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182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赵顼稍稍点头。

  张斐道:“不过我们也得做好应战的准备,而目前最大的麻烦,就是河北民力损耗太严重,如果河北发展起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太忌惮辽国。”

  再不懂军事的张斐,也知道要防守辽国,河北是至关重要,可如今河北被天灾人祸弄得是民力损失殆尽,根本无法支撑对辽国战争。

  赵顼道:“关于河北民力的问题,吕惠卿最近上了一道奏章,他认为虽然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水患得到缓解,但还是有发生水患的可能性。

  而水患对农田伤害最大,但作坊是可以很好的规避水患,他建议多在河北建立军器监,用于生产武器,同时也用于以工代赈,帮助河北百姓恢复民力。

  并且他还亲自编修了一本书,专门规范武器的生产。”

  张斐点头道:“这倒是可行,反正也要生产火器,而且我们还可以围绕着火炮修建防御工事。”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什么,“对了,根据粮食署那边的统计,今年从江淮来的粮食,包括商人运送来的,较之往年,至少增加三十万石,同时京畿地的禁军这些年又减少近十万,其中一部分,都已经转为皇家警察去往各地,且损耗减少许多,此消彼长,我认为也可以跟西北一样,减少河北粮食对京城的供给,将粮食存储到关键的要塞里面,用于防范。”

  与张斐合计过后,赵顼又与宰相们开会商议此事,表面上,还是要求沈括要据理以争,不能领土上面,进行妥协。

  同时,做出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将范纯仁、苏轼都调去河北担任检察长,目前河北不缺庭长,就缺检察长,而且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检察长的作用其实是要大于庭长的。

  因为检察长是可以主动出击的,这对于河北的权贵,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今他们可不敢再去挑战公检法的权威。

  没有别的原因,这河北摇身一变,已经成为全国皇家警察最多的地区。

  又调派章惇前往河北接替吕惠卿,担任转运使,负责河北财政。

  在财政方面,赵顼还是更依赖革新派,而在司法方面,基本上就是以保守派为主。

  又从西北调大将刘昌祚,担任雄州观察使,团练使。

  并且再从财政中,拨出五十万贯,继续维持对河北的以工代赈,但这回是以修建军器监和防御工事为主。

  同时下令,针对河北粮食入京,削减一半。

  其目的就是要加强河北的防御,不管是民力,还是军事。

  这些政策,也都得到宰相们的一致认同。

  关键还是朝廷有钱了。

  而且今年财政税入,还在维持着高度增长,这令朝中大臣都是倍感惊喜,这还能继续涨吗?

  去年税入,江淮地区的财政,就已经翻了一番。

  只要税务司某一个地区全面展开工作,税入肯定是翻番,就看翻几番,原因很简单,大地主都得交足额税,要不翻番的话,那才叫怪事。

  但今年江淮财政收入又增加三成,这可就令人很是惊讶。

  这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经过三司的统计和分析,其主要增长来源有两点,其一,就是商税增长,因为江南土地得天独厚,在之前那种恶劣的吏政中,只要风调雨顺,这江南百姓还能有所余,如今就更不用说。

  既然有所余,就可以拿去交易,这无疑刺激了商税增长。

  同时海运带来了财富也在增加,宋朝本就积极鼓励航海,因为当初陆上与西域不同,而如今更是吏治清明,出海的商人就更多。

  这部分财政,其实主要增长点是在福广地区,但是市场在江南和东京,更多的货物运送到江南来,也刺激到江南商业。

  其二,也是主要收入增长来源,就是那些大量隐户显身。

  以前很多隐匿户籍的百姓,尤其是江淮地区,因为当地是徭役重灾区,王安石的变法,主要灵感来自于江南,要是那边赋役不重的话,他不可能搞什么免役法。

  但如今税务司是看田收税,虽然去年税务司忙着对付那些大地主,就没有查这些隐户。

  但是皇家警察对户籍查得很严,尤其是在交易市场,隐户也面临很多困难,光立契这一项就很难,同时朝廷在不断地免除徭役,隐户变得是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导致大量隐户显身,人口骤增,税肯定也得到增长。

  针对这一情况,户部决定,明年重新设计全新户籍,且全都采用全新的纸张和印刷术。一来,也算是一次户籍普查,同时给予那些隐户一个台阶下,就是暗示大家,以前的账,既往不咎,我们重新开始算。

  二来,要便与携带和使用,目前在公检法地区,干什么都离不开户籍。

  与此同时,税币地区的商业税也在迅猛增长,尤其是京畿地。

  而这部分增长,主要是来源于大地主加入商业。

  以前大家都是守财奴,守的是田地,是金银铜,但如今大家都改用税币,再加上仓库税,导致许多大地主依靠卖粮食,赚得不少钱,但那都是税币,他们就丧失守财的动力,他们对纸币可没有什么癖好,于是许多大地主,也跑出来做买卖。

  为什么之前文彦博决定减免农具税,就是因为今年京畿地的农具生产增长了五十倍。

  当然,这也是因为以前农具生产,是少的可怜,且多半都是官府在做。

  但今年不同,首先由于煤铁矿事业化,故此商人更容易获得煤铁,其次就是百姓都有所余,他们就有钱去更换破旧的农具。

  而许多守财奴,又不会干得别得买卖,就会从事农业相关的产品,其中包括农具和纺织工具。

  原料、政策、资金、市场全部到位,增长五十倍,其实真不算多。

  不过话说回来,朝廷每年花的钱也在急速增加,比如说徭役,免除徭役,就得花钱雇人,这成本必然会增加。

  只不过现在变成事业署去雇人,朝廷就直接花钱向事业署购买。

  但算下来,其实也不亏,是因为事业署是商业化,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干活的人多了,税也增长了。

  还有就是税币,朝廷现在花得也是税币,也不是那么心疼。

  薛向今年又建议,加大对江南税币的供应,暂时还是以各地区税入的百分之三十为准投放税币,而去年税币投放,只是用于给官员发俸禄。

第七百九十七章 朕的钱

  熙州。

  这新得一年开始了,但熙州边境却是更乱了。

  基于大庭长的判决,以及王韶的鼓励,基本上熙河的商人,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商人就更加有恃无恐,走私的话,更加赚钱。

  但是政事堂的政令,却引发另一个问题。

  根据政事堂的政令,熙河地区的百姓,就是当初拥有临时户籍的,是自动获得大宋户籍,百姓当然是很开心,而外来商人也很满意,因为只要在这里住上几年,缴几年住税,就可以获得大宋户籍。

  虽然这个住税,是熙河官府第一次对本土百姓征税,但是他们都非常乐意,因为王韶颁布行政命令,这收上来所有的钱,全部用于保护商人贸易。

  但是熙河皇庭却判定,那些后来归附大宋的吐蕃、羌人、党项的小部族,都不在其列。

  那些酋长、寨主就跑来找王韶。

  我们不是归降了吗?

  我们的领地里面,现在全都是皇家警察在管,为什么我们没法获得户籍。

  我们算什么?

  孤儿?

  他们很紧张,因为现在完全依靠大宋的保护。

  王韶对此也是很恼火,于是跑去找吕大均和范镇。

  “人家都已经归附,而且他们还带来领土和人口,为什么就不能算在里面?”

  王韶此生最恨见他们两个,就没法沟通。

  吕大均道:“这是王宣抚使的责任,你的奏章并没有提到他们,朝廷的诏令只包括王宣抚使先前收复的六州。

  这户籍和领土之事,是必须遵守法律,可不是王宣抚使想发给谁,就发给谁。”

  王韶道:“他们是陆陆续续归附,我这也不好写,我会马上上奏说明这个问题,但可以先给他们,以免他们心生芥蒂,凡事得以大局为重。”

  吕大均、范镇一语不发地看着王韶。

  意思很明显,免谈。

  “行行行!”

  王韶恼怒道:“老子不求你们。”

  说罢,他便愤怒地离开了。

  不过这点小事,也难不倒王韶,他立刻向那些酋长解释清楚,这都是我的疏忽,忘记将你们写了进去,他现在马上就写,而在此之前,我可以动用行政权力,先与你们签订一份归附协议。

  只要你们受到攻击,无论对方是谁,我们是一定出兵保护,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而契约在熙河地区,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人人都非常遵从,因为这里的商人,要不遵守这个,那就是谁的势力强,谁说了算,如今这里最强的是大宋,他们可是异族,他们比汉人是拥护公检法。

  如此才安抚住这些人。

  刚刚送走这些寨主和酋长,那马天豪和鲁斌突然到来。

  “二位有何事?”

  王韶非常热情地问道。

  虽然他也是文官出身,但他宁可跟马天豪、鲁斌秉烛夜谈到天明,也不愿意跟范镇、吕大均相处一秒。

  马天豪和鲁斌互视一眼。马天豪呵呵道:“王宣抚使,我们刚刚得知一个消息。”

  王韶问道:“什么消息?”

  马天豪道:“那西夏不是关闭了贸易,这引得他们境内的凉州、甘州、肃州等地的一些商人、贵族非常不满。到底大多数往那边走的西域商人,都还是想跟我们大宋贸易,所以现在那些西域商人都走更南边的路线,而这也影响到那些地方的财政。”

  王韶问道:“你们是想借机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马天豪呵呵道:“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在西夏的细作,向凉州、甘州等地献策,让他们从凉州等地出兵,破坏西域与我们的贸易?大家都别想好,甚至可以迫使商人继续走他们那条道路。”

  王韶一惊,“你们想干什么?”

  鲁斌忙道:“王宣抚使千万别误会,其实这种策略,并不难想,但是为什么凉州、甘州等地暂时没有这么干?”

  王韶道:“因为那边部族是依附他们的。”

  鲁斌点点头道:“可是之前经过王宣抚使与那些部族的谈判,西北那些部族在贸易上,是配合咱们的,毕竟他们是占得好处,以往很多商人都不往那边走,如果西夏出兵的话,必然会使得那些部族倒向我们,到时王宣抚使打着保护贸易通商的名义,将西边部族也联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削弱西夏,还能够迫使西夏在西边也要部署重兵,从而减轻咱们这边的压力。”

  马天豪道:“此后我们还可以借此离间甘州、肃州与他们朝廷的关系,那边商人的也都是求财啊!”

  王韶目光急闪,过得一会儿,他哈哈笑道:“你们这主意不错。哈哈。好好好,就这么干。”

  说着,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你们先等会。”

  他转身去到里屋,很快就拿出几篇文章来,“你们拿着去印刷,然后让商人送去西夏境内。”

  马天豪一听,就知道是宣传公检法的,他们已经在借着走私,并且与一些西夏商人在暗中宣传。

  到底商人都喜欢这个制度。

  王韶到底文人出身,这比较喜欢这种策略,没事的时候,自己也写几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11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2/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