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864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张安世忍不住道:“胡公也上奏疏了。”

  “他的性子,上书不是理所应当吗?”朱棣道:“他没上奏才是奇怪的事。”

  张安世道:“陛下说的是。”

  只是朱棣的脸又陡然地露出了几分落寞之色,叹口气:“朕没了,许多人便开始无所畏惧起来了……哎……”

  张安世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安慰,于是岔开话题道:“陛下……接下来该如何处置?”

  朱棣便收起方才低迷的心情,想了想,慢悠悠地道:“再等一等。”

  “还等?”张安世道:“臣有些担心……”

  朱棣摇头,道:“到了现在,反而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张安世道:“陛下,臣已经许多天没有出宫,许久不曾见妻儿了。”

  朱棣无语地瞪他一眼,随即道:“长生不就在大内吗?”

  张安世摇头:“这不一样……臣说的是……”

  朱棣摆摆手:“再等两日……”

  张安世只好道:“遵旨。”

  朱棣道:“也只能这两日了,再过两日,也差不多要露馅了。总不能朕看着要驾崩了,却总是不见驾崩吧,这也说不过去。”

  张安世道:“陛下能长命百岁的。”

  朱棣却是皱眉想了想道:“你出宫一趟吧,有一些事……你要去做……需交代锦衣卫……还有……”

  朱棣斟酌着道:“锦衣卫应该已足够……教他们候命吧……等旨意!”

  张安世道:“喏。”

  ……

  金幼孜一脸疲惫地回到了府邸。

  方方在大门跟前停下,似乎等候已久的长子金昭伯,便匆匆迎了上来。

  金昭伯乃是举人,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过两年的春闱,有很大中进士的希望。

  父亲乃是文渊阁大学士,儿子亦是争气,自然让人羡慕。

  不过最近,金昭伯却无心读书。

  读书有什么用?

  即便入了翰林,可能还要流放去海外的藩镇里为官,这和流放没有任何的区别。何况万里迢迢,寻常的读书人,身体怎么接受得了。

  听闻现在不少翰林,都在打熬身体,没办法,但凡你还有一丁点的企图心,想要未来在庙堂中有一席之地,就得去海外,可没有一副好身体,是不可能的。

  为了壮其体魄,不少人去翰林院当值也不坐轿了,完全步行,等走到了翰林院时,免不得挥汗如雨。

  还有人在翰林院里,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编修和修撰以及庶吉士,一个个在自己的值房里舞刀、掇石,好不热闹,风气为之一变。

  以至不少人纷纷摇头,造孽啊,这翰林院乃天下文脉所在,现在竟成了杂耍摊的了。

  这也是实在不得已,有企图心,就得未雨绸缪,出海的事,现在大家都在打听,你去海外,打个来回,得坐船行数千里,船上颠簸,海涛翻涌,身子羸弱之人,没有一副好体魄是受不了的。

  尤其是沿途得了疾病,是真的要误人性命的事,即便到了地方,水土不服等症状,也是不少,再加上说不准运气不好,遭遇了土人,你这腿脚不好,或者体力不济,真可能要曝尸荒野的。

  金昭伯闻听这些,真是心如刀割,十年寒窗,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金榜题名,结果……还得受两茬罪,遭两次苦,而且还是一次比一次苦,这不是开玩笑吗?

  “父亲……”

  金昭伯匆忙搀扶自下马车走下来的金幼孜。

  金幼孜呼出一口气,只轻描淡写地道:“课业如何了?”

  金昭伯的脸色不禁黯然了几分,叹道:“儿子无心……”

  金幼孜没有责备,却是道:“书还是要读的,不读书,不足以立业。”

  金昭伯道:“儿子听说,连翰林也不读书了,都在耍大刀呢……”

  金幼孜道:“不要以讹传讹,他们只是举石锁,没有耍大刀。”

  金昭伯道:“父亲……”

  他一面搀着金幼孜,一面道:“府里……有许多人来见,都递了门贴,极想见一见父亲……儿子觉得过于招摇,所以……都挡驾了。”

  金幼孜瞥了金昭伯一眼,道:“嗯……老夫身体不好,许多人……确实不便去见。不过即便将人拒之门外,也要客气一些,不可失了礼数。”

  金昭伯点头道:“儿子知晓轻重。不过……母舅来了……”

  金幼孜听罢,倒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在何处?”

  金昭伯道:“内堂。”

  金昭伯的母舅,其实是金幼孜的发妻刘氏的兄弟,刘氏也是大族,且有举人的功名,对为官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却会经常往返于京城。

  只是这个时候赶过来,很明显……是别有所图。

  可别人不能见,这自己的妻弟……却是不能不见的。

  当即,金幼孜匆匆走进了内堂。

  随即,便有人笑着来见礼。

  “我可等了多时了,姐夫……现在外头都人心惶惶……好不热闹。”

  “你啊……平日不登门……”金幼孜摇摇头道:“现在却赶巧来了。”

  “姐夫,我也是得了消息,便急急忙忙来京的……实不相瞒……现在下头……真是沸腾一片,不知多少人……都以姐夫您马首是瞻……”

第516章 好戏开场

  金幼孜瞥了一眼自己的内弟。

  却没有说话,而是慢悠悠地端坐,呷了口茶。

  方才道:“说罢,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此人叫刘进,刘进道:“姐夫,我思来,若是芜湖郡王殿下当真去了新洲,这栖霞说起来,还真是一个好地方。姐夫……其实我也想在栖霞做一点买卖,只不过嘛……芜湖郡王殿下在,不免还是有些心虚。可若是芜湖郡王走了,只怕就好办了。”

  金幼孜抬头看了刘进一眼:“怎么个好办法?”

  刘进道:“姐夫,您是文渊阁大学士,没了芜湖郡王殿下,这栖霞,还有这太平府,可不就在朝廷的辖下嘛……”

  金幼孜缓缓放下了茶盏,露出了不悦之色,道:“好了,这些话,休要提及,也不要和人提及。”

  “是,是,是。”刘进小心翼翼地道:“只是姐夫,这芜湖郡王,到底会不会就藩……”

  金幼孜道:“这个……可说不好。”

  刘进道:“不会吧,这张安世会胆大到连遗诏也不肯听从?他这是狗胆包天。”

  金幼孜吁了口气,道:“芜湖郡王有大功于朝廷,这些话,你切不可随意胡说,否则……”

  金幼孜的话还没有说完,刘进便忙拍了自己一个巴掌,笑了笑道:“是,是,我真该死。”

  金幼孜想了想,却又道:“思来……张安世可能会动心,他在大明纠缠得太久,位极人臣,不是好事,何况……能封宋王,是何等的福分……”

  刘进骤然眉开眼笑。

  金幼孜接着道:“何况现在太子殿下的压力也是不小,太子殿下的性情,我是知晓的,他不免有几分优柔寡断。不过太子妃,却是深明大义。”

  刘进一愣:“太子妃?”

  金幼孜抬眸看了一眼刘进:“你是老夫的内弟,你可知道,作为女眷,一家的女主人,有一个兄弟,平日里会怎样想吗?”

  刘进一时不明白金幼孜的深意,皱了皱眉头道:“这……却不知……”

  金幼孜微微笑道:“女人啊,就是想图个安稳,也不求什么大富贵,莫说封了个亲王,得了一块藩地,位极人臣,她巴不得自己的兄弟,不掺和庙堂上的纷争呢!历朝历代,有多少这样的教训啊。太子妃是深明大义之人,她会为张家做打算的话,只怕……也会在这方面,影响太子殿下,希望……张安世往新洲去。”

  刘进一听,大抵也明白了,随即道:“原来姐夫真正的意图,是太子妃……”

  金幼孜眯了眯眼,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不过是一些假想而已,成与不成,谁能知晓呢?只是……希望但愿能如此吧。”

  刘进便又道:“若是如此,那么这天下不知多少人要感激姐夫,姐夫百年之后……更不知有多少人要给您建祠呢。”

  金幼孜猛地微张眼眸,怒道:“胡说八道!”

  刘进却是显然不觉得自家姐夫是真动怒,嘿嘿一笑道:“有姐夫这些话,我心里便有底了,嘿嘿……”

  那金昭伯却在一旁道:“父亲,张安世若是走了。翰林是否可以不去海外?”

  金幼孜却不露声色,又呷了口茶,才慢条斯理地道:“这可说不好,事情要一件件地办。眼下,才跨出第一步,就不要想着以后了。”

  说着,金幼孜站了起来,挥挥手道:“老夫乏了,该去歇了,通知一下厨房,不必预备晚饭。”

  说罢,疾步要走,又想起什么,对刘进道:“在家里住几日?”

  刘进道:“不……不必啦,我这便要走,还有一些朋友……”

  他含糊其辞,正待要告辞。

  却在此时,有门子匆匆而来。

  这门子道:“老爷,有人递来了条子。”

  听到条子二字,金幼孜身形一顿,抖擞了精神。

  将这条子取了,只低头看了一眼。

  刘进便道:“姐夫,可是出了什么事?”

  金幼孜却是将条子收了,叹了口气。

  刘进更好奇了,道:“姐夫,你倒是说啊。”

  “果然不出所料……”

  “什么?”

  金幼孜道:“栖霞的芜湖郡王府,已开始收拾行装了,似乎有预备渡海的打算……”

  刘进听罢,不由得一愣,随即狂喜地咧嘴笑道:“姐夫实是神机妙算。”

  金幼孜却怅然地道:“这反而令老夫觉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8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4/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