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5-03-17 13:15:43

  回到精舍后,丹娘、青娘又是好一番忙碌,带着小丫头春娘、夏娘将三间屋子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又服侍王九娘里外换了一身衣衫,饮了一回汤药,劝她睡下养养神。

  王九娘心里忐忑不安,如何能睡得着,只能闭上眼干躺着,听着屋里屋外的动静。

  没过多少时候,便听精舍外隐约传来一片人声。声音并不大,但其中夹杂了不少男子的音色。接着便听见丹娘、青娘、春娘、夏娘脆生生地唤“七郎”。

  “起来,带我去见九娘。”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随即脚步声便到了精舍内。

  王九娘正迟疑着是不是应该恰到好处地“醒过来”,突然似有所感,张开眼看过去,便见屏风后头,一个将近而立年纪的男子正快步行来。他头戴玄色长脚幞头,身上却是穿了件空青色右衽广袖长袍,行止之间气度从容端方。

  唐人在这样的年纪,已是以蓄须为美了,他自是不会例外。王九娘本以为自己会有些难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审美喜好,但是眼前这位即使略蓄了须,也仍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风度翩翩、姿容俊美、身形挺拔的成熟美男子。如今这般模样依旧风姿不减,便可以推想他年少时又是怎样一位佳公子了。

  她不敢打量得太明显,迅速地移开视线后,却正对上那王七郎的目光。

  那目光里满是怜惜和担忧,令她心中不由得微微一震,眼睛竟立即酸涩起来。本以为这一关她必须靠着不怎么样的演技才能冒险通过,但感受到那份似乎确确实实属于她的关爱之后,所有的紧张和忐忑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瞬间,骤然穿越重生到这陌生时代之后所生出的战战兢兢与小心翼翼,所有的委屈与不安,都化成了泪水涌了出来。

  她就似见到了真正的亲人那般,情不自禁地抽噎着唤道:“阿兄。”

  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之后,她才发觉自己的声音竟变得嘶哑无比,而久未使用过的喉咙也隐隐作痛。再想张口说些什么,却已是发不出声音了。

  “九娘!”王七郎满脸心疼,坐在床边细细端详着妹妹苍白的脸色,又拿起她的手腕诊了诊脉,“没想到你竟然病得这么重。可有医者开了药方看过了?每日可按时饮了药汤?”

  “洛阳城的医者隔几日便会过来瞧瞧,长秋寺的灵和法师也会定期来查看九娘的病情。”丹娘答道,低声吩咐青娘去取了医者开的药方过来,“七郎有所不知,九娘先前病势更加沉重,如今已是渐渐好转了不少。”

  王七郎眉头微微皱了皱,见妹妹仍然无声地落泪,温声安慰道:“九娘莫怕,阿兄会一直陪着你。你如今什么都不必多想,都交给阿兄,只需将身体养好便是。养好了身体之后,便随阿兄回长安去。阿爷阿娘都念着你,催着我赶紧将你带回去。眼下却也不急,总不能让他们瞧见你这瘦骨嶙峋的模样,白白让二老担心,你说是不是?”

  王九娘抽泣着点了点头,还想再说什么,却仍是无法发声。她心中一凛,手按在喉咙处,“啊啊”地试着发音。越来越着急,喉咙便越来越痛,发声的气息却像是仍然闷在胸腹内,始终不得门而出。难不成,她永远都发不出声音了?这个念头在心里一转而过,她猛烈地咳嗽起来。

  王七郎连忙轻轻拍着她的背脊,待她渐渐平复下来之后,安抚道:“阿兄知道你有很多话想说,莫急,且躺下来歇息。待养好了,有什么委屈尽可向阿兄说,阿兄替你出气。”说罢,他亲自扶着妹妹躺下,又给她掖好了被子:“眼下时候已经不早了,明日一早阿兄便派人请来洛阳城最好的医者,给你仔细看看。你先睡罢,待你醒了,阿兄陪你一起用夕食。”

  他安稳的反应让王九娘安心了不少。哭过一场,她又耗费了不少体力,不多时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见她熟睡之后,王七郎这才接过青娘拿来的药方翻了翻,双目突然微微一凝,沉声道:“出去说话。”此时此刻,他寒霜覆面,目光冷厉,浑身上下哪还有半点方才宽慰妹妹时的和煦风度?

  王七郎此次匆匆赶至洛阳,并未带多少随从。但他在山下认出妹妹陪嫁的奴婢,遣他们立刻前去洛阳,赶在城门关闭之前采买了药材、布帛、粮食等物,已是陆陆续续地送上山来了。这些训练有素的奴婢将添置的物品安放妥当后,又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小小的精舍顿时便装得满满当当。

  王七郎方才急着探望妹妹,并没有细看这精舍内的摆设布置。如今有了时间,自是里里外外都走了个遍,连厨下正在准备的夕食也过了一眼,这才回到精舍内。

  他有些随意地盘腿趺坐下来,将那一叠药方轻轻地拍在旁边的栅足案上,冷冷地望着妹妹的贴身婢女:“九娘身边的婢子不止你们二人,我记得还有一个碧娘、一个黛娘,人呢?”

  “碧娘年前由娘子做主,开脸给了张家郎君为妾。黛娘背主,已经被张家郎君发卖了。”丹娘犹能保持冷静,一向觉得王七郎性格和善的青娘却吓了一跳,脸色惨白地往丹娘身后避了避。

  “他竟然敢发卖九娘的陪嫁婢子?!”王七郎眯了眯眼睛,眸中冷光微闪,“张氏竖子!不过寒微之族,暴发户而已,居然生出那么大的胆子,敢苛待我王氏之女。你们身为九娘的贴身婢子,居然也不往长安报信?!”

  丹娘立刻跪了下来,低声哭道:“事发之时,婢子便劝娘子派人去长安,但当时娘子不允,身边也没有人可供差遣。后来,婢子亦不知张家郎君竟如此绝情。娘子病重时,他分明遣了医者过来,婢子与青娘本以为他还念着夫妻情谊。没想到十几日前,他竟然径直拿来了放妻书!”

  青娘也嘤嘤泣诉:“七郎有所不知,娘子在张家本便受尽了闲气。那张家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规矩,张家娘子动辄对九娘呼来喝去,时不时地便把身边得宠的侍女送过来给九娘添堵。那些贱婢也不知天高地厚,仗着张家娘子撑腰,一直对九娘不恭不敬。若不是当时张家郎君还算疼爱娘子,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这回出了事……娘子更是受尽了苦楚……”

  王七郎的目光越发冰冷,他何曾想过妹妹婚后的生活竟如此艰难,写信往来时却从来不提这些琐碎之事。长安与洛阳毕竟相距八百余里,他们在家中所知道的事,也只有她愿意告诉他们的那些而已。他审视着这两个年轻的婢女,冷冷一笑:“很好,很好。那你们谁来告诉我,这几个月究竟发生了何事?仔仔细细地说,一星半点也不许漏下。”

  ☆、第五章 和离之因

  虽然今日身心俱疲,但或许因心情太过激荡之故,王九娘其实并未睡多久,便醒了过来。若是往常,丹娘、青娘不放心她独处,至少会留一人服侍在侧。但她张开眼后,却发现寝房中竟然空无一人。反倒是隔壁的中屋,隐隐约约传来啜泣与低语声。

  王九娘下意识地轻轻坐起来,侧耳细听。中屋内王七郎早便遣退了无关人等,令他们都在院子外听候吩咐,自然不会刻意防备正在熟睡的她。于是,丹娘略带沙哑的声音所叙述的事情,她皆听得一清二楚。

  “九娘出嫁三载,一直未有身孕,年前侍奉舅姑时,遭张家娘子暗讽,回来后左思右想,便将我们四个陪嫁侍婢中颜色最好的碧娘开脸给了张家郎君为妾。张家郎君口头宽慰九娘不必忧心子嗣之事,她仍然整日闷闷不乐。虽不见张家郎君有多爱宠碧娘,但自忖相貌出色的黛娘私下却颇有怨怼之意。婢子曾提醒九娘,早日将黛娘发嫁出去,不过九娘念着旧情,说是好歹过了年再提此事。”丹娘似是顿了顿,声音越发低沉,“除夕后原本一切顺遂,但上元节前,黛娘突然提起观灯之事,劝说九娘去城中几大寺庙中观灯,施舍些香油钱,尝尝那些吉祥寓意的佛门小食,也好保佑早得贵子。九娘意动,上元节便依言去了几大寺庙。”

  “寺庙中灯火辉煌、人潮汹涌,到得安国寺时,更是挤挤攘攘。婢子、青娘本来一直紧跟在九娘身边,但不留神却与九娘并黛娘走散了。待我们四处寻找,终于寻得九娘时,已是过了半个时辰。而九娘那时明显失魂落魄、惊惧交加,回到家中后便称身体不适,又不肯就医,便恹恹地躺了两天。”丹娘这样徐徐说来,细节详尽,连王九娘都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听得聚精会神。她虽然不曾明说,但前身在那短短的半个时辰内所遇见的事,显然便是一切变故的根源了。

  “因上元夜里只有黛娘一直侍奉九娘,张家郎君便询问她那时可遇到什么事端。黛娘巧言说人流夹裹她们走出太远,九娘受到惊吓这才病了。但是,没两日,她便悄悄给九娘递了张细白麻纸。婢子侍奉在侧,亲眼见九娘脸上血色全无,然后便勉强起了身,打点出门。”

  “九娘本想只带着黛娘一人,但婢子好说歹说,她便勉强答应容婢子与青娘在侧服侍。婢子本以为,她只是去见一见故交旧友,没料到她进了一座偏僻的寺庙,出来相见的却是一个年轻男子。”

  说到这里,丹娘突然沉默了。

  紧接着,王九娘就听见王七郎紧捏指节发出的咯吱声,然后便是难掩怒意的冷笑:“呵,好个无耻之尤的元十九!接着说!”

  元十九?听得这个名字,王九娘突觉心中一缩,又惊又痛又怒又怨的复杂情绪瞬间从心底涌出来,几乎便要将她的神智淹没了。她猛然警醒,暗地里握紧双拳,指甲狠狠地掐入掌心,这才恢复了平常。

  看来,这名叫元十九的男子,确实和前身有旧情。然而,明知旧情人已经嫁作他人妇,却收买其贴身婢女私相授受,暗地里传信约见,人品实在太不堪了!

  “那年轻男子长得一表人才,口舌又甚是了得,同九娘说了好些旧情难忘的话。九娘不言不语,那黛娘竟跟着胡说八道起来,还说她见这十九郎后悔不迭,这才心软让他在上元节见了九娘一面。婢子直到那时才知道,上元节的事,都是这黛娘一手设计的。”丹娘接着道,“然后,他们又一唱一和地说起九娘被张家薄待的事,惹得九娘落泪不已。那年轻男子竟说他比张家郎君更怜惜九娘,九娘若遇到什么难事,不妨便遣人告知他。又说他被长辈逼迫娶的娘子已经过世了,若九娘愿意,他们便可重续前缘。”

  王九娘心中一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狗血事件,她完全能想象得到。前身识人不明,被无耻的旧情人和心存不满的侍女联手祸害到自尽身亡的境地,她必须吸取教训才行。

  “九娘又羞又急,转身欲走,迎面就撞上了脸色铁青的张家郎君。结果,因张家郎君只带了随身仆从,没拦下那元十九郎,教他跑了。他一怒之下,便把黛娘直接捆了发卖出去,又将羞愧晕倒的九娘径直送到了长秋寺。”

  外间又是一片安静,只能听见青娘细小的哭声。

  王九娘定了定神,便听王七郎冷道:“发卖?实在太便宜那贱婢了!你们便不曾想过,张五郎怎会来得那么巧?”

  王九娘心中一动,顺着他的提示细细思索,悚然想到另一个名字——碧娘。

  就听丹娘倒吸了口冷气,涩然道:“竟是碧娘?!”

  不是那碧娘还会有谁?前身将她开脸送给丈夫为妾,又对她不冷不热,还有黛娘在旁边虎视眈眈。谁知道她会不会胆大包天,企图一箭双雕?再者,除了曾经是贴身侍婢的她以外,谁能那么轻易地打听到主母的动静?甚至从主母的反应中推测出发生了什么事,便暗地里通报给了张五郎?

  “你们二人对前事一无所知。那两个贱婢本来早应灌药打死,却因九娘怜悯她们的性命,阿娘不得不放过她们。一个两个在阿娘面前发了毒誓,到头来却害得九娘落到如今的境地。”王七郎嘿然笑了,语中带着说不出的冷酷之意,“本应是内宅妇人之事,但犯到我手上,也容她们不得。”

  王九娘虽不习惯这种高高在上、视人性命于无物的姿态,但也不可能愚蠢到对这个时代的一贯做法说三道四。何况那碧娘与黛娘都心存害人之意,将前身逼得自尽,也算得上是罪有应得了。

  接着,便听王七郎又问:“九娘到这长秋寺后,便病了?”

  丹娘哑声答道:“……不是病了,是当夜就小产了。”

  王九娘双瞳微缩,不由自主地抬手覆上了自己的小腹。她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的腹中竟曾经孕育着一个生命。刚遭到丈夫抛弃的前身,又雪上加霜地失去了孩子,所以才——

  外间王七郎久久未曾说话,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果然,我方才看那些药方便觉得不对,确实是产后失调用方。此事,那张五郎可知道?”

  “九娘小产之后,心灰意冷,令婢子不准再提此事,说是便当这个孩子从未来过。将养了几日后,替九娘诊断开药的长秋寺寺主灵和法师私下对婢子说,九娘此次小产太伤身体,恐怕往后再难有子息了。”丹娘哽咽起来,“又过两日,九娘将婢子、青娘支开,便……便悬梁自尽了……”

  外间猛然响起几案翻倒的声音,王九娘又悄悄地躺了下来,翻了个身。她仿佛感觉到有人站在东屋入口,定定地看了她半晌,这才安心地放下挡风的竹帘。

  “婢子当时只顾着替九娘伤心,后来想想,九娘许是听到了灵和法师那番话,才会一时想不开。”

  “所以,九娘才伤了喉咙?”

  “是。那天刚好张家郎君请来的洛阳医者赶到了,又有灵和法师相助,才救活了九娘。后来九娘也几度病危,幸得医者妙手仁心,这才转危为安。经此大变,九娘易了性情,醒来后不言不语,毫无反应。今日唤七郎一声‘阿兄’,还是九娘头一次开口。”

  王七郎长叹一声:“丹娘,将那放妻书拿来我瞧瞧。青娘,去将长秋寺灵和法师请来一见。她是九娘的救命恩人,我作为阿兄,理应替九娘好好向她致谢。”

  “是。”

  青娘似是出门了,外间又安静了一会儿,王七郎才道:“和离之事,已无可更改。事到如今,张五郎如此行事也算是事出有因。不过,他张家上下苛待九娘,我绝不会就此放过。两个贱婢也只有一死才能放心。”说罢,他低声又道:“你们二人好好侍奉九娘,也算是将功补过了。倘若再有什么流言蜚语,那两个贱婢就是你们往后的下场。”

  “是,七郎放心。婢子在此立誓,终身不嫁侍奉九娘。如背叛九娘,愿受九雷轰顶而死,死后堕入阿鼻地狱不得超生。”

  “……很好。”

  王九娘闭上眼,心里不免长叹一声。丹娘才不过十七八岁,正是适婚的好年纪。然而,在这个时代,嫁人或许并不是什么好选择。丈夫纳妾蓄婢都是常事,揽妓谈笑更称为风雅。而矢志不嫁又是另一条艰辛的路途了。仔细想想,像她这样和离归家,又有父母兄长可依靠的,说不定才过得更自由自在些?

  今天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起起伏伏、屡受冲击的王九娘心里不免自嘲:接下来不管听到什么消息,估计她都能保持淡定了。另外,不知兄长王七郎又会怎么对付那个罪魁祸首元十九?算了,她先记住这个名字,离所有姓“元”、“原”、“袁”的都远远的就是了。

  似睡非睡地又过了一阵,因腹中实在饥饿,王九娘便假作刚醒过来。

  “九娘可是醒了?”双目红肿的丹娘守候在床边,勉强朝她一笑,“九娘睡了两三个时辰,已经过了未初,可觉得饿了?”

  王九娘轻轻点头,举目又往她身后看。

  丹娘似是察觉了她的意图:“长秋寺的灵和法师不便过来,七郎便亲去寺中致谢了。”

  恐怕不止致谢,还想了解妹妹的身体究竟虚弱到了什么程度吧?王七郎虽然似乎初通脉息,也能看懂药方,但毕竟不是医者。

  “九娘放心,七郎很快便回来了。虽然七郎说了一同进夕食,但九娘体弱,耽搁不得,不若先进些燕窝粥暖暖胃罢?”

  王九娘沉吟片刻,颔首答应了。她如今身子虚弱,万万不能错过进食时间,不然只会把自己折腾得更难受。再者,王七郎恐怕也希望她别因为些许小事,就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

  而她正在小口喝燕窝粥的时候,王七郎便回来了。

  见丹娘正服侍妹妹进燕窝粥,他赞许地点点头:“没想到与灵和法师说了这么些时候,幸好九娘并未专程等着我。厨下都准备了什么夕食?”

  “回七郎的话,夕食备了燕窝粥、紫米莲子粥、青精饭、羊肉蒸饼、鸡子汤、炙对虾、鲫鱼羹、蒸笋、雍菜、蔓菁。另外,长秋寺也送来了曼陀样夹饼、道场羹。”

  “噢?长秋寺的食物口味如何?”

  “婢子觉得,比起洛阳城那些大寺来也是不差的。”丹娘中规中矩地回答。

  青娘小心翼翼地接道:“天花毕罗尤其不错,只是今日没有。”

  “那便让我尝尝罢。九娘须在这里休养两旬,迟早有机会试试她们做的天花毕罗。”王七郎随手挑了蒸笋、鲫鱼羹、鸡子汤放到床上的食案上,“这些都是九娘喜欢的。待身子好了,阿兄再和你一起炙羊肉吃。”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细心,王九娘看向这位兄长,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露出了笑容。

  王七郎也笑了,在仍然摆满了各式主食、菜肴的食案边盘腿坐下来:“阿兄这几天快马加鞭从长安赶过来,如今饿得都能吞下一头牛了。就算厨下做得再多,也都吃得下。”

  

  ☆、第六章 再见前夫

  便宜兄长王七郎的到来,大幅度提升了王九娘的生活品质。

  原本她以为之前那种衣食无忧、起居皆有人服侍照顾的日子便已经很是奢侈了。不过,很明显,在王七郎看来,这样的生活水准根本经不起他的挑剔。但是,无论如何,这毕竟并不是在家中。于是,这位格外细心体贴的兄长也只能安慰妹妹“暂且忍耐一二,待回到长安后,阿兄再补偿你”。

  听到这句安慰孩子一般的承诺之后,王九娘心里哭笑不得。这也令她格外好奇王氏家族到底是一个怎样气韵深厚的钟鸣鼎食之族,才能养出这般翩翩君子的兄长,就连侍婢丹娘、青娘也带着与众不同的气度。

  王七郎既然并不打算改善妹妹的起居坐卧环境,在衣食方面便格外精心。

  在他的叮嘱下,绫罗绸缎纱绢绣源源不断地采买回来,所有擅长女红的奴婢都开始忙碌。没几天,各式各样长安、洛阳时兴的新衣便装满了十几个箱笼。丹娘、青娘特地翻出来给王九娘欣赏了一遍,看得她眼花缭乱,不得不彻底放弃了每天选择穿什么衣服的权利。横竖她也不懂得这个时代的流行风尚,还是将这种装扮搭配的事情都交给两位贴身婢女更合适。

  至于食物方面,自是更不用提。仆从采买的食材一日比一日多,那老妪也确实擅长厨事,变着法儿整治食物,样样都新鲜可口。唐时并没有炒菜,只有蒸、炖、煮、烤、炸之类的做法,但吃食的种类也已经很丰富了。王九娘并非老饕,只要味道不错也并不挑剔,所以不知不觉便被养胖了一圈。

  当然,王七郎其实并未在这些事情上花费多少精力。抵达洛阳的第二日,他便差人延请了洛阳城几位着名的医者,给妹妹进行了细致的会诊。尽管名医们或许各有各的脾性,但得到一位世家子弟有礼有节的邀请,他们也不会轻易驳了他的颜面。会诊之后,几位医者仔细商讨出了一个药方,又答应轮流定期前来探视复诊,这才被王家的仆从们恭恭敬敬地送了回去,附带上了每人五万钱的丰厚诊金。

  有了药方,王七郎从长安家中带来了不少人参、灵芝等珍贵药材,又不惜钱财去洛阳三市中的生药铺采买了其他质量上乘的药材,自然令熬出的汤药更具效果。此外,在医者的指导下,灵和法师的针灸之术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此这般过了将近十天,王九娘便觉得身体大有起色,喉咙的伤势也渐渐痊愈。虽然声音依旧沙哑,但已经不会妨碍她日常说话。至于音色的问题,她并不在意,心中反而庆幸今后又多了个不能多说话的借口。

  晨光熹微,王九娘自睡梦中幽幽醒转,迷迷蒙蒙地坐了起来。

  “九娘醒了?”和衣歇在屏风另一侧的长榻上的青娘揉了揉眼睛,赶紧起身帮她穿衣。

  天气渐渐热了,王九娘的体质也越来越好,因此已经换上了较为轻薄的初夏装束。上身穿藕色窄袖小衫搭配浅青色绞缬罗纹半臂,下身系着一袭水色高腰曳地六幅绫裙,再拢上一条米黄色的薄纱披帛。虽然不是时下贵女们喜好的秾丽风格,但也颇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清新之感。

  “九娘就喜欢这样的素色,若是穿上石榴裙、间色裙,气色也能衬得更好些。”青娘不免嘟哝了一句,又捧起装满各色珠宝饰物的妆匣,兴致勃勃地道,“九娘今日换个发髻如何?望仙髻、螺髻、倭堕髻、半翻髻、同心髻、惊鹄髻、乐游髻都行。别总是梳高髻,另外,也得多配些篦子、簪钗、步摇、华胜才行。”

  王九娘不由得失笑。她这模样简直就像是热衷于给洋娃娃打扮的孩子,格外灵动可爱。不过,以她的性子,连高髻都不想梳,恨不得就把头发简单束起来便好,更别提戴那么多又沉又重的首饰了。

  于是,她很干脆地摇了摇头:“不必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家再醮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