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5-03-17 13:15:43

“即便帮不上,听你诉诉苦,心里或许也好受些。”王十七娘也道。

卢十一娘笑着摇摇首:“今日不是时候,改天再与你们相约诉说罢。”

因这小山坡并不算太高,不多时她们便登到了坡顶。举目望去,别院的景致便如画卷一般展露开来。金红二色染尽了秋光,衬得别院中央那座碧波荡漾的湖泊也更是美不胜收了。而湖左岸的一群小郎君正热闹非凡地射菊,时不时便遥遥传来喝彩声。连湖右岸的小娘子们也顾不得赏玩了,纷纷好奇地走近,为各自的兄弟助威。因他们年纪尚小,顽在一处也无妨,仆婢们便干脆将小娘子们的饮宴搬到了左岸。于是,待小娘子们坐在靶场边观战后,小郎君们也越发热血沸腾了。

王十七娘看了半晌,忍不住道:“什么赏菊、绘菊,无非是她们各显神通而已,哪有小郎君们射菊有趣?不如咱们走近瞧一瞧?”

王玫想了想,摇首道:“咱们且去问问表姊罢。”她们毕竟是客人,也不好违了主人家的安排,随意走动。何况这是长公主别院,更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地方。

卢十一娘也颔首同意:“若是能去,我也觉得射菊更有意思些。”

三人走了没几步,后头便传来一个声音道:“叔母也已经带着客人去看射菊了。你们若是行得快些,倒是能赶上她们。”说话之人正是崔渊。他说罢,便从枫树林中缓步走出来,坦坦荡荡地望着她们,身后则冒出了三颗高低不一的小脑袋。

“姨母,王娘子。”崔简满脸惊喜地出声唤道,“阿爷正带我们登高望远呢,没想到还能遇到你们。”他家阿爷三两句就将从父支开了,带着他们缓步在树林里慢行,又是教他们捡树叶又是教他们认虫鸟,十分有耐心。他本来以为,说不准什么时候,阿爷便又会坐在角落里发起呆来,却没想到转来转去,竟遇上了王娘子、姨母一行。

崔简当然不知道,自家阿爷为了这番偶遇又费了多少心思。连这漫山遍野的秋景,也似一时之间失去了吸引力一般,让他只追寻着眼前这个略有些单薄的身影。他的目光落在王玫身上,又不动声色地移开。

卢十一娘悄悄看了看王玫,见她似乎没有接话的意思,便向崔渊行了礼,又问崔简:“阿实,你们眼下也要去看射菊?”

“嗯。三兄好不容易参加一回宴会,王家阿兄也来了,我想看他们比试。”崔简毫不掩饰自己的兴致勃勃。他说的三兄便是崔澄的嫡次子崔慎,年方十岁,与王昉正好同龄。

“我阿兄一定会赢。”王旼接过话,自信满满地道。

“三兄会赢!”崔韧撅起嘴道。

从方才望见射菊场上的热闹景象开始,两个小家伙便为自家阿兄争执起来,谁也不愿意让谁。崔简倒是觉得胜负输赢都无妨,哪位阿兄获胜他都觉得很高兴。而且,若是他再长几岁,也能去参加射菊,便更有意思了。

“我们下去瞧一瞧,便知谁赢谁输了。”崔渊道。

王十七娘看了看他,上前牵了一脸不快的王旼,将他与崔韧分开。卢十一娘若有所思地牵上了崔简,发觉小家伙的视线在王玫身上绕了绕,她也禁不住看了过去。王玫却很淡定地牵起了崔韧的小手,低声安慰道:“阿韧别急,先下去看看再说。”

她们牵着小家伙们在前头走,崔渊落在最后,与王玫隔了几步距离,不远也不近。他的视线始终不由自主地落在王玫身上,从她满头青丝、白皙的颈项、纤细窈窕的身影,到细嫩修长的手。看了又看,瞧了又瞧,怎么也看不腻。

看着瞧着,崔子竟崔四郎便有些漫不经心地想道:这样相对只作不相识,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他了。须得尽快去王家提亲,将此事定下来才好。婚期也须早些安排,只有娶得人归才能真正放心。当然,在此之前,他需要与自家阿爷阿娘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这桩婚事。

☆、第七十五章 谈话了悟

真定长公主举行的重阳节赏菊宴就这样热热闹闹地过去了。且不论暗地里有多少人失落不满,在明面上却是宾主尽欢。尤其是那些难得聚齐的小郎君与小娘子们,不但结交了志趣相投的友人,也寻得了惺惺相惜的对手,尤为可喜可贺。

当日夜里,崔家诸人又一次难得地聚在一起用了夕食。待食案撤下后,郑氏姊妹很有眼色地率先告退了,众人便说起了今日的所见所闻。除了郑夫人、崔渊父子、崔慎去了真定长公主的别院赴宴,小郑氏带着崔笃、崔蕙娘去了同族安平房的宴会,清平郡主领着崔敏、崔英娘回了趟娘家徐王府,崔敦、崔澄、崔澹则奉召在宫中活动了一日。

“居然是平手?”提到三郎崔慎今日射菊的胜负,崔澄、崔澹都有些意外。崔慎虽是崔澄嫡次子,于骑射上却很有天分。不论是在家中与两位兄长相比,或是在国子学中与同窗相比,射箭也从不落败。却没想到,区区射菊之戏,竟也未能独得魁首。

崔慎抿了抿嘴唇,低声道:“还有一人与我一样,屡射屡中。”

“这倒是很不容易。”崔敦道,“是哪家子弟?”

不等崔慎回答,崔简便迫不及待地道:“是王家阿兄!”他答得甚是欢快,仿佛那“王家阿兄”与自家三兄平局,便是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一般。“三兄和王家阿兄一直比到最后!”

崔渊接道:“两人性子都傲得很,手都颤抖了还不肯下场。我险些将他们的弓都折了,才将他们拉下去。”他说得极为轻描淡写,仿佛要折的不是这两个孩子心爱的宝弓,而是随便谁做的弹弓一般。

崔慎忍不住看了自家四叔父一眼——当时在射菊场上,他家四叔父亦是这般云淡风轻地语出威胁。但他和王昉都觉得他绝对会说到做到,所以才不得不放弃继续争下去。结果,叔祖母将他们两人都点了魁首,送了他们每人一柄上好的陌刀。

崔笃与崔敏对视一眼,按捺不住了,又问道:“祖父、阿爷、叔父(世父),今日大射如何?”

时人尚武气息浓厚,当今圣人更是文治武功皆十分出众之明主,因而对鼓励武风的“射礼”活动也十分重视。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都要赐群臣大射。重阳这一日的大射尤为重要,不仅圣人通常会着武弁下场一试,诸位重臣也都须得下场陪射。武臣自不必说,十射中总有七八次能领赏。而文臣则是各有所长了,既有像崔敦这般比起武臣来亦毫不逊色的,亦有些连靶子都射不中引来众人嘲笑的。

崔澹是千牛备身,戍卫圣人左右,自然旁观了此次大射,嘿然笑道:“哪一年大射,你们祖父不是领一大堆赏赐回来?今年不仅领了御赐的绫罗绸缎,还得了一匹好马。”十射之中,每回射得最好的大臣都赐下骏马,其次赐些绫罗绸缎布匹之类。因竞争者众,崔敦倒也不是每一年都能得一匹御赐骏马。

崔笃、崔敏、崔慎听了,满脸都是崇拜之色:“孙儿想去瞧瞧那匹马。”

“去罢。”崔敦心情很是不错,让仆从将他得的绫罗绸缎都捧上来,交给郑氏分配。当今圣人一向大方得很,这些衣料也都是贡上所用,皆甚是名贵。虽然崔府女眷们平常也不缺这些,但毕竟是御赐之物,自是与有荣焉。

崔敦又瞥了三个嫡子一眼,见长子、次子都是一付兴高采烈的模样,只有幼子仍是神游太虚状,心里不禁一叹。“子尚、子放,若是你们二人上场,十射几中?子竟又能几中?”比起旁人家那些被内宅妇人宠坏了的儿子,他至少应该庆幸自家嫡子庶子在品性能力上俱是过得去,不会给家里招来什么祸事。只是,人心毕竟总是不足的——他也时常忧心,以长子、次子之能,依然支撑不起偌大的博陵崔氏二房。而能力足够的幼子,偏又性情狂恣,执拗无比,死活不愿意出仕。

“应可射中五六……”崔澄略作思索,回道。他平时练习射箭,十中七八亦是常事。但当着圣人与群臣射箭,心里却多少会有些紧张。“如阿爷这般拔得头筹,却是很难。”文臣武将一同比射,他没有十足的信心。

“十中七八。”崔澹很直接地回道,“不过,陪射的都是重臣,我怕是一辈子都进不了射宫。”他一向很有自知之明。身为千牛备身这样的武官,只有靠积累军功才能出人头地,不然只能永远混迹在千牛卫里头。然而,积累军功倒是说得好听,战场上刀剑无眼,说不定刚上去便是马革裹尸还了。不但母亲郑夫人不会允许,妻子清平郡主也不可能放他出去。

崔敦沉默着又看向了崔渊。他心里很清楚,长子、次子缺乏历练,勇气胆识亦多有不足,全因过得太顺遂的缘故。所以,幼子随心所欲地出门闯荡,他从来不阻拦。有勇有谋,总比无勇无谋好些。至于能不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十中八九。”崔渊低头看着崔简,很是随意地笑道,“说不得还能给阿实赢一匹好马回来。”崔简双眼亮晶晶地望着自家阿爷,毫不怀疑他的许诺一定能够成真。

崔敦见状,似笑非笑道:“首先,你得进得去射宫。”不是圣人信重的臣子,哪里能得侍射射位。外州那些从三品的刺史,便是再位高权重,也不及圣人身边正五品的中书舍人,甚至连从六品的起居郎亦是多有不如。

“……”崔澄、崔澹望了望自家阿爷,又看向幼弟,决定眼观鼻鼻观心,装作什么也不曾听见。

崔渊揉了揉崔简的脑袋,笑而不语。

不多时,郑夫人与小郑氏、清平郡主便将那堆绫罗绸缎分配完了。除了自家人之外,公主府那头当然也得送些贵主喜欢的料子。贵主自是不缺这些,送的只是一片心意罢了。公主府若是得了赏赐,也从来不会忘了她们。有了衣料,做什么衣服,何时穿,她们心里也已经有了盘算,于是很快便浅笑着吩咐仆婢带上新得的衣料告退了。

崔渊将崔简带回点睛堂,嘱咐他睡下之后,便复又回到正院内堂求见爷娘。

崔敦正在宽衣,闻言一哂,一边吩咐让他进来,一边对郑夫人道:“今日贵主的赏菊宴,他没闹出什么事罢?”自从回来之后,幼子便安分守己得很,连规矩都重新守起来了,让深知其本性的他禁不住想瞧一瞧他究竟能忍到什么时候。而今,可算是盼来了这一天。

郑夫人自是不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微笑着回道:“他倒是没使什么脾气,只是让阿实去评点那些贵女的画作。让阿实出足了风头,也得罪了不少性情高傲的小娘子而已。”她说到此,也只是弯了弯嘴角。自家孙儿自己心疼,那些个掩饰不住不悦的小娘子当然早便已经被她剔除出媳妇候选人之外了。

崔敦眉头一挑,隐约发觉了些许不对劲:“不过是四郎续弦而已,暗地里相看几个也就罢了,怎么去了那么些人?”

郑夫人刚要回答,外头便传来崔渊的声音:“阿爷有所不知,我欲续弦一事已经传遍了长安城。上回叔母行宴,客人们便携了近百少女前来赴宴。这一回叔母只邀了三五知交,也带来了二十来个小娘子,真是令我受宠若惊。”

崔敦披上衣裳,快步走了出去,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可真是声势浩大得很。”

“确实浩大得很。”崔渊浅笑着盘腿趺坐下来,“指不定哪一天,那些个御史便抓着这件事不放,给阿爷造出个什么奇奇怪怪的罪名来,那我可担当不起。”他含笑望着自家阿爷,竟是格外气定神闲。

郑夫人在里头听了,心头微动:“阿郎,是妾身的不是。”她原想着借那些传闻逼得王家知难而退,自行与四郎了断。却不想王家人淡定得很,完全没有任何动静,仿佛根本不觉得此事与他们有关一般。结果风闻传开,反倒是招来了那么多小娘子,挑也挑不过来。确实是她一时心急,做得差了,连当年四郎初婚时也不曾掀起这般盛况,岂不是故意惹人注目么?若是真有御史看不过眼,参奏一本位高而骄,恐怕也算得上是有理有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家再醮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