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48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听得一声叫喊,曹栋栋激动地举目看去,但见前面一支队伍快速往这边行来。

  为首那人正是马小义。

  “小马!”

  “哥哥!”

  片刻工夫,马小义便疾驰到他们面前。

  “小马,你怎么在这里?”

  曹栋栋很是期待道:“莫不是这里有人造反?”

  马小义直摇头道:“没有!我刚好在这边巡视,不曾想,竟遇到三哥和哥哥。”

  曹栋栋急急道:“不是说这淮南有不少人造反么?”

  马小义道:“就一伙人造反,然后就没事了。”

  张斐问道:“那这里的公检法建设的怎么样?”

  马小义立刻道:“说来三哥可能都不信,公检法在扬州等地建设的可是非常顺利,就刚开始闹了一会儿,然后就消停了。”

  “怎么可能?”

  曹栋栋一脸不信。

  马小义道:“我们也都很好奇,亏我们还带了这么多人来。现在他们主要是跟税务司在斗智斗勇,对于咱皇家警察,当地百姓还是挺支持的。”

  曹栋栋郁闷道:“我当初就说了,咱们应该去税务司的。”

  马小义也惋惜道:“可惜这不是哥哥说了算。”

  真正令地主头疼的,当然是税务司,公检法只是影响到个别人或者个别行为。

  税务司可就是要钱来的。

  聊得片刻,一行人便跟着马小义去到海州警署,这屋里屋外全都是崭新的,这都是上回以工代赈建的。

  直到碰见符世春,他们才弄明白其中道理。

  江南这地区,权贵少,军阀几乎没有,同时富户多,但是要知道东京主要就是在吸江南的血,他们是受压迫的一方,且二等富户是多于其它任何州府,因为这里物产丰富,不管是粮食,还是丝绸,产量都非常高,多数人是有盈余的,这就需要交换,商业比较发达,而这又是公检法的优势。

  不管是王安石的新政,还是公检法,其实都非常适合江南地区,但是王安石的新政在北方就是水土不服,在河北搞青苗法,真的就是有些异想天开,当地百姓肯定还不起,就是两分利也得逼着他们卖儿卖女。

  为了收益,就只能借给地主,结果就是地主、百姓全都得罪。

  最初闹那一会儿,主要是因为仓库税,这个税地主都接受不了,但是齐恢他们在这里都是有人脉的,耐心跟他们解释,仓库税是国家政策,我们公检法是能够保障你们的正当权益,你们要闹跟朝廷去闹。

  现在江南地区的主要矛盾,就是集中在税务司身上。

  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公检法是确保税务司不乱来,而不是要从那些地主手里捞钱。

  至于说高利贷问题,只能说江南地主妥协的更快,这是因为之前青苗法就打击过他们一次,很多富户也需要公检法的保护。

  张斐很快就联系上这里的税务司负责人,正是前不久从京东东路南下的冯南希,而史挺秀则是带队去往了岭南等地。

  “这江南的地主,与齐州等地是正好相反,齐州的豪绅、地主,都是选择与我们税务司硬碰硬,名刀名枪的干,而江南的地主要更加精明且狡猾,他们现在正在想各种办法去规避税收,有些人在研究税法,有些地主还发明一种地炉,就是将酿酒的炉灶安置在地下,就挖个孔出气,来躲避税务司的追查。”

  “但这一切都是七叔的掌控之中。”张斐笑道。

  冯南希谦虚地笑道:“不敢,不敢,其实有没有我,这影响都不大,因为这回过来的税警,全都是河中府的精英,那边都已经发展成一个个小团队,每个小队中充满着各种好手,真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河中府的幽灵税警,已经是彻底专业化,他们都是团伙查税,毕竟这里面需要偷盗、欺骗、武力、逃跑,伪造,等等。

  只要是违法的手段,他们都非常精通。

  张斐笑问道:“不知能够赚多少?”

  冯南希道:“估算至少有三千人能够凭借今年的税收,发家致富,所以大家也都很积极,甚至有不少小队,怕打草惊蛇,至今都还没有出手,就是要等到他们递交税单之后,再出手。”

  “这么多吗?”

  张斐道:“就没有一个人会如数缴税的吗?”

  冯南希道:“根据他们的举动来看,很少,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甚至有人曾打算效仿三郎,成立慈善基金会,但他们去皇庭询问过后,得知必须更改地契,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张斐道:“这么多人的话,到时必然是一番恶战。”

  冯南希笑道:“真不是我看不起这里的地主、豪绅,但他们跟京东东路的豪绅相比,就还是差很多,他们更加贪生怕死。关键新税法,是会令大多数百姓受益,只要百姓不跟着闹,他们那点实力,可能闹腾不起来,而且我估算他们不太敢闹,最多就是嘴上骂几句。”

  很轻松。

  没什么压力。

  仿佛这只大肥羊,都已经在案板上了。

  税务司发展这么年,什么招数没有见过,毫不夸张地说,税务司的算账能力,都比那些地主、商人强多了。

  文斗还是武斗,你们来选。

  张斐在淮南逗留了两个多月,但他的注意力并不在公检法的建设上面,因为来这边的人,都是京城里面的骨干,他们是在公检法非常成熟之后才出门的,他们处理起问题来,比较得心应手。

  张斐主要是观察公检法给淮南地区带来的商业发展,不管怎么样,东南六路乃是大宋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财政上能否得到大突破,主要是看这东南六路。

  目前来说,这里的多数商人,在公检法之下,还是如鱼得水。

  商业繁荣也是立竿见影。

  这也是公检法此番南下顺利的关键原因,许多本来反对公检法的士大夫,都无话可说。

  见效太快了一点。

  原因很简单,商人利益得到保障,他们就更加敢扩大生产,而他们的丝绸、陶器、纸张都是面向整个亚洲的,他们不愁卖不出去,最怕的就是,辛苦一年,全被官府给抢走了。

  如今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转眼间,就到了秋高气爽之日,今年东京汴梁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许多官员也都来到城外遍览秋光。

  “这里怎么又有一个铺子,这些铺子到底是干什么?”

  “过去看看。”

  司马光和吕公著来到郊外,突然发现,走几步路,就能够见到一间新建的铺子,但又不是什么茶肆酒馆,其它铺子开到这里,怎么赚钱?

  二人来到铺子前面,这才发现,原来是解库铺。

  “解库铺怎么会开在这里?”

  司马光纳闷道。

  “看着生意好像还不错。”

  吕公著让仆人进去问问。

  不一会儿功夫,那仆人便出得铺来,将所打听来的消息,告知吕公著和司马光。

  原来在税币的刺激下,工商业变得发达起来,这生计变多,百姓不愁找不到活,实在不行,还能够去新城区那边干苦力。

  再加上都是货币来往,许多方面变得非常简单。

  地主们也发现这里面的商机,不怕百姓还不上钱,实在不行,还能去干苦力还债,再加上那边马家、相国寺、慈善基金会的借贷买卖都做得不错。

  所以他们也都改变套路,直接开解库铺,然后将利息降到一分,将高利贷这门行当开始正规化。

  所以他们的铺子都开在城乡结合处,咋一看,确实也挺突兀的,但赚钱也是真的赚钱,虽然利息少了不少,但借钱的人变多了,还钱也变得更加有效率。

  公检法能够保障契约的效力,百姓也不怕地主会坑他们更多钱。

  司马光闻言,哈哈笑道:“王介甫费劲九牛二虎想要干得事,一张税币便轻松完成,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啊!真想看看,他此时此刻会作何想。”

  吕公著道:“青苗法还是维持两分的利息,谁还会借青苗钱。”

  正当这时,刘述突然急匆匆走过来,“二位,我刚刚听说,张三回来了。”

  司马光惊讶道:“这么快?”

  吕公著道:“不会又是赶回来过年吧。”

  “这个臭小子。”司马光骂咧咧道。

  别说他们两个了,就连赵顼也感到十分惊讶,这半年功夫就回来,旅游都没有你们这么快啊!

  他也是第一时间,将张斐叫到宫里面去。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恰恰相反,无事发生,各地公检法都建设的非常好,张斐又大致将各地情况向赵顼汇报一番,并且预计今年公检法所在之地,除河北外,各地财政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赵顼对此也是欣喜不已。

  “陛下,此外我在登州的时候,还发现一个对付辽国的机会。”

  “是吗?”

  赵顼很是激动道:“快快说来。”

  张斐便将登州商人与辽国商人海上贸易一事,告知赵顼。

  赵顼听后,很是不解。

  张斐又将他的报纸宣传策略,说了一遍。

  赵顼听罢,道:“你糊涂呀!辽国万一学着去了,岂不是更加难以对付。”

  张斐笑道:“就凭一点,他们是不可能会去效仿的。”

  赵顼问道:“哪一点?”

  张斐道:“就是辽主岂有我主圣明。”

  “!”

  赵顼愣了下,才反应过来,笑骂道:“你少拍马屁。”

  “我没拍马屁。”

  张斐道:“这是真的,陛下莫不是忘记,那个笼子的故事,我就敢笃定,那辽主绝不会这么干。古往今来,也就唐太宗和陛下敢于走出这一步,其实唐太宗还不如陛下。”

  赵顼听罢,小小有些满足感。

  这个。

  有些道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8/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