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768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群臣之中,不少人的脸额有点僵,甚至有些人不禁脸色微红。

  堂堂大臣,一般情况是喜怒不形于色的,脸红是什么东西?庙堂为官,还会害臊?

  可这话的刺激太大,但凡有一丁点廉耻心的人,竟都滋生了害臊的情绪。

  “可是陛下……”张安世显然没打算就此打住,继续道:“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姜秀,他如此政绩,乃天下公认,庙堂诸公,无不以此为榜样,臣对姜布政使,也是倾慕有加,钦佩得五体投地,臣以为……诸公公论其为太子少师,天下第一布政使,实在是恰如其分!”

  “……”

  这还要其他人怎么说下去?

  张安世把天聊死了。

  现在莫说是朱棣,即便是群臣,但凡提及到了姜秀,都不免觉得尴尬。

  如今大家只觉得这两个字刺耳,希望这个世上最好不存在此人。

  却见张安世此时的目光落在一个人身上,道:“胡公,你说是不是?”

  胡广:“……”

  胡广的头有点痛。

  胡广是没想到张安世会跑来问他的,这太突然了,这样的明目张胆,如此的赤裸裸,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给。

  众所周知,胡广是老实人,所以他一时给问得语塞。

  在张安世的目光之下,他躲无可躲,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开始结结巴巴地道:“老夫以为……嗯……以政绩而论……不过……”

  他支支吾吾了老半天,竟是越来越接不上话。

  张安世平静地道:“胡公,依我看,姜布政使……这样的卓然政绩,乃千古未有,莫说是太子少师,即便是让他入值文渊阁,或为一部部堂,也是合适的,胡公以为呢?”

  胡广道:“这个……这个……官吏的历练,在于……在于……”

  胡广第一次觉得说话是这么难的事。

  张安世道:“你就说对不对吧。”

  胡广道:“对也不对。”

  朱棣:“……”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其余之人,只来来回回地看着二人,竟都无言。

  张安世见胡广脸皮厚,索性目光在殿中逡巡,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几乎所有人,立即开始垂下头,生恐自己被张安世的目光触及到。

  这里头……显然有一个极可怕的问题。

  那即是,姜秀提高了四五成,便称之为卓然,甚至认为乃是天下官吏的典范。

  可人家张安世拿出来的功绩,乃是姜秀的百倍、千倍。

  这个该怎么算?

  总要给一个说法吧?

  可惜……现在似乎没人愿意给说法。

  那张安世只好自己争取了。

  于是张安世的目光最后落在朱棣的身上,从容不迫地道:“陛下,臣以为,以姜布政使之功,理应入祭太庙,如此能吏,旷古未有……若是不入祭太庙,只恐要令天下人寒心。”

  朱棣:“……”

  大明迄今,能入祭太庙者,不说太祖高皇帝,单论朱棣这里,也就只许了一个姚广孝!至于其他人,功劳不可谓不大,现在张安世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朱棣咳嗽一声,随即道:“好了,好了,这姜秀,也没什么大功劳。”

  张安世道:“陛下,臣窃以为,陛下此言不可。姜布政使的功劳,可谓人所共知的啊,不信……”

  张安世说到这里,开始往袖里搜索,竟神奇的,取出了几张折叠的邸报。

  他接着道:“陛下你看,这一封邸报,是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的撰文,是刊登在八月初九的。噢,还有这一篇,乃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文章,是八月十一的邸报。还有户部尚书……”

  被点到名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脸上一僵,脸色微微一变。

  却见张安世道:“陛下,这里头可都是异口同声,将此人比为管仲,这管仲……是何等人啊!既可比为管仲,那么自然……”

  这等事,最怕的就是记忆了。

  而比起人的记忆,最可怕的就是白纸黑字。

  自然,比起白纸黑字来,这等铅字印刷,早已被天下人所传阅的文字记录,则后劲更大。

  因为这玩意,谁也别想抵赖,想跑?你跑得掉吗?

  朱棣心里都觉得好笑。

  张安世却极认真地道:“陛下,这……总不能不认账吧?这么多朝廷大臣,可都是这样说的!还有太子少师的旨意,也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大功于朝……所以才特敕太子少师,这还能有假?”

  朱棣脸色微怒。

  当然,他所怒的,却是当初的时候,胡广等人在他面前叽叽喳喳,成日吹捧这个姜秀,结果旨意颁了出去,现在反而显得贻笑大方了。

  那姜秀……他有个屁的功劳,即便是赋税再增一倍两倍,他也屁都不是,好吧!

  而胡广和夏原吉的心,却在淌血。

  他们不只是觉得尴尬,甚至是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更让他们痛心的是,那些本是想要改良的士绅和读书人们,为了大计,不得不割肉断腕,一个个拿出自己家的钱粮出来,就指望着,这一次能够名正言顺,证明即便没有新政,天下也不至这样糟糕。

  结果钱粮是拿出来了,最后却发现就是个屁,这钱粮等于都丢到了水里,而今真是一丁点浪花都瞧不见了。

  朱棣此时,已是心如明镜,此时龙颜大悦。

  于是,他也揶揄地看向胡广,道:“胡卿,以为如何呢?”

  胡广心里叹息一口气,终究还是躲不掉了。张安世的追问,他可以搪塞,可陛下的询问,他哪里还敢敷衍?

  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拜下,郑重其事地道:“天下若有管仲,非芜湖郡王张安世不可。区区姜秀,与殿下相比,不过是萤火与日月争辉,不值一提,言之可笑。”

  张安世眸光一亮,立即开始记下,这句话……嗯,很有水平,回头就刊载邸报。

  朱棣微笑道:“是吗?这样说来,张卿如此功劳……嗯……”

  他目光凝视着胡广:“这样的功劳,该如何赏赐呢?”

  “这……”

  这一下子,可把胡广难住了。

  实际上,这百官们都难住了。

  姜秀这样的人,都可以加一个太子少师。那么张安世呢,还有太平府上下的官吏呢?

  若是将他们的赏赐给少了,这就难免厚此薄彼了。

  毕竟,姜秀那样的货色,竟都是太子少师呢!

  可若是给多了,这要是传出去,等于是让天下人更清楚未来新政已是大势所趋。

  胡广此时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小媳妇,横竖干什么都是错的,他期期艾艾了老半天,脑子里却突然鬼使神差地灵光一闪,最后咬咬牙道:“如此功劳,可封亲王。”

  说出这话后,胡广心里轻松了。

  就这样吧,我摆烂了,封不封,那就看陛下你自己的了,我这个大学士,反正是把话说到位了。

  可册封亲王,乃是极敏感的事。

  要知道,张安世这个郡王,本就已是破例了。

  朱棣意味深长地看了胡广一眼,似乎看穿了胡广的心思,却微微一笑道:“嗯……胡卿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他顿了顿,却又道:“那么……诸卿意下如何呢?都来说说看,集思广益嘛,朕一向是广开言路的。”

  相比于朱棣这个皇帝显得很好说话的样子,众臣却是无言,心里不无犯难。

  如胡广所想的那样,这话题太敏感。

  朱棣见众人不回应,便开始一个个点名:“杨卿,你看如何?”

  杨荣倒是理智,反正自己没有吹嘘过姜秀,因而深思熟虑之后,便道:“芜湖郡王殿下太过年轻,这样册封亲王,是否有所不妥,臣还以为,还当斟酌一二。”

  朱棣既没有说好,也没有否决,而是思量了片刻,便又看向金幼孜:“金卿家以为呢?”

  金幼孜犹豫了一下,才道:“臣之言,可能陛下认为臣首鼠两端,不过臣发自肺腑的认为,此事也可,也不可!”

  朱棣:“……”

  这说了,跟没说有啥区别?

  于是朱棣的目光又落在另一个人身上,道:“夏卿,你乃朝廷的君子,此事……你来建言最是合适。”

  夏原吉此时的脑子有点乱。

  若是以往,他肯定是坚决反对的。

  可今日……

  他瞥了一眼张安世,而后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张安世手里捏着的那一份报纸。

  心里叹息之后,夏原吉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最后咬牙道:“胡公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如此赫赫大功,岂有不赏之理?此事虽是破格,可历朝历代,古往今来,似有这样功绩之人,可谓前无古人,既是如此,那么……破格也是应该的,所以……胡公所言,臣附议。”

  他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好像一下子,他就成了张安世的铁杆一般了。

  朱棣哈哈大笑,随即道:“朕没想到,胡卿与夏卿能够放下门户私见,好的很。”

  这不知该说是鼓励,还是讽刺。

  反正这个时候,胡广和夏原吉的脸,这一次没有红。

  朱棣站了起来,开始在殿上踱步,头微微低垂着,目光轻眯,他的心里似乎在反复地咀嚼着什么。

  良久之后,他终于站定,虎目扫过众大臣的身影,而后道:“还有人呢?大家都来说说看嘛,怎么一个个,非要朕催促?都得说,不说朕不放你们走。”

第446章 全天下的希望

  殿中依旧还是鸦雀无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7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8/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