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暴君养成史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妖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0 KB   上传时间:2017-07-27 12:17:03

  赵曜简直是心花怒放:“好,我……我到时候也来给姐姐打下手,我保证,下一次,我一定会学会怎么生火的!”

  “好。”沈芊笑眯眯地应允,完全不没察觉自己进了某个小狐狸的甜蜜圈套。

  

第62章 立威

  战争胜利的喜悦弥漫在整个青州城中, 从十一月中旬一直到十二月中旬,整整一个月,青州城人民都像过节似地庆祝得不停。最让沈芊感动的是, 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那一天,大雪纷飞如鹅毛, 天将将亮时, 雪积压地都快到了要封城的地步, 可是就在她磨磨蹭蹭起来,打算自己去厨房弄昨夜泡好的食材, 亲自做腊八粥的时候,蕊红忽然笑容满面地走进来,说腊八粥不必弄了, 衙署后院的粥都快堆成山了。

  她还一头雾水着, 以为是后院的几个厨娘怕她自己动手,又偷偷把她的豆给炖了, 自从她迷上下厨之后,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谁知蕊红见她这一副要兴师问罪的做派,忽就笑得直不起腰来,她追问之下才知道,从早上寅时, 衙署后院开门起,就一直有大批的青州百姓往门口送腊八粥,有好几个甚至都没等守卫反应过来, 放下一食盒的粥就飞快地跑,搞得守卫还以为是来投毒的,吓得不轻!

  最后好歹还逮着几个,这一问之下才晓得,这些百姓竟然都是来送腊八粥的,且指名道姓要送给沈芊——他们称之为“后院那位神女娘娘”。

  守卫也隐约在市坊间听说过沈芊这个名号,但见这么多人忽然涌过来送粥,还是被吓到了,连问了无数个人为啥要来送粥。结果这回答竟然非常统一,这些百姓都说平日里不好打扰神女娘娘,也不敢贸贸然上门怕惹神女娘娘生气,只有这过节的时候,既可以送礼物聊表心意,又不会太唐突。

  一番话说得守卫哑口无言,连蕊红这些丫鬟们也听得哭笑不得。当然,如今传进了沈芊的耳朵里,她更是彻底懵逼,这……这信息量太大,她自诩聪明的大脑都生生卡住了。

  “百姓来后院送腊八粥?腊八粥是送给神女娘娘的?现在你们给我拿来了,所以我是神女娘娘?”脑袋瓜子发了半天热,沈芊终于理顺了这个逻辑,随即又跳着不停踱步,“这……这都什么鬼,什么神女娘娘啊,我不过休息了大半个月,怎么就跟不上节奏了?外面的世界变得这么快啦?”

  蕊红瞧着她那坐立不安的样子,忍不住掩面大笑,她一开始也和姑娘一样不明所以,好在早上细细盘问了守卫们一番,了解了此时的来龙去脉。虽然还是很震惊,但多少也能理解外头百姓的心思。毕竟,她日夜与姑娘相处,亲眼看到姑娘是怎么一步步把那天火雷做出来的,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跳出来想一想,这些东西都是从姑娘的脑袋里出来的,在此之前,大周天下万万人,没有一人见过此物,如此这般,除了天生神授,还能有什么解释?连她自己都开始有些动摇了,是不是就如外头百姓传的那样,姑娘是上天派下来的神女,专门为拯救天下百姓而来?

  蕊红这边一边沉思,一边便忍不住说出了心中疑问。沈芊这乍一听,还真不好回答,让她解释这知识是从哪里来的?那少不得要扯到现代、扯到穿越,要是修饰修饰按这个来历说,还真就应了外头百姓的说法,算是天上来的。但沈芊一听到神女娘娘的称呼,就觉得怵得慌,作为幕后工作者,真的不是很习惯这种被捧上天的感觉,轻飘飘地、觉得下一刻就可能直接摔死。

  所以,她决心还是小心谨慎地按之前那个出自隐世师门的说法,含含糊糊地蕊红说了。蕊红和沈芊相处久了,知晓自家这位姑娘不是个计较人,所以这一次,她没轻易放过沈芊,反而揪着几个细节问,沈芊这一套说辞本来就没编好,哪里禁得住她这样翻来覆去地问,没一会儿,沈芊就烦躁起来了。

  正当沈芊打算发个脾气把蕊红打发走,陆管家忽然从前院匆匆而来,进到院子里对沈芊道:“姑娘,殿下让老奴来通知您,说是今儿前院议事,希望您去参加。”

  “嗯?议事啊……”沈芊本来打算推了,她可不喜欢和一群老头子墨迹墨迹地开会,可转头一看蕊红那晶晶亮的目光,立时就打了个寒颤,飞快应下,“好好好,我现在立刻就去!”

  说着,她就闪到内屋去换男装,蕊红虽然可惜不能问得在仔细些,但就沈芊刚才几处矛盾的说法,她心里就已经偏向了自家姑娘并不是什么隐世师门出来的,或者,就算真是隐世师门,这个师门也必是极不简单的,说不得,就是神仙的师门呢!

  蕊红越想越觉得对,在给沈芊换衣服的时候,还一直在琢磨这事,难怪姑娘不像出身官家、农家、商户任何一方,行为潇洒跳脱,学识却又极为渊博,说不准这就是神仙的作风啊!

  沈芊哪里知道自家这个一贯聪明的大丫鬟竟然也会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她正地给自己画上粗眉毛,抹上黑炭粉,再把衣领子往上一竖,披上一件黑色鹤羽大氅,浑然就是个潇洒落拓又俊朗不凡的公子哥儿。这些日子以来,她扮男人的功力越来越好,比起之前的瞧一眼就露馅,到现在不挨近了仔细瞧,还真未必能发现,她的进步是神速的。

  就算是从模糊不清的铜镜中,沈芊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帅气,她一甩大氅,感觉整个人都生出了气势,她高兴到“噔噔”地往外走,这“噔噔”地两下跳,一下子就把她这个公子哥儿的形象给戳破了,她还犹然未觉。

  “姑娘,等等,外头冷,带上暖手炉。”蕊红又快速地塞过来两个暖手炉,这下子,最后一点潇洒都不剩了。

  风度比不过温度,沈芊老老实实地农民揣,揣着个手炉,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着。

  十二月的冬天真真是冷,她宅了几天还犹未感觉,如今一走到这冰天雪地的院子里,顿时便感觉到寒风刺骨。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她头上、肩上,不过从后院走到花厅的距离,整个大氅上就覆一层绒白,她把手炉揣得更近些,三步两步地就从花厅跑大了布政使大人处理正事厅堂。

  走进去一瞧,只有张远大人、赵曜两个在,她一边掸着身上的雪花,一边喜不自禁地冲张远大人行礼:“大人,您身体好了?!这……真真是太好了。”

  张远瞧她那般真心实意,心里自然是感动的,便也对她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沈姑娘不必多礼,老夫生病这些日子,还要感谢姑娘对府里的照拂,若无姑娘相助,拙荆的病也不会似这般有起色。”

  这个消息,沈芊是知道的,自从他们战胜以后,张夫人的病情就一日日好转,她去看望过一次,张家大娘子和二奶奶也来她这里拜访过两三次,每一次都拿来好些东西,说是夫人瞧着越来越好了,精神头也有些缓过来了,所以专程来感谢她云云。这礼,她都收得不好意思了,毕竟只是一句话,还是借了小曜的名头,哪里值得人家感恩戴德那么久。

  不过不管怎么说,张大人和夫人都好起来了,这就是一件大好事。

  “大人千万别这么说,我能有什么功劳。”沈芊很谦逊地摆摆手,“您为山东,为青州城做了那么多,这是您和夫人该有的福报。”

  张远闻言笑了笑,倒是显得有些怅惋。

  屋内烧着好几个炭盆,倒是极暖和,赵曜帮着沈芊解下大氅,沈芊刚将大氅交给小丫鬟,门口就又走进一群人,分别是陈赟陈大人、冯宣冯大人、田沐阳、徐泾、伏大牛、夏飞、姜承平以及青州知府,还有宋庭泽和宋贞敬两父子以及安徽来的都指挥同知莫信、以及后来赶来的江苏指挥同知高群。

  几人入内后,赵曜地位最高,坐在最上首的,见所有人都进来了,便道:“诸位请坐,今日请诸位大人过来,主要是商讨一下接下去的军政之事,虽此次一战,山东都司重挫鞑靼军,斩杀鞑靼首领之一的古鲁力,暂解了华东华北地区之危,但大家不应掉以轻心,西路还有十万鞑靼军在我大周腹地,杀伤抢掠,东路也还有十万鞑靼军对我通州重镇贼心不死,想要夺回我大周河山,还任重道远!”

  这一番话有褒有扬,也有敲有打,一下子就把在场众人心中犹剩的喜悦给敲去了大半。在场这四省官员,山东几个官员自然是面上有光,毕竟这击退鞑靼的第一功,第一胜,就是他们山东拿下的,尤其还不是小胜,而是全歼敌军十万兵的大胜!这日后论功行赏,怎么也是第一等的!像沉不住气的陈赟和伏大牛,隐隐地都抬头挺胸起来。

  而像安徽的莫信和江苏的高群,怎颇有些酸酸地瞅着那个快要抖起来的陈赟,心里也都各自憋着了一口气,誓要好好带着自己手里的这几万兵,在殿下面前立功,立大功,还要写信回去,让自家的指挥使也要严格按照殿下的旨意,募兵练兵,非要带出一支比山东更精锐的兵不可!

  赵曜一瞧这两位的脸色,就晓得他们是怎么想的,但他非但不觉得这种竞争有什么错,甚至可以说是大力鼓励的,毕竟只有所有省府都想着争功,才能都好好练兵强兵,这天下也才能早日平定,至于功劳,他想来也是不吝惜给的。

  他心里高兴,然后又偏头看了一下宋贞敬那青黑的脸色,心里就越加高兴了,若非在会上,他都想仰天大笑。傅广平这个废物临死之前还能用来打压一把宋家的气焰,着实是意外之喜,这些人里头,有功的有功,没功的也有劳,只有他宋贞敬那儿的人,不仅没劳没功,还捅了个大篓子,犯下了迄今为止,最恶劣的临阵脱逃之罪。

  傅广平还在押来的路上,恐怕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宋贞敬都难在这群人中抬起头来。能让宋家人暂时没脸插手政事,赵曜还是很满意的。

  “在这里,本王要提一提山东都司指挥佥事,这位伏大人。他孤身一人带着一万兵,就敢渡黄河,深入敌军阵营,力挫鞑靼两万残兵,拿下古鲁力的首级!此等英勇,才是我大周士兵的榜样!”赵曜还要再抬一抬山东都司的地位,山东都司的兵几乎是他的亲兵,山东的军改也是他和张大人亲自推动的,他必须以山东都司来给全天下的都司树个标杆。尤其是要狠狠敲打敲打中原地区那几个懒政怠政,任由军户逃散、军田被圈的废物都司,别以为他处置了一个傅广平就会停手,如果他们这些人还浑浑噩噩,不听从他军改的指令,不明白他军改的决心,他也不介意,把中原那几个指挥使全部拎出来杀鸡儆猴!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更新来啦~男主已经彻底站稳脚跟了,女主也马上快了哈哈~

  

第63章 谁无父母

  赵曜第一次正式在数省官员代表面前亮相, 就用强硬的姿态给了这些官员一个震慑,也给了天下一个信号——太子虽年幼,却绝非弱主!

  而这个不弱, 不是做出一副色厉内荏的姿态,也不仅仅是指其脾气秉性,而是他背后实实在在的军功和山东十万兵的绝对忠诚!

  一个敢动前朝军制并亲上前线的太子, 绝不是个能任人摆布的太子, 而一个改制成功, 首战便灭十万敌军的太子,必将是未来的雄主!

  不仅在场众人, 得到消息的大周其余十余省的官员,如今都有了这样的觉悟。那些想着要扶持小太子,权倾朝野的大臣们, 如今都熄了这层心思, 只琢磨着该怎么在殿下面前立个大功劳,日后能捞更多政治资本。而那些犹犹豫豫还等着观望的官员, 如今更是忙不迭地往山东跑, 唯恐自己慢了一步,就被殿下给记住,步了傅广平的后尘。至于先前还蠢蠢欲动的藩王们,如今更是一个个地都把头都缩回去, 害怕露了迹象,就被这位厉害的侄子/侄孙给逮住清算了。

  这些日子,赵曜已经收到了很多所谓要来勤王的加急军报, 都被他全打回去了,只留下了早早就北上勤王而来的安徽都司,和离山东比较近,同在东路线上的江苏都司。如今,这两都司各派来了四万人马,各有两位指挥同知随军而来,这一次会议,赵曜便着人各请了一位。

  如今这赞扬也赞扬完了,敲打也敲打够了,接着便是说正事了。

  陈赟收到赵曜的示意,便首先站起来,给在场两位别省同知、以及本省几位行政官员,分析目前的战局:“如今东路这一支的鞑靼军基本全军覆没不足为惧,但是通州城周围还有十万鞑靼兵一直在攻城,不排除他们不死心,继续分人马南下,所以,我们首先还是应当做好警戒,注意应对南下而来的敌军。”

  莫信和高群都听得很认真,他们是指挥同知,陈赟大人是指挥使,虽然不是一个省的,但这级别毕竟是人家高多了,人家还有直接和鞑靼军对战的经验,所以这兵马的统筹调动权在他身上,也没什么好说的。

  “其二,便是盘踞在山西的那支西路鞑靼军。”说到这个,陈赟的神情便明显凝重起来,“这支队伍已经攻占了整个山西,占了粮仓粮草,军备军需,正是兵强马壮之时,如今据斥候来报,他们已经开始集结队伍,往河南而去,不出意外的话,十天之内,会进入河南境内。”

  说到这里,陈赟的视线落到了宋贞敬的身上,赵曜也随之看过去,问:“宋大人,不知你们河南那边可有应对?”

  宋贞敬对军事那是一窍不通的,更何况如今傅广平又在押解来山东的路上,河南都司如今是布政司汤大人在兼管着,他硬着头皮道:“河南如今也募集了数万新兵,汤大人正积极准备应战,且近日有当年与鞑靼军交战过的老将来投,臣以为,河南有能力与鞑靼人一战!”

  “与鞑靼军交战过的老将?”莫信不明就里地开口询问。

  “此人是当年项家军的旧部,如今流放年限已至,他听闻鞑靼军入侵大周,便千里迢迢从流放地赶了回来,欲为大周尽绵薄之力。”说话的是宋庭泽,他轻描淡写一句项家军,倒是把在场其他人吓得不轻。

  项青云去江南,必是去找宋庭泽的,如今去河南,想来也是宋庭泽推荐他去的。赵曜看向宋庭泽,眉心微蹙,宋庭泽是知道项青云与他的关系,可是他却没说出来。

  “却不知,宋先生为何会如此清楚?”高群有些激动,忍不住开口。

  “说来惭愧,此人最先是来找的老夫,老夫见他一片赤血丹心,又知他对鞑靼军极为了解,这才推荐他去了河南。”宋庭泽叹了口气,“虽则他是罪臣之身,判了二十年流放,但现下也已经二十余年了。”

  据赵曜所知,孙头儿那几个可没有哪个只判了二十年,不过宋庭泽这样说,赵曜也不会去反驳。青云寨那几个老头确实对鞑靼军极为了解,有他们在,对战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若是可以,他现在就想把人提拔起来用,可惜,他那昏庸的父皇毕竟还占着皇帝的位置,他当年铁板钉钉的判下的通敌叛国案,他一个太子,还真不能忤逆圣意。哪怕等他登基了,想要翻案也是棘手得很。只能希望项青云够聪明,能先改个名字再投军。

  “宋先生的做法无甚不妥。”赵曜轻描淡写,“既这流放时日已到,此人又有报国之心,还是可以一用的。”

  若是旁人犯了通敌叛国罪,如今服了刑还继续来军队效力,在场诸人恐怕第一时间就会将他当间谍看待。但是,一听说此人出自项家军,在场几人面面相觑,竟是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无他,只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在二十年前就不曾相信项将军会通敌叛国!如今听闻当年项将军老将在受了二十年流放之苦后,竟还愿意献出一腔热血,为大周天下不惧生死,以残老之躯上阵杀敌,几人心中俱是无限唏嘘感慨,项家军,不愧是项家军啊!

  “山西已沦陷,河南决不能再失。臣提议,可拨五万精兵,援助河南,正好侧翼进攻,与河南大军一道夹击鞑靼人。”陈赟朝赵曜拱手。

  “可。”赵曜略一思忖,便点了点头,“山东五万兵力可饶至敌后偷袭,正好可截其粮道。鞑靼军既已下太原和其余几城,如今这粮草必是从太原一路送出,经由几城,最后送达离河南最近的平阳城,若本王没记错,太原至河南这一路俱是平坦地势……”

  高群眼前一亮:“依旧可用天火雷攻之!”

  高群来得迟,都没赶上最后一波战场清扫,所以他日日听着这天火雷的威力,却从没机会亲眼看一看,这日日夜夜地念叨着天火雷,都有些走火入魔了。

  “这倒是可以。” 陈赟赞同地点头,“我方可先探明他们的运粮路线和时间,然而派出小队以天火雷偷袭,既快速又灵活,也避免了己方被天火雷烧到的风险。”

  说到这里,陈赟便去看坐在角落的夏飞和他身边那个一直在神游的沈芊:“夏飞,你那边还有多少存量?沈姑……先生,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夏飞一直听得很认真,见问及他,便立刻回道;“如今尚有千余,工厂这些日子也一直有在制造。”

  沈芊本就对这些人开会的内容一点都不感兴趣,开始还认真听一听,发现听不懂之后,她就彻底放飞自我,从早上的腊八粥,想到晚上的晚餐,从该怎么处理这些数量庞大的腊八粥,到等会儿要和小曜商量商量,怎么把她那个神女娘娘的名号给去了。总之,啥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群人会在会上忽然叫她。

  “咳咳咳!”夏飞用力地咳嗽,他就坐在沈芊身边,这咳嗽声又大,一下子就把沈芊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她一抬头发现大家竟然都看着她,立刻就脸红了:“怎……怎么了?”

  陈赟善意一笑,又问了一遍:“我们打算用天火雷去烧敌军的粮草,想要询问一下先生,此法是否可行。”

  高群、莫信和宋贞敬都是第一次见沈芊,刚才她缩在后头,他们没瞧见,如今发现这位竟然在,三双眼睛立刻如同探照灯一般齐齐落到她脸上,那模样,愣是像是看见了什么新奇物件。

  “天火雷烧粮草,效果应该还蛮好的。”沈芊还有些懵懵的,也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顺着陈赟说话,随即又喃喃地加了一句,“不过,效果最好肯定还是用来攻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话一说出来,就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划过赵曜的脑海,他猛地抬头,看向陈赟,脸上忽然浮现了志在必得的笑意。

  陈赟、莫信、宋庭泽几人都看到了赵曜脸上的笑容,连沈芊都慢一拍地转头去看赵曜,大家都不明白,他在笑什么。

  “殿下,可是有什么好计策?”张远最是了解赵曜,知晓他露出这样的表情,便说明他已经胸有成竹了。

  可谁知道,赵曜的目光触及张远,脸上的笑容忽得一滞,像是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复杂而歉疚,还有些欲言又止。

  张远虽卧榻病重月余,体虚身弱,可他的心里一直亮如明镜,这一次也不例外。赵曜露出这般歉疚的表情,还能是因为什么?只能是因为大郎,而大郎还有什么值得殿下歉疚?无非……无非就是他的尸身罢了……殿下想做什么,他已然知晓了。

  张远只觉心如刀剜,眼前一片眩晕,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扶手,好像不如此做,便无法支撑住自己。

  见他这般模样,赵曜亦是无奈又酸涩,即便凉薄无情如他,也觉得张大人对称得上是他仁至义尽。不管张远最初是怎么想的,但他全力协助他在山东进行军改,毫不避讳地由他将山东十万兵练成唯他马首是瞻的亲兵,除此之外,张远对沈芊的武器研究也是鼎力支持,最难得的是他从来不曾对天火雷的配方生出一丝一毫的贪图之心。可以说,如果没有张远的支持,他根本不可能一举击败鞑靼军,立起自己的威严,也绝不可能让这些蠢蠢欲动的大臣、老臣们如此俯首帖耳。

  可就是这样一个能臣、老臣、忠臣,因为对大周的忠义,痛失心爱的长子,甚至险些因此家破人亡。可以说,张远没有任何对不起大周的地方,反而是这大周天下对不起他!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曜又如何能说出那个,也许会让他儿子连尸骨都剩不下的计策?

  “殿下,您到底是有什么计策?”高群不明白这里面的暗潮涌动,很是急切地追问。

  赵曜沉默着,不知道该不该说。就在此时,张远忽然开口了,嗓音低哑又虚弱:“殿下大约是想,火烧平阳城吧。”

  沈芊熟知燃烧/瓶在二战时候发挥的威力,遂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啊!对了,可以往平阳城中投放燃烧/瓶,依此物之威力,整个平阳必将烧成废墟!哼,他们鞑靼人敢屠城,我们就敢放火!此番,便可给平阳城五万冤魂报仇雪——”

  沈芊的声音戛然而止,整个厅堂一瞬间静得让人心悸。她也想起了尸身还挂在城门上的张抚远,顿时慌张地向张大人的方向看去。

  陈赟、冯宣、田沐阳、徐泾、赵曜、沈芊……几乎所有知情的山东官员全部面露不忍地看向张大人,一个一个全部沉默不语。沈芊在心里更是恨自己恨得不行,如果不是在会上,她必是要狠狠抽自己两个嘴巴子——让你嘴比脑子快,让你开会走神!MD,现在戳了人家痛处,你满意了!

  张远看向众人,脸上还带着笑容,对赵曜道:“此法甚妙,臣以为,可行。”

  瞧着张大人脸上那恍惚又缥缈的笑容,沈芊的眼眶立刻就红了,她默默地侧过头,把脸朝向墙壁,不让任何人看见她那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上天不公,不公至斯!像张大人这般好的人,为什么就没有好报呢!

  冯大人亦是面露不忍,他很想开口说,算了吧,旁的法子也是可以的,没必要,没必要非要烧城……可他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烧城,是最有效、最快速、最解恨的法子,既可减少我方损失,又可重挫敌军,最重要的是,还能报偿天下百姓的汹涌恨意!

  民心所向,国之所向,尤其如今的大周深陷苦战,激发民众对朝廷的信心和拥戴是何等重要。

  “殿下,臣知道您是在顾念臣,顾念臣的儿子。”张远依旧笑着,一双浑浊的眸子里闪着坚定的光彩,“可这苍苍蒸民,谁无父母?臣已痛失爱子,便不希望这天下再多一个如臣这样的父亲。”

  厅堂之中的死寂,揪得人心疼,张大人沙哑着嗓音继续道:“况且小儿生前之愿,便是守住平阳,如今殿下能收复平阳,为平阳百姓报仇雪恨,想必他在天之灵……亦是可以瞑目了。”

  听完这番话,赵曜忽得站起身,朝着张远深深地拱手行了一礼。这一礼行得让所有人惊诧,可也让所有人都沉默。

  一礼行罢,赵曜站起身,雷厉风行地对陈赟几个发表命令:“立刻派五万精兵,带上投石机、火箭还有所有燃烧/瓶,直取平阳城!这一次,必要那万千鞑靼军为我大周百姓赔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虽然是短小君,但还是想厚着脸皮求下作收~

  

第64章 权力不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暴君养成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