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世家再醮记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3 KB   上传时间:2015-03-17 13:15:43

  王昉施施然地拿着樱桃毕罗回到他的食案边,刻意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完了,这才扬起眉对弟弟道:“还不快回你的食案边去?不然,夕食你便别吃了。”他作势要接着拿王旼食案上的菜肴:“你拿走姑姑的夕食,我便拿走你的夕食,这才算公平。”

  “那是姑姑给我的。”王旼赶紧回到自己的食案旁坐下,撅起嘴哽咽着回答。

  “你不能仗着姑姑心善,便索要她的吃食。平日里还缺你这点吃食么?想吃樱桃毕罗,与阿娘说了,明日一早便能吃上,连一晚上也等不得?”

  “那……那我明日一早能吃吗?”

  “不能。你方才犯错了,必须受惩,明日早上只能喝肉糜粥。”

  王旼泪汪汪地又看向父母、祖父母和姑姑,发现大家仍旧在默默地用着夕食,好像根本未曾注意到他被兄长“欺负”,顿时失落极了。但他现在还饿着呢,明天早上又只能喝他不太喜欢的肉糜粥,只能赶紧先填饱了肚子。

  王玫夹了一箸切鲙,沾了些碟子边缘的葱碎、橙皮丝与蒜泥,放入口中。清甜滑腻,味道很是不错,比她印象中的生鱼片美味多了。她一面品尝着美食,一面暗暗关注着两个孩子的互动。旁观了十岁的侄儿别出心裁教弟弟的全过程之后,她不禁在心中感叹家里的好教养。单看孩子们的言语举止便知,王家虽然重礼节,却并非一板一眼,而是更自然从容。既不纵容孩子,也不会严加教训。由兄长来教弟弟,也别有一番趣味。而她往后也必须谨记,不能随意纵着这小侄儿,免得与家里的教养相冲了。

  而后,除了偶尔还记得抽噎两声的王旼之外,王家继续在“食不言”中默默地用完了夕食。直到食案都撤下去了,圆滚滚的王旼才站了起来,有些犹豫地在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看了看,果断地奔向素来和善的祖父寻求安慰。

  王奇笑呵呵地将他抱了起来,晗娘与昐娘也挪过去逗弄弟弟。倒是王昉仍然坐在原地,并没有理会的意思。

  王玫瞧瞧大侄儿,又看看旁边的兄长,觉得这父子俩确实出奇地相像。侄儿大概便是二十年前兄长的模样了——再看笑得合不拢嘴的父亲,又觉着这大概便是二十年后兄长的模样了。

  “玫娘在想什么?一直盯着你阿爷、阿兄瞧。”李氏轻轻地捏了捏女儿依然略带些病色的脸颊,叹道,“方才用的夕食也不多,难不成没有胃口?”

  崔氏接道:“许是我记错了?记得以前九娘甚是爱吃鱼。”

  “阿嫂居然记得那么清楚,真是费心了。鱼羹确实很好喝,切鲙味道也很不错。”王玫笑道,“只是我下午垫了两个胡饼,不觉得饿而已。”

  “想吃什么,就尽管与我说。”崔氏道。

  “若想换换口味,也尽可去街上买来。”李氏接着道,又指了指正在撒娇的王旼,“二郎与你阿爷一样,最喜东市魏家饼肆,隔上一两日便想着念着,非要吃他家的吃食不可。到时候,不如你干脆跟着十五娘,带着大郎、二郎、晗娘、昐娘去东市走一走。”

  “待九娘歇过劲了,我便邀她出门去。”崔氏笑道,“正好也快过端阳了,热闹着呢。”

  王玫自是答应了,又想起自己在洛阳买的礼物,连忙唤丹娘、青娘赶紧取过来:“回来之前,正好去洛阳南市走了一遭,寻了些有趣的东西,便带了回来。”说着,她站起来,拿起丹娘捧着的一个长盒子,打开道:“这是一匹夹缬,印的是洛水春景。儿想着或许能做张屏风,好给阿爷摆在书房里。”

  “好!好!”王奇喜得笑眯了眼,展开一瞧,道,“这幅图的笔法有些眼熟,玫娘眼光很是不错。”王珂与王昉也凑上来瞧,祖孙三人对着这夹缬沉思了半晌,愈看愈是眼熟。最后还是王珂想了起来:“这不是崔子竟的笔法么?不过,倒像是早些年的画,最近两年在外头已经瞧不见了。啧,这夹缬店或许与崔家有些干系,九娘确实买得很妙。”

  见他和王昉均是一脸不舍地放开那匹夹缬,王奇更是笑得连胡子都要翘起来了,王玫不禁失笑:“改日我再去瞧瞧,东市、西市的夹缬店中或许也有呢!”她心里也默默记下了崔子竟这个名字——唐时赫赫有名的大画家,她也只记得阎立本、吴道子而已,往后须得多做些功课了。

  而后,她又捧了一个精巧的紫檀木盒,送到李氏面前:“这是带给阿娘的,烟熏色绞缬银泥帔帛。儿看这绞缬花纹晕染得很有些意思,不知阿娘喜不喜欢?”

  “当然喜欢。”李氏拿出来比了比,眼眶微微发红,叹道,“玫娘送什么,阿娘都喜欢。何况这帔帛式样确实很不错,饮宴时正好挽着出去。”

  “阿娘喜欢便好。”王九娘又小心地捧出了一个盒子,递给崔氏,“这是几只水晶杯,在胡商铺子里瞧见的。阿嫂拿来饮浆水或饮酒,也许别有一番滋味。”

  崔氏有些惊讶,打开来一瞧:“清透得与琉璃也相差无几了,确实很难得。九娘费心了,我很是喜欢。”

  王九娘又拿了一个盒子,转身却见王旼、昐娘都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有些期盼地望着她,而年长些的王昉、晗娘也似有似无地瞧了瞧丹娘与青娘手上的盒子。她不由得笑起来:毕竟还是孩子,多少也会期待给自己的礼物。

  “这是给大郎的陶砚。这是给晗娘的玉佩,给昐娘的赤金嵌红宝臂钏。这是给二郎的九连环。”

  “多谢姑姑!”

  孩子们抱着礼物,有些兴奋地打开了盒子,又忍不住互相瞧了瞧。

  “好了,得了姑姑的赠礼,你们也该满足了罢。”王珂道,“回你们的院子去。”

  听得他的吩咐,孩子们又忍不住朝他望了过去,睁大眼睛朝他身后左看右看,直到确认他确实什么也不曾给他们带回来,这才在大郎王昉的带领下,有些失落地行礼告退了。

  见他们走了,王珂摇了摇首,对妹妹道:“这九连环居然是玉的,大概没两天便会被二郎砸碎了。他须得玩精炼铁连环,就算再如何使蛮力也无法破开,才愿意仔细去想。”

  “这是给阿兄的,大食弯刀。”王玫将最后一个盒子塞进他怀里,不太在意他的提醒,“二郎还小呢,就算砸碎了也无妨,往后再送他别的便是。”

  “连我也有么?”王珂也又讶异又惊喜,当场便将刀拔了出来。寒光烁烁,照映着他的脸,他不禁笑道:“这大食弯刀虽不像以前所见过的那些,刀鞘上尽是珠宝玉石,但却同样很是锋利。不错,不错。”

  “横竖钱都是阿兄出的,花起来也不心疼。”王玫笑道。

  崔氏、李氏与王奇均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一家人又说了几句话,李氏见王玫已经小小地打着呵欠,困倦得很了,便催着她去休息:“你赶了一天路也累了,回薰风阁休息去罢。十五娘早便收拾好了,色色都与以前一样。”

  “那,阿爷、阿娘、阿兄、阿嫂,儿这便回去了。”王玫也实在是撑不住了,起身行礼。

  “赶紧去罢。”王奇也道,“明日一早记得过来与阿爷、阿娘一同用朝食。”

  “阿翁、阿家,我送九娘过去。”崔氏款款地立起来,轻轻挽住王玫的手臂,“也好瞧瞧是否有什么遗漏。”

  李氏颔首:“也好,去罢。”

  此时已是夜幕沉沉了,内堂四周与两旁的回廊上都挂起了灯笼。不过,待绕过回廊,经过第三进的院落,来到第四进的垂花门前时,里头的灯火便少了许多,显得有些黑黢黢的。崔氏命贴身婢女掌着灯笼在前头引路,轻声解释道:“自你出嫁后,这一进已经许久未曾住人了,平日也便没点什么灯火,小心些脚下。”

  王玫眉头微微一蹙,心里不免感叹父母兄长的偏爱,又忍不住问道:“那晗娘与昐娘住在何处?”

  崔氏笑道:“她们年纪还小,我不放心她们单独住,便暂时在我院子里的左右厢房中安置下了。横竖院子也宽阔,再多几个都能住下。”

  “若阿嫂能让她们搬来陪我才好呢,也好过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住着。”王玫顺着她的话,自然而然地表明了态度。哪有兄嫂和孩子们挤在一起住着,她倒是一个人独享一进的道理?

  崔氏借着灯火看了她一眼,浅浅一笑:“你若不嫌弃她们吵闹,改日再问问她们罢。”

  两人简短地说了几句,树荫深处,又一间灯火通明的小楼便近在眼前了。

  ☆、第十六章 王家夜谈

  崔氏和王玫离开后,同样是风尘仆仆刚赶回来的王珂丝毫没有告退回去休息的意思,而是继续陪着父母说话。

  便听王奇道:“往后,二郎尽可交给大郎了,不如让二郎搬到大郎的院子里住下罢。”

  “阿爷说得是。”王珂也一付十分欣慰的模样,“想不到我离开家一段时间,大郎都能教养阿弟了。倘若他们兄弟二人住在一起,大郎便能随时管教他。如此,十五娘也能松口气了。”

  李氏却抿嘴一笑:“今日大郎教二郎这番模样,令我想起了七郎和玫娘年幼的时候。那时不也是这样?后来我也将玫娘交给七郎带了。”

  提到王玫,内堂中徒然静了下来。王珂朝周围看了一眼,侍婢们立刻垂首静悄悄地退了下去。转眼之间,内堂里便只剩下了他们三人。

  “阿爷阿娘,我遣人送的信,可都看过了?”王珂低声问。自从他得知妹妹和离的真相后,便将过程简要地写了下来,派可靠的心腹赶紧送回了长安。

  王奇长长地叹了一声,脸色更苍白了一些。矛盾、痛苦和愤怒在他脸上交错,与方才那个满含笑容逗弄儿孙的他相比,竟像是猛然老了好几岁一般。

  李氏保养得宜的面孔上,却喷涌出了森然的寒意:“七郎,那两个背主的贱婢呢?!”

  王珂平静地回道:“不敢留着脏了阿娘的手,已经处置妥当了。”

  “当初便不应该留她们一条贱命!至少也该灌了哑药打断手脚发卖出去!”只要一想到女儿在前几个月里受到的苦楚,李氏便不由得咬牙切齿,“那元十九,居然还敢闹出这种事!简直是无耻之极!玫娘当年因他受的苦还少么?!一想到那畜生,我便恨不得打杀了他!!”

  王奇本便显得有些过于苍白的脸色更是浮上了一层灰败,连声音也变得嘶哑起来:“是我无能,对不住玫娘……”

  “阿爷……”王珂刚想说什么,李氏便火冒三丈地重重拍向旁边的凭几:“与你何干?!他不过是始乱终弃,却给自己找借口而已!你宦途不显又如何?!他们元家这两代出过高官么?!还敢嫌弃我们家不能给他助力?!”

  想起当年的屈辱,她心中的怒火更是难以抑制,竟一把掀翻了身侧的凭几,猛地站了起来:“元家!哼!元家又如何!不过是胡人而已!端着个前朝皇室的名头又如何?!兰陵萧氏、弘农杨氏还是前朝皇室呢!比流着鲜卑贱血的他们可高贵多了!”

  “阿娘慎言。”王七郎不得不出声打断了她。当今天子流有鲜卑血脉,娶的皇后又是鲜卑高门女子,对这种事情分外敏感。况且,当年五胡乱华,未曾渡江的那些世家大族,嫡支虽然仍彼此嫁娶,但分支或多或少都曾与胡人联姻。而太原王氏中途北渡归来,除了嫡支之外,分支也同样不得不与胡人嫁娶成姻亲。在血脉这种事上,与天子一族相比,其余世家也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通常也不愿提及这些事。

  李氏自知一时愤懑失言,闭上眼,勉强平复了情绪后,这才跽坐下来,接着道:“若论门第,太原王氏比他们家高多了,只不过欺我们三房没有显宦,玫娘又是女子坏不得名声而已。迟早有一日,我们必要教那畜生身败名裂,生不如死!”

  王奇有些怆然,看向唯一的儿子:“阿爷这些年的考评皆是中中,恐怕四年大考时又难以更进一步了。七郎,你可有什么打算?”他以门荫出仕,兢兢业业从不怠慢,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却仍是从七品下的少府监主簿。职官位卑,散官因家族之故已经逐步升到了正六品上的朝议郎,却也于事无补。作为太原王氏三房嫡支之主,他虽然身体偏弱,但文才武艺亦从不懈怠。就算而今名臣辈出、能人比比皆是,按理说他的仕途也不该如此不顺——只能说,是上意如此了。

  李氏也沉默着望向儿子。作为陇西李氏嫡支之女,她的眼光自然也远远超过了寻常内宅女子。夫君此生怕是难出头了,而尚未出仕的儿子与聪颖稳重的孙子,便是太原王氏三房嫡支未来的希望。而倘若要帮女儿复仇,也只能靠儿孙了。

  “我去试试贡举。”王珂回道,“不论常科或制科,出仕应是无碍。”以父亲的职官品阶,他大约是守不到门荫出仕的资格了。而且,他的文名不显,也等不来天子的征辟。不如下场一试,先博个清贵文名,从九品慢慢地往上熬。

  贡举于他而言,不过是小事。更严苛的,却是太原王氏嫡脉几房所面临的困境。从父亲及族中叔伯兄弟曲折的宦途便能看得出来,太原王氏嫡脉因国朝初立时态度不够果断,毫无拥立之功,所以普遍都受到了压制。偌大的太原王氏晋阳嫡脉,大房、二房、三房数百男丁,两代以内竟未出过服绯高官,实乃几百年来闻所未闻的怪事。至于四房,出了驸马又如何,不过是帝王安抚太原王氏的心术而已。如天家所愿,四房确实也与其他三房渐渐越走越远了。倘若继续如此蹉跎下去,五姓七家之中,太原王氏恐怕便将最早降等没落——又或者,晋阳嫡支被中山王氏等分支彻底取而代之。

  “你想清楚了便可。”王奇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时候不早了,去罢。”

  “阿爷阿娘也早些休息。”王珂立起来,欠身行礼,“九娘也已经安然回来了,往后阿爷阿娘只管享受天伦之乐便可。外头的事,便都交给儿子罢。”

  李氏双目微微一红:“七郎,以后便要辛苦你了。”

  王奇长叹一声,却没有再言语。

  待儿子告退后,李氏想了想,又对进来服侍她洗漱的侍婢道:“去瞧瞧玫娘可睡下了。待她睡了,便将她身边那个叫丹娘的贴身侍婢带过来。”说罢,她垂下眼,慢慢地握紧了双拳。坐在她身侧的王奇伸出青筋纠结的手掌,轻轻地覆在妻子仍然洁白柔嫩的手上,安抚地拍了拍。

  王玫的闺房薰风阁占据着王家宅子第四进的东半侧,西边紧邻着家中的小花园。它其实亦是一个回字形的院落,若论大小,与母亲李氏的正内院、兄嫂居住的三进主院也相差无几。院落正中央同样立着上下两层的小楼,样式结构俱像是小巧一些的内堂。除了小楼之外,院子左右建有厢房,又有坐北朝南的正房、耳房,正房后头还有一排后罩房。大大小小竟有二十来个房间,别说是住她一个主人,就算再住上两三个人也仍然显得很是宽敞。

  小楼自然便是王玫的起居坐卧之处,也是院落中灯火最明亮的地方。王玫随着崔氏缓步走上木台阶,便隐约听见像是从哪里传来了细微的铃声。她循着声音抬首望去,就见屋檐下收起的竹卷帘皆垂落着一条条赤红色的流苏,而每一根流苏尾部都挂了个小巧精致的银铃铛。当微风拂来时,流苏轻轻摆动,这数十个小铃铛便叮铃铃地响起来。铃声错落有致,又细微轻柔,听着与风铃声一般无二,不但不吵闹,反而令这寂静的夜色中多了些许趣味。

  “记得你以前最爱听着铃声读文卷,我便从库中寻了些出来。大小有些不一,声色听起来也不太相似。”崔氏笑道,伸手轻轻地拨了拨离她最近的小铃铛,“晗娘与昐娘也很是喜欢,都说姑姑这里有意思,这些日子每天都要过来听一听。”

  王玫自是面露感动之色:“阿嫂真是太细致了,我也已经有好一阵未曾听过这些铃声了。”她在精舍养病时,自是什么也听不见。至于在张家生活的日子,每天都被各种烦恼杂事缠绕,料想前身也没有多少心思听铃声看文卷罢。

  走在她们身后的丹娘与青娘也情不自禁地露出些许怀念之色。

  王玫又道:“既然晗娘与昐娘喜欢,阿嫂便让她们多来寻我顽。当然,搬来与我同住便更好了,也能让这院子里热闹一些。”

  崔氏不由得失笑:“花园里还有几处院子空着呢,哪能与你挤着。只是与你住得近了,少不得让你费心照顾她们一二了。”

  “阿嫂若能放心,我自是愿意。”王玫浅笑回道,“晗娘、昐娘俱是乖巧听话,能天天见着她们,恐怕心情也会好些。”

  二人说话之时,引路的婢女已经推开了门。王玫与崔氏便在贴身婢女的簇拥下,移步进入屋内。举目看去,屋内正中摆了两架花鸟虫鱼屏风,呈扇形环抱着一张曲足长榻。长榻边放着月牙坐墩、圆坐墩等,造型甚是精巧别致。除了这些能够垂足坐的坐具之外,当然也少不了矮短榻之类的跪坐之处。

  此时,立在房间四角的铜灯台上都燃着灯火,长榻边的枝形烛台上更是点了好几支蜡烛,角落的香炉也徐徐吐着浅淡的香气,案几、凭几、隐囊也都放得甚是随意,就像是主人从未离开过一般。

  “都是按你在家时的样子摆的。以前那些家居摆设你都带走了,这些是另寻出来的。若是觉得不舒服,尽管与我说,咱们再一起好好去挑一些。”崔氏道。

  “我瞧着简直就像从未离过家似的,多谢阿嫂费心。”王玫轻轻握着她的手,心防已经不自禁地彻底放下了。不论如何,这位嫂嫂待她也是尽了全力,不仅想得周到,做得也十分妥帖,她自然当领她的情。“阿嫂可要略坐一坐?”

  “今夜便不必了。”崔氏摇了摇首,温雅地笑起来,“本便是送你过来歇息的,就不扰你了。待明日再来陪你说话。”

  “那我送阿嫂出去。”

  因王玫执意相送,崔氏实在推辞不过,让她送到了小楼外,便催她回去。

  王玫目送几盏灯笼引着她远去,这才回到小楼里。她今日又是坐马车又是骑马,中途还被兄长那一出惊了一跳,再与父母家人重聚,真是累极了。现下眼皮半张半合地,恨不得立刻便能躺在床上睡过去。

  她快步绕到那两扇屏风后,便径直冲着北面那张垂幔箱式大床走去。中途却被丹娘拉住了,将她半推半抱地拖到了床边的小屏风后:“九娘,温汤都已经准备好了。一身尘土,还是先洗浴再睡罢。”

  王玫的睡意正浓,也顾不得坚持自己洗浴了。迷迷糊糊地让她们又是擦又是洗又是揉又是按了一番后,她便躺倒在柔软的床铺上,几乎是转眼间便睡熟了。

  丹娘、青娘带着春娘、夏娘又悄悄地清理收拾了一番。留下青娘在外头长榻上守夜后,其他人便退了出去。

  王玫的侍婢们都住在那一排后罩房里。以前有四个贴身侍婢、五六个小丫头的时候,也从未住满过。如今,丹娘与青娘更是各居了一间,春娘、夏娘两人也得了单独一间,另又有洒扫的三四个小丫头共住了一间,其余的都暂时空了下来,亦可当作库房使用。

  丹娘正要回房,却发现后罩房边立着两个穿高胸间色裙的侍婢,正打着灯笼笑盈盈地瞧过来。才不过离开三年,她自然认得这两人都是李氏身边的贴身婢女,笑着迎了上去:“都这么晚了,两位阿姊怎么来了?”

  “娘子说,待九娘歇下了,便让你过去呢。”名唤璃娘的女婢道。

  “怕是娘子、郎主都等得急了,这便走罢。”另一名叫琉娘的女婢也道,“也有三年未见你了,改日我们聚在一起好生亲热亲热。”

  丹娘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平常:“九娘这里都收拾妥当之后,我再邀阿姊们罢,可不许不赏脸。”她早便料到了,素来疼爱九娘的郎主、娘子必定会让她将九娘经历的那些事再述说一遍。她已经能够想象,两位主人听了这些,又将会是如何伤心郁怒了。

  ☆、第十七章 家中生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世家再醮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