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334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4-03-27 16:23:30

  司马光抖着状纸,向王安石问道。

  王安石道:“我王安石一生光明磊落,不愧于天地,那些人虽恶语中伤我,但我也不会凭借身份、权力去对付他们,故此我决定用法律的手段,来捍卫自身名誉。”

  司马光道:“你少跟我说这些,我还不了解你王介甫。你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吕公着暗自庆幸,幸亏咱走了,这官司真是越打越复杂,嘴上却劝说道:“介甫,当时议事时,我们都在,也知道你的忧虑,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中间存有诸多误会,还是应该大事化小。”

  “不。”

  王安石道:“若事事都大事化小,那么事事就无法解决,我生平最恨这和稀泥的方式。朗朗乾坤下,是非黑白,一照便明。

  我堂堂参知政事,如今愿与一个小小进士,诉诸公堂,你们还要我怎样?”

  文彦博道:“你身为参知政事,不以大局为重,还在这里强词夺理,真是岂有此理。”

  王安石道:“我身为参知政事,已经卑微到被人恶语中伤,难道如今连诉讼的权力都没有吗?”

  文彦博道:“但政事堂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王安石就问道:“文公的意思是?”

  文彦博目光一扫,问道:“诸位认为朝廷是否该受理这场争讼?”

  司马光立刻道:“我反对。”

  陈升之道:“我支持。”

  吕公着瞧了眼司马光,又瞧了眼王安石,道:“我……我弃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抃身上。

  赵抃道:“诉诸公堂乃光明正大的手段,无可厚非。”

  王安石笑吟吟地看着文彦博:“要不要将富公、曾相也请过来问问。”

  “到时你自己收拾。”

  文彦博说罢,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我们在这里想办法,帮你平息此事,你却还要火上加油。

  司马光也起身离开了。

  但是司马光离开之后,就直奔张家而去。

  结果在隔壁的许家找到张斐。

  此时,张斐正与许家父女坐在屋内交谈,桌上还摆放着一本《宋刑统》。

  司马光看向许芷倩,面色不善地说道:“倩儿,你先回屋去,我有事要与你爹,还有张三商议。”

  “是,倩儿告退。”

  等到许芷倩走后,司马光便冲着张斐质问道:“张三,你到底想干什么?”

  此事要说起来,他们三个才是元凶,怎么闹着闹着,张斐又跑去跟王安石凑到一块打官司。

  司马光认为,张斐此事应该与他商量。

  毕竟此事他也有份。

  张斐忙道:“司马学士,且听我解释。”

  司马光哪里坐得下,道:“你先解释。”

  “是。”

  张斐点点头,问道:“司马大学士认为,当初泄密审刑院机密之人,是否违法?”

  司马光听得一愣,不禁看向许遵。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指责你岳父违法?

  张斐忙道:“我只是假设。”

  司马光道:“当然违法,律法有明文规定,漏泄大事,最高是可判决绞刑的。”

  张斐道:“那么印刷小报,刊登此机密之人又是否违法?”

  司马光又瞧他一眼,不就是你干得吗。想了想,道:“也属违法。”

  张斐问道:“以何罪论处?”

  司马光道:“当以同罪论。”

  张斐又问道:“印刷小报是否违法?”

  司马光道:“倒是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张斐道:“如果说印刷小报不违法,但同时印刷小报者不知所刊登内容乃是朝廷机密,若以同罪论,是否有些不妥?”

  司马光抚须思索一会儿,道:“老夫可不是来与你论法的。”

  张斐又问道:“那司马大学士认为苏先生是否违法?”

  司马光道:“我朝鲜以言论之罪,况且苏轼所言,顶多也只能算是言语不当,但绝不能以违法论。若开此先例,后患无穷。”

  张斐又道:“那司马大学士又认为,王学士所忧,是否有理?”

  司马光稍稍点头道:“王介甫所言,有他的道理,这我也认同。”

  张斐道:“如果说今日不治罪苏先生,而到时又发生王学士所忧之事,朝廷又该如何对待苏先生之言?”

  司马光捋了捋胡须,“由于之前小报很少,所议论之事,也多半是坊间秘闻,朝廷对这方面,未有立法监督。”

  “这就是问题所在。”

  张斐道:“这两个问题都说明一点,在这件事上面,其实无具体律例可依,唯一可以扯上关系的,主要就三条律例,漏泄大事罪,造袄书袄言罪,以及指斥乘舆罪。

  但凭借这三条律例,想要公正审理此案,几乎又是不可能的。以至于变成现在这样,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苦,那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得权力大,就谁说了算。

  这不就是司马大学士所忧虑之事吗?”

  司马光神情稍稍缓和了几分,“你是想借这场官司,来完善关于这方面的律法?”

  张斐道:“我只会捍卫雇主的利益,至于最终会怎么判,那是主审官的事。”

  司马光稍稍点头:“最终判决,还是在朝廷手中。”

第二百六十二章 告我告我

  这北宋给人的观感,就是比较拧巴,怎么看怎么别扭。

  科技发达,不缺武将,不缺兵……稍稍缺点马,但怎么也不至于天天挨打。

  商业繁荣,经济发达,可朝廷却天天赤字,而百姓也日日喊穷。

  这事事都显得很矛盾。

  虽然有诸多因素形成这些矛盾,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社会太超前,而管理又太落后,匹配不上。

  募兵制。

  不抑兼并。

  官方纸币。

  推崇商业。

  等等。

  小报亦是如此啊。

  小报本就是生于北宋,盛于南宋,而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出现问题,朝廷开始进行管制,但结果到南宋,那小报更是比营销号还猖獗。

  朝廷是屡禁不止。

  所以这个锅,张斐是坚决不会背的,他只是将“盛”提前一点点,没有他,也会发展出来的。

  因为百姓都知道那邸报是骗人的,报喜不报忧,谁看邸报,都爱看小报。

  可见北宋本身就有这个土壤,社会风气开放,遍地都是读书人,又极其重视教育,同时技术又跟上来了,报纸是必然出现的产物。

  而宋朝廷的应对,就跟王安石一样,是想将这小报摁下去,但又摁不下去,结果反而是变本加厉。

  立法最难的一点,不是在于这法好法坏,而是你要能确保,这法是能够执行下去,有些法出来之后,哪怕是强制执行,都执行不了,往往还会令事情变得更糟糕,因为律法就是社会的底线。

  虽然整件事在最初的阶段,不是张斐谋划的,但随着事情的变化,张斐也是见风使舵,开始布局。

  其实他可以主动去制止王安石的,虽然也不一定能说服王安石,但他到底没有这么做,而目的就是将让事情走到这一步。

  因为他要弄报刊,要是没有法律支持,这事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因为你不知道合法与否,违法与否。

  就没有个标准。

  而宋朝的制度又是相互制衡,效率是极差,与其建议他们对此立法,就不如打一场官司来得痛快。

  一个政令,可以拖上一年,但是一个判决,总不能拖上一年吧,不管怎么判,朝廷必须给个说法。

  张斐也借着耳笔的身份干预其中。

  ……

  “什么?王学士状告我兄长?”

  苏辙震惊地看着司马光道。

  司马光点了点头。

  苏轼却是激动道:“对方耳笔可是张三。”

  司马光点点头。

  “真是太好了。”苏轼真是开心的像个小孩。

  苏辙人都傻了,“哥,好在哪里?”

  司马光也是呆呆地看着苏轼。

  苏轼激动道:“我早就想与那小子过上几招,可一直未有找到机会,这可真是天赐良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3页  当前第3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4/12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