,表情有点复杂。

  张安世看他突然不吭声,便瞪他一眼道:“怎么不说话了?”

  陈礼迟疑了一下,只好道:“公爷有没有想过,这个他们口中说的奸臣,是公爷您?”

  张安世脸抽了抽,猛然大怒:“真是岂有此理,是谁造谣生事!”

  陈礼苦着脸道:“有不少都是读书人,拿着儒生那一套天人感应的学问,四处胡说八道,卑下已拿住了四人……可是……可是……就怕……”

  张安世冷笑道:“这些人,历来不肯安分,平日里除了议论长短,便是自比圣人,成日胡言乱语……”

  “卑下这就继续拿人。”

  “不必了。”张安世怒不可遏,他皱着眉,面带凌冷,道:“拿人又有什么用!堵不住他们的口的,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獗。不知道多少读书人盼着咱们去拿这些人呢!”

  陈礼担心地道:“可若是如此,只怕屡禁不止,卑下担心这些话……传到朝中……”

  张安世想了想,便道:“锦衣卫将所有的人力,想办法维持京城内外的稳定吧,这个时候,重要的是严防宵小之徒。”

  陈礼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道:“是。”

  张安世倒是在此时想起了什么,又道:“卫中的人……是否也人心浮动?”

  “公爷,卫里还算好的,校尉和缇骑,该当值的还当值,只是……大家心里头也有一些担心,毕竟不少人都是家有老小的。不过卑下以为……这卫里的情况,还是需看公爷这边。”

  张安世不解道:“看我?”

  陈礼道:“只要公爷一切如常,卑下这些佥事和千户,自然而然也就有了主心骨,该当值便当值。下头的人见了,便也能安心不少。倒是听说不少的衙门,不少人都抱病告假,闹得下头的官吏们人心浮动。”

  张安世笑了笑道:“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好啦,注意盯紧街面上的情况。”

  “是。”

  过了两日,一份奏报最先送到了张安世这里来。

  张安世顿觉不妙了,于是匆匆前往紫禁城。

  抵达文楼的时候,却发现在此,姚广孝、金忠、杨荣等人俱都来了。

  甚至连应天府尹刘辨也在此。

  “陛下……”

  朱棣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道:“朕已经得知消息了。”

  朱棣说罢,深吸了一口气。

  那应天府尹刘辨,面如死灰的样子,道:“陛下……这事已经捂不住了,有不少人……”

  朱棣叹道:“有几人染病?”

  “在东城,有七八人。”刘辨愁眉苦脸地道:“差役们不敢去清点,附近的百姓,早已跑空了,那几个病患,现在……的情况,也不好说。”

  朱棣幽幽叹道:“京城终究没有幸免啊。”

  他不由感慨:“治天下……真难……”

  刘辨道:“陛下,眼下……应天府这边……不少的差役,也都吓跑了,人手也不足,而且照历朝历代鼠疫的情况,只怕……接下来……可能要出大事……”

  朱棣显得烦躁,带着几分恼怒道:“所有的官吏,只要还没死,都给朕当值,要防范京营出现感染,想办法召集医户……”

  他一口气,说了许多的措施。

  不过对于这等情况,其实朱棣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隔靴搔痒。

  刘辨道:“是。”

  他顿了顿,想起了什么,便又道:“现在外间有许多的流言蜚语……”

  “什么流言蜚语?”朱棣挑眉,凝视着刘辨。

  刘辨迟疑地道:“说是……说是……都是这是上天的警示……”

  朱棣脸色变得可怕起来,冷冷道:“是吗?是说朕……乃是昏君吗?”

  “倒没有人敢妄言陛下……而是……而是说朝中出了奸臣……”刘辨小心翼翼地回答。

  此言一出,杨荣等人脸色也都微微一冷。

  很明显,这一句话隐含的信息量巨大。

  朱棣眼睛微微地眯成了一条缝隙,居然出奇的冷静下来。

  他平静地道:“噢,又是出了奸臣,怎么,还有人要清君侧?”

  此言一出,刘辨吓得脸色煞白。

  当初朱棣靖难,打的就是清君侧的名义,说建文皇帝身边出现了奸臣,他提兵入京,就是代天讨伐奸佞。

  现在这一套把戏,在朱棣的面前,就好像东施效颦。

  朱棣淡淡道:“凡有敢言此事者,立即拿下!这种时候,还敢惹是生非的,也都统统拿了。”

  刘辨面带复杂之色,却还是道:“应天府只怕……”

  朱棣道:“应天府人手不足,那就让锦衣卫,让东厂去,不杀一些,如何收拾人心!”

  刘辨便吓得不敢作声了。

  朱棣此时的心情糟糕极了,直接一挥手:“其他人都告退,姚卿家和张卿留下。”

  众人只好纷纷告退。

  只有姚广孝和张安世留了下来。

  朱棣的脸色倒是稍稍缓和了一点,便道:“现在这样的情况,该当如何是好?”

  他先看向姚广孝。

  姚广孝道:“陛下,该如何还是如何。”

  “嗯?”朱棣道:“这是何意?”

  姚广孝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理,谁也无法避免,历朝历代这么多的灾祸,不也延续迄今吗?”

  朱棣微微皱眉道:“朕在和你说数十上百万人性命的事,姚师傅口出此言,未免教人寒心。”

  姚广孝却平静地道:“陛下可知臣为何遁入空门吗?”

  朱棣道:“说罢。”

  姚广孝道:“即便是聪明如臣,也发现,这世上许多事,非是臣可以左右的,人终究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所以有时候,人越聪明,想的越多,便越不痛快,唯有我佛,才可令臣稍得片刻的苟安。鼠疫既是非人力可以阻止,那么,无非就是像以往一样应对便是。”

  朱棣叹了口气,继而垂着头,不发一言。

  不过很快,他也无奈地笑了笑,却是看向张安世道:“张卿……”

  “臣在。”

  朱棣道:“朕思咐着,鞑靼人最近虽是老实了许多,可长久下去,终是心腹大患,你对鞑靼人颇有办法,朕听闻,鞑靼人闻你大名便不禁要色变,不妨……你去镇守北平吧……”

  朱棣沉默了片刻,接着道:“朕的孙儿年纪也长了不少,是该让他见识一下,他虽是孩子,却不是寻常的孩童,将来祖宗的江山都要承担在他的身上。此番,让瞻基和你同去,你率模范营,镇北平一些日子。”

  张安世听罢,心里莫名的有着说不清的触动,想也不想的,就连忙摇头道:“这个时候,臣怕走不开。”

  朱棣抿了抿嘴,脸上顿时肃然了几分,道:“这是朕的旨意,你还敢抗旨不尊吗。”

  张安世这个时候是一点不想跟朱棣唱反调,不想增加朱棣的坏心情,可他知道,这个时候,他比谁都更该呆在这里。

  于是道:“陛下,非是臣要抗旨,只是……臣若是去了北平,只怕锦衣卫这边……也要人心浮动了。臣在,下头人还安心一些,可若是臣不在,便是群龙无首,再加上这鼠疫,若要维持京城的局面,只怕不易。要不……就让臣的三个兄弟,与皇孙一道去北平……”

  朱棣深看张安世一眼,显得有几分疲惫,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最后道:“明日召那三个小子入宫来见吧,叫他们做好出行的准备。”

  张安世道:“是。”

  从朱棣的文楼里告辞而出。

  张安世与姚广孝步行出宫。

  “张施主……”

  “嗯。”

  “当初你承诺的事,可还记得吧?”

  张安世见姚广孝难得的严肃,便道:“什么事?”

  姚广孝道:“说是贫僧若是圆寂之后,便给贫僧烧一个又大又圆的……”

  张安世苦笑道:“这个时候,姚师傅还有心情开玩笑。”

  “啊……你从前说的话,是开玩笑的?”姚广孝脸色惨然。

  “不不不。”张安世连忙解释:“我的意思是……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姚广孝摇头道:“贫僧老了,若是染了鼠疫,十之八九,是活不了了。如今也只有这么一个心愿,哎……死且不怕,贫僧就担心……这一辈子的功德……它兑不成舍利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5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5/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