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颜风华录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3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7:44

  忽地,幽咽的风声当中,依稀传来破空之声。数十箭簇自石块后射出来,很快就将最前方的一批马贼射杀了。“混账!有埋伏!”马贼们驱马想逃,但随后第二波箭雨便赶到了。箭雨与箭雨之间几乎毫无空隙,接应得天衣无缝。转眼之间,不过是三四波箭雨而已,就将所有马贼都杀了个精光。

  胡商们目瞪口呆,几乎难以置信眼前的情形:便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军士,也只能做到如此了。藏在戈壁中的绝非寻常人,用的应当是大唐赫赫有名的“箭阵”。据说,这是最适合弓兵设伏的战阵,轮流射完几轮之后,便能完全摧毁敌军的步兵。只是,想不到“箭阵”对反应灵敏的骑兵也有如此奇效,这些弓兵射箭的准头远远高于常人!

  “去。”一声轻叱之后,自石块后转出一群戴着驱傩面具的矮小兵士。他们翻身下马,默不作声地割下马贼的头颅,身手利落、神情从容,仿佛割的不是人脑袋而是瓜果一般。另有些人将安然无恙的马匹都栓在一起,重伤的马则当场宰杀。为首的一人策马来到胡商们跟前,居高临下地打量他们,眼眸中仍带着些许尚未完全褪去的杀意。

  “原来你们也在杀马贼?”那身量异常矮小的人道,“我还以为是马贼们特地放出的风声,意图引诱我们上当,想不到竟是真的。阴差阳错在这里遇见你们,也是缘分。你们只剩下这么些人了?或是尚有接应的人手?”

  “不想竟能在荒漠之中再遇小娘子,确实是缘分。”被护卫在中间的年轻郎君微微一笑,行了个叉手礼,而后不着痕迹地在附近仔细打量了一番,又略有些失落地移开了目光。他脱下皮帽,露出一张白皙俊美的脸庞:“某慕容若,谢过小娘子的救命之恩。”

  马上之人斜睨着他,忽地一笑,也摘下面具:“想来慕容郎君身份并不低,应当是吐谷浑贵族罢?千金之体,坐不垂堂,何须贸然犯险?若是郎君在大漠中出了事,恐怕也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罢了。”

  慕容若勾起嘴角,回道:“因与马贼有深仇大恨,又从凉州城得了些消息,所以才追踪而来。若不能将这些马贼杀个干净,便不能抚慰亡者在天之灵,也无颜家去拜见阿娘。不过,到底准备不足,才被逼到了方才的境地。若无小娘子出手相救,恐怕某便要埋骨异乡了。”

  “举手之劳而已。”李遐玉道,眼眸微转,“慕容郎君的侍卫中多有伤者,不妨与我们同行,前往附近的绿洲歇息几日?虽说附近大抵已经安全,但毕竟仍然身在大漠之中,随时都有危险。”冬季忍饥挨饿的不只是马贼,还有狼群。身上的血腥味若飘远了,恐怕隔着几百里也能让狼群追踪而至。

  “承蒙小娘子恩情,某感激不尽。”慕容若拱手行礼,便命侍卫们包扎伤口,坐上骆驼随行。李遐玉派出两队斥候,在附近游弋警戒,又另派一行人传递消息。她如今虽能带着女兵单独作轻骑奇兵突袭,却仍会每隔两个时辰便向谢琰通报情况,以防万一。

  慕容若细细察看,发现随在她身后军容异常整齐的一群人都是女子,禁不住暗暗吃惊起来。也不知这小娘子究竟是何来历,家中居然养了这么些悍勇的女兵,还敢单独来大漠中杀马贼。若论起勇武,他的护卫也不差,但这群女兵显然更加从容,想必是家学渊源的缘故。难不成是凉州都督李家的?他家内眷与马贼勾连,又怎么教得出这样的小娘子?姑臧李家的?那一家尚文不尚武,也不可能——可是她的姊姊,不就是姑臧李家的?

  虽说心中对彼此出身都有疑问,但这毕竟并不重要,也没有追究到底的必要。因彼此太过陌生,女兵们与吐谷浑人一路无话,默然并行。三四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到达最近的绿洲。远远看去,那狭小的绿洲边已经升起了篝火,立起了重重叠叠的帐篷。慕容若尚且警戒几分,李遐玉却已然欢畅地策马奔了过去。

  绿洲边缘,谢琰一手按着腰间的横刀,静静等待着。远远见黑暗中一骑奔来,火光隐约映照出来者的面容,令他不由得浅浅一笑。“阿兄,送给你!”凶残的小娘子扬起手,手中赫然提着一串马贼的头颅,而后顺手便扔了过来。

  “……”吐谷浑人目睹如此场景,心中情绪之复杂,简直无法以言语形容。倒是女兵们已经很是习惯了,纷纷下马,自顾自地安顿去了。谢琰亦是十分淡定地接过那串血葫芦般的头颅,瞥了几眼:“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谁家送礼会送一串头颅?!当真不是割袍绝义么?!曾几何时,那些娇俏爽快而又羞涩的大唐小娘子,都变得如此可怕凶残了?

  “一时射得顺手,忘了留活口。”李遐玉又道,笑盈盈地引见慕容若,“不过,遇见了这位慕容郎君。他们与这群马贼交手频繁,应当知道这些畜生的来历。我想着,既然我们都想杀马贼,不妨结成同盟也好,便将他们带过来了。”

  慕容?谢琰望向她身后的年轻男子,双目微微翕张,瞬间便恢复原状:“某谢琰,见过慕容郎君。诸位有伤在身,且先去帐篷里歇息再说罢。”说着,他便引着行了叉手礼的慕容若往自己的帐篷而去。慕容若朝着有些紧张的属下们使了个眼色,很是自如地随了过去。李遐玉轻轻地甩着马鞭,转身去了一旁,清点谢琰与孙夏的“功绩”——许是因自己杀的马贼都送给了两位兄长的缘故,她比他们还更热衷于计算,隔三差五便将堆起的头颅数一数,换算军功。说来,孙夏已经足够授最低级的一转武骑尉了,作为队正的谢琰不但可得自己的军功,亦能同时算属下的功劳,至少能授二转云骑尉罢?

  帐篷内,谢琰倒了两杯浊酒,慕容若一口气饮尽,苦笑道:“谢郎君见笑了,被那群马贼追了一日一夜,若不是遇上小娘子,险些就丢了性命。”他生得俊美,态度又坦然大方,目光锐利而直率,很容易让人生出好感。

  “若是境遇倒换,无论是谁都会拔刀相助,慕容郎君不必放在心上。”谢琰浅笑着回道,“何况,以大唐与吐谷浑的关系,便如同亲戚一般,伸出援手亦是应当的。”

  “说得也是。不过,改日还须得送些礼物,感谢小娘子的救命之恩才是。”

  “那某便替妹妹谢过慕容郎君了。说来,慕容郎君也想剿灭马贼?不知带了多少人手?走了哪些地方?若是慕容郎君有意,我们可互为倚助,将这河西附近的马贼都筛一遍,也好教百姓与商队能安宁过冬。”

  慕容若略作沉吟,颔首道:“某与马贼有旧怨,在凉州城发现些许痕迹,一时气恼交加便追踪而来。本来有两百余护卫,杀了两伙马贼之后暂时分兵。留在某身边的有数十人,余下者去抄马贼的老巢,如今大概只剩下一百多人了,过几日应当能会合。”说罢,他定睛看向书案上的详细舆图,心中暗自惊讶,沉吟片刻后才圈了两三个位置。

  “我们本想将这附近的马贼剿灭再作打算,不想慕容郎君已经杀完了。如此,便可再行下一着了。”谢琰说了些先前从马贼处听得的消息,“此处以北,盘踞着一伙二百余人的马贼,性情极其凶恶,行踪飘忽不定。慕容郎君可愿与我们同行?”

  慕容若颔首:“寇仇尚未寻到,自然不能半途而废。”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谢琰微微一笑,“清剿马贼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此处刚拔了个干净,说不得另一处便又长了起来。慕容郎君若是有心,便定期前来走几趟就是了。”马贼是杀不干净的,边疆民风彪悍,又是诸族杂居之地,总有些心思不定者只想着以劫掠为生。何况,薛延陀、西突厥偶尔亦会扮作马贼侵扰商队,若不将他们彻底驱逐,“马贼”便不可能消失。倒不如将这些个混账东西都当成磨刀石,练出属下兵士的悍武之气,将来在战场上亦能独当一面。

  慕容若略作思索,苦笑道:“确实如此。寇仇的线索尚算不得明晰,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也只能将遇见的马贼都清理了,免得放过什么漏网之鱼。”

  “慕容郎君所说的线索……”谢琰想起李遐玉曾提起的事,眉头一挑,并未挑明。而慕容若忌惮李遐玉的身份,也不欲多言。两人十分默契地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战阵以及配合之事,竟也生出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第五十六章 荡平贼寇

  

  寒冬腊月,烈风呼啸,卷起猎猎风沙如无数细小的兵刃,狰狞地扑向正仓皇东逃的人群。策马奔逃整整两日两夜,这些人已经顾不上叱骂诅咒,更顾不上信誓旦旦卷土重来。追兵就在身后,若逃脱不得,驰骋大漠数年已是赫赫有名的马贼群最终也不过是别人记功的一颗颗头颅罢了。

  两日不食不饮,马贼们已是强弩之末,不断有马匹口吐白沫倒下,连带着被压倒的马贼也奄奄一息再也爬不起来。其余人就似瞧不见一般,从倒下的人身侧奔过去。若在平时,他们多少会伸手拉一把,但此刻身后是一群实力莫测的疯子,谁都不敢冒着风险做多余之事。而且,绝大多数马贼早便已经无法思考,只知跟着首领不断地往前逃,追寻那远方的一线生机。

  远远地,一座如沉睡的龙般卧在天边的山脉出现在诸人眼前。马贼首领精神一震,嘶哑着声音道:“贺兰山!!”不错,凉州以北的大漠,东部边缘与贺兰山西北麓相交相望。此处山势陡峭、幽谷狭深,地形十分复杂,亦是他们的巢穴之一。逃入贺兰山,便是他们最后的机会!外人根本不知其中之险峻,利用错综复杂的地势将追兵引入山中,再设伏全歼他们亦不无可能!!

  想到此,马贼首领嘿然大笑:“撑过这一回!杀他们个回马枪!教他们尝尝老子的厉害!”然而,他大笑片刻,几乎耗尽了气力,却并未听见周围的响应声。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惊慌,首次仔细地四顾望去,却发现周围不知何时只剩下区区十余人。且这些人神情呆滞,仿佛随时都能摔下马去,早已不复昔日精神奕奕的模样。

  马贼首领大骇,侧耳细听,身后整整齐齐的马蹄声依旧不绝,显然追兵仍然紧紧跟在后头,不肯放过他们。因心中急切,他并未注意到,驱马跑了这么许久,便是再好的马此时也早已疲惫不堪,速度越来越慢。后头的那群追兵则如戏耍猎物一般,追一段时间便轮换一回,歇息追击两不耽误。而且,他们既未引弓射箭,亦未加紧追赶上来,仿佛驱赶牛羊群的猎犬,将他们往贺兰山的方向逼去。

  贺兰山!贺兰山!马贼首领几乎是用尽全力地抽打着自己的坐骑,完全不顾它的脚步已经踉跄起来。数息之间,已是疲惫至极的马一头栽倒在地,马贼首领一时反应不过来,重重地摔了下去。他身后的马贼依旧毫无反应,策马从他身上踏了上去,继续朝着东面狂奔而去。

  马贼首领胸膛剧痛,已然是动弹不得。他甚至已经没有多余的气力判断自己到底伤得有多重,只能拼命喘息着,瞪圆了双目,望向后头那些追兵。这群疯子究竟是从何处而来?为何不痛痛快快地取了他们的性命,却将他们追击到如此绝望的地步?不错,不久之前他仍觉得自己能逃得过这一回,如今他却已经全然绝望,只是硬撑着一口气,想看清楚取他们性命的人罢了。

  几匹马在他跟前停了下来,余下之人依旧继续追赶所剩无几的马贼。

  马贼首领挣扎着,看向那翻身下马的四人。走在最前头的,是一位身量矮小戴着驱傩面具的少年郎,他身后亦步亦趋跟着一个魁梧的少年。在后头漫步而来的,则是一个俊美雅致的少年郎与一位肤白姿容美的年轻胡人。

  “听闻你们过去经常喜欢顽这样的游戏,追得商队无处可逃,然后杀个干净。如何,觉得好顽么?有趣么?”面具小少年在他身侧停了下来,言语中带着讽刺之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也不过是替那些无辜之人讨还一二罢了。”

  马贼首领瞠大双目,喉咙中涌出血流,俨然已是将死之身了。

  面具小少年歪了歪脑袋,又嫣然笑道:“你想问贺兰山中的巢穴?莫不是将老弱妇孺都藏在里头了?便是老弱妇孺,吃用了他人鲜血换来的物件,也必须付出代价。呵,贺兰山中的巢穴,位置真是再好不过了。”仔细论来,贺兰山便是河间府的辖区范围。若能将马贼巢穴寻出来,功劳便不会打半点折扣了。故而,彻底灭去马贼老巢,须得等到他们一行人回灵州之后再行事。

  “真是没意思。”孙夏上前,一斧头结束了马贼首领的痛苦,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一天到晚只在后头追着,还说是狩猎。虽说他们个个都是畜生不如的玩意儿,也算不上是什么猎物。浪费了这么些天,倒不如早些将他们都杀干净得好。”

  “追在后头,便能白白收割头颅,不是很划算么?”李遐玉笑着回道。他们无须做任何事,紧迫地追着这群被他们杀怕了的马贼,便足以教他们一路惊慌失措,抛下所有死伤者了。“以前总觉得李丁很难撬开这些马贼的口,不知这回是不是容易些。都已经吓成这付模样了,想必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罢。”

  孙夏挠了挠脑袋,完全不知这位妹妹究竟在想些什么。便是慕容若听了,也觉得这位小娘子的脾性之凶残,已经超乎意料。她的确是在伸张正义,也自有一些想法,但做下的事多少都带着冷酷的意味。并非不决断,而是太过决断了;并非毫无同情,而是不会将多余的同情施给任何一个罪孽满身的马贼。

  “不过是我们在练习奔袭追击罢了,毕竟这般连日奔袭的机会不容易寻着。不过,阿玉说的也有些道理。”谢琰接过话,“如今这些马贼神志恍惚,倒是容易拷问。”而后,他看向远处雄壮的贺兰山——越过去,便是灵州,便是河间府,便是弘静县了。

  李遐玉似乎察觉他微动的心绪:“阿兄,都已经腊月了,咱们也该回转了罢?不然,便赶不及归家过年了。”李和与柴氏将他们放出去之前,叮嘱他们一定要赶回家过年团聚。在外头转了这么些时日,她也确实有几分想念亲人们了。

  谢琰颔首:“收拾妥当之后,便回凉州辞别夫人。”

  不过两三个时辰,众人便将周围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谢琰与李遐玉留下一半部曲在此守住贺兰山附近的大小要道,以防里头马贼老巢中出现任何异动。而后,一行人便带着丰富的战利品,径直往南奔去。

  当姑臧山再度出现在眼前时,李遐玉浑身的杀意与煞气都已经消散了。过去将近两个月的血腥杀戮看起来并未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她依旧是一位随性的寒门小娘子,既寻常而又不寻常。对于她如今的自控能力,无论是她自个儿还是谢琰,心中都觉得很是高兴。至少往后与亲人们相会时,便不会惹得他们担忧了。

  “原来诸位与姑臧夫人颇有渊源。”慕容若勒马立定,扫了一眼身侧的三兄妹,“某本应该拜访姑臧夫人,不过眼下这模样恐怕不合适。若是有机会,他日再前来拜会夫人,也好与三位一同绞杀马贼。”他们一路紧赶慢赶,浑身风沙尘土,确实不适合做客。何况,吐谷浑与铁勒部落昔日为寇仇,若是贸然拜访恐怕也不合适。

  “若是慕容郎君有什么消息,随时可遣人去当日凉州南市那个金银首饰铺传信。”谢琰道,“日后我恐怕不能再远离灵州,但阿玉应是无妨。”作为府兵,镇守辖区才是应有之义。除非马贼主动进犯,不然轻易不能远离辖区,否则容易受责。如此次这般的好机会,往后怕是再也遇不着了罢。

  “若是慕容郎君信得过我,便与我合作就是。”李遐玉接道。

  慕容若看了她一眼,微微颔首:“小娘子的身手与智计,某自是信得过。开春之后,某便会遣人传递消息。”说罢,他顿了顿,忽又低声道:“小娘子的阿姊,如今也在姑臧山?”他这句话与之前毫无关联,谢琰、孙夏禁不住都一怔。

  李遐玉眨了眨眼,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内心却已是疑惑万分:“不错。”这慕容若不过是见了十娘姊姊两面而已,居然便念念不忘了?说来,以他吐谷浑王族的身份,倒也并非娶不得陇西李氏女。她心中转过了许多念头,却又不免自嘲想得有些太多了。李丹薇已经及笄,都督府想必也看好了门当户对的婚事。以她阿娘与祖母的性子,又如何愿意将她嫁给鲜卑胡人?

  慕容若不免又瞧了几眼被雪覆盖的姑臧山,垂眸静思片刻,便拨马告辞了。他仍然并未表明身份,亦未过问谢琰等人的身份,方才那句话也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然而,便是双方互通名姓,李遐玉也未必会告诉他李丹薇之事。

  吐谷浑人离开之后,李遐玉等人也回到了契苾部。在部落中稍微休整了几日,他们便辞别姑臧夫人,顶着茫茫风雪赶回灵州。来时车马众多,归时亦毫不逊色,带足了姑臧夫人的礼物与各种凉州风物。不过,这一来一回之间,每人的心境却都悄然改变了。

  ☆、第五十七章 累计功勋

  

  一路紧赶慢赶,众人终于在祭灶(腊月二十六)之前回到灵州。因李和与柴氏早已带着李遐龄、孙秋娘回了弘静县,李遐玉遂与李丹薇告别,过灵州而不入,径直归家。谢琰曾受李都督嘱咐,须得前往都督府复命,故而稍迟一步。李都督许是听闻自家部曲回报他们曾离开姑臧山数十天,颇有兴致地问了他们的去处。谢琰亦不隐瞒,一五一十说与他听。李都督不免生出爱才之心,又多留了他两日才放了他家去。

  如此,贞观十八年便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北地数千里边疆安然无恙地度过了除夕元日,处处欢声笑语。爆竹声响延绵,万家灯火连天,待得上元节热热闹闹地过去之后,新春的喜意才渐渐平息下来。然而,丰年富足安稳却始终令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朴实而又平和的笑意。

  二月仲春时节,弘静县李家老宅内,依旧是人人精神抖擞、秩序井然。正院内堂屋檐下,上元节挂上去的灯笼仍未取下,在寒风吹拂中轻轻地转动着。半旧的青缎围起的行障内,两角摆着烧得火红的银霜炭盆,李遐玉与孙秋娘正在对弈。柴氏倚着凭几坐在一旁,启开甫收到的信筒,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嘴角微微勾起来。

  孙秋娘正被逼得无路可走,棋盘上黑子的大龙已然成势,她只得投子认输。不过,输给阿姊的沮丧转瞬即过,与阿姊对弈的愉悦已经足以令她高兴两三日了。于是,她一边拈着棋子放进一旁的红木钵中,一边好奇地看向柴氏:“祖母可是得了什么好消息?”

  “姑臧夫人回了信。”柴氏道,“将憨郎的婚事定下了。”家中五个孩子,孙夏的年纪最大,已经将满十六岁,也是时候定下亲事了。然而,虽说她与李和将孙家两个孩子视同亲生,但他们到底不过是寒门小户,寻常官宦人家看不上他们,若是与平民结亲却又埋没了他们的人才。这一两年来,柴氏着实有些为孙夏的婚事头疼。本想在李和的下属中寻访一番,原也有几分眉目,不料姑臧夫人却托谢琰转述了结亲之意,实在教她惊喜得很。

  李和与柴氏本就没有什么门户之见,对胡族也并非一概视之,否则便不会与康五郎、石氏相交了。胡人又如何?胡汉结亲之事,上至皇室世家,下至平民百姓,从来都不少。说句大不敬的话,当今太子的胡人血统恐怕还多些呢!而且五胡十六国之后,北地胡汉杂居将近两百载,早就辨不清楚汉胡血统的是是非非了。只要那位小娘子懂得汉人的规矩,能够撑得起内宅中事,便足够了。柴氏相信,姑臧夫人教养出的小娘子,品性能力绝不会太差。更何况,孙夏听了这桩婚事之后,支支吾吾满脸通红,显然是中意之极。

  “阿姊,我那嫂嫂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孙秋娘犹豫片刻,禁不住问道。自家大兄的脾性她再了解不过,恐怕日后孙家上下都只会听这位长嫂的。若是长嫂性情不错,将来亦可彼此照应;若是脾性暴烈骄矜之人,阖家都不得安宁。

  “我只与她见过一面,是个伶俐人。”李遐玉道,“阿兄曾在姑臧山待了十余日,他若觉得这桩婚事不错,想来那位小娘子性情应当合适。若是你仍不放心,咱们再寻个机会去问问十娘姊姊,听闻她们之间颇有交情。”

  “也不必特地因此烦扰十娘姊姊。”孙秋娘摇了摇首,“想来能让谢家阿兄与十娘姊姊认可之人,应当很是不错才是。”她有些关心则乱,一时倒忘了自家阿兄再如何不靠谱,也仍有谢琰在一旁静观呢。

  “祖母,如今尚且只是定亲?婚期何时定下?”李遐玉又问。

  “总须得憨郎谋个官身,才好成亲。”柴氏道,“否则如何称得起姑臧夫人的青睐?”

  “不错!咱们家的郎君,须得立业之后才能成家!!”李和大笑着自松林中转出来,眉宇间皆难掩喜意,“今日也算得上是双喜临门了!待会儿别忘了将好酒好肉都拿上来,咱们一家人好生庆贺一番!”

  孙秋娘尚未反应过来,李遐玉却眼眸一动,透出惊喜之色,望向他身后的谢琰与孙夏:“军功都已经计勋了?!”他们从凉州带回的马贼头颅,终于派上了用场?前些时日,阿兄又带着属下冒着严寒风雪去了一趟贺兰山中,将剩下的马贼巢穴一举攻下,累积起来应当至少是二转三转罢?!

  说起来,国朝授勋一向严格。战场上获得军功须得由书记官仔细记录,以头颅与俘虏计算每人所获与总计全军所获。首先,会分为以少击多、两者相当、以多击少三种战况,即“上阵”、“中阵”、“下阵”。其次,又按战果分为三种结果,即杀敌或俘虏四成以上、杀敌或俘虏两成、杀敌或俘虏一成,分别为“上获”、“中获”、“下获”。于上阵得上获者,最高计五转;于上阵得中获者,计为四转;于上阵得下获者,计为三转,依次递减降等。若是身为军官,功绩实在出众,也可能破格授勋。

  杀马贼虽并非上战场,但亦是府兵得军功的重要升迁之途。否则,那些非边疆不能上战场的府兵,哪里能得机会升迁授勋?不过,马贼盗匪之流到底不比战场,累计功勋时会酌情减等。至于谢琰是否奉命剿匪,又为何去了凉州辖区内争功,有李和与李都督力保,倒也应当无妨。凉州都督李袭誉不至于因此为难姑臧夫人与契苾何力看重的晚辈。

  “哈哈哈!有崔尚书、都督与契苾将军的提点,吏部司勋郎中并未为难,很是痛快地拟定了勋阶!虽说如今公文尚未正式下来,但长安已经给了消息——憨郎如今是二转云骑尉,三郎是三转飞骑尉!”李和眉飞色舞,“虽说并非职官,但到底也是六七品了!”说着,他举起蒲扇般的大手,咧着嘴用力地拍着两个孙儿的脊背,砰砰作响。

  跟在后头的李遐龄笑容一僵,心里有些同情两位兄长:祖父的力气大得很,这么拍几下少不得被拍伤了。他曾经亲眼得见祖父的下属被拍得脸色青白,据说后来还特地去请了跌打医者看诊!然而,当他再仔细端详谢琰与孙夏的神情时,却发现二人皆是面不改色——想是已经早就被拍习惯了。

  “如此说来,再过一两年,说不得他们便能升到五六转了?”柴氏很是惊喜,当即便让侍婢吩咐厨下好生准备夕食。虽说勋官有俸禄,亦能荫蔽子孙,但国朝连年战争,低级勋官满地走,也不值当什么。若是中级勋官,到时候谋职缺便更有利了,说不得便能寻个旅帅甚至于校尉的职缺。在战事胶着紧急之时,中级勋官也更容易临危受命越级提拔。

  “那可不容易。”李和实事求是地道,“听闻咱们灵州夏州的马贼都东迁,去了胜州、朔州附近,凉州之地的马贼则西奔去了甘州、沙州。便是再立功心切,也没有一而再再而三越境行事的道理。”就算其他军府并没有能力剿灭马贼,贸然行事也是不守规矩的行为。

  “想是咱们的凶名已经传开了?”李遐玉笑道。因天候已经渐渐温暖起来,她着了一身鲜艳的春衫——桃红色及胸六幅长裙,碧蓝色半臂与素色夹缬花瓣纹窄袖衫,更显得身姿高挑,且已经日益显出少女婀娜的身段。挑眉浅笑时,衫裙随风而动,不知为何,却是令人的目光也不自禁地随之微微一动。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谢琰挪开视线,淡笑着回道,“若是我们一直靠着四处剿马贼升迁,恐怕许多人心中不会平静。”莫说是被抢了功劳的那些军府,便是河间府内的其他人,亦会心生怨怼。谁不想立功劳?眼见着年纪轻轻的同僚“轻而易举”地一升再升,又如何能以平常心视之?

  “我正想着,过一阵便带着女兵部曲去一趟甘州以北的大漠,将马贼都赶到贺兰山去呢。到了贺兰山,便是河间府的辖区,理应剿灭马贼。阿兄与大兄可多带些人,一同分了这份功劳。”李遐玉又道。

  闻言,李和瞪了她一眼:“你以为驱赶马贼是件容易的事?上回也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该杀的便须得就地格杀,不可因取巧而心生懈怠!”顿了顿,他又语重心长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时候不够正大光明,有些失之阴狠,不如给他们个痛快也好。”他性子率直,虽能理解各种计谋,但却不喜斤斤计较耍心思手段。

  “不错,就算是替天行道,咱们也不是什么游侠儿。”柴氏嗔道,“莫要看低了自己的心性,将自己降到与马贼盗匪一般的境地。”她到底仍是担心孙女杀孽太重,移了性情。

  自凉州回来之后,李遐玉已经被两位老人教训了好几回,自是立刻作出垂首听命之态:“是儿轻敌,想错了,祖父祖母莫要生气。放心罢,儿先前也不过吓那些马贼一吓,绝没有凌虐他们的心思,不会胡来。”谢琰、孙夏都不在,到时候便只有她一人独自做出判断,独自与慕容若合作,确实应当更沉着冷静一些才是。身为“主帅”,自然不能与过去一样。

  “那阿兄与大兄只能等着开战,才能博取功勋了?”李遐龄紧接着又问,“眼下咱们大唐正与薛延陀议亲,何时才能开战?难道阿兄与大兄还须得等上十几年不成?”两人若不能立业,便不能成家,姑臧夫人家的阿嫂恐怕等不得那么许久罢!

  谢琰微微一笑:“放心,不出一年,薛延陀必会故态复萌。虽短时期内无大战,但若能抵御其时不时的侵扰,也能累积功勋了。”虽说如今很难晋升,但为了大战考虑,至少也须得谋个旅帅或校尉之职。区区数十人,在成千上万人的战争当中,根本毫无作用。然而校尉手底下有两百多人,已经能够独立行事了。

  “阿兄怎么知道?”李遐龄更是好奇,“不是说,朝廷已经让薛延陀按着贵主的嫁妆单子下聘礼了么?”便是他小小年纪,也知道六礼当中下聘礼等同于纳征。聘礼与婚书齐备,按国朝礼制而言,新兴公主便已经是薛延陀可汗的妻子了。此时若无故幡然悔婚,大唐天子定然颜面无存。那些遵循礼制信义的文人士子,也会将此事视为耻辱。

  谢琰笑而不语。李遐玉弯着眉眼,将孙秋娘揽过来:“秋娘,想不想知道贵主的嫁妆单子上都有些什么?”

  孙秋娘点了点头:“想!”

  “那咱们过两日去寻十娘姊姊问一问。”她也想知道,薛延陀究竟须得征集多少牛羊,才能凑够这一份聘礼。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勋官迁转,资料来自于百度,么么哒~~

  勋官十二转,附录如下:

  十二转 上柱国 视正二品

  十一转 柱国 视从二品

  十转 上护军 视正三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颜风华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