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5-03-17 13:15:43

“当娘的浅薄无知,做女儿的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衡山公主举着朱砂笔,厌恶地望向几个妇人,一气画了好些叉,顺便给她们的女儿在“德”上也画满了叉。

“歹竹出好笋也是有的。”王玫劝道。不过,她话锋又一转:“虽说与小娘子们本身或许无干,但一个浅薄无知的阿娘,还不知会惹出多少事来呢。真教这种妇人当了晋王的岳母,恐怕会借着晋王的名义做下一堆不法事,平白连累了晋王的名声。”

“表嫂说得很是。”晋阳公主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说或许有异数存在,但长辈行差踏错之时不能及时劝阻,反而任长辈施为带到了这场饮宴中,便意味着此人本身便有不足之处。孝顺是大善,但盲目愚孝却是恶非善。”

晋阳公主因病弱的缘故,瞧着年纪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些。王玫初见她时,以为她也不过八九岁而已。但实际上,她已经将满十一岁,比崔芝娘大整整一岁。衡山公主也显小,将满十岁,与崔芝娘年纪仿佛。无论是十岁或是十一岁,在王玫看来,都仍是小姑娘。她并没有想到,这样的年纪竟也能发出这般感慨来,不由得深为佩服。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早熟。但并非所有早熟之人,都是思维敏捷、性情通达的神童。毫无疑问,晋阳公主的资质仔细论起来或许比三位嫡亲的兄长都更好些。只可惜,生而为女。

李十三娘在旁边瞧着她们,噙着笑意与崔芝娘细语了片刻,为她细细解释这画叉画圈的缘由。崔芝娘本便聪敏灵透,一点即通,便也自行抄了一张表,认认真真地评价起来。她的评价大概不能算数,但对于磨练心性与眼光十分有好处。

“将她们拘在这里也看不出什么了。”王玫道,“且与长辈们在一处,小娘子们便会拘谨许多,反倒不容易流露出本性。倒不如将她们带开,送得远远的,让她们去顽游戏罢。两位贵主也可加入,近距离观察她们。”

“就按表嫂说的办。”衡山公主立即道,“不过,单我和阿姊相看还不够。若旁边还有地方让表嫂们悄悄地看着才好呢。”

“实在是巧得很呢。”丹阳长公主安排给她们的贴身侍婢笑着行礼,“湖水另一头有一座九曲回廊,里面正好可用来招待小娘子们游戏。回廊边立着一座假山,山腹中空,设有石桌石凳,可通过石缝赏湖景,亦可查看回廊里的情况。”

“甚好,赶紧布置下去罢。”衡山公主便轻轻拊掌笑道。

“烦劳多安排些游戏。投壶、书、画、琴、棋,甚至女红、射花都使得。如今也将近午时了,不如将宴席也安排在那回廊中,再请小娘子们吃酒行酒令则更好。”王玫又补充道。必须给每一位小娘子展示才艺的机会,至于自己展示或看别人展示才艺时的种种情态,或者面对输赢时的神色,便是她们需要重点观察的目标了。

“妙。”晋阳公主赞道,“一个一个展示才艺不免过于平和,也不易看出她们真实的想法。若能引出她们的争胜之心,品性便表露无遗了。”

李十三娘也一叹:“九娘,往后给阿实、阿韧挑媳妇,便都交给你了。让你这般细细一挑,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她眼眸含笑,又瞥了崔芝娘一眼,意味不言自明——挑媳妇须谨慎,挑女婿更须小心翼翼了。能娶走崔芝娘、崔蕙娘的小郎君,绝对得精挑细选才好。至于具体考察的项目,自然需要她们崔家老老少少都好好想一想方可。

一切布置妥当后,王玫、李十三娘先下楼去了假山中。徐徐走出水榭的时候,王玫似乎感觉到两道带着些恶意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她有些疑惑地回首一看,匆匆扫过里头的一群贵妇,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发现。

这倒是奇怪得很。水榭里头这些人都为了晋王妃一事而来,便是要嫉恨,也应该冲着那几位格外出色的小娘子去。她一个已婚妇人,与此事没什么干系,怎么还会惹来旁人的恶意?虽然心怀疑问,但此时不宜声张,她也只是在心里暗暗记下了此事,便依然神情自若地跟着侍婢们来到了假山里。

这座假山山腹之内十分宽敞,摆下石桌石凳仍然绰绰有余。且此处本便阴凉,不需摆设冰盆也已经足够舒适。侍婢们十分细心,已经在石凳、石桌上放了一层苇席,隔绝阴寒之气。石桌上另还摆着茶水、乌梅浆、鲜果、点心、干果蜜饯等物。

王玫、李十三娘坐下来,侧首往外看去,正好能瞧见那侍婢所言的九曲回廊。她们不过坐了片刻,便见一群小娘子正缓步走过来。回廊里已经布置妥当,每一位小娘子都寻了自己擅长的游戏,顽耍起来。晋阳公主、衡山公主换了衣衫,和崔芝娘一起,作好奇之状四处走动。因她们年纪小,多数小娘子并未将她们放在心上,任她们随意看。也有几位小娘子友善地邀请她们一起顽耍,她们推辞几回之后,便顺势加入了。

“那位……萧氏小娘子,确实是聪明人。”王玫评论道,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评价表。兰陵萧氏旁支嫡女,家世无可挑剔,又是丹阳长公主正经邀过来的客人,果然出色。通过方才短暂的见礼,记住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崔芝娘的小娘子有好些位,但举止如此自然妥帖的,恐怕屈指可数。不过……想起萧淑妃也是兰陵萧氏女,她总有种这又是一位不曾暴露的萧淑妃的错觉。

“确实不错。韦氏小娘子、杜氏小娘子也都不愧为大族出身。虽然并非嫡支嫡脉,身份教养也已经足够出色了。”李十三娘也赞道。兰陵萧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都是一等一的世族。前者作为前朝皇室,对于嫁入皇室没有任何疑虑。后两者权势大过名声,都是重视实惠胜过面子的,别说让旁支嫡女出头,便是让嫡支嫡女做晋王妃恐怕都舍得。

王玫想到了中宗的韦皇后,不由得眯了眯眼。她知道自己联想过度了,眼下那位韦皇后的爹娘恐怕都尚未成人呢!以京兆韦氏的教养,若无女皇陛下的成功先例在前,韦皇后的心也不会养得那般大罢。空有效仿女皇陛下的心,却没有对应的能力,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两个事败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此看了一会儿,远处又影影绰绰走来几人,王玫便道:“又有人来了。”她想起丹阳长公主曾提过的,下降清河崔氏的馆陶长公主、下降河东裴氏的临海长公主、下降弘农杨氏的长广长公主。这些个新来的小娘子们,大概便是跟着这几位贵主过来的。她几乎能够肯定,清河崔氏为了名声着想应该不会举荐本族的小娘子。而河东裴氏、弘农杨氏与方才所说的萧氏、韦氏、杜氏一样,都不会太过在意这些。

“新来的小娘子里头,怎么瞧着好几个都仿佛有些眼熟?”李十三娘疑惑道。

王玫细细一看,脸色微变,恼道:“鸿胪寺卿崔家真是好大的颜面,居然攀上了馆陶长公主。”鸿胪寺卿崔家的萧夫人一向喜欢带着家中一群小娘子出门,明面上是为了增长她们的见识,实际则是给旁人相看,用她们给崔家结下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以便于日后守望相助。当初崔渊续弦之事传开时,这群小娘子便出现过。李十三娘见过她们几次,便看着面熟。王玫却是去他们家探望过王十七娘,也常听她说起这些表姊妹,已经认得她们了。幸而里头没有王十七娘,不然,太原王氏的面子便活生生教他们家丢在地上踩了。

“馆陶长公主毕竟年纪小,恐怕也是受了鼓动罢……”李十三娘一叹,不再多言。

高祖共有十九女,后头生的几位长公主,年纪与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相差仿佛。圣人待这些年幼的妹妹也如同亲女一般。丹阳长公主排行十五,如今不到双十年岁;临海长公主排行十六,约莫二八年纪;馆陶长公主排行十七,大约也不过十三四岁而已。至于排行十八的千金公主、排行十九的常乐公主都未及十二岁,尚未出降。

想到这些,王玫的气恼也稍稍平息了些,淡淡道:“恐怕萧夫人确实是欺瞒了馆陶长公主。这几位小娘子的性情,旁人不知,我却是很清楚。她们恐怕也担不起贵主的举荐。”说罢,她便索性只去看新来的裴氏小娘子与杨氏小娘子了。正待细细观察,她冷不防又发现一位不速之客:“阿嫂,那不是……祁县王氏那位小娘子?她怎么也来了?”这位王氏来了,同安大长公主还会远么?一定是听闻这场饮宴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举荐晋王妃,这才急匆匆赶过来破坏的罢!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举荐事定

丹阳长公主府正接二连三迎来不速之客的时候,两匹马徐徐通过道政坊的西坊门,踢踢踏踏地来到某家食肆前。一个伙计匆匆迎了上来,随手牵住一匹马的缰绳,抬首一瞧,不由得愣了愣。却见通体乌黑的高大骏马上,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郎君。因日头炽烈的缘故,他小脸晒得通红,额头上汗如雨下,一身上好的圆领袍也都洇湿了。饶是如此,他也依然是满脸兴奋之色,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仍然没有骑过瘾一般。

伙计想了想,伸手道:“小郎君只管跳下来……”

“让他自行下马。”旁边传来的声音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一位戴着垂脚幞头、身着浅青色圆领袍的年轻郎君利落地翻身下马,似笑非笑地弯起嘴唇。闻言,骑大马的小郎君嘿嘿笑了,弯下圆滚滚的身子,试图从马上跳下来。他的胆子确实很大,脚卡在马镫上就敢往下蹦,伙计看得胆战心惊,那年轻郎君实在无奈,只能将他拎了下来。

“姑父,我再试一次,一定能跳下来。”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还想接着往马上爬。

“你是舍不得下马罢?知道什么叫‘量力而为’么?”年轻郎君揉乱了他的头发,笑了笑,“这样罢,若是你骑术练好了,我便送你一匹好马,怎么样?”

“一言为定!”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将小手伸过去,与他击掌为誓。

伙计将两匹马都牵去了一旁的马厩里喂豆料。那一大一小走进食肆之后,便觉得一阵凉风扑面而来,脸上都不由得齐齐松了松。“要个向北的雅间,上些冰镇的乌梅饮。再上些点心鲜果、熏蒸鹅肉、鱼鲙、炙羊腿、槐叶冷淘。”

顺口便点了这家食肆最出名的吃食,这两位客人接着随在伙计身后上了楼。正经过某个雅间前时,门忽然打开了,一名颇为眼熟的侍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使了个眼色:“这不是崔郎君么?真是太巧了。某家主人正差某去寻几位朋友来饮酒呢,不想出来便遇着人了。”

“确实很巧。”崔渊有些意外,便对伙计道,“遇上了故友,将我先前点的吃食浆水都送到这里来便是。”说罢,他带着王旼走入雅间内。里头果然坐着一位再熟悉不过的旧识故友,独自坐在窗前的晋王李治含笑看过来:“果然没有听岔,确实是子竟来了。咦,这孩子是?”

“这是内侄,近来在我家与阿实、五郎一起进学读书。今日他们放假,阿实陪着他母亲去宴饮了,我便将他带出来四处转一转。”崔渊笑道,意味深长地瞥向窗外,“却不想,居然能在此处遇见大王。”他确实并未想到,围观完武氏之后,晋王竟然心血来潮地来到了这里。这家食肆之北便是丹阳长公主府的侧门,往窗外看去,隐约还可望见里头仆婢们走动。晋王一直坐在窗边,莫非便是想着或许能瞧见自己未来的晋王妃?无论如何,这都是件好事,说明他对未来晋王妃充满了兴趣。若是这位晋王妃确实与他性情投合,说不得便又是一位贤后了。至于武氏,或许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罢。

李治轻咳一声,挪得离窗户远了些,道:“晋阳、衡山都跟过来了,我担心她们宴饮顽耍忘了时辰,便索性在这里等着她们。”许是连自己也不相信这个借口能唬得住人,他举杯饮了一口酒,才又道:“……我也没想到,居然来了这么多人。”

崔渊走到窗边,居高临下一瞧,便见公主府内院与外院都停满了车辆。光是几位公主的卤簿仪仗就已经足够庞大,另外还有不少命妇乘坐的马车、牛车,粗略一数,便有数百辆之多。他当然不认为丹阳长公主会如此兴师动众。这场为晋王选妃的饮宴,或许已经超出贵主们的预料了。

“这些人,可未必都是贵主下帖邀来的。”他慢悠悠地道,“大王,恕某多言一句——如此兴师动众,并非大王与贵主所愿,更非圣人和皇后殿下所愿。只是,利益驱使之下,总有人不甘心而已。”

李治垂目,眼角扫过街上浩浩荡荡行来的一队公主卤簿,低声道:“我所求也仅止于此而已。不论是谁想逼迫我与姑母、阿姊,都不想再退,也不能再退。”圣人与皇后嫡出的幼子,又怎会甘心成为他人的晋身之阶?即便对方是高出两辈的同安大长公主,也没有任何不同。

“大王所言甚是。”崔渊赞同道,“今日退一步,他日就会被迫退十步、百步。人心不足,大王不必牺牲自己去成全那些不相干之人。不过,长辈毕竟是长辈。有时候,以退为进反倒更好些。”

李治弯了弯嘴唇,却不知又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起来。

崔渊也不再多言,见王旼已经自得其乐地喝起了乌梅浆、啃起了炙羊腿,便又吩咐伙计送上清酒,举杯邀李治共饮。李治神情微松,欣然答应了。两人说来说去,又乐此不疲地提到了书道,还琢磨起了圣人手中的《兰亭集序》。这般受推崇的名作,若不能亲眼得见,两人都觉得真是白活一世了。只是,圣人是王羲之的脑残粉,视《兰亭集序》为举世珍宝,又如何会轻易取出来让他们这两个小辈尽情欣赏呢?啧,这便须得仔细筹谋一番方可了。

却说那祁县王氏小娘子出现之后,王玫与李十三娘均神色微变。眼见着那王氏在一群小娘子旁边立了半晌,一双美目似怨非怨、似恼非恼,过了好些时候才彻底平静下来。顽得正愉快的晋阳公主、衡山公主、崔芝娘发现她之后,立即像捉迷藏似的避得远远的,以免她叫破了她们的身份。而那王氏举目四顾,终于走向正对弈的几位小娘子,静静地站在她们身后观看起来。

“如此难以掩饰内心情绪的性子,连平常的世家小娘子也比不过。”王玫叹道。

“因她在大长公主身边长大,娇养得太过的缘故罢。”李十三娘道,“皇室宗室教养贵女,自然与寻常世家不同。”

王玫接道:“宗室贵女流着皇家血脉,再如何较劲自傲,只要不过分便无妨。区区祁县王氏旁支嫡女,在这么些家世出众的小娘子跟前,空有美貌却无才华,又凭什么自傲?”王氏确实不是当皇后的料,别说宫斗的智商了,恐怕宅斗的智商都差着些。倒不如嫁一位上进的世家子,夫妇美满,总也好过骨醉瓮中的下场罢。

妯娌两个又互相看了看,有些担忧水榭里头的真定长公主与郑夫人。以同安大长公主的脾性,讽刺挖苦必定是少不了的。这场饮宴聚集的优秀小娘子越多,王氏成为晋王妃的可能性便越小。因此,她必定会想方设法搅乱了这场饮宴。毕竟是长辈,她其实也不必多做什么,只须将侄女、侄孙女们都拘在身边,不令她们去见那些个小娘子便是了。坏了这场相看,让侄女、侄孙女们想举荐也寻不出人来,她再奔入宫去,缠着圣人定下王氏,又斥责侄女、侄孙女们兴师动众、收受贿赂等,说不定还真能如愿让王氏成为晋王妃。

只是,这位大长公主大概没想到,侄女、侄孙女们事先还派了她们这几个小辈出马罢。若是几位贵主不能亲眼相看,那她们几人对这群小娘子的评分便至关重要,轻忽不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家再醮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