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颜风华录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3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7:44

  胡女笑盈盈地望着她,柔声道:“莫急,莫急,还多得很呢。”

  李遐玉不禁面上微红:“失礼了。说起来,娘子所在的驼队,可是昭武九姓商人?”昭武九姓,其实便是归附大唐的粟特胡商。他们在前朝时,陆续从故乡迁移至甘州(张掖郡)昭武县附近,并建立了十来个小国。后来这些小国王族遗留下九姓: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世人便称他们为“昭武九姓胡人”。这些胡人擅长商贾之事,大都为豪商富户,在西域商道上赫赫有名。

  “正是。我们家便住在灵州,常年来往于灵州、长安与西域。”胡女道,“这回本是想顺道去突厥部落,不料行至半途却听说薛延陀人南下,只得匆匆改道回灵州。听说你们是从长泽县城逃出来的?”

  “长泽县城被薛延陀人攻破了。”李遐玉颔首道,“我们无处可去,只能前往灵州投亲。却不料在这荒漠中迷失了方向……”

  “正好顺路,咱们一道走便是。”胡女道,“我现在就去与阿郎说一说。整个驼队中只我一个女子,一路都乏味得紧。若你能留下来陪我说说话,那可是再好不过了。”说着,她便兴致勃勃地钻出了帐篷。

  李遐玉捏了捏缝在里衣中的十几金,若有所思。若能与这些昭武九姓胡商一道回灵州,自是再妥当不过了。不必再苦恼迷失方向,更不必担忧马贼、饿狼袭击,还能睡帐篷、用热腾腾的吃食。如果他们觉得三个孩童有些累赘,便花费十几金权作路费就是了。在商言商,粟特人逐利而生,应当不会拒绝这个好生意。

  她正想着,谢琰与李遐龄便提着煮粥的陶罐进了帐篷。两人见她果然醒了,均松了口气,笑了起来。

  “赶紧将粳米粥喝了。”谢琰道,“你睡了一天一夜,若是再睡下去,恐怕咱们都到灵州了。”李遐龄也撅起嘴:“我们本来一直都守在阿姊身边,想不到只是出去熬了一会儿粥,阿姊就醒过来了。”他本想着,定要让阿姊睁开眼便能见着他们,才不至于会担心。

  李遐玉见他们俩看起来脸色红润,便眉眼弯弯地笑道:“熬粥可比空守着我更重要。若是我饿得醒了过来,却没有吃食可用,岂不是很可怜么?”

  闻言,李遐龄这才神色微霁,高兴了几分。谢琰将熬得细滑粘稠的粥倒出来,看她慢慢喝下,轻声道:“元娘,这一行昭武胡商姓康,住在灵州州城,倒是可信之人。若随着他们前往灵州,咱们就不必一路风餐露宿了。”

  “阿兄与我想到了一处。”李遐玉压低声音道,“我还想着取些钱财出来,作为路费报答他们呢。”

  谢琰摇了摇首:“且不忙。待你身子好些,我们再一同去问一问。”

  经他提醒,李遐玉才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冒失了。他们三个年纪幼小,身负几十金,足可供寻常人家吃用十几载,实在是笔不小的资财,如何能轻易显露?若是这群行商中有人见财起意,在这前后皆难见人影的荒漠里,他们恐怕连性命都无法保全。

  “这样罢。我们许他们路费,但只说让祖父祖母出面致谢,如何?”

  “这倒是个好法子。”谢琰颔首,“你不必着急,好好休息。我们改日再找这商队的主事商量便是。”

  ☆、第九章 顺利西行

  

  一连数日颠沛流离,如今总算暂时安定下来,三个孩子言行举止间都放松了许多。李遐玉望着坐在她身侧谈笑晏晏的谢琰、李遐龄,恍惚中仿佛回到了平淡安宁的往昔。然而,很快她便回过神来,含笑接过他们的话。纵然那些过往充满了喜悦与幸福,他们也永远回不去了。从今往后,便只管往前看就是。

  说了好些话,李遐龄有些昏昏欲睡了,李遐玉便让他进衾被中安睡。横竖他年纪还小,也不必拘泥什么男女之别。而她一边轻轻抚着他的头发,一边问道:“阿兄,眼下驼队正往西行?径直去灵州州府?”

  谢琰颔首:“以康郎君所言,确实是直接家去,不会再绕道了。毕竟眼下薛延陀之乱尚未平定,他们也不愿意冒险。”虽说粟特商人逐利而生,但若是事态紧急,他们也不会贪婪到冒性命之危的地步。

  “灵州州府治所在回乐县,再往东北行几十里便到弘静县了。”李遐玉神色越发缓和,“并不算远,咱们只需在州府雇一辆马车,一日即到。”到了灵州后,至少他们可将那些散钱拿出来花用。

  谢琰见她双目透着亮光,难得流露出期盼之态,不禁也勾起嘴角:“所以,你大可安心养身子就是。也是我这做阿兄的未能保护好你,才教你既疲累又思虑过甚。若是因此而损坏了身子……”

  “阿兄很不必自责。我这不是安然无恙么?而且,阿兄若总是将我当成那些柔弱的小娘子,我才不乐意呢。”李遐玉道,刻意抬起手臂:“寻常小娘子可能同我一样,拉得动两石弓?射得了饿狼?”

  谢琰失笑:“是我错了。元娘巾帼不让须眉,一向厉害得很。”

  李遐玉抬了抬下颌,做出骄傲之状。谢琰觉得她这般神态尤为可爱,不禁笑出了声。两人正低声谈论着往后的打算,帐篷却突然被掀了起来。他们回首看去,便见方才那位胡女躬身而入,冲着他们嫣然一笑。她身后,一位年约而立之岁的胡人亦弯腰跟了进来。那胡人生得眉目深邃,唇上蓄着两抹翘起的小胡子,衬着含笑的面容,显得格外亲切近人。

  “康郎君。”谢琰行了叉手礼,又对李遐玉低声道,“这便是这一行商队的主事。”

  因李遐玉半坐半躺,不便行礼,便也只是拱了拱手:“多谢康郎君相救。”

  这位康郎君不着痕迹地打量了她一番,笑着回礼道:“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谢小郎先前便说这是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某却是不敢当的。”显然,他言辞之间并不当他们是孩童,而是待他们如成人一般彬彬有礼。

  “若无康郎君收留,我们兄妹三人早便成了这荒漠中的孤魂野鬼。这救命之恩,康郎君不敢当,我们却不能不报。”谢琰接道,朝着李遐玉使了个眼色。李遐玉微微颔首:他们原本打算徐徐图之,稍缓之后再提出同去灵州,但既然人已经来了,就此趁机说明白也好。

  康郎君假作没瞧见他们的神态,也无视了自家娘子不断扯他袖子的小动作:“某在家中行五,谢小郎、李小娘子唤某康五郎便是了。”他的妻子见他毫无反应,有些不满地轻轻哼了一声,接道:“我还未与李小娘子通过名姓呢。我姓石,你只管叫我石娘子便是。”

  李遐玉浅浅一笑,顺水推舟地唤了声“石娘子”,便接着道:“康郎君或许已从我阿兄那里得知,我们正要去灵州投亲。不瞒二位,我们人小力孤,很想随着贵商队一同去灵州。蒙康郎君相救,我们无力相报,原本很不该如此得寸进尺。不过,我家祖父正是河间府折冲都尉。若是贵商队将我们带到灵州,祖父定会倾力相报。”

  闻言,康五郎双目瞬间便亮了起来,捻了捻唇边的小胡子,笑得格外热情:“原本某便觉得,谢小郎、李小娘子与李小郎皆仪态不凡,定是出身高贵。想不到,你们居然是折冲都尉之后,果然是官家子弟。咳咳,李小娘子莫担心。方才某便与娘子商量过了,带你们一同去灵州。而且,说什么报答,实在是太见外了些。咱们如此有缘,能相互认识也是佛祖保佑,又何必在意其他呢?”

  石氏也惊讶地抚掌笑道:“真想不到,李小娘子居然是官家娘子。我一直以为,官家的小娘子都是高高在上,看不起我们这些胡商女子呢。想来,如李小娘子这般平易近人,才是真正的名门风范。”

  “石娘子谬赞了。”李遐玉可受不起“名门风范”这四个字。他们家虽然姓李,但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等世家大族毫无关系,顶多只能算是个积累军功而起的暴发寒门而已。倒是谢琰——她不由得瞥了瞥他:说不得便是什么世家大族或者官宦门第出身。

  “康郎君真是高义之辈。”谢琰依然面不改色,将康五郎赞了又赞,“若有机会,真该与康郎君不醉不归才好。”康五郎朗声大笑:“谢小郎若有意,还等什么机会呢?正好我从长安带了好些美酒家来,咱们这便去痛饮一番就是!!”

  两人勾肩搭背地出去了,石氏轻嗔一声:“李小娘子莫怪。他这人,兴致一起便不管不顾了。谢小郎年纪还小,哪里喝得酒呢。”李遐玉回道:“阿兄一直觉得自己已经很不小了,就让他也尝一尝醉酒头疼的滋味罢。”话音方落,两人便相视一笑。

  这一夜,李遐玉搂着李遐龄,睡得格外安心。一觉到天明,醒来之后,她便觉得浑身都轻便许多。或许前些时日压在心头的事确实是太多了些罢。暂且将那些纷纷扰扰放下之后,仿佛所见的一切都多了几抹亮色。

  姊弟二人以青盐漱口,又用湿巾擦干净脸,堪堪洗漱完毕,谢琰便端着肉糜粥、羊奶羹、酪浆以及肉脯、酢菜等吃食走了进来。

  李遐龄睁着圆溜溜的眼,惊诧道:“怎么今日的朝食竟然如此丰盛?阿兄也起得太早了些。”光看这些吃食,谢琰的厨艺简直是突飞猛进。小家伙实在有些好奇:先前还只会熬粥、煮面片汤的人,是怎么做到无师自通的?

  谢琰笑道:“我也是刚醒不久。这几样吃食都是商队准备的,石娘子特地让我们跟着一起吃。想想咱们也该好好补一补身子,我便不与他们客气了。”

  “这商队的人可真好。”李遐龄不由得感叹道,“不但救了咱们,收留咱们,还给咱们这么好的吃食。阿兄、阿姊,不如我们也帮他们做些事罢。滴水之恩,还当涌泉相报呢。又何况他们既有救命之恩、收留之恩,还有施饭之恩呢。”

  李遐玉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的额头:“若想尽力报恩,便须得及时给一些他们需要之物。只是帮他们做些事,谁都做得,又如何能称得上是‘报恩’呢?玉郎,你不妨想想,康郎君、石娘子他们需要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报恩才好。”

  李遐龄皱起眉,果然苦思冥想起来。

  谢琰无奈一笑:“玉郎别急,且用了朝食再说罢。若不趁热吃了,放凉便不妥了。”

  于是,三人围坐在一起,享用起了朝食。肉糜粥中许是放了西域的香料,尝起来丝毫不油腻,反而隐约有种独特的香味;羊奶羹一如既往地柔滑香浓,没有寻常羊奶那般腥膻;酪浆的酸味亦是恰到好处;肉脯、酢菜因是腌制之物,味道略有些重,谢琰、李遐龄吃着正好,李遐玉却有些不习惯。

  用完朝食之后,李遐玉姊弟俩便跟着谢琰出了帐篷。

  昨夜驼队在一片绿洲里夜宿,举目望去,既可瞧见旁边萧瑟的草木与结冰的湖泊,也能看见不远处如山坡似的沙丘。在庞大沙丘的重重包围之下,这处绿洲竟然还能留存下来,实在可堪称是神佛护佑的奇迹了。

  商队正在拆卸帐篷、收拾东西,三个小家伙便都上前去帮忙。石氏见状叹道:“原本都是些金贵人儿,做起这些杂务却都利落得很,也是吃了不少苦罢,看着便教人怜惜。”

  康五郎挑起眉:“这三个孩童可不简单。寻常官家子弟,恐怕也逃不出长泽县城。无论如何,能认识他们,说不得便是我们的运道了。你可知河间府的折冲都尉是多大的官?正四品上——往常咱们便是想去送礼攀交情,他们家也绝不可能搭理。”

  石氏道:“别说是正四品的大官了,便是那些个县丞、县尉,也都是斜着眼看人呢。放心罢,我知道你的意思。最好别教这份善缘断了,与他们常来常往才好。李小娘子看着便是个好相处的,陪着她说话,我也觉着高兴呢。”

  李遐玉三人自是不知他们夫妇说了些什么,帮着干了些活之后,便都微微地出了些汗。

  谢琰道:“元娘,若是不舒服,便尽管说就是。你昨夜刚醒过来,不必太过勉强自己。启程的时候,你与石娘子一起骑骆驼,也好节省些体力。”

  “阿兄放心,我不会逞强。”李遐玉道,“何况,我从来没有骑过骆驼,也很想试试呢。”

  李遐龄踮起脚尖,努力地在兄姊中间增加自己的存在感:“阿姊,阿姊,昨天我便骑了骆驼。坐在两个驼峰之间,晃晃悠悠地,比骑马舒服多了。坐累了,还可往后靠一靠,骑一整天也不觉着累。”

  “当真?玉郎今天也想骑骆驼么?”

  “今天不骑。我想和阿兄一起走,练一练体力。”

  见他十分认真,李遐玉便笑道:“也好。待你累了再骑也不迟。”

  说话间,商队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启程了。石氏果然立在一头骆驼边,朝着李遐玉挥手:“李家小娘子,过来罢,咱们正好坐在一起聊天。我去过长安、灵州,但不曾到过夏州,想听你讲讲夏州州府之事。你可想听听长安的风情?”

  “当然。”李遐玉笑着上前,“不知为何,我从小就很向往长安。可惜祖父祖母离开长安十来年了,也不知他们所说的那些景象是不是早就已经变了。石娘子可得好好与我说一说,他日我也好去长安看一看。”

  两人戴好遮蔽风沙的羃离,这才坐上垫着柔软锦毯的骆驼。待她们都坐稳了之后,那头驯顺的骆驼慢吞吞地起身,缓步加入到驼队当中。驼铃再一次悠悠响起,长长的队伍走进了沙漠深处,继续往西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嗯,昨天忘了说下物价问题了,今天提示一下

  大唐常用的钱:金+制钱(开元通宝),一金=6000钱=6贯,小家伙们身上差不多有四十几金=260贯左右

  那么,贞观时期的物价怎么样呢?

  一斗米=3钱(没办法,二凤治理得太好了)

  据唐人的笔记中记载,在非贞观时期,一个男子一月赚2000钱,就可以娶老婆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了。如果一个月赚8000-9000钱,吃酒吃肉还能雇奴仆。

  所以,在物价比较低的贞观时期,小家伙们身上的钱财,好好节约着过的话,用十来年真没问题~

  当然,对于权贵来说,亿万钱一条裙子什么的都是小case(@安乐公主)

 

  ☆、第十章 终至灵州

  夏州与灵州地处大唐北疆,皆为戍边重城。虽则两州邻近,治所相距不过数百里,但因辖区内地形复杂多变,沙地、荒漠、丘泽、草原相间,又时有马贼出没,交通来往并不便利。谢琰、李遐玉带着李遐龄出长泽县城时,认为以他们之力,弯弯绕绕到达灵州弘静县,须得费时月余。然而,跟随熟悉路途的昭武胡商驼队西行,却一路顺利得很。

  

  驼队走得并不快,朝行暮歇,十分规律。他们越过延绵起伏的沙丘,穿过空旷荒凉的戈壁,时而可见静谧如画的绿洲,时而可见借着地下河水而生的草泽。虽然曾随着孙氏自灵州去往夏州,但那时坐的是牛车,行的是长城内的驿道。先前逃出长泽县时,心神惶惶,也无暇顾及周围风景。故而,李遐玉是头一次领略沿途的景致,几乎被它们的壮阔苍凉彻底迷住了。

  

  在她看来,沙漠戈壁固然险恶,但也别有一种独到的美感。其间绿洲点缀,更有“死与生”的强烈落差,令人不禁心生喟叹。天地造化之功何其伟大,这般景象若让人来营造,即便穷尽人力物力,想必也难以为继。而辽阔的大唐疆域中,又该有多少天地苍茫的大气景致呢?

  

  驼队日行不过七八十里路,却因取了几乎最短的路途,只走了几日,便到达了灵州境内。

  

  与夏州相似,灵州亦是传承数百年的古城,昔年曾是汉朝北地郡所辖之地。后来独设灵武郡,至大唐时恢复旧称“灵州”。黄河自它境内流过,又有贺兰山作为西北凭仗,因而州治所附近的平原地区素来便有“塞上江南”的美称,物产十分丰富。州府所在的回乐县就在黄河河畔,水泽丰饶、湖泊众多,更是风光秀美。

  

  眼下连日来的风雪刚过去,碧空如洗,金乌普照,一路银装素裹,亦是格外妖娆。

  

  李遐玉坐在骆驼上,透过羃离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周围的行人。据她连日来的观察,灵州中部似乎并未遭到薛延陀人侵袭,人们的神情都甚是安宁。不过,亦有传言说,薛延陀人曾突袭灵州最北端的怀远县。这让她有些忧心,因河间府就在弘静县与怀远县之间。若当真有敌人来袭,祖父必定要领军出战。更何况,怀远县是外祖孙家的故乡,也不知他们是否都安好。倘若……不,不会的……她已经失去了阿爷阿娘,再也经不起失去其他亲人的噩耗了。

  

  “李小娘子,约莫傍晚时分,咱们就要到灵州了。”石氏敏锐地发现了她的心情变换,笑道,“你们且在我家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我们便送你们家去。令祖所在的弘静县离州府不远,乘着牛车,一天便到了。”

  

  李遐玉知道他们只想结个善缘,认识祖父祖母,以后也好拜访走动,便并未推拒:“想来祖父祖母也一定希望能见一见我们的救命恩人。只是,我们三人都没有过所,能进去灵州州府么?”

  

  “李小娘子不必担心。你家阿兄早便与阿郎提过了。咱们入灵州的时候,不是曾在一个村庄中歇脚么?因那里的里正与我们相熟,便给你们申办了过所牒文。虽然不曾上呈州府勘验,但你们不过是幼小孩童,瞧起来并非什么坏人,门卒也不会轻易拦下你们。拿了过所牒文,也只是以备不时之需罢了。”石氏道。

  

  李遐玉笑道:“还是阿兄细心。康郎君与石娘子也不知为我们费了多少心,如今我连道谢都觉得有些脸红呢。”

  

  石氏抿唇笑了,亦真亦假道:“我们也是觉得与你们投契,只当是为朋友帮个忙便是了。李小娘子若不嫌弃我这胡商妇人粗鄙,不如往后便与我们多多来往罢。别的不说,你若想买些长安的绫罗绸缎裁衣衫,我们一定给你带最漂亮的。”

  

  李遐玉道:“那可是再好不过了。祖父、祖母也时常怀念长安风物,石娘子若能再带些长安美酒,他们定会按捺不住全部买下。”她也算是委婉地提醒石氏与康五郎,与他们家来往不必准备什么贵重礼物,就像寻常人家那般有来有往送一送节礼便足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颜风华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