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颜风华录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3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7:44

  柴氏扶着他,笑道:“大郎也想跟着去瞧呢!若不是外头风雪大,让乳母抱着他去看看也使得。否则,这小子执拗的脾气一上来,便指不定要自个儿爬过去了。”她话音方落下,孙小郎便挣扎着从她怀里爬出来,斜着身子就要往榻下栽。

  李遐玉忙将他抱起来,递给茉纱丽安抚:“果然想跟着去呢。”

  茉纱丽轻轻摇着小家伙的身子,叹道:“他阿爷平日也并不经常家来,不知怎地,爷俩却偏偏亲热得紧。若是半日不见他阿爷,便要干嚎起来。罢了罢了,我实在是拗不过他,带他去演武场看着罢。”

  孙秋娘忙命乳母准备了厚实的襁褓,把小家伙裹得严严实实:“阿嫂记得撑着伞,莫受了寒。”说话间,茉纱丽便已经穿上赤红狐裘,又戴上灰貂皮昭君套,披上银鼠皮披风,将小家伙搂在怀里护住,由婢女打着伞、数个小婢围拢着挡风,漫步出了内堂。

  不过片刻之间,内堂中只剩下柴氏、李遐玉、孙秋娘三人。柴氏便将她们招到身边,一手揽着一个:“元娘成婚,我心中挂念的事总算也了结一半。只等玉郎再过几年成亲,秋娘也许了人家,就可安心等着抱重孙子重孙女了。”她虽有心让孙秋娘与李遐龄亲上做亲,平日里却并不显露出来,说话时亦十分周全。故而至今为止,孙秋娘从未发觉长辈的心思,撒娇道:“祖母,儿不想嫁,只想陪伴在祖母身边,也能替祖母和阿姊打理内务。”

  “好孩子,婚姻的缘分是说不准的。你阿姊先前不也说过不愿嫁,要出家为女冠之类的话?你瞧她如今,不是过得很滋润很自在么?”柴氏笑起来,捏着她的鼻尖,“可见日后过得顺不顺心,嫁不嫁便不必再说,嫁什么人才最为重要。你的新婿,祖母也必会千挑万选,不会让你为难。”

  孙秋娘不再与她争辩,只是皱着鼻子拿眼角瞥向李遐玉,无声地求救。李遐玉遂忍不住笑起来:“祖母,秋娘脸皮薄,便暂且不必与她提这些了。待到她及笄之后,再与她相看也不迟。咱们灵州的好男儿并不少,那时候寻也使得。”

  “她的脸皮薄不薄,我还不知道么?”柴氏道,“论虚岁,如今已经十四,翻过年就十五,也不小了。”

  “……那是虚岁,离及笄还早着呢!况且祖母不是说,早成婚也不好么?”孙秋娘赶紧抱着她的手臂撒娇,“等到十六七的时候再说这些事也不迟。”

  柴氏听了,回过神来,又叮嘱李遐玉:“早先替你调养身子的时候,我也曾叮嘱过你,最好迟些再有身孕。这可是大医者曾提过的,年纪不足就开始生养,容易伤身子。所以,你可得千万小心些,满了十六之后再有孕也不迟。横竖又没有舅姑在身边,无人会盯着你们。”

  “儿省得。”李遐玉低声应道,脸微微一红,“儿一点也不着急。”至于一心想要三儿两女的某人,就让他干着急去罢,也不必理会。

作者有话要说:  谢三郎:刚刚用书贿赂小舅郎,结果转头就翻脸了,啧

  李玉郎:书当然没有阿姊重要!!

  ————————————

  李玉郎:姊夫姊夫,说好的书呢?

  谢三郎:呵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事渐起

  

  十日的婚假听起来似乎并不算短,然而两人独处的甜蜜时光却像是流水一般转瞬即逝。纵是再如何不舍,谢琰终究仍是准时赶回了河间府军营点卯。李遐玉将他送出门后,便吩咐仆婢将该封存之物都收拾起来,留了些行事周全之人看宅子,就带着几车惯用的物什,回到李家别院住对月。说是住对月,实则是搬回家来。至于那小别院,或许须得谢琰得了长假时才能再度派得上用场了。

  归家之后,李遐玉每日的生活与出嫁前几乎相差无几。习武习字、煎茶点茶、打理庶务、陪伴家人,十分随意自在。不过,到了年节之时,她却不能像以往那般随性,而是须得以谢琰之妻的身份出面交际,给同僚上峰等诸般人家送节礼、赴宴饮等。

  谢琰作为河间府校尉,本便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的同僚上峰皆是熟识之极的人家,以往便经常来拜访柴氏,见了李遐玉也只有满口夸赞的,自是不会过于为难。然而,轮到灵州城内那些官眷世家的时候,便是免不了诸多风言风语了。刺史府、都督府、司马府等众多宴饮场上,仗着门第高且父兄郎君官职高便对她明讽暗刺者,真是数不胜数。她权当什么都不曾听见,泰然自若,令那些人大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倒教有些官眷高看了一眼。

  及节前,她又去了一趟慕容府探望李丹薇。因天候寒冷并新诊出身怀双胎之故,李丹薇近来并未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宴饮中露面,听闻她受欺负的消息,冷哼道:“不过是些破落户罢了,见不得你嫁的谢三郎居然是陈郡谢氏子,心中正发酸呢。说不得还做着美梦,想着你这寒门之女能嫁高门,她们也是明珠蒙了尘——也不自个儿照照镜子好生瞧瞧!可惜你出嫁后,倒不好如以往那般肆意,不然便是狠狠地刺回去又如何?且再等些时日,我去替你出口气。我这个怀远县主的封号,可不是挂着好看的。”

  “有了县主姊姊这番话,我还担心什么呢?”李遐玉禁不住笑出声来,“就等着县主姊姊给我撑腰了。你知道,我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拐弯抹角的冷嘲热讽,白白耗费时间。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便觉得该动手教训了。只可惜如今是谢家妇,倒不好传出什么奇怪的名声,免得给日后留下什么隐患。”

  “赶紧让谢三郎升作果毅都尉,我便去央祖父兑现许给你的县君诰命。”李丹薇道,“身为诰命夫人,看她们还敢不敢多嘴多舌。我依稀记得,好像还有一级乡君的诰命,是专门赐给流外勋官之母妻的。不过,眼下你并不算适合,倒不如再等上几年。说来,这诰命本是你自己挣来的,却还是须得仗着谢三郎升官才能得到,可真是不公。”

  李遐玉听了,依旧很是坦然,只浅浅笑道:“原本我便不是为了诰命而出战的,能得了都督的赞许,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说来,三郎是陈郡谢氏子的消息究竟是如何传出去的?莫不是迎亲的时候,教那些傧相宾客看出了端倪罢?或者,是谢家大兄待客的时候不慎提起了只言片语?”

  “你家谢三郎那模样气度,瞧着便完全不似寒门子弟,猜他是陈郡谢氏子的人早就多得很了。只是见他没有家族扶持,又是个微末的武官,有些半信半疑,才没有贸然与他来往,甚至于上门提亲而已。你们成亲的时候,他的兄长亦是样貌风度谈吐无不出众,谁还会怀疑他的出身门第?”李丹薇回道,“恐怕有不少人早便悔恨得捶胸顿足了,所以才瞧你百般不顺眼,拿着你出气。”

  “只希望这些人中没有什么好事者,特意去陈州打听谢家之事,将我们二人的婚事传得沸沸扬扬……”李遐玉蹙起眉,“三郎曾说过,谢家没落之后,已经许久不与其他顶级门阀世家来往了。可能消息也不会那么灵通罢。”

  “便是他们知道了又如何?你已经是谢家妇,连宗子谢大郎都认了,谁还能不认?”李丹薇握住她的手,轻轻摇了摇,“若是实在担心,多派些人手去陈州盯着。有什么风吹草动,你们二人也好应对。我真是从未见过,还有这般防着紧着的母子。你那阿家身为太原王氏女,居然如此不好相与,弄得母子离心,真是令人觉得感慨万分。”

  “我们如今过得逍遥自在,可不想因疏忽之故,惹来阿家的雷霆震怒。”李遐玉轻轻一叹,“其实我们并不惧怕她什么,只是觉得她会阻挠我们的打算,干扰我们的生活,令大家都不得安生而已。三郎顺风顺水地走到如今,若是因她之故耽误了,他心里必然不会好过。这位眼里只有进士才算是晋升之途的阿家,定是瞧不上他这种从七品下的小武官的。”

  李丹薇听了,自是十分同情:“放心,有你怀远县主姊姊在呢,必定会一直为你撑腰的。便是长辈,想来她也须得给我三分颜面才是。不然若是我发了威,必教她的儿子侄儿兄弟外甥们永远都升不得官,该怕的便是她了。”

  “是,是,是。”听到她这般豪气万千的发话,李遐玉收了些许愁色,不禁粲然笑了起来,“县主姊姊的威望,何人能及?说来,姊姊你近来的脾性真是越发霸气了几分,连我都有些自愧不如了呢。莫不是终于领会了该如何做一位御封的‘县主’?”

  “不好么?”李丹薇挑起眉,“我只是如你那般,再也不愿意忍耐着罢了。无论是谁,都不能再勉强我做什么。便是阿娘,说了不中听的话,我也会明白地说我不爱听了,她看在我腹中怀着双胎的份上也不好指责我什么。果然,如今神清气爽,真是畅快得很。阿若也说,就该如此随性一些才好。”

  “当然很好。”李遐玉俯下身,小心地贴在她的肚腹上感觉着里头的微末动静,轻声道,“若是姊姊你永远都能如此惬意,那便再好不过了。”

  李丹薇垂下眼,轻抚着她的背:“咱们姊妹都经受过许多事。我觉得,一定是这辈子的苦难都已经熬过去了。所以,日后必定都会顺心如意的。便是稍有不如意之处,也定会渐渐转好。元娘,你不必担心。”

  “尽人事,听天命。”李遐玉接过话,“姊姊放心,我并未多想,也在尽力为我和三郎的未来筹谋。我明知将来会遇上什么样的阿家,明知可能会受什么刁难,也仍然要嫁给他,自然不会辜负自己的情意与信念。”许多事,她不能等着谢琰去做,而是应当自己想得更周全一些,更主动一些。

  自慕容府归家之后,李遐玉便回了内堂拜见柴氏。她步入门内之时,正好瞧见一位眼熟的部曲匆匆退出来:“祖母,方才那个是侍奉在祖父身边的部曲罢?如此行色匆匆,可是有什么事发生?”

  柴氏展开信件看了几眼,又将旁边密封的信匣交给她:“据说北疆有异动,都督命河间府上下夙夜警备,应当是不久之后便要出兵了。为了平息其他人的嫉恨,三郎已经许久没有得到巡防的机会,这回都督亲自点了他的名,总算不必被压着了。”

  “仍是跟着慕容果毅出战?”李遐玉打开信匣,匆匆浏览之后,蹙眉道,“校尉底下到底只有二百四十人,还是将家中的部曲都遣过去更安稳些。新练出来的部曲都尚未见过血,也需要这种机会。不过,到底出了什么异动?怎么乌迷耳竟并未派人来送信?”最大的异动,莫过于薛延陀夷男可汗病死,二子相争,兄弟阋墙。不过,若当真如此,怎么可能传不出消息来?

  “多想无益。”柴氏道,“咱们将该做之事做好便是了。情况未明之际,你也不必想着随三郎一同出征。以前只几个熟识的人一起出征,你带着女兵部曲同住也无人会说什么。如今整个灵州的府兵或许都会北征,你贸然出现便不太合时宜了。若是得了什么诰命封号倒也还好……罢了罢了,暂且留在我身边罢。”

  “祖母放心,如今正是年节的时候,家中一片忙乱,儿当然要留下来襄助祖母。”李遐玉笑道,“什么节礼宴饮,总不能让祖母事事都帮我打算,替我挡回去。”作为谢琰的新妇,她如今最该做的,便是帮他经营好家人、同僚之间的关系。

  诸如,趁着如今陈州老宅尚一无所知的时候,将谢家大兄与大嫂彻底争取过来。日后便是阿家生事,也能多两个转圜之人。大嫂是阿家的内侄女,又是阿家亲自为大兄求娶来的,说话定然有几分份量才是。只要她是个明理之人,又完全没有利益的纠葛,她们便应该不难交好。至于给老宅的节礼,照旧多送一份,心照不宣地让大兄以他的名义送回去便是了。虽然面上得不到任何益处,私底下却得了大兄的赞许,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同僚,无论关系好与不好,多备些节礼总不会错。若是脾性不合,维持面上的情谊便足矣,无须在意她们背后说什么做什么。到底谢琰升迁与否,靠的也不是他们。他们反倒要指着日后分谢琰的功劳,便是看在李和与柴氏的份上,也不敢随意撕破颜面。至于上峰,无非是郭果毅、何果毅、慕容果毅三人了。慕容若且不提,怀远县主姊姊刚许诺要替她撑腰呢,闺中密友自是与众不同。倒是郭巡与何长刀两家的节礼,须得悉心准备。他们如今与李家算是通家之好,无论是长辈或同辈,亲近些亦是应该的。

  既然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李遐玉做起事来自是有条不紊,安排得十分妥当。柴氏对她一向放心,只看了她的节礼单子,便连连颔首。年前谢琰又派人送了几回信,只略提了些战事,余下的便皆是各种腻人的思念之语了。将近元日的时候,河间府千余府兵皆北上巡防,只剩下李遐龄一个儿郎的李家依旧十分平静地过了年。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别重聚

  

  许是因巡防及时的缘故,所谓的北疆异动并未波及灵州等地,民众们依然欢欢喜喜地度过了正月。不过,河间府千余府兵却始终没有半点消息传回来,令武官们的家眷颇有几分坐立不安。然而,见回到李家老宅的柴氏与李遐玉等人依旧淡定如常,她们也渐渐安下心来。在这种时刻,没有消息也算是一种好消息了。

  风雪严寒转瞬即逝,或悠闲或忙碌之间,便又至晚春时节。进入三月之后,莺飞草长,姹紫嫣红开遍,灵州城内外亦渐渐恢复了繁华热闹的景象。去往郊外踏春者比比皆是,准备上巳节游玩的小娘子们亦是满含期盼,将颜色鲜艳的春衫着上,希望更能衬出自己的好气色。天候转暖之时,李遐玉便约了李丹薇前往庄园中闲居。她狩猎习武锻炼女兵,李丹薇则采集百花准备亲手酿百花酒给即将出世的孩儿们。

  深夜,正熟睡间,一个带着些许寒气的拥抱将李遐玉从梦中惊醒。她睁开睡眼,瞬间便完全清醒,紧紧回拥住来人,感受着那熟悉的气息:“何时回来的?可曾受伤?”言语间,自是难掩思念与担忧之意,完全不似平时那般淡然平静。

  谢琰吻住她柔软的双唇,低声道:“不用担心,我的身手你还不知道么?不久前我们才悄悄回了军营,猜着你大概在庄园中等我,便暗地里出了营地。”只要想到爱妻就近在咫尺,他便觉得连一时半刻也不能再等了。新婚十日之后,便离开了一百余天,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怎么可能安然待在军营之中?

  “阿玉,你想不想我?我几乎每时每刻都想着你,有时回望四周,便依稀觉得你正策马立在身旁……真该让你与我一同去才是。”以往即便是出征,大多数时刻他们亦是比肩作战,故而从来不曾感受到思念竟然是如此刻骨铭心。更何况又不许送出消息一解相思之意,委实难熬之极。

  李遐玉主动地贴近他低语的唇,伸舌与他纠缠,许久方稍稍分离,道:“下一回,我定与你同去……我也舍不得你……”这般炽热的情话说出口,她的双颊便倏然染上霞晕。谢琰闻言,双眸变得无比暗沉,再也不克制满腔情潮。

  耳鬓厮磨,蚀骨缠绵。直至过了许久,两人才停歇下来,要了热水一同洗浴。沐浴之时,又免不了再度动情。若不是担心水太凉会令李遐玉受寒,食髓知味的谢琰恐怕还舍不得这一番闺中之趣。洗净之后,他披着长衫,将李遐玉横抱起来放在长榻上,替她擦身擦发:“这些时日,可曾发生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李遐玉慵懒地依偎在他怀中,“便是成了你谢三郎的新妇,也不过是多了些人情往来的杂务罢了。年节之时住在灵州,难以推拒,后来回到弘静县,便没有什么宴饮帖子追着过来了。何况我在庄园中住了将近一个月,有十娘姊姊作伴,更是无人胆敢来扰。你呢?怎么北疆的异动,竟什么消息也不曾传出来?”

  “据闻夷男可汗一度病重,突利失与拔灼一触即发,故而此番我们都在大漠附近巡防,以防万一。此消息不便外传,出征之前祖父严查我的信件不许我明说,所以才未曾告诉你。不过,守了两三个月,乌迷耳派人来告知,说是夷男可汗病情好转,绑着两个儿子大加叱责,又召集各部族长可汗比武示威,已经将漠北乱象暂时稳了下来。”

  “如此说来,短时间内,应是不必再大规模北征?若是他日令你跟着慕容姊夫巡防,我定要随着同去。新练的百余女兵从未上过阵,须得好生历练一番才是。给你的部曲也未派上用场,实在可惜了这等好机会。”

  谢琰失笑,忍不住逗弄她道:“方才还直说舍不得我,如今又何须寻什么女兵部曲历练的借口?难不成只有那种时候,你才愿意说实话与我听么?只可惜,我却听得有些不尽兴。阿玉,再说几次来听一听?”

  “说着正事呢,你又胡闹。”李遐玉在他怀中蹭了蹭,坐起身来,“还不赶紧回军营里去?若是教祖父发现了,难免用军法处置了。”说着,她往半合的窗户外瞧了一眼。此时正是黎明时分,若是不赶紧回军营,恐怕便迟了。“去罢,想必过两天便是休沐,你再来庄园中接应我,咱们一同回老宅。”

  谢琰有些不舍地抱着她温存片刻,她又帮着他端整衣冠,这才依依分别了。直至马蹄声再也听不见,李遐玉才披着衣衫回到屋内。方才很有眼色地避开的两名侍婢立即围过来,替她拢着半湿的长发,忙不迭地生了炭盆为她驱寒:“郎君回来固然是喜事,元娘也须得顾念着身子才是。好不容易才调理妥当,若是无端又受了寒,又须得饮一段时间的苦药汤子了。”

  李遐玉任她们碎碎念,含笑靠着隐囊,随口吩咐道:“明天将前些时日咱们猎得的野物都送去军营,给祖父尝尝新鲜。再命人立即给祖母送信,告知他们已经安全回营的消息,也好教祖母安心。如今出发,或许正好赶上县城城门打开的时候。”

  因折腾了大半夜,委实有些累了。不知不觉,她便睡了过去。思娘与念娘替她盖上衾被,小心翼翼地离开屋子,将她的吩咐传给外头守候的女兵。两人心中也替自家娘子高兴,新婚之后便别离这般久,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只希望郎君能在家中多待些时日才好。即便不提别的,也能教元娘开怀一些不是?

  谢琰悄悄回到军营的时候,正好撞上同样蹑手蹑脚的慕容若。两人对视一眼,假作什么也不曾看见,便各自回营帐去了。不多时军营内便响起鼓声,将士们纷纷涌出来去校场上操练。一夜未眠的慕容果毅、谢校尉也如往常一般精神奕奕地在队列中穿梭,或指导众人战斗,或索性下场比试,与往常毫无二致。

  手持陌刀立在旁边的李和抚着长须,斜睨着两人,轻哼了一声,心中暗道:两个臭小子,若不是看在孙女新婚、怀远县主待产的面上,岂能轻饶他们暗自出营的过错?这一回便罢了,再有下一回,一定得将他们绑起来,打上几十军棍以儆效尤!!不知为何,谢琰与慕容若二人突然觉得脊背发寒,警惕地往周围看去,却一切如故,并没有什么异样。两人只得将疑惑强压在心中,越发兢兢业业起来。

  今岁上巳节与寒食清明相连,故而军营中许多武官都得了三日休沐假期。谢琰辞别李和、孙夏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庄园去见李遐玉。李遐玉早便牵着马在庄园门前守候,见他远远地带着数名部曲御马而来,立即翻身上马,笑道:“且不忙着家去,随我去旁边庄园探一探十娘姊姊罢。她眼下身子有些沉重,我每日都去看她。这几日她正要回灵州待产,许是将有些日子不见,正好向她辞别。”

  谢琰微微颔首:“方才便见慕容已经迫不及待地奔回去了,走罢。”

  李丹薇的小庄园就在女兵庄园之侧,驱马只须两柱香便至。当谢琰与李遐玉赶到的时候,就见一群侍卫匆匆忙忙冲了出来,焦急万分地牵马呼啸而去。两人互相看了看,李遐玉脸色立即沉了下来:“许是出了什么事!咱们赶紧进去瞧瞧!”

  他们来到正院内堂前时,慕容若正心焦难耐地在外头转着圈,并未发觉他们二人来了。李遐玉见一群婢女忙乱地在内堂和临时准备的产房间穿梭,蹙眉道:“明明还有一个月才足月,怎么今日便发动了?赶紧派人回老宅去请祖母过来坐镇,再带几个弘静县有名的产婆过来!灵州那头也立即使人去请崔县君!你们别慌张!如今不过刚发动,离生产还有些时辰!医女可在里头?十娘姊姊的傅母呢?”

  侍奉李丹薇的婢女见慕容若已经急得惶然不知所措,立即过来向她禀报道:“医女已经在里头了,傅母前两日回了灵州,说是会带产婆过来以防万一……”这位傅母并非从小侍奉李丹薇之人,而是她封了怀远县主之后,卢夫人特意给她的,故而其实并不算亲近,也是卢夫人明摆着安在孙女孙女婿身边的人。长者赐,不敢辞,李丹薇平日里也只能敬而远之。

  李遐玉自是知道底细,不免银牙暗咬,道:“真是混账东西!如此紧要之事,也敢随意怠慢!待她回来,立刻锁了关进柴房里,听候十娘姊姊发落!产房已经备好了么?将十娘姊姊抬过去!医女虽然在,但还是请些合适的医者在外头等着更周全些,立刻去请来!”毕竟是双胎,生产比单胎要艰难许多,她心里实在有些不放心。

  慕容若听得她的声音后,有些慌慌张张地走过来:“十娘不会有事,是不是?我能不能去产房里头瞧瞧?在吐谷浑,没有什么男子不可入产房的规矩!我想进去陪着她,不教她一个人忍着痛苦!”

  “姊夫既有心,便赶紧去洗浴,换身干净衣衫。”李遐玉冷静地道,“吐谷浑确实不必遵循什么大唐的规矩。想来姊姊也定是想亲眼见着你,才觉得心里安心。”打发了慕容若,又见周围已经是井井有条不再忙乱,她才略松了口气:“幸好赶上了。”回首再看谢琰,却见他拧着眉头,一脸凝重。

  “三郎?”她唤道,过去握住他的手。这种时刻,她才发觉,原来自己竟也紧张得双手都有些颤抖:“十娘姊姊定会无事的,我方才并没有落下什么……”

  “你安排得很妥当,有祖母赶过来坐镇,应当无妨。”谢琰低声宽慰道,又难掩担忧地望着她,“只是我没想到,女子生产竟如此凶险。阿玉……你说得是,什么三儿两女,我都不想要了。我不愿见你忍受痛苦,更不愿见你遇到危险。只要能凑成一个好字,甚至只需一儿或一女,我便心满意足了。”

  李遐玉怔了怔,轻轻笑起来:“想不到,连你也吓坏了。你这般反复无常,可别将咱们的孩儿吓走才好。安心罢,到时候,我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不会有事的。便是你不在我身边,我也会安安生生地将咱们的孩儿生下来。”

  谢琰攥着她的手,望着她坚毅的侧脸,久久无言。虽说令他心折的,便是她如此坚定独立的脾性,然而听见这样的话,到底心中仍是心疼之极:“不,我一定要守护在你跟前,守护着你,看着咱们的孩儿出生……”

  李遐玉横了他一眼:“孩儿都不知还在何处呢,你就悬起心来了……可真是杞人忧天。”

  谢琰不由得笑了,转念想到这是在别人家中,遂不再多言。

  ☆、第一百二十六章 翘首期盼

  

  因着李遐玉事事安排妥帖,又有柴氏及时赶过来坐镇的缘故,突然于庄园中生产的李丹薇在慕容若的陪伴下,有惊无险地得了一对龙凤孪生子。她常年习骑射,身子骨较为强健,生产完后只是有些虚弱,精神却依旧不错。见自家两个孩儿虽并非足月,哭声却很是洪亮,精神气十足,便连连催着傻笑的慕容若:“让元娘赶紧进来瞧一瞧。不管是取中了女婿或是媳妇都使得,随便她挑就是。”

  新晋为耶耶的慕容若一时未回过神来,便依言去将李遐玉请进产房。不过,待他意识到自家的孩儿还没抱几下,便已经许了一个出去,立即就急了。然而,他到底不忍心向着辛苦了数个时辰的娘子多言什么,便去外头院子里寻了谢琰低声抱怨:“哪有如此年幼便定下儿女亲家的道理?谁知孩儿们到了年纪之后,会相中什么样的郎君娘子?这般定下来,岂不是如同儿戏?”他与十娘是彼此钟情才成就了婚事,又如何能忍心儿女们日后因青梅竹马的情谊所惑,将婚姻大事就此交托出去,反倒遇不上命定之人?

  “不过是说一说罢了,你担心作甚?十几年后的事,如今想来又有何用?不若等他们真正到了年纪之后,再考虑这些亦是无妨。”谢琰淡定地回道,见他抱怨之时眼角眉梢仍是喜气洋洋,心中难免有些羡慕——慕容的运道简直再好不过,儿女成双,“好”字一次便凑了个齐全。然而,转念想到双胎生产如此艰难,又觉得倒不如顺其自然得好了。

  这时候,崔县君紧赶慢赶地驱车来到庄园中,急得脸色煞白。乍听闻龙凤双胎这个好消息之后,竟一时虚软地昏倒在地。幸而医女与医者都尚在,连忙与她诊治,开了个压惊的药方。慕容若又忙让仆婢将她安置在后院正房中住下,让婢女熬药照顾起来,这才松了口气。

  柴氏见了,自是唏嘘不已:“从灵州一路赶到贺兰山脚下也不容易,想来传话之人说得有些严重,才教她一直悬着心罢。”李遐玉扶着她,浅笑着宽慰道:“崔县君也是一时情急,并没有大碍,祖母不必替她担心。说起来,祖母这一日亦是十分累了,咱们且回自家庄园中歇息罢。十娘姊姊方才歇下之前,也让儿替她好生谢一谢祖母呢,说是若没有祖母在,也不知外头会乱成什么模样了。”

  “也不过是吩咐了几句罢了。”柴氏轻轻地拍着她的手,“将心比心,这孩子一直过得不容易。不过,两个孩儿生在上巳节,亦算是大吉之兆了。方才我细细想了想,若是不慎在庄园中生产的人是你,只怕我也会和崔县君一样忧心忡忡。不如过些时日,咱们祖孙几个再去尼寺里抄经斋戒,为你们多积累些福德罢。”

  “都听祖母安排。”李遐玉回道。柴氏方才是骑马而来的,谢琰已经命人安排了舒适的牛车乘坐。慕容若也匆匆出来相送,有些激动地说了许多感谢的话,又道:“我与三郎是知交,元娘与十娘亦是挚友,我们素来视郡君如同祖母。若是郡君不嫌弃,日后便将我们当成孙儿孙媳便是。”

  不待柴氏回应,李遐玉便似笑非笑道:“原来道谢尚且不够,姊夫竟然还想与我们抢祖母?”说着,她便作势扶着柴氏上牛车:“姊夫可真是好盘算,我却不想轻易教你如愿,夺走祖母的宠爱!”

  慕容若心知她只是存心打趣而已,便又行了个叉手礼:“好元娘,你既然一直叫着姊姊姊夫,坐实了亲戚关系岂不是更好?说起来,本该从十娘来论亲戚,都是同姓也便宜,无奈她身后一家子人虎视眈眈,也不好提起此事。我却是无妨,长辈只得阿娘一人,同辈亦只有堂兄堂嫂,若能再得一门亲戚,他们也只会替我高兴。”

  柴氏微微颔首,拍了拍李遐玉的手,和蔼地笑道:“我原想着,以咱们彼此之间的情分与缘分,眼下这般来往也够了。想不到,你们心里还存着这样的念头。也好,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若能得了你们这样的孙子孙媳,我自然只有高兴的。”

  慕容若喜出望外,接道:“待十娘出了月子,我们一定带着两个孩儿去给祖父祖母行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颜风华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