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263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李磊又问道:“黄婆婆将宅子过户给你时,是不是已经病倒在床上,连床都下不了。”

  刘大婶点点头。

  李磊又问道:“当时除你和那公证人牛叔之外,可有黄婆婆的亲人在场?”

  刘大婶摇摇头。

  李磊立刻向梁栋道:“梁司录,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分明就是刘吴氏觊觎黄婆婆的宅子,从中故意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然后趁着黄婆婆病的神志不清时,唆使她将宅子过户给自己。”

  刘大婶从未上过堂,见这人睁着眼说瞎话,急得嚷嚷道:“俺从来没有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那天是黄婆婆让牛叔来叫俺过去的,俺也没有唆使,不信你们问牛叔去。”

  许芷倩突然开口道:“大婶,你先别急。我问你,这黄婆婆生病有多少时日了。”

  刘大婶见许芷倩,心里稍稍安稳一些,回答道:“可是病了有一两年。”

  许芷倩又问道:“他儿子可否知道?”

  刘大婶瞧了眼黄永利,道:“是知道的,期间黄大郎也来过几回。”

  许芷倩

  问道:“那他儿子可有请过郎中为母亲治病?”

  “可是从来没有!”刘大婶摇摇头,很是委屈道:“后来俺见大娘的病越来越严重,都还去找过他,想让他请郎中为大娘治病,哪知他都不理俺。”

  黄永利反驳道:“你说谎,你可从来没有找过我。”

  刘大婶争辩道:“俺明明就去找过你。”

  许芷倩知道这事很难证明,忙道:“大婶,你勿要与他争。我再问你,黄婆婆的病,一直都没有得到医治吗?”

  刘大婶越说越委屈,语带哽咽:“后来是是俺拿了家里的积蓄请了个郎中来,开了几服药,但也就好了一阵子。”

  许芷倩道:“黄永利一直没有拿过钱给他母亲吗?”

  刘大婶直摇头,“他可是连一粒米都没有送过。”

  李磊立刻道:“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你可有证据。”

  刘大婶道:“俺住在隔壁,俺还不知道么。”

  “可你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李磊道。

  刘大婶问道:“啥证据?”

  许芷倩以前总是跟着张斐打官司,对方也是彬彬有礼,如今遇到李磊老是打岔,一时还适应不来,赶紧开口问道:“大婶,黄永利是何时得知其母亲去世了?”

  刘大婶又看向许芷倩,道:“俺见大娘不行了,就让俺儿子去就告诉黄大郎,他一家人立刻就赶了过去,可惜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

  许芷倩道:“那黄永利是什么时候提到这宅子的?”

  刘大婶道:“当天就在问,俺说大娘将宅子给了俺,他说是俺抢了他家宅子,让俺还给他,还说不还就要告俺。”

  许芷倩突然向李磊问道:“李珥笔可知黄永利是何时上你们店里求助的?”

  李磊皱眉瞧了眼许芷倩,过得片刻,才道:“这个月初十。”

  许芷倩道:“那你可知道,在两天前,也就是初八,黄永利曾去过汴京律师事务所,是汴京律师事务所拒绝他之后,他才去你们店里的。”

  李磊摇摇头道:“这我不知道。”

  许芷倩又向梁栋道:“黄婆婆是在初七去世的,也就是在黄婆婆去世的第二日,黄永利就立刻找人争讼。”

  梁栋稍稍点了下头,又瞟了瞟那两名狱司,只见他们是一边记着,一边摇着头。

  许芷倩拿出一张纸来,“这是当时郎中写得诊断和药方,足以证明,黄婆婆不是患有不治之症,而是因久病未医去世的,若是最开始得到良好的医治,黄婆婆是不会这么快就去世。”

  “呈上。”

  一个衙役将诊断和药方拿了上去,但不是交给梁栋,而是交给旁边的医官。

  那医官看后,朝着梁栋点了点头。

  李磊见罢,也开始冒汗了。

  许芷倩道:“方才黄永利说自己与母亲出现稍稍争执,但事实证明,此事并非这么简单,争执一两句,岂会见母亲患病,却不去请郎中医治,最终还是邻居帮忙请得郎中。

  而在他母亲去世之后,他不但没有感到一丝内疚,反而立刻就请珥笔争讼,企图要回宅子,可见黄永利心里只惦记着那宅子,为此他不但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希望他母亲早点去死,真是枉为人子。”

  “说得是呀!母亲刚刚去世,就是天塌下来,也应该守在灵柩前,而不是急着找人争讼,这黄大郎分明就是在说谎。”

  “啧啧,想不到天底下竟还有这般恶毒之人。”

  “何止枉为人子,简直就是畜生不如。”

  门口的百姓又议论了起来。

  黄永利看在眼里,是急在心里,“你休要血口喷人,那宅

  子迟早是我的,我为何要急。”

  许芷倩冷笑道:“你方才不是说了么,若卖了宅子,能让你的买卖更上一层楼,可见你是很迫切的想要那宅子。”

  “我!”

  黄永利真是有苦说不出。

  那是编的,他并不急需钱,他就是嫌弃母亲又老又病,不愿赡养,他想着,就他一个儿子,那宅子迟早是他的。

  李磊心中是叫苦不迭,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赶忙向梁栋道:“黄母知道儿子要赚钱养家,十分忙碌,不愿让儿子担心,隐瞒病情,也是人之常情。至于说黄永利急着找人争讼,那是因为他非常气愤,他坚信母亲绝不会将宅子过户给刘吴氏,就算母亲生他的气,但她母亲还有两个孙子,哪有奶奶临终之际,不念着孙子的,可见刘吴氏在撒谎。”

  目前珥笔还是习惯于各种狡辩,而不太注重与实证,毕竟赚的钱也不多,哪有那么多功夫去调查证据。

  但他们这一套显然已经落后了。

  “不是刘大婶在撒谎,而是黄婆婆对她的儿子已经彻底绝望。”

  许芷倩向梁栋道:“梁司录,黄婆婆不是突然一病不起,而是足足病了一两年,左邻右舍全都是知道的,而在这期间,黄永利去过次数虽然不多,但如果真的有心,是不可能发现不了的。可见黄永利因利生恨,见死不救。

  至于黄婆婆的两个孙子,也就是黄永利的两个儿子。虽然根据我朝律法,他们都有继承权,他们也都是无辜的,毕竟他们都还年幼,不知世事。

  但是我朝立法,不仅仅是追求惩恶,更多是为了扬善。如果官府将宅子判给他两个孙子,等同于判给黄永利,那么今后人人都不会在乎孝道,反而只会利用自己的儿子来争夺父母的财产,这绝非朝廷所希望见到的。

  故此我在此恳请司录遵从黄婆婆的遗愿,将宅子判给心地善良的刘吴氏,同时也借此事告诫黄婆婆的两个孙子万不可向其父学习,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说得真好!”

  廊道上一名女子,忍不住拍掌叫好。

  梁栋皱眉一瞥,正欲拍惊堂木,大门那边突然又响起阵阵叫骂声。

  “为了一座老宅子,就连母亲的命都不顾,这种人可这是该死啊!”

  “张三郎说得对,这人真是畜生不如。”

  “竟然还要脸拿两个儿子出来当理由,说不定等他老了之后,他儿子也会这么对他的。”

  门外等候的范纯仁,听到门口百姓的叫骂声,不禁向张斐道:“看来你的计策成功了。”

  张斐笑道:“这是他们自己送上门来的,其实我们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黄永利是为贪图宅子而不顾母亲,是他自己承认的。”

  范纯仁问道:“如果让你来帮黄永利争讼,你会怎么做?”

  张斐瞧了他一眼,呵呵道:“范司谏是不可能赢的。”

  范纯仁哦了一声:“是吗?”

  张斐笑道:“我会让黄永利的妻子出来争讼,让黄永利坦诚错误,毕竟他们是求财,又不是要脸。”

  范纯仁不禁眉头一皱,他万万没有想到,张斐会出这等招数,骂道:“卑鄙。”

  张斐双手一摊道:“卑鄙又不违法。”

  范纯仁道:“怎么不违法,你唆使他妻子在公堂上说谎。”

  张斐呵呵笑道:“他妻子也不需要说谎,在堂上也可以将责任再推给黄永利,他们夫妻之间的事,谁又知道呢,这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要公堂上无法证明黄永利不孝,那么对他就是有利的,这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能也就是补偿刘大婶百来贯钱。”

  范纯仁点点头:“真

  是好一个清官难断家务事。”

  如果将黄永利的妻子拉进来,就很难说得清楚,法官也不好断定究竟是妻子不让丈夫接母亲来住,还是丈夫自己不愿意去。

  这事就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只要将责任变得模糊,对黄永利就很有利。

  其实李磊也是打这个主意,因为黄永利的作风确实很过分,不过他是希望借宅子来模糊黄永利的责任,同时强调宅子的归属,哪知反被对方咬住这一点。

  正当这时,李四突然跑了过来,“三哥,许娘子他们出来了。”

  张斐抬头看去,只见许芷倩与青梅走了出来。

  范纯仁向张斐道:“我先走了。”

  “范司谏慢走。”

  范纯仁走后片刻,许芷倩便快步走了过来。

  张斐问道:“怎么判的?”

  许芷倩摇摇头:“恐怕得等到下午去。”

  说着,她又面红耳赤看着张斐,声若蚊吟道:“方才真是多亏有你。”

  张斐一本正经道:“除以身相许的感谢,其余的一律不接受,差点就挨了板子。”

  许芷倩扬手轻轻拍去,“与你说正经的。”

  张斐轻松地握住她送来的柔荑,笑道:“说正经的,若不是怕你受打击太大,我还真不想帮你。”

  许芷倩问道:“为何?”

  张斐道:“因为你已经将争讼这个非常专业的工作,变成绿林中的锄强扶弱。”

  许芷倩疑惑道:“这不对吗?”

  “当然不对。”

  张斐道:“争讼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你可以只帮弱者,也可以不收钱,但是这个原则是不能变的。”

  许芷倩摇摇头道:“我不大明白。”

  张斐道:“就比如这个官司,你从未想过与黄永利去协商,因为你认为黄永利这种人,就应该得到惩罚,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但事实就是此案闹上公堂,刘大婶是要承担风险的,她可能得到的更少,甚至被人诬告。

  你不是一定赢的,你这么做,就有违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原则,你只是要想着锄强扶弱,但客观来说,这只是你的私欲,而不是刘大婶所愿。也许输掉官司,可能对你更有帮助。只可惜,我没狠下心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2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3/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