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颜风华录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华飞白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3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7:44

  待他们来到王氏的院子里时,谢璞与小王氏、谢玙与颜氏都堪堪赶到。兄弟妯娌几人都匆匆忙忙地交换了个眼色,实在猜不出王氏这么晚了到底还能折腾出什么事来。小王氏与颜氏都眼皮子直跳,想起王氏先前给的那些绫罗绸缎与头面首饰,心里总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守在内堂门口的侍婢给他们打起帘子,轻声唤道:“郎君与娘子们都来了。”

  屋内正勾着嘴角笑的王氏听了,立时便双眉倒竖起来。她只让侍婢去唤谢琰夫妇,何曾让大房和二房也跟着过来?必定是那寒门贱妇撺掇着,生怕自己吃了亏,要让兄嫂们过来与她说好话呢!

  她刚要出言斥责,将谢璞与谢玙两房都遣回去,但心中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实在是个敲打的好机会。过去这些时日,她对付那寒门贱妇实在有些吃力,无论是讽刺还是斥责,她都八风不动,简直是无从下手。事后她总是怀疑,长子媳妇与侄媳妇是否在心里都会嘲弄她拿这贱妇毫无办法。不过,今夜若能逼得她求饶或哀哭,必定能震慑心思已经不稳的小王氏,更能让颜氏再也不敢生出什么异心来。

  “进来罢。”想到此处,王氏便红光满面地让他们都入内。

  众人礼数周到地躬身行礼之后,便各自在旁边的短榻上坐了下来。谢琰兄弟三人坐于右列,小王氏妯娌几个坐在左列。王氏那几个装扮得花枝招展的贴身婢女含羞带怯地端上食案,侍奉吃食浆水等物,身段端的是摇曳生姿,可惜没有任何一人注意到她们。

  谢琰抬首端详,发觉王氏的气色似是极好,且显得越发眉飞色舞,心中愈加觉得无奈甚至于悲凉。他们是嫡亲的母子,为何她总是见不得他过得好?之前送的那些包藏祸心之物,他暗自处理了,勉强忍着没与她计较什么,却已经是彻底寒了心。无事尚且能生出是非来,今夜又想出了什么馊主意折腾阿玉?难不成她从未想过,折辱阿玉便是折辱他么?

  “夜色已经如此深了,母亲却仍未安寝,反倒使人将我们唤来,究竟所为何事?”并未待谢璞出声,他便淡淡地问。正要开口询问的谢璞立即瞧了他一眼,心中有些忧虑。母亲许是并未注意到,他却觉得自家阿弟似是越来越不耐烦了。他原本性情便执拗,离家出走多年之后,母子情分已经浅得很了。若是这般磋磨下去,仅有的那一点情分也会彻底消磨干净!到时候,连他也无法想象,他能做得出什么事体来!

  王氏巡睃着他们三兄弟,佯作忧虑哀伤之状,假模假样地拿着锦帕按了按眼角:“今日下午,我做了个梦,梦见了你们的阿爷。他怒斥我说,三郎如今尚且无后,恐他往后无人承嗣,心中忧虑难安。我左思右想,觉得实在不能教他在地下不得安宁,所以便想着唤三郎和元娘来问一问,你们到底有什么打算。”

  谢琰只觉得心中满腔的郁气瞬间便涌了出来,一时间双目冷冽之极。他从未想过,她居然能拿出早逝的父亲作为幌子。难不成她觉得自己这般做,地下的父亲就会觉得安稳了么?如此堂而皇之地拿着逝者作为借口,才是大不敬!!

  谢璞的神情也冷淡下来,甫要出言相帮,便立即被王氏堵住了:“元娘生了染娘这么些年,都未开怀,莫不是伤了身子罢?你也莫要忧虑多思,我听闻有位极擅长妇科的医女,已经派人延请了过来。让她且替你调养着,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给我添个小孙儿呢。”

  谢琰被她生生地气得笑了起来,挑起眉:“元娘生染娘的时候,我正在战场上,后来只匆匆地回去探望了一回。而后,我们一别便是这么些年,前些时日刚刚重逢。母亲,你分明知道我们别离比相聚的时间长久得多,居然能以此作为借口发难?!”若是他不在阿玉母女身边,她还能给他生出儿子来,这才奇怪罢!!

  李暇玉垂目不语,嘴角轻轻地挑了起来。她当然很清楚,王氏并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她只是需要这一个借口来发难罢了。就算是众人心里都很清楚,她此言完全是无稽之谈,那又如何?她只需要蛮横地抓住“无子”这个事实便足矣。

  果然,王氏眉峰拧了起来,拍案怒道:“你如今尚无承嗣之子,难不成是我说错了?!她嫁给你都已经四五年了罢,不但没给咱们谢家开枝散叶,还把持着你不教任何人亲近,难不成是我说错了?!我送给你那几个人都被她弄到何处去了?!你能答得出来么?!无子又嫉妒,出身又低,毫无教养可言,无论是换到哪个人家,也合该出妇了!!也就是我性情仁慈,才能容得下她!”

  “无子是我的过错,与她何干?”谢琰毫无动容,淡漠地回道,“且嫉妒又从何说来?母亲给我的那几个伺候医药的婢女,手脚不伶俐,我还处置不得她们了不成?将她们远远地送去灵州又如何?没有当场打杀了她们还是轻的!”他曾在战场上征伐,手中握着无数条性命,说起“打杀”二字的时候,竟带着血腥的煞气。

  王氏心中一惊,却因自恃身份,态度依然十分强硬:“你既然不满意那几个,那今日就从我的贴身婢女中挑两个收了房!她们都是我从小教养长大的,论起气度,丝毫不比世家旁支嫡女差,定能将你伺候得舒舒服服!”

  闻言,谢琰一眼扫了过去,瞬间便杀气四溢。那几个原本满面嫣红的婢女见状,竟是吓得浑身颤抖起来。她们虽说跟在王氏身边也见过几分世面,但何曾直面过危及性命的威胁?原本见着三郎俊美又身居高位,能做他的婢妾,心里自然是千般万般愿意。如今见他原来是个煞神罗刹,看似随时都能拔刀出来杀人,她们吓得连三魂七魄都要散了,哪里还顾得上羞羞答答或者搔首弄姿?

  见状,谢琰轻轻地笑了起来,带着难以形容的讽刺意味。不待他继续出言,李暇玉便淡淡地接过话:“阿家,儿记得咱们陈郡谢氏阳夏房的家训,是容不得婢生子的。婢生子如同奴仆,上不得族谱,更称不上主子。”当年谢琰可是让她背了整整一本家训与若干世家谱系,她从未见过这种世家大族将婢生子当回事的,如今可真是开了眼界。

  王氏想不到她竟连家训都如此清楚,眯起眼睛。而小王氏与颜氏对视了一眼,立即接过话:“可不是么?不过是几个奴婢,三郎既不喜,自然该早些打发出去。阿家为三郎承嗣着想,亦是一片好心——不妨再等一两年?待元娘将身子骨调养好了,说不得孩子便立即跟着来了呢?”

  “你说得倒也有道理。”王氏顺势下了台阶,见底下众人似乎略松了口气,嘴角边露出了冷笑,“家训中写得很清楚,我一时着急,倒是忘了。既然如此,便让医女过来,好生地照顾元娘罢。当然,三郎的承嗣之事亦是十分重要。我已经使人打听好了,去聘一二正经出身的良妾回来,生出来的孩子便是不认在元娘名下,也是可上族谱的庶子了。”

  原来这才是后着!!她就等着这个时刻!!什么强行送婢女,都不过是幌子!一则坚持要将良妾聘回来,挑拨他们夫妇之间的情谊;二则已经买通那个医女,欲对阿玉不利,日后再以她多病无子为由将她休弃,或者干脆便让她就此病亡!!

  真是一位全心全意为儿子打算的好母亲哪!真是好狠的心!!

  谢琰目眦欲裂,拍案而起,食案因他剧烈的动作而翻倒在地,所有的吃食浆水都散落满地,一片狼藉。而他丝毫不介意,踩踏在这片狼藉上,目光冰冷:“母亲所说的良妾,便是李七娘给你推荐的,出身陇西李氏旁支的庶女?”

  王氏被他的动作惊了一跳,疑惑道:“你怎么知晓?!不错,正是陇西李氏之女。虽是庶女,但聘回来做良妾也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比元娘的出身高得多,不会辱没咱们陈郡谢氏的门楣。也幸而有李七娘从中牵线,不然还遇不上这样合适的。”她说着,竟是渐渐眉开眼笑起来,并未注意到谢琰已是面无表情。

  “好一个陇西李氏女。”他轻轻地笑了笑,语气中却含着几分诡异。谢璞与谢玙都愣住了,小王氏与颜氏更是迟迟未回过神来。

  李暇玉则是好整以暇地掸了掸袖子,笑容晏晏地起身,并立在他身侧:“阿家有所不知,这个陇西李氏女,可并非李七娘说的丹阳房旁支,而是安康房旁支。当初那个数次三番加害三郎的李袭誉,正是安康房嫡支。想来应是他家那些已嫁之女心中不忿,想要报仇雪恨,才安排了这么一个人罢。此人是不是真正的陇西李氏女尚且不能确定,若是入得咱们谢家,定是要对三郎不利的。”

  王氏怔住了,喃喃道:“怎会如此……不可能……她不可能骗我……”

  听她自言自语,显然是承认了,谢璞几人简直要呆住了。而李暇玉倒是早有预料,笑盈盈地接道:“儿倒是不反对阿家聘个甚么良妾进来,不过到时候便不保证这些人会是什么下场了。”态度从容至极,仿佛她所说的是欢迎之词,而非威胁之语似的。

  谢琰冷冷地补上一句:“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胆敢入我三房,我必教她们有来无回。这世间居心叵测的人何其多也,除了阿玉,我一个也不信!婢妾,良妾,我都不需要。倒是每日射箭的靶子都是木头与稻草做的,射起来也没什么趣味,做个活靶子倒也使得了。”

  那几个婢女听了,竟吓得尖叫起来,连滚带爬地躲远了,蜷缩在角落里不敢再看向三房夫妇。谢璞几人则再度被如今剑拔弩张的情境惊呆了,完全不能相信,到底家中什么时候竟成了这般模样。

  ☆、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施一计

  

  “李七娘可是李十娘的堂姊,正经的陇西李氏丹阳房贵女,我与她素来无冤无仇,她为何要蒙骗于我?!况且她们姊妹不是你们自小相识的故人么?怎么可能谋算你们?那个良妾到底是丹阳房旁支还是安康房旁支,查一查族谱不就知道了?她怎会连这种事都要骗我?!”

  回过神来的王氏试图将方才的漏洞都描补过去:“我不过委托她替三郎你物色一二身份合适的良妾,她又何必安这么一个人在你身边?且你们是如何知道的此事?!莫不是就为了推拒这个良妾,所以胡乱安上个借口罢!”

  谢琰望着勃然大怒的她,脸上已经没有任何波澜:“原来母亲宁可信这种心怀不轨的外人,也不信自己的儿子。”若是阿玉不揭破此事,她如何可能会想到去查别人家的族谱?恐怕一蒙头就让人将这个祸害抬进了家门,日后将内宅搅弄得风雨不宁。何其可笑?当母亲的居然会信任一个阴险毒辣的外人,帮着此人谋算设计家人且不说,受到质问的时候,竟还反过来怀疑自家人。

  王氏本能地觉得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折辱,越发怒火激昂:“我知道,你就想护住这个寒门贱妇!!什么都是借口!你不过是受了她的蛊惑,竟什么也不管不顾起来!只是给你聘个良妾,便在这里喊打喊杀的,莫不是要连我也一起当作箭靶杀了?你这个不孝子!”

  她已经气得口不择言,手指着淡然浅笑的李暇玉,恨声道:“都是娶了这个祸害,你才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不论我说什么,连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简直是不孝之极!若是不将她休弃了,这个家还如何能容得下我?!如今皇后都要死了,她还能有什么凭仗?!留着她,于我谢家又有何益?!”

  听得这个惊天的消息,谢璞等几人无不愣了愣,难以置信地看向王氏,又望向谢琰与李暇玉求证。谢琰朝着他们微微颔首,证实了这个消息。李暇玉亦是一叹:“原来,阿家确实是得知了这个消息,才赶在今夜对儿发难。只是,皇后殿下不过是重病,阿家怎么就如此忍耐不住呢?竟是丝毫不担心日后殿下病愈,为儿出头么?”

  王氏见他们承认了,嘴角勾了起来,眼中带着冷意:“都已经病入膏肓了,怎么可能痊愈?她若是死了,武贵妃和杨贤妃且还有得争呢,还能顾得上你?贱妇,莫以为随口一说,便能继续拉着皇后作幌子!从今往后,她都护不住你了!三郎,今日我便将话撂下了,若是你不纳妾,便只能休妻。”

  “若是我不纳妾,亦不休妻,母亲待要如何?”谢琰依旧不为所动,冷淡地回道。

  谢璞瞧着他的神情,已然心急如焚。然而事到如今,他又能如何解决这一回的冲突?母亲都已经将三郎逼迫到这个地步了,他还能如何违着良心替母亲说话?三郎又如何愿意听他的?若是三房今日退了一步,下一回可能就是休妻了!谁都很清楚,母亲绝不会因纳妾而觉得满足,她满心就想着换一个出身高贵的儿媳,根本容不下弟妇!

  “那我便要好好地给你媳妇扬一扬名,让长安城内内外外都知道,她是个品性如何低劣的寒门贱妇!善妒不孝!心狠手辣!”王氏见三房夫妇二人仿佛都没有什么反应,更是焦躁不安起来,“但凡你还在意咱们陈郡谢氏的名声,便不得不休了她!”

  “原来母亲心里还有陈郡谢氏的名声,我还当母亲为了一己私欲已经将父亲与祖父临终的嘱托都忘得一干二净了。”谢琰回道,“当母亲四处污蔑一个先帝亲封,圣人与皇后殿下交口称赞的命妇的时候,陈郡谢氏的名声就已经毁得一干二净了。嫉妒不孝,心狠手辣,原来作为长辈,随口就能给晚辈安上任何罪名,我真是长见识了。”

  “谁说我没有证据?!”居然被幼子如此指责,王氏更是羞恼之极,连声对外头道,“你们都是死的么?还不赶紧给我进来!!”随着她的话音落下,竟快步走进来一群体格粗壮的粗使仆妇,在几个管事娘子的带领下,抖抖索索地跪了下来。

  谢璞与谢玙不知这又是闹的哪一出,有些茫然。小王氏与颜氏却倏然想到了什么,脸上掠过了焦急之色,只恨不得立即提醒李暇玉其中有诈。然而,李暇玉却对着她们轻轻摇了摇首,而后抬眼瞧了过去,笑吟吟道:“证据在何处?儿真想见识见识。”

  为首的管事娘子抬眼扫了她一眼,勉强掩饰住惊惧之色,方伏地禀报道:“娘子……西路宅邸的门都有人守着。奴带着这些粗使仆妇想冲进去,却被她们蛮横地打将了出来,根本没有任何空隙闯进去啊!”

  王氏气得险些倒仰,竟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怒道:“若非做贼心虚,怎么不敢让我的人进去搜!分明底下仆婢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不知是与何处的人来往,偷偷摸摸藏了好些信物!怎么,不敢让我的人进去仔细看一看?!”

  “堂堂四品官的宅邸,怎能容得一群低贱的仆婢放肆?”李暇玉轻描淡写地回道,“且恕儿从未听闻,就因为一群仆婢栽赃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给儿媳,阿家便要大肆搜查院子。儿从未当过贼,也从未做过什么错事,如何能容忍这般慢待?”

  “行得正,坐得端!若是你不心虚,便让我亲自去搜!”王氏冷笑着道,“若是搜不出来,我再也不寻你的麻烦!若是搜出来了……你给我立即滚出谢家!!”这个眼皮子浅的寒门贱妇收了她那么些东西,她便不信一样都不曾留下来。便是吃食都扔了,还有绫罗绸缎与头面首饰呢!还有那些装东西的匣子盒子箱笼呢!怎可能什么都寻不出来!

  闻言,李暇玉竟是拊掌笑了起来,回首笑靥如花地对小王氏等人道:“兄嫂们可听见了?待会儿可一定要为我做主。阿家若是反悔不认了,我自然也是毫无办法,只得请兄嫂们判一判此事的是非曲直了。”

  谢璞脸上满是失望与痛心,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弟妹尽管放心。”小王氏有些担忧望着他,亦是轻轻颔首道:“弟妹安心罢,阿家赐给你的那些东西,我都曾见过。若是那些东西出了事,定然是阿家身边有小人作祟,与弟妹没有任何干系。”

  谢玙与颜氏亦回想起这些时日王氏赐下的各种物品,又联想到方才她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的模样,俱是心中一寒。遇见如此不慈的长辈,送出的所有礼物皆是裹着蜜糖的毒箭,又该是何等令人痛苦不堪的事?偏偏她自以为得计,丝毫不将晚辈们的尊崇与敬意放在心上,竟是百般践踏,教谁还能对她生得出孝心来?

  王氏没想到,方才还满脸茫然的大房二房竟然转瞬间就变了脸色,显然皆对她不孝不敬,越发震怒无比:“什么我给她送的东西都见过?!六娘,你的意思竟是,我专程派人送了东西陷害于她?!”

  小王氏垂眼不语,颜氏亦是侧过首不接话。谢璞、谢玙兄弟更是目光沉痛,甚至还带着几分愧悔之状。李暇玉则依旧安定从容,谢琰冷冰冰地扫了底下那群仆妇一眼,无形之间便透出煞气来:“母亲,不必去搜了。你送的所有东西,元娘都交给了我来处置。吃食里头藏的毒药,绫罗绸缎里头夹带的信件香囊,头面首饰上抹的药物,匣子箱笼里夹着的玉佩之类,我都已经烧了个干净。”

  王氏的脸色瞬间一片惨白,竟是怔怔地望着他,一时间说不出半句话来。

  谢璞与谢玙皆是一震,随即也本能地看向了王氏。在他们犹如实质一般的指责视线下,王氏冷汗津津,禁不住后退了一步。她自知此番做得确实有些过了,目光躲躲闪闪,猛然间瞥见李暇玉腰上的一件玉佩似曾相识,竟是猛地扑过去,劈手便夺了过来。

  “母亲——”谢琰上前一步,皱着眉张开双臂护住爱妻,“母亲这是何意?”

  王氏却无暇理会他,拿着那块玉佩定睛一瞧,竟是大笑起来,总算教她寻见了漏网之鱼:“这玉佩是男子之佩,上头刻着的字——云鹰?弘微?贱妇,你如何解释?!这分明是男子之名!说!!你那奸夫到底是何人?!”

  她得意洋洋,满以为这便是绝地反击了,抬首却见晚辈们皆是神色奇怪地望着她,竟似乎是对她已经彻底绝望了。她不由得攥紧手中的玉佩,却不知何处出了差错,色厉内荏道:“难不成我说错了?!你们自己好生看一看,这不是男子之佩是什么?!上头是不是刻着男子的名字?!”

  室内陷入了一片奇异的沉默之中。

  忽地,李暇玉轻轻地笑出声来,扯了扯谢琰的袖子:“不小心将你的玉佩戴了出来……”

  谢琰自然知道,这绝非他随身戴着的玉佩。想来应当是阿玉心中不忿,刻意让人照着那些夹带之物刻了一块玉佩,就等着母亲往这个套中钻呢。当然,此时此刻他绝不会否认,反而顺着她的话一叹:“母亲,云鹰是元娘的小字,而弘微是我的字。”

  王氏彻底呆住了,手中的玉佩落在地上,瞬时间便摔成了粉碎。她抖着嘴唇,终于明白幼子媳妇到底是算计了她一回。然而她又该如何辩解,自己竟然连她的小字与幼子的字都不知晓?他们应当与她提过,但她那时在想什么?竟然并未记住?连这样重要的事,她都不曾记住,这些时日她到底在做些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王氏的战斗力本来就很差→ →

大家想一想,她上面没有公公婆婆,连丈夫都早逝,在家里根本就是一言堂,哪里有什么宅斗的经验?

被元娘和三郎一直盯着,不管李七娘给她出了多少主意,一计不成又来一计,还是放长线栽赃的这种……都没有任何用处,反而让自己彻底在晚辈面前失去了所有威信和信任

她其实就仗着自己辈分高,所以死命地作,要把家里所有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所有的晚辈对她都失去了信任和敬意之后,她的日子,也就那样了。因为说实话,别说谢璞、谢琰夫妇了,就连谢玙的智商都比她高……

  ☆、第二百一十九章 扫平家事

  

  三更之鼓已然敲响,谢家宅邸内却依旧灯火通明。一群训练有素的部曲仆婢们宛如行军一般,悄悄来到内外院各处门户前,各司其职地紧紧守住,不许任何人等出入串联。几个管事自恃身份,意欲破门而入,却教这些人利落地捆了个结结实实。他们不服,还待要叫唤引起旁人的注意,随即被人卸了下颌。

  中路后院内堂之中,王氏有些茫然地扫过跟前的儿子侄儿,发觉他们目光中或警惕、或失望、或悲哀,唯独没有敬畏之意,更毫无亲近之态。不知为何,她忽然想起他们年幼的时候,围坐在她身边认认真真识字的模样。每个孩子偶尔抬起眸时,总是会朝着她甜甜一笑,满是濡慕之态。究竟从何时开始,她抚养他们长大的感情,便如艳阳底下的水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王氏忽地觉得有些头晕目眩,不自禁地后退两步,复又觉得双腿发软,往地上跌坐下去。离她最近的谢琰疾步上前,将她扶住。李遐玉亦是赶紧过来,把住她的手臂,搀扶着她进入内室。夫妇二人将她送到床榻上歇息,又给她盖上了衾被,神情淡然而疏远,似乎并无怨怪之意,当然亦无关切之情。

  谢璞等人随后亦反应过来,入内仔细探视:“母亲身体恐有些不妥,赶紧邀医者前来诊治罢。”幸而给谢琰治病的几位佛医道医都住在家里的客院中,虽说夜半相扰确实有些不该,但好歹这些名医都是能信得过的。

  小王氏待要安排侍婢前去邀请医者,谢玙却道待名医们应当诚心一些,便亲自掌着灯笼去请了。颜氏不放心,带着仆婢与他同行。李遐玉则命人将王氏那几个贴身侍婢以及管事娘子、粗使仆婢都捆了起来:“若非这些小人挑唆,咱们谢家何至于家宅不宁。好好分辨清楚,既然是家生子,便阖家都捆起来发落。”

  这些奴仆知道太多阴私,若是让有心人逮住,恐怕用不了多少时候便会反口攀咬主家。她绝不能让谢家两代人之间的争斗显露于外人跟前,令人抓住空隙,指责兄弟妯娌几个“不孝”。陈郡谢氏的名声,确实不该因此事而有任何折损。

  小王氏双目微微一动,挽住她的手臂,又淡淡地添了一句:“调配些药,给她们都灌下去。别让她们日后有机会说出些不该说的。”闻言,还待要挣扎的管事娘子、粗使仆婢们都瘫软下来,那几个年轻貌美的贴身侍婢却很是不甘心,哭喊道:“奴愿意给大郎娘子做牛做马!饶奴一命罢!”

  “还不赶紧将她们拉下去?”李遐玉使了个眼色,雨娘与晴娘熟练无比地卸了她们的下颌,“待天亮之后,立刻将她们送去灵州。还是比照先前几人,都放进田庄里头去。若是做得好,自然还有机会回到富贵乡中来。若是不成,便酌情处置了就是。”并非她毫无仁慈之心,只是这些仆婢只顾着助纣为虐,毫无是非善恶之念,合该受到这样的惩罚罢了。况且,与整个谢家相比,孰重孰轻自不必言。

  谢璞与谢琰兄弟二人立在床前,沉默地守着王氏。他们皆听见了外头的动静,却依旧没有作声。毕竟,王氏是他们嫡亲的母亲,既有生养之恩,亦有抚育之情。而如今家中闹成了这般模样,王氏居然做下了这等阴私之事,全无理智与品性可言,心中最煎熬最难过的无疑便是他们兄弟了。

  便听小王氏又问:“元娘,皇后殿下病重的消息,宫中定然守得很严,阿家又是如何得知的?我与阿颜今日都在家中,阿家一直待在院子里,并未出门宴饮,也没有任何人前来拜访她——”说到此处,她顿了顿,懊恼地接道:“中馈由我打理,有人私传消息我却毫不知晓,简直是处处漏洞……”

  李遐玉温声回道:“阿嫂无需自责。这些仆婢看似尽职尽责,其实都听从阿家的话,为阿家传信也在意料之中。咱们日后再好生挑一挑人,将他们的缺都补上就是了。至于传话之人,李七娘李八娘姊妹二人没有这等探听宫闱之事能力,大抵——应当是千金大长公主。”

  这位大长公主她当初确实是得罪得狠了,若非后来圣人又找借口发作削了她的实封,令她不得不暂时蛰伏起来,恐怕她绝不会善罢甘休。当然,如今看来,这些敌人竟是不知不觉拧在了一起,共同来给她找不痛快了。

  小王氏似是惊住了,良久方苦涩地回道:“千金大长公主这等人物,声名早已败坏,常人避之不及,阿家居然……恐怕那个甚么医女,也是千金大长公主府中的罢。除了宗室公主,多少人家中供奉得起医女?”便是博陵崔氏二房,亦是真定大长公主府才养着几个医女。而她们本应是为宫中嫔妃看诊之人,得了太医署精心教养。世族门阀若能得其一,便已经是难得至极了,如何还愿意轻易送给谢家?

  “阿嫂放心,经此一事,想来阿家也不会再受那些小人的蒙蔽,定会与她们断了往来。”李遐玉回道,眉宇间带着几分寒色与久经沙场的悍然,“至于李七娘与李八娘,心思毒辣,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她们。”这姊妹二人不是一直似有似无地炫耀自己的御夫之道么?不是成日谋划着给别人送妾么?不是还想着诬陷人的名声么?她倒是能成全她们,让她们知道什么叫做自食苦果。

  里屋中,王氏忽然张开了眼睛,有些茫然地四顾。她方才听见了幼子媳妇最后那句话,心中一紧,竟突然有些惊惧,于是挣扎着要坐起来。谢琰与谢璞上前,委婉地劝道:“母亲身子不适,且躺着歇息罢,医者立刻便过来了。至于其他事,有六娘、元娘她们处置呢。”

  王氏望着他们,嘶哑着声音道:“我再不起来,恐怕你们这些不孝子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

  她心中有惧意,却不愿意示弱,故而说话间便含着几分怨气。只因她如今终于明白,自己能凭仗的只有两个儿子,若是儿子们不再尊敬她亲近她,她还能过什么样的日子?但她性情一向固执强硬,一时间又不愿意示弱,于是显得越发冥顽不灵起来。

  谢璞定定地望着他,倏然拉着谢琰便双膝跪了下来,伏地道:“母亲,长安居,大不易,确实处处都不适合我们。孩儿明日便辞官,奉着母亲回陈州阳夏老家去。二郎若是今次考不中,也归家去继续备考即可。三郎如今好不容易成了正四品官,是家中的顶梁柱,往后就留在长安罢。”此举,便与分家无异了。

  “大兄?”谢琰大惊,“大兄何至于此?”

  王氏亦是又惊又怒:“你自己考了明经取中了,好不容易做了官,如今却又要辞官?!你当这做官辞官是可这般随意的么?!你还记得你们阿爷临终前的嘱托么?!你还记得振兴陈郡谢氏的责任么?!你如此任性,还当什么宗子?!”

  “若是继续留在长安,母亲恐怕不知又会受到何处的小人挑拨,将好端端的家弄得人心涣散了。”谢璞坚定地回道,“原本咱们谢家兄弟齐心,长辈晚辈和乐融融,眼下却是栽赃陷害无所不为,不仅想坏自家人的名声,甚至要取自家人的性命!若是阿爷与诸位先祖地下有知,恐怕也会觉得六娘不堪为宗妇,儿子更不堪为宗子!”

  “住在长安,于我们何益?!家宅不和,闹得人尽皆知?陈郡谢氏的声名从此一落千丈?!倒不如就此罢手,就算只留着祖先的名声也好,总胜过让他们从此蒙羞!”

  王氏哑口无言,长子字字句句都是在指责她,她亦是无法反驳。她倏然想起早逝的亡夫,他若是得知她做出的这些事,是否会责怪她毫无德行可言?

  小王氏与李遐玉立在屏风外,面面相觑。此时她们却是不便出面,唯有沉默而立,静静听着了。若是谢璞此举以退为进能让王氏回心转意、幡然醒悟,自然是皆大欢喜;但若是非得回陈州阳夏老宅,彼此相隔千里才能恢复安宁,那也唯有遵此下策了。毕竟,如今官位高的是谢琰,最无辜的则是李暇玉,应该保住的也是他们的前程与家庭。

  “大兄……事不至此。”谢琰低声接道,“大兄如今得了不错的名声,圣人也夸赞过,升迁指日可待,怎能错过如此良机?且二兄不知何时才能入仕,你我兄弟正该守望相助才是。否则,留着我一人在朝中孤掌难鸣,不知何时又会沉沉浮浮,谢家又何谈振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颜风华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