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顾成端坐着,眼睛阖着,若有所思的样子,随即一字一句地道:“咱们此番回来,带了不少贵州的特产,本是要分送亲邻的,你从里头,挑出最好的来,要备一份大礼,不要不舍得。”

  那顾振行礼道:“喏。”

  倒是顾兴祖愣愣地看着顾成:“阿爷,这是……啥意思……”

  顾成凝视着顾兴祖,慈爱地摸摸他的头:“孙儿啊,做人得凭良心才是。”

  “阿爷……”顾兴祖哭了。

  可顾成却是乐了。

  他捋着胡须,不理会顾兴祖了,又捡起桌上的功课,一个个地看,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是血脉喷张。

  家里有个爵位,当然可以保子孙无忧。

  可单凭一个爵位还不成,你至少得能干事,如若不然,朝廷如何能用,那不就真的成了混吃等死的吗?

  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那些真正的豪门,哪一个不是代代都有人才出?

  “张安世……张安世……”顾成口里念着:“真真想不到,这太子妃的兄弟,竟是如此妙人,有趣,有趣。”

  呜哇……

  顾兴祖似乎绝望了,继续号啕大哭,哭的悲痛欲绝。

  次日一早,顾成先去五军都督府应卯,此后至通政司,等候皇帝的传见。

  朱棣今日心情不错,清早便召诸臣觐见,因为今日要传见顾成一起商议贵州军务,因此几个国公,还有文渊阁的几个学士都到了。

  众臣行礼,朱棣四顾左右,不免得意道:“朕听闻顾成在贵州镇守,很是得力,当地不服的土司,都被清剿的七七八八,如今要做的,便是如何招抚了,这镇守一方,既不可一味怀柔,如若不然,人家便要畏威而不怀德了。可若是一味用蛮,却也不妥。”

  “贵州军务民情,朕也听说过一些,可这天底下,最知贵州底细的,便是顾卿家,顾卿家真是劳苦功高啊,为我大明卫戍边地,这一趟回来,该让他好好歇一歇。”

  说罢,朱棣又道:“朕记得,他有五个儿子,都被建文所杀,是吗?”

  解缙博闻强记,忙站出来:“是,其子顾统、顾勇、顾铣、顾铨、顾锐,都于建文时故去。”

  朱棣听罢,大为感慨:“这是忠良啊,他还有儿子吗?”

  “陛下,只有一孙。”

  朱棣不禁动容:“总算还有血脉,此孙年纪几何,可曾婚配?”

  “年十一岁,未曾婚配。”

  “噢,这是读书学艺的年龄了。”朱棣对顾成的子嗣情况颇为关心:“现今应该是在国子监吧?”

  解缙抬头看了朱棣一眼,踟蹰道:“是,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公侯子孙,都在国子学读书。”

  “是在哪个学堂?”

  “正义堂。”

  一听正义堂,朱棣就明白,正义堂属于下三堂,相当于是分班的时候,分去了差班,这顾家的孙儿……只怕没啥大出息。

  朱棣便道:“过几年,擢升其孙入宫卫戍吧,不要分派去边地,此事要记下。”

  解缙道:“臣遵旨。”

  朱棣又道:“对了,张安世不也在国子学里教书吗,他在哪个书堂?”

  解缙道:“正义堂。”

  朱棣:“……”

  朱棣自己都忍不住笑了,道:“这倒是巧的很,镇远侯的孙儿,竟还是张安世的弟子。”

  “臣听儒林之中,有一些闲话。”

  朱棣看向解缙道:“还有闲话?”

  解缙自恃才华,而且这个时候,朱棣对他颇为信任,何况他是文渊阁首席大学士,因此在皇帝面前说话,难免有些没有顾忌。

  解缙道:“听闻张安世在国子学里,见人便打骂,里头的监生,避之如蛇蝎,许多人都不肯去进学了,还有一个……一个……一个叫顾兴祖的……陛下,这个顾兴祖,莫非是镇远侯之孙?听说……经常被打个半死……”

  朱棣:“……”

  这个结果,朱棣是没想到的。

  朱棣咳嗽,然后嗯了很久。

  眼睛一瞥,看了一旁的魏国公徐辉祖一眼。

  徐辉祖也颇有几分尴尬,然后眼里露出一副难怪的样子。

  朱棣一眼就看穿了这发小的心思,便不露声色道:“徐卿家,你心里有话?”

  “臣无话。”

  “就是你,入你……”话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徐辉祖苦笑道:“这两日,张安世突然来臣府上,要给臣女瞧病……臣觉得有些古怪。”

  淇国公丘福本是听自己儿子又打人了,不过他现在已经麻木了,可此时一听徐辉祖的话,却又打起了精神:“莫不是听说人家爷爷回来,他跑去魏国公府躲灾的吧,哈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

  这是一个笑话。

  不过朱棣大笑过后,嘴巴咂了几下,不由得道:“他娘的,还真有可能!”

  “……”

  这一下子,殿中突然尴尬了。

  大家已经可以想象,那位劳苦功高的顾成骂娘的样子了。

  这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早知如此,让那四个家伙去祸害羽林卫,哪怕是锦衣卫也好。

  朱棣还是装作一副这不是朕的错,错的是全世界的模样,厚颜无耻地道:“这张安世他们几个,咋不欺负别人,就欺负那……那顾成之孙?朕看哪,其中必有蹊跷。”

  这一次,除了淇国公丘福和成国公朱勇点头:“啊……对……对对对……”

  其他人都没有附和,说实话,脸皮没有厚到这个程度。

  片刻之后,便见一个小宦官进来道:“陛下,镇远侯顾成觐见。”

  朱棣便道:“宣进来。”

  说罢,又嘱咐道:“来人,给镇远侯赐座。”

  顾成进来的时候,宦官已搬了锦墩来。

  顾成还未行礼,朱棣便堆满笑容道:“卿家清瘦了,真是不易啊,快,不必行礼啦,快快坐下说话。”

  朱棣虽是这样说,顾成还是规矩地行了大礼,方才欠身坐下。

  朱棣笑吟吟地道:“此番回京,顾卿家还好吧?”

  顾成道:“尚好。”

  朱棣心里颇有狐疑,还是试探道:“这……就令朕放心了。”

  说罢,直接开议,顾成便将贵州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君臣们有时低头沉思,有时笑起来,也有时露出怒容。

  朱棣感叹道:“贵州的军情倒好,镇远侯连战连捷,大涨了朕的威风。只是民情……终有瑕疵,治理当地山民,靠剿是不成的。”

  “除此之外,还有诸卫携家眷入贵,开垦屯田,生活上只怕也艰辛,他们未来要世代为大明守边,朝廷绝不能亏待了,朕思来想去,粮食是给不了了,那里山长水远,粮食输送不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该多输送一些耕具、牛马去。药物也是重中之重,征伐的三百医户也要来年开春之前齐备。”

  “顾卿最知那儿的情况,你镇守在那里,需便宜行事,许多事,若是紧急,你可先行去办,上奏知会朕即可。不必等朝廷旨意下来,如若不然,这事就办不成了。”

  顾成听罢,感慨道:“陛下深知边地的军情民情,今日所言,尽都为当下边镇最急需的。”

  朱棣又命众臣各抒己见,大家议了一阵。

  正事说的差不多了,朱棣终究还是憋不住了,瞥了一眼顾成,就道:“顾卿家,有一句话,叫冤家宜解不宜结,人活在世上,有时候若是遇到了烦心事,还是要多忍让,年轻人嘛,有时候总不免犯糊涂。”

  这一句话,本是朱棣想帮着化解一点仇恨,别到时候双方引了火气,真闹出什么事端。

  可顾成却听得一头雾水:“陛下似乎意有所指,老臣愚钝,不知陛下所言为何?”

  见镇远侯顾成不开窍。

  两侧的百官先是熬不住了,咳嗽声此起彼伏,有人故意将眼睛别到梁柱上,有的低着头,也有人拼命咳嗽。

  朱棣便继续循循善诱道:“顾卿家家中还好吗?”

  顾成就道:“陛下,臣家中还好。”

  “你孙儿呢?朕听说你有一个孙儿……他现在怎么样?”朱棣心里直骂娘,非要朕说的这么透。

  顾成一听,居然乐乐地笑了。

  “哈哈……”

  “……”

  君臣们看得莫名其妙,都好奇地盯着他。

  这一下,顾成似乎连眼里也溢满了笑意,喜滋滋地道:“这……家事本不该放在殿堂上说出来,这说出来,不是教陛下看笑话吗?不过既然陛下问起,臣……臣……可要说啦?”

  朱棣尴尬地道:“说,你说罢。”

  顾成便站了起来,看了众人一眼,一一伸,居然从怀里掏出一大沓的功课来,将这些白纸黑字的玩意攥在了手里。

  只见顾成得意洋洋地带笑道:“俺孙儿资质愚钝,没啥大出息,跟俺一个样子。陛下,臣是个粗人,自小贫贱,其实没读几年书,说来真是惭愧得很,等到年纪大了,虽也想效人家读书,可终究军务繁忙。今日陛下与诸公们都在,那臣就放肆了,这是臣孙平日里做的功课,臣也不晓得是好是坏,陛下和诸公若是不嫌,要不,帮忙看一看?”

  此言一出,君臣们瞠目结舌。

  这顾成说的很谦虚,可这眉飞色舞的样子,且还随身都带着一大摞孙儿的功课……

  “来,来,来,陛下,臣失礼啦,大家都看看,这里有许多呢。”

  面对顾成的兴致高昂,亦失哈尴尬地看向朱棣。

  朱棣点头。

  于是亦失哈便上前,接住了那一摞功课,一脸无语地开始分发。

  人手一张,这庙堂之上,竟好像成了菜市口一般。

  朱棣也取了一张,低头看了看,他不晓得这顾成搞什么名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