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5-03-17 13:15:43

  “阿娘,这种不吉利的话怎么能说出口?”王玫嗔道,晃着她的手臂摇动了好几下,“阿兄文采风流、才思敏捷,定然不会折在县试这一关。不论是县试、府试还是省试,都能一路过关斩将、顺顺畅畅。”母亲的态度让她心中暖融融的。她知道,这不但是在开解她,也是说给嫂嫂崔氏听的。就算往后兄长贡举入仕确实遇到什么波折,母亲也会替她撑腰,崔氏心中自是不能对她生怨。不过,以她对崔氏的了解,也应该不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果然,崔氏就像什么也没听出来似的,抿唇浅笑:“倘若七郎这回贡举顺遂,说不得便是九娘吉言之功了。”

  “连阿嫂也打趣我。”

  “怎么会是打趣?到时候我可得好生谢一谢你。”

  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时间便过去了。暮鼓声响起后,王珂与王奇一同走进了内堂,照常共进夕食。王玫见兄长精神奕奕,说笑一如平常,便稍微放下心来。王奇、李氏、崔氏也并不问他今日考得如何,只让他早早地去歇息。

  第二日,王玫便将女红带到了内堂来做。她连着几日都在做手上这个秋香色的夹缬小香囊,本想做完便送给李氏,但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拆了又做、做了又拆。如今就算是她针脚再好,这小香囊做出来也已经不堪入目了。教李氏、崔氏见了,又忍不住笑了好一阵。连她自己也不免自嘲:不用绣花的香囊都能做成这样,比起小侄女们已是远远不如了。说不定十几年后,她便要沦落到和侄孙女一同习女红了。

  虽是一家人守在一起,但这一天里,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日头升到正中央,又不慌不忙地才往西落。李氏与崔氏早早地便派了大郎王昉去万年县廨接他阿爷,过了没多久,又有仆从回来说郎主从官衙出来后,也直奔万年县廨那头去了。

  连王奇都这般心急,李氏、崔氏却仍然淡定地吩咐仆从准备夕食。待到祖孙三人一齐回了家,最是急切的王玫便代她们说出了眼下最想问的话:“阿兄看起来很是轻松,这两日可是很有把握?”

  王珂瞥了她一眼,笑道:“放心,区区县试,还难不住我。”

  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然,如此自傲的一句话说出来,更平添了几分魅力。当下就将妹妹和几个儿女都“降服”了。王玫不用提,对自家兄长早就充满了崇拜。大郎王昉更是从小便以阿爷为目标,双眼都亮晶晶的。晗娘、昐娘因是小姑娘,憧憬阿爷也只是立刻送上她们精心做的足衣、软靴。至于二郎王旼,乳燕投林一般扎进自家阿爷的怀里,紧紧抱着都不愿意放手了。

  李氏、崔氏相视一笑,心中自是欣喜无限。

  王奇坐在长榻主位上,含笑抚着长须,对李氏道:“贡举之事,七郎在试场上应是无碍,该下的功夫在试场之外。”他这些日子也很是打听了一番,对贡举也算是了解得更透彻了,“我虽职官位卑,但总算也是从七品下,又是太原王氏嫡支出身,想必区区县试应是无妨。至于府试、省试,太原王氏的郡望名头大概也不顶用了。”

  王玫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明白自家阿爷在说些什么:“阿爷,难不成试官判卷排名次,也要看是谁家子弟不成?”她以为科举制中,最提防的便是营私舞弊。以前也多少听过明清时的科场舞弊案,每一次无不牵连甚众。皇帝最在意的便是欺上瞒下,在科举上走人情关系,明晃晃地以权谋私,与收买人心无二,如何能忍得?

  不过,她低估了唐时世家大族、高官勋贵的力量,也高估了此时贡举制度的完备程度。眼下仍是世家贵族和寒门庶族贵贱分明的时候,平民百姓之家往往供不起一个读书的士子。即使能供得起,也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在官学远比私学更受重视的年代,能进入官学的子弟靠的就是资荫身份。如,父祖为三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国子学;父祖为五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太学;父祖为七品以上,方能入四门学。八品以下子弟与庶民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但因所学甚偏,入仕后也很难往上升迁。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几乎聚集了所有官家子弟,又有名师教导,因而省试所取之士多从中出身。而各州解送的举子,往往连考多年却毫无所得。

  王珂年少时,王奇职官寒微,按资荫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当然,堂堂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子,岂能去学那种杂艺。王奇便靠着太原王氏的名头,在家中延请了先生,教王珂读书。他天资聪颖,太原王氏又有家学渊源,自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策论杂文,样样都出众。

  儿子越是出色,王奇便越觉得惭愧。他除了能将太原王氏郡望留给儿女之外,竟完全不能给儿女任何助力,也只能更宠爱他们一些作为弥补了。此时,听了女儿的话,他叹了口气:“正是如此。高门子弟自是无人敢得罪,若有幸能得那些高官、宗室的眼缘者也是前途无限,谁又敢阻拦?”

  “……”没想到现在的科举比的就是“后头有人”,王玫一时无言以对。他们家后头还有谁呢?太原王氏晋阳嫡支,大房、二房、三房一个比一个混得更凄惨。三房好歹是京官,大房、二房都是外官,职位也都是七品、八品,想调任京官都没有门路。至于四房,不提也罢。最近李氏、崔氏几乎将京中走了个遍,尚了南平公主的四房仍然没有任何与他们来往的意思。连中山王氏都礼尚往来,渐渐走近了,相形之下,四房的态度就更令人齿冷。

  王珂将二郎王旼举得高高的,毫不在意:“无妨,离府试还有两三个月,我多参加些文会,四处投一投文卷便是。只需府试及第便可,又不求解头之名,想必也没有人会特意为难我。”

  李氏略作沉吟,道:“不如让十三娘去向真定长公主说一说?有贵主出面,想必府试也能顺畅许多。”

  “阿娘,真定长公主素来不喜这种交际之事,别为难十三娘了。”王珂摇了摇首,把王旼丢进了王昉怀里。王旼一点也不害怕,竟高举着手嚷嚷着再来一次。这一回,王珂没有再继续陪他玩耍:“九娘好不容易交了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可别坏了她们的情谊。”

  王玫接着道:“阿兄说得是。府试当然不及省试重要,这次人情必定要欠下,那就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用。”见王珂似仍是有些不同意,她又笑道,“阿兄别看低了表姊。若是贵主不愿意,表姊定不会勉强,说不定她还能帮我们走一走崔尚书的门路。如果能得了崔尚书的举荐,阿兄的省试定是无碍了。”

  王珂、王奇皆是一怔。不得不说,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的面子,不论谁是主试官都须考虑一二。不但有位兵部尚书,还有位贵主,谁敢得罪他们?

  李氏听了,十分欣慰:“玫娘这回说得没错。有往有来才是交好之意。这回欠下的人情,往后七郎再尽心尽力还了便是。不过是一次举荐而已,七郎又非绣花枕头,想必也经得起崔尚书的考察。”

  王珂略作思索,点了点头:“阿娘和九娘说得是,是我着相了。”

  ☆、第三十章 双喜一怒

  第二日,王珂与崔氏便携着些小郎君常用的笔墨纸砚以及穿戴之物,赶去了大兴善寺,打算正式向崔简致谢。然而,两人遣仆从仔细地四下打听了一番,却并未找见崔氏父子。又问了经常来往于寮舍院落中的小沙弥,这才知道,崔氏父子前两日便已经离开了。

  “离开了?”想起那个早熟懂事又勇敢的小家伙,王玫略有些遗憾。不过,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己与崔简很有缘分,说不得什么时候便会再次相遇了。“若下回遇见他,我再好生致谢罢。那钟十四郎呢?阿兄想如何谢他?”

  王珂似笑非笑地瞥着她:“你说当如何谢他?”

  见他这般神态,王玫自是知道他尚未放弃让她再嫁的念头,便当作什么都未发觉,一脸认真地提议:“去东市买些笔墨纸砚?或者阿兄将自己钟爱的书画割舍出一些来?”既然兄长能认得出崔子竟的画作,连一匹印着画的夹缬也爱不释手,想必平日也喜欢品鉴书画。而太原王氏延绵数百年,书画藏品当然自是少不了的。

  “啧,竟然将主意打到阿兄身上了,哪有你这样的妹妹?”王珂不由得失笑了。委婉探听之下,发觉妹妹仍然并未动心,他心里多少有些惋惜。“安心罢,改日我将他邀到家中作客,再送他几方上好的陶砚便是。他前两日刚去赴了明经科县试,若是通过了,也正好一同庆祝一番。”

  此时科举考试种类众多,通常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便是每年皆有考试的科目,制科则是圣人临时下诏举行各类特招的考试科目。常科内又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诸科。秀才等科不常开,贡举上来的人才也很少,明法、明字、明算多偏技艺,世人不屑为之。因此,常科之中,明经科与进士科被视为重中之重。由于进士科考试更艰难,取中人数更少,在官场中也更为清贵。不过,对于寻常人家的士子而言,明经科已是相当难得的贡举之途了。

  王玫自然不怀疑兄长的眼光与见识。若钟十四郎果然通过了县试,她自是替这位恩人感到欣喜。但除此以外,却是什么也没有了。既然打定了主意不再嫁,不论是钟十四郎或是其他人过了县试也罢,成功出仕也罢,都与她毫无干系。

  几天之后,万年县廨外头陆续贴出了明经科与进士科县试入第的榜文。早就等着县试结果的贫寒士子、世家仆从都一拥而上,个个伸长了脖子,在那白麻纸上寻找着自己或自家主人的名字。有一眼便瞧见的,立即欣喜若狂起来;有仔仔细细看了两三遍尚未有所得的,顿时失魂落魄;也有不慌不忙待人群渐渐散了才去瞧的,自是各有所得。在进士科入第榜文上,一个名字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太原王氏王珂”——虽然并不是头名,只列了第三,也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太出彩的文名,但光是他的出身郡望,就已经足够令人瞩目了。传闻中的五姓七家这样的世家子弟,在贡举考试之中可是并不多见的。

  此时,宣平坊王宅自然也已经得了这个好消息,里里外外都透着浓浓的喜意。

  李氏毫不吝啬地赏了家中仆婢每人一百钱,部曲每人二百钱,转瞬间便撒出了上万钱也毫不心疼。崔氏则连连吩咐厨下加紧备宴席,招待前头纷至沓来的宾客,又让奴婢们将花园里临水的一处水榭收拾出来,正好晚上再举办一场小家宴。

  王奇喜得一双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口中却道:“只是过了县试而已,你们便是如此做派。不知道的,还以为七郎得了府试的解头呢!”县试不过是初试牛刀,只有府试及第才能得雍州的解送资格,再与天下才俊一同角逐省试。

  撒完钱之后越发精神的李氏横了他一眼,嗔道:“也不知是谁,连着几天夜里都翻来覆去地吵得人睡不着,就连做梦都念着七郎入第了。我迷迷糊糊地还当是真的呢,仔细一想,榜文都未张贴出来,他又如何能知道?”

  被老妻揭破之后,王奇清咳了两声,讪讪地转过身去逗弄小孙子了。

  目睹全过程的王玫不由得捂着嘴笑了:“阿爷,就是县试才办家宴呢!若是阿兄过了府试,必是要请亲戚朋友一同庆祝的。待阿兄过了省试,更是得广发帖子,邀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家都来宴饮,也好教大家知道咱们王家出了个新进士王七郎。”见嫂嫂崔氏终于忙完了,她又及时地送上一杯酪浆:“阿嫂好生歇一歇。说不得这两日还有不少阿兄的朋友来庆贺,须得阿嫂张罗呢!”

  崔氏接过酪浆,抿了一口:“你那惊悸之症不如就治愈了罢,也好出来帮我的忙。”

  王玫眨了眨眼睛,笑容中带了些许狡黠:“哪里能这么快治愈?不过,身体略好一些便帮衬帮衬阿嫂也是应该的。忙了这一阵后,定是又得卧床几日方可了。”

  “你这病症可真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崔氏指着她失笑道,“我若是哪天倦怠了,也试试这法子。”说着,她突然眉头微蹙,抚了抚胸口,将那杯酪浆放下了:“难不成说病便真的病了?忽然觉着有些胸闷。”

  “阿嫂?”王玫忙坐到她身侧,轻轻抚了抚她的后背,“莫非真是累得狠了?叫医者来瞧一瞧?”

  “前几日还好好的。”崔氏作势欲呕,却只是干呕而已,脸色也变得越来越苍白。

  “快去叫医者!”李氏赶紧走了过来,握住她的手,又探了探她的额头,渐渐露出了笑意,“好孩子,这些时日你也辛苦了,眼见着又苦夏瘦了一圈,可得好生养一养才是。不管是你,还是肚子里这个,如今可都比七郎更金贵,绝不能亏了去。”

  “阿娘?阿嫂这是有身孕了?”王玫恍然大悟。她虽然从未有过生育的经验,但大抵也知道怀孕的症状,只是方才并没有往那方面想而已。如今对照一番,可不正是如此?“这么说,儿又要有小侄儿或小侄女了?”

  “是啊,十五娘争气,家中又要添丁了。”李氏满面喜色。

  崔氏低声道:“阿家,医者尚未诊断过,还不能确定呢。”口中虽是这样说,但她脸上却浮出了喜悦的红晕,显然也已经自己推算过了。

  “恭喜娘子,恭喜郎主,恭喜七郎娘子!”贴身侍婢们纷纷拜下行礼,说了好些吉祥话。

  “阿娘!”晗娘和昐娘也围了过来,又是高兴又是好奇地往崔氏的腹部瞧。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王奇喜得哈哈大笑,抱着二郎王旼站了起来,“这孩儿来得真是时候,正赶上他阿爷过了县试,必定是个有福运的!”

  “可不是么?”李氏接道。

  许是内堂中的人都围了过来,气味实在太杂乱,崔氏越发难受起来,呕吐反应也更剧烈了。李氏忙把人都遣散了,让琉娘去催人赶紧把医者请到家里来,又支使婢女们去取了压舌的酸梅过来,再让仆从去准备檐子,好抬了崔氏回三进的院落里歇息。

  她忙忙碌碌,那边祖孙三代却是被挤出了内堂外,面面相觑。

  “在这里也是添乱,我带二郎去园子里走一走,你们可要一同去?”王奇道。

  王玫想到尚在前院里招待朋友的王珂,便道:“儿和晗娘、昐娘去告诉阿兄这个好消息,也好教他尝尝双喜临门的滋味。”说罢,她便牵着晗娘、昐娘走了出去。

  今日一早,坊门甫开,王珂结交的友人便陆陆续续前来拜访,陪着他一同等县试的结果。本是在一起小酌,待及第的好消息传来之后,众人皆情绪激动,纷纷祝贺起来。于是,王珂便命仆婢在正堂中备下酒宴,与众位好友一同欢庆。

  王玫带着晗娘、昐娘走出二进内门,绕过一段封闭的甬道,便折进了外院当中。外院是个比二进内院更宽敞的回字形院落。除了中间宴客待客的正堂之外,正房是王奇的书房,左厢房做了王珂的书房,右厢房则是王昉读书之处。待王旼再长大些,也必是要过来与兄长一同念书的。

  远远便听见正堂中的呼喝欢笑声,从打开的门内望去,隐约还能瞧见有人正在中间手舞足蹈。王玫在右厢房边停下了脚步,遣丹娘去将王珂叫出来。

  王珂见了丹娘,自是知道妹妹来了,与正兴致勃勃要下场跳舞的友人们道了声见谅,便快步走了出来:“九娘?晗娘、昐娘?怎么了?”

  “阿兄,恭喜恭喜,阿嫂有身子了,你又要当阿爷了!”王玫特意行了个礼,笑道。

  “阿爷!我们又要有弟弟妹妹了!”晗娘、昐娘则围了上去,笑嘻嘻地道。

  王珂双眉微微一扬,眼中流露出些许喜意:“当真?实在是太好了,我又要当阿爷了。”虽是又惊又喜,但他性子本便优雅沉稳,情绪素来收敛在内,此时也不过是笑容越发温和真切了一些而已。

  这般淡定的反应,也在王玫的意料之中。她这位兄长也不知是像谁,情绪从来不会大起大落。不过,这样反倒是让人更觉得稳重可靠。

  “十五娘的身子如何?”

  “阿嫂有些孕吐症状,正在休息呢!”王玫笑盈盈道,“我和晗娘、昐娘来给你报喜信,你如何犒劳我们?”

  王珂挑眉道:“你们想要什么?晚上我差人给你们送去。”

  “阿兄既然如此慷慨,那我可得好好想上一想才行。”王玫道,又揉了揉晗娘、昐娘的小脑袋,“你们也别着急,想清楚了再说。”

  “听姑姑的。”两个小姑娘很聪明地选择了姑姑这一边。

  “那我们便不扰阿兄了,你继续招待客人罢。对了,钟十四郎过了明经科县试么?替我向他道个喜罢。”只提了这么一句,王玫便不待兄长再说出什么暗示之类的话,转身就要走。

  王珂本想让她自己去向钟十四郎道喜,但见她显是想刻意回避,便熄了叫住她的心思。

  这时候,家中的大管事王荣匆匆地赶了过来。见兄妹俩都在,他略作犹豫,低声道:“七郎,又有访客到了。”

  “请进来。”王珂随口道,发觉王荣脸上神色有些奇怪,又问:“是何人?”

  “……元……元十九郎。”王荣在王家待了几十年,自是知道九娘子与这元家郎君间的纠葛,连回话都没有往常利落了。

  王珂脸上的笑容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王玫也锁紧了眉头:“他来做什么?我们家与他素无交情,阿兄又不曾下帖子邀他,平白无故上门做什么?”

  “他说是来祝贺七郎过了县试。”

  “是么?”王珂突地又笑了起来,“既然是上门祝贺的客人,那便请他进来罢。”

  他的笑容看起来甚至比往常还要粲然一些,王玫却不知为何,感觉到了他周身笼罩着的森森寒意:“阿兄……莫理会此人,将他赶出去便是。”

  “堂堂九品校书郎上门庆贺,我哪有那么大脸面将他赶出去?这可是贵、客,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王珂瞥了自家妹妹一眼,笑得越发温和,“九娘,你身子不好,早些回内院休息罢。前院之事,交给阿兄便是。”

  ☆、第三十一章 恶人求亲

  隔着书房支起的窗户,王珂静静地望着那个步伐优雅、笑容温柔可亲的年轻男子。恍惚间,似是又回到了五年之前。那个因一场文会的缘故主动寻上门来找他请教,形容甚是讨喜的少年郎,满面凄切地跪在地上,以家中父母已为他定亲为借口,拒绝了他为妹妹提出的婚事。既是如此,王家自然不能勉强,便放他去了。然而,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脸色一片惨白的妹妹昏倒在地的时候,他与父母才知道,两人竟早已私相授受多时。

  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女,竟被这个少年玩弄于股掌之中。爱重之时,甜言蜜语、誓言赌咒不知说了多少;欲说婚姻之际,却什么都不认,说弃便弃。咽不下这口气又如何?于男子不过是婚前的风流韵事,于世家女子却是不可宣扬的丑闻。“元”一姓,从此便成为了王家的禁忌。

  前事若如此了结,说不得时日一长,怨怒也就渐渐淡了,没想到他却再一次出现破坏了九娘的婚姻,祸害得九娘小产自尽,险些失去了性命。一次又一次将九娘害到如此境地,王家自是与他结下了深仇大恨。他实在很难想象,这人怎么生了如此厚的脸皮,如今居然还敢主动踏进王家。

  想到此,王珂望了一眼角落中立着的大理石屏风:“九娘,你还是回去罢。”

  屏风后环佩叮当轻响,王玫坐在月牙墩上:“他哪里是为了祝贺阿兄过了县试来的?一定会提到我,又胡言乱语一番。我可不能由得他败坏我的声誉。”

  “他会说些什么,阿兄心里有数。你别做声,听着便是。”王珂回到书案边坐下,不得不向妹妹妥协。他相信妹妹对这元十九已经毫无情意,绝不会听了几句好话便心生动摇。不过,若被那元十九知晓她在场,免不得又会歪缠一番,烦不胜烦。

  “七郎,客人到了。”大管事王荣亲自将这个形容熟悉而又陌生的年轻客人引了过来,又将附近的仆婢遣得干干净净,自己在书房外头守着。

  “王家阿兄,许久不见了。”身着深青色襕袍的元十九主动地拱了拱手,丝毫没有摆官身的架子,反倒是如多年前一般带着几分自然而然的亲近。

  王珂似笑非笑地站了起来,躬身还了一礼:“某何德何能,不过区区进士科县试入第而已,竟然劳动元校书郎亲自上门恭贺,实在是惶恐至极。”

  元十九似是听不出他语中暗含的讽意一般,温和笑道:“几年不见,王家阿兄怎么如此生分?当年我可是得了你不少指点,这书房也来过许多次。这么些年过去了,书房的摆设竟一丝未变,可见王家阿兄也是常情之人,必不会忘记当年的情谊罢。”

  王珂淡淡地扫了一眼自己的书房:“某却是已经不记得,曾与校书郎有过什么交情了。而且,这么些年来,书房里的摆设也换了许多回,许是校书郎记错了罢。有些摆件看着很相像,但也并非旧物了。”

  元十九轻轻一笑,自顾自地坐了下来:“王家阿兄,以往之事是怎么抹都抹不掉的,又何必否认?我今日上门,便有再续情谊之意。还望王家阿兄放下过去那些龃龉,日后继续往来才是。”

  “某实在无法与校书郎共处,也没有必要续什么情谊。”王珂将仆婢准备好的酪浆放在他身前的矮案上。当然,作为一位兄长,他其实更想将这杯酪浆都泼在此人脸上。不过,都已经忍了五年了,再忍上五年也无妨。无权无势之人,这种趋炎附势之辈自然看不上,也不能好好收拾他。待到有权有势之日,这人定会摇着尾巴围过来。届时,不论他想如何报复,此人也必定不敢还手。

  元十九饮了一口酪浆,又叹道:“果然还是以前那般滋味。”

  屏风后,王玫难掩脸上的厌恶之色。原来这元十九不管是对谁,都能自说自话,真算得上是个奇葩人物了。恐怕连阿兄都不知道,此人居然是如此的性情罢。不过,听起来,原来这元十九是通过认识阿兄,进而与前身相识的。以阿兄对妹妹的疼爱,想必也非常懊悔将这头狼带进了家门,同时也定然是最恨他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家再醮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