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归园田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07 KB   上传时间:2017-07-28 14:39:48

  梅子看着好友的垂涎的眼神有点好笑,“走吧,看你也坐不住了,咱们找我爹帮忙摘槐花去吧。”

  “这怎么好意思?”周琳嘴里说着客气话,心里却在想,槐花什么的,最喜欢了,脚下毫不犹豫地跟了梅子出去。

  “听说咱们卧牛镇的槐花开得算晚了呢,别的地方四月里就开得差不多了。我们家这棵树有点小,不过还是够你吃的。”梅子边走边说。

  周见信正在后院劈柴,听自己闺女说要吃槐花,高兴得不行,难得有机会为闺女做点什么,他赶紧放下斧子,拿了镰刀和竹竿出来,“你们小女孩家的,就不要沾手了,等我给你们收拾好了就行。”

  梅子唔了一声没有说话,气氛有点不对,周琳只觉得自己尴尬症都犯了,赶紧主动接话,“阿伯,您给我们削几枝下来就行,我们自己把槐花择下来就行。”

  周见信有点失落地走向院墙边上的槐树,把镰刀用草绳绑到竹竿上。绑好后他就举着竿子刷刷削了好几根树枝,每枝上边都挂着一串又一串半开的槐花,没多大一会儿这棵不足碗口大的槐树就只剩下了主干。

  眼看周见信还要往上削,周琳赶紧制止,“阿伯,够了,这些就够吃了。”这棵可怜的小槐树都已经成了光杆司令,总不能再秃了头。

  周见信地头看了看地下的一堆槐树枝,觉得都是叶子,这些花也不知道够不够吃,怕闺女嫌少,他拎着竿子跃跃欲试,“这还没多少,要不我把树头砍下来?树顶还有不少花子。

  梅子看他爹这样,有点心酸,小时候这个爹在她心里一直是伟岸不可超越的,身影永远那么高大,现在看来,他老了不少,也更瘦了,佝偻着背,远没有记忆中那么高壮,忍不住说了一句,“不少了,吃一顿尝个鲜就行了,又不准备多吃。”真要不够,槐树的嫩叶也是可以吃的,一并择下来就是了。

  周见信这才放弃给这棵小槐树剃光头的想法,周琳也松了一口气,吃个槐花而已,也不能断了人家的头啊。

  接下来梅子搬了两个小木凳出来,两个人坐在树下择槐花。这是个需要细心的活儿,因为槐树枝上有一种黑刺,扎到手特别疼。担心不够吃,两个人把枝头新发的微红的嫩叶也择下来了,这个也很好吃。

  择了不到两刻钟,装槐花的簸箕就满了,“还以为不够吃,没想到看着不显,择下来倒挺多的。这下能让你吃个够了。”梅子笑着回身去灶房拿了陶盆出来,留了一盆自家吃,剩下的都让周琳带回去了。

  回到家,周琳把槐花泡了一会儿水,洗了两遭后沥干水放着。因为槐花比较多,她就分了一大一小两份,一份做槐花麦饭,另一份做槐花米粥。

  把米洗净煮上,周琳取了大份的槐花,淋上一点油,撒了盐拌匀,这样蒸好的槐花就不容易粘成一团,而是粒粒分明,好看又好吃。然后按2:1的比例放入麦粉和苞米粉搅拌均匀,上锅蒸一刻,闷上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

  去年的蒜头已经没了,周琳用的是蒜地里挑出来的瘦小的蒜株,剁下根部还没长成的蒜头捣碎,拌进槐花麦饭里,又撒了切碎的葱姜和青红椒,青红白黄相间,色彩鲜明,这时香气扑鼻的槐花麦饭就完成了。

  周琳静静欣赏了自己的作品一分钟,为自己点了32个赞。看到那边米已经开花了。她赶紧把另一份洗净的槐花放进粥里,重新煮沸后就盛出来了。感觉菜有点少,她炒了一大碗春笋端上桌,然后就招呼家人出来吃饭。

  周奶奶很喜欢槐花米粥,也许年纪大了更喜欢软烂一点的食物,她看着碗里微绿的粥水夹杂着洁白的槐花,一口喝下去,舌尖还萦绕着一股微微的甜意,不住夸自己孙女厨艺有天分,夸得周琳都差点要以为自己是当世易牙了。

  “还别说,二丫弄的饭吃着就有春天的味道,特别是这个蒸槐花,比你伯娘蒸的好吃多了,她那槐花蒸出来一坨一坨的,样子不好看不说,吃着也一般。”大伯周德山更喜欢槐花麦饭,边吃边夸,却没留意自家婆娘黑了的脸。

  自己大伯娘可是素来喜欢掐尖要强的,大伯这样踩着她夸自己,周琳有点坐不住了,赶紧解释,“我做得也一般,不过是放的东西多点罢了,只要舍得好东西,谁还能做不好。”

  李氏不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她也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节俭一点,“我蒸槐花也不过放了点杂面,拌点蒜就难得了,哪比得上二丫这又是白面又是油的。就像二丫说的只要舍得下好东西,素菜也能做出肉味来。”

  不过李氏话锋一转,说起了周琳,“也就咱们家能禁得起你折腾,来年嫁了蒋家可不能这样了,你们分了家可是就一穷二白了,过日子要知道俭省,半年吃了一年的粮,下半年还过不过?”

  周琳暗自叫苦,战火还是蔓延到自己身上了,自己现在不是还吃得起米面嘛,吃不起的时候再说呗,再说了,她不相信成婚以后会一直过苦日子,她相信蒋福生,更相信自己。

  直到晚上睡下,赵氏忍不住跟丈夫说,“我现在都有点后悔把二丫许给蒋家了,当时还是太轻率了。这二丫过惯了家里的好日子,嫁了人却要吃苦,我总觉得不忍心。”

  周德山何尝不心疼女儿,只是“不管怎么说,婚事已经定下了,不是不得已还是不能退的,总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周家嫌贫爱富,那样囡囡的名声也好不到哪儿去,退了婚也找不到好人家。”

  看妻子还有点郁郁,周德山又接着劝她,“我看福生也是个能干的,囡囡也点子多,这两个人凑一起,就是艰难也是暂时的。咱们家能吃饱饭也不过几年,也就听了闺女的主意开了杂货铺才能隔三差五吃上一回肉?你要相信自己闺女,我看她对福生也是上心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就别操那么多心了。”

  大晚上不睡,正卖力做木雕的蒋福生并不知道,就在这一会儿的功夫,他的媳妇差点飞了。

☆、第24章 周有喜

  六月初八,宜嫁娶。老天给脸,这天阳光明媚,天空瓦蓝瓦蓝的,飘浮着一团团棉花糖一样洁白的云朵。晨间轻柔的风吹过窗前,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叫醒了沉睡的人们。

  被窗外沙沙的风声和鸟鸣声惊醒的周磊睁开眼后,一个鲤鱼打挺窜了起来,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身在被窝里扒拉了几下,抱出了一个穿着红肚兜的光屁股娃娃。这个娃娃正是李银海和周柳儿3岁的大儿子小武。

  小武睡在周磊的新床上是肩负着重任的,是李氏专门请了给儿子压床的。头一天晚上李氏把小武从李家抱了过来,在他眉心用胭脂点了一个红点,拿出一个包子、几颗花生还有一个鸡子(鸡蛋),让小武吃了个够,最后好生安抚之后安置在了新床上。小武吃的这几样东西都是有讲究的,包子、花生和鸡子正寓意着包生儿子,这是作为一个新上任的婆婆最迫切的愿望了。

  昨天晚上安床、铺被,还有朋友一起闹腾,周磊后半夜才睡下,要不然也不会天光大亮才醒过来。他摸了摸小武睡过的一侧,感觉手下是干燥的,这才松了一口气,要是小武在新床上画了地图就闹笑话了。

  睡眼惺忪的小武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周磊叫了一声“舅舅”,左右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想看的人,眯着的眼睛瞬间圆睁,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我娘呢?我娘去哪里了?舅舅,我要娘……”

  周磊忙抱着安抚,“你娘在院子里了,咱们把衣服穿上出去找娘好不好?小武最乖了,不哭啊。”幸好天气暖和了,穿得并不多,他手忙脚乱了好一阵,才把小武穿戴整齐,自己也穿了衣服,抱了小武出去。

  周柳儿已经在李氏房里等着了,周磊抱着小武刚进来,她就站起来接过儿子,笑着问周磊,“这赖皮货昨天没闹你吧?这孩子皮得很。”周磊连忙说孩子乖得很,很听话之类。李氏按规矩掏了红包塞进小武衣兜,摸了摸他的小脑瓜,越看越欢喜,要是明年她家石头也能给她添上一个这样一个胖娃娃,让她把儿媳妇供起来都行。

  小孩子向来都坐不住,没在自己娘怀里待上一刻,就闹着要出去玩,周柳儿只得把他放到地上牵着出去了,临出门还不好意思地跟李氏表达了歉意。李氏正高兴得幻想自己未来的小孙子,哪里会在意,只盯着小武跌跌撞撞的小身影猛瞧,看不到小孙子,看看眼前的孩子解解馋也好。

  刚吃过早饭不久,李氏就催着周磊和迎亲的人赶紧出发,“到彩云家怎么也得大半个时辰,快去快回,别误了吉时。”周鑫看了看天,撇了撇嘴,娘真是睁眼说瞎话,来回也不过一两个时辰,吉时要到黄昏呢,本以为大哥会反驳,结果周磊也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是不早了,我这就换了喜服就走。”

  早上周磊穿的还是平时的衣服,没有提前穿上喜服就是怕吃早饭时弄脏了,一辈子一次的大事,他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为了迎亲时场面好看,周德全提前一个多月就跟亲朋好友包了红包借了牛车,凑够了六辆,讨个好彩头。走在牛车队前面的是一乘二人抬的花轿,为了喜庆,轿子装扮得花花绿绿,顶上还饰有几十个吉祥的神仙人物,十分华丽。周琳看着就想,也许“花轿”这个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吧。

  村子里的孩子对花轿十分好奇,围得花轿水泄不通。毕竟村里娶亲多是用牛车,上一次见到花轿还是周柳儿嫁人的时候了。唢呐吹得震天响,穿着红色的喜服,胸前带着大红花的周磊今天格外精神,见人就笑,让周琳只为他的腮帮子心疼。

  唢呐班在前面开路,鞭炮放了一路,周磊喜气洋洋地带着迎亲的叔伯婶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媳妇家,后面村里的孩子们跟着花轿跑了老远,眼看着跑出村子老远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去,眼巴巴地守在村口等着花轿把新娘子抬回来。

  等到从眼泪盈盈的岳家人那里接到媳妇之后,周磊带着迎亲队伍迅速回程,好像生怕老丈人一家临时反悔一样。花轿晃晃悠悠,牛车咕噜咕噜,一路颠簸,终于在半下午的时候回到了周家。

  周磊解下身上的大红花抖搂开来,把另一端红绸塞进彩云手里,然后小心地扶着她下轿。守在大门的周家人连忙朝新娘撒起了五谷,这是为了驱邪、祈福。看得周琳不禁担心起自己的新嫂子来,这些栗子、花生、枣子什么的,砸在身上不疼吗?要是不小心踩到了会不会滑倒?随即想到自己早晚也有这么一遭,就不由得苦了脸,被一边的赵氏看到拧了她一把。周琳揉了揉生疼的腰,赶紧端上笑容,堂哥娶媳妇,自家妹子哭丧着脸算什么。

  等到新娘子过五关斩六将完成了一系列的程序,终于被送进了新房,这时才能喘一口气。等到了吉时,拜过天地之后才算是正式成了亲。

  想着大家都说新娘子一天连口水都喝不到,周琳赶紧去问赵氏,能不能先给嫂子送点吃的过去。赵氏笑骂了她一句,“人家都是小姑子难为新嫂子,你倒好心,也是你嫂子运气好。不过你以为咱们是什么人家,还会苛待新媳妇不成?你大伯娘早做好了鸡蛋面,就等你端过去了。”

  周琳去厨房一看,就看到一个红漆木托盘上,一个大红色镶金边的木碗,装着满满一碗面,上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边上放着一双红筷子。她赶紧端着就往新房走去。

  新房里,王彩云正被一屋子的大娘小媳妇打趣得低垂着头,两手绞在一起,看着不安极了。看到周琳过来,周老三家的婆娘就笑着叫了起来,“咱们二丫就是懂事,新娘子刚进门就赶着送了吃食过来,真是心疼自家嫂子啊。”转头就对床上坐着的王彩云说,“你是掉到福窝里啰,男人家里有钱有地,吃喝不愁,一家子又和睦,你要惜福,安心跟石头好好过日子啊。”

  王彩云盖着盖头,看不到表情,只见她本就低着的头又微微一点,几乎碰到胸口,引得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让她更是不知所措。周柳儿这时出来解围了,“咱们赶紧出去吧,让石头家的吃点东西,可怜见的,这一天都没进水米吧?要是饿坏了彩云,当心石头兄弟不给你们这些婶子大娘面子。”

  这一屋子的三姑六婆听了这话也就识趣的离开了,只有门口还围着一圈孩子,好奇地盯着新娘子看。周琳抓了一把糖果瓜子把这些孩子哄了出去,转过身轻声说,“大哥还要一会儿才能过来,嫂子先吃点东西垫垫。”王彩云在盖头下小声道了谢,不仔细听都要听不清了。周琳知道她害羞,就关上门出去了,临出门叮嘱她一定要吃面。

  等到周磊喝得酩酊大醉之后,才回了新房,后面喝合卺酒闹洞房都是媳妇小子才能参与的事了,姑娘家是不让看的,周琳也只得遗憾得回了房间,看来只能明天才能见到新嫂子的真容了。

  等第二天一早,周琳正要起来帮忙准备早饭,到了厨房才发现有人在忙活了,这才反应过来新娘子进门第一天是要早起做饭的,难怪大伯娘和自家娘都没起来。眼前这人就是自己的新嫂子王彩云了。王彩云身量不足一米六,有胸有臀,容长脸上的五官虽不十分出众,也算是端庄,是长辈喜欢的类型。

  周琳反应过来就连忙叫了一声嫂子,就要上前帮忙。王彩云看到她微微一笑,随后赶紧劝她出去,“小姑回屋等着吧,我马上就弄好了。”周琳看着王彩云笑起来弯弯的眼睛,感觉十分亲切,嫂子笑起来亲和力十足啊,看来这就是传说中笑起来月牙一样的眼睛了,真是羡慕。

  王彩云的早饭做得中规中矩,放了花生红枣的粟米粥,现蒸的两合面饼子,一荤一素一汤,还有一个凉拌蕨菜,菜不多,分量却十足,就是肉没放多少,还是昨天宴上剩下的肉。想来是刚嫁过来比较谨慎,不想婆家以为自己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

  虽然王彩云的手艺一般,周家人都十分给面子的表示了喜欢,王彩云只以为夫家人是真的喜欢,还暗自高兴,结果不久后吃到小姑做的饭菜后就脸上发烧,惭愧不已,不过想想也知道夫家人是好心。

  嫁过来不久王彩云就感觉自己是嫁对了人,祖父祖母慈爱,公婆也不难相处,二叔一家更不用说,都是好脾性的。感念周家人的好心,她无以回报,只能抢着做家务,对丈夫更加体贴,乐得周磊白天晚上都乐呵呵的,都快找不到北了。

☆、第25章 为女难

  忙了地里忙家里,等到终于把第三代的长媳娶进门,一家人才觉得轻松起来。尤其是李氏和赵氏,有了勤快的王彩云,她们要做的事情少了不少。就说一日三餐,现在李氏就很少去厨房了,也就赵氏时不时去打个下手,周琳帮着择个菜淘个米王彩云就感动得不行了。

  王彩云作为新媳妇,夫家人又待她不错,丈夫也体贴,自然是想好好表现的,恨不得自己有八只手,能把所有的家务都揽下来。周琳看不过眼,就经常帮一把手,虽然十次有八次被拒绝,但彩云已经很感激了。

  周琳忍不住跟赵氏说起嫂子的事,“咱们就这么看着嫂子一个人忙上忙下啊?感觉怪不好意思的。”她娘和伯娘不做多少家务倒也没闲着,最近在做她陪嫁的被子,家里也忙着给她打家具,就她一个人突然清闲了起来,就算想逗逗宝儿都抢不到手,大伯娘恨不得把他抱到自己房里养,想孙子想得眼都绿了。

  赵氏却不以为然,“哪个新媳妇不是这么过来的?等生了孩子站稳了脚跟就踏实了,要想享清福,就自己熬成婆婆再说。”哪有新进门的媳妇就享起福来,要是新媳妇睡到日上三竿,等着婆婆做好饭吃现成的,才会让人笑话呢。

  这时她觉得蒋福生倒也不错了,至少进门就分家,不用操持一家子的生计,不用伺候婆婆,两口子关起门来,谁伺候谁没人管得着。

  大抵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自己女儿嫁人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公婆供着,男人哄着,是有福气,要是儿媳妇这样,就是大逆不道了。

  认清现实之后,周琳有点丧气,感觉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做女人都好难。在这里女人还只是围着灶台男人孩子转,倒不用担心养家的事情,前世她身边的很多女人全职在家被说不挣钱吃白饭,说话都没底气,做女强人忙事业又被说不顾家,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

  做女人怎么这么难呢?周琳叹了口气,可惜她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实,这时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个全能的穿越女,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她也跟着沾沾光,可惜她至今还没发现另一个穿越者。

  改变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倒还是可行的,至少,从不做文盲开始吧。每逢十五和月底,树文的学堂都会让学生休息一天,正好今天赶上十五,树文在家里没事,周琳准备看看他这一段时间又学了几个字。

  “小三儿啊,这半个月夫子都教了什么?教教我们吧。”周琳带着二妞和四妞找到树文,把他围在了中间。二妞期待地看着弟弟,她是知道识字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四妞就是跟着两个姐姐瞎起哄了。

  树文是个乖孩子,也很乐于当个小夫子教教家里的姐妹。他应了一声就率先走到院子一角,那里有一个沙堆,是树林为了弟弟习字挖来的沙子。笔墨纸砚都是贵重的东西,日常练习用那些也太奢侈,把沙子摊开,用树枝在上面写字是有孩子读书的普通人家想出的办法。

  “风对雨,这个是风,这个是雨,看清楚了,这两个字是这样写的,”树文在沙子上认真写下两个歪歪扭扭的字,扭过头说,“二姐你们照着练习五十遍,我再教你们后面的。”

  周琳一看这两个字就没有了兴趣,但是为了不打击小夫子的积极性,也勉为其难地拿起小木棍划拉起来,费劲巴拉地故意把字写丑,可惜还是比王小夫子写得端正。

  周琳察觉到不对,咔擦咔擦转过脑袋,果然,树文已经惭愧得要哭出来了,“阿姐没上过一天学就比我写得好多了,家里花了这么多钱送我读书,我却这么没用……”

  看来这孩子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周琳赶紧蹲下来搂着他的肩膀,慢慢开导他,“阿姐写得好是因为阿姐是大人,而且小时候也偷偷跟着石头哥练过啊,可不是生手,”不管有没有真的偷学过,先劝住这个小家伙再说,万一不愿意上学了她罪过就大了,继续引导,“你想想你学堂里新来的同窗,难道比你写得好很多吗?”

  树文低着头想了半天,觉得学堂里的同窗大都是半斤八两,字写得好的也就一两个。看来是阿姐太聪明了,不是他太笨了,这才不好意思地说,“阿姐要是已经学过的字就不用跟着写了,等我多认点字再教你吧。”

  终于把小家伙哄好了,周琳擦了擦脑门上不存在的汗,长出了一口气。自己还是撤退吧,让小三儿带着王家姐妹一起练习,不要在这里打击真正的小孩子了,等小三儿认得的字多了,自己再过来学吧。

  晃了一圈,发现自己还是无事可做,平常自己做的事都被嫂子抢着做了,弄得她跟个娇小姐一样,成天只等着吃饭了。这无聊又颓废的人生啊,周琳懒洋洋地趴在窗前,单手支着下巴,目光呆滞地盯着外面。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连电视都没有的古代,周琳实在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眼看要七月了,太阳烤得地面都发烫,她也实在不想出门,好想念前世的短袖、短裤和连衣裙,可惜现在挽个袖子露出一截手腕就要被人说轻狂。

  不过她灵机一动,自己虽然不能穿,但是男人的衣服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乡下男人打赤膊的也不少,应该能够接受吧?她想给爷爷和爹爹每人做一身葛布的短袖短裤,就算不能穿出去,在家里穿也凉快不少啊。

  现在学了几个月的针线活,两套短袖短裤对周琳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啊。这一做就是大半天,差不多到了晚饭前,两套衣服就完成了。考虑到这里人们的接受能力,她特意做了七分的样子,穿上也就露出半截胳膊和小腿。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周爷爷和周德山奇怪的打扮引起了全家人的主意,围着看了半天。周爷爷十分得意,扯了下袖子给大家看,“这葛布本来就薄,二丫做成这样穿到身上,走起路来感觉呼呼进风,真是凉快。”

  周德山更是高兴,就算是一块破布,只要是她家囡囡给的,他都高兴,更何况是这么好穿的衣服。想想晚上吃过饭,坐在院子里,穿上这么一件衣服,小风一吹,别提多美,要是再有点小酒就更不错了。

  周德山正偷偷高兴呢,接着就听到向来稳重的大哥难得说了句酸话,“就是露了一点,爹年纪大了,穿着倒还好,二弟这年纪就显得不庄重了。”知道大哥这是嫉妒,并没有在意,反过来还刺激他,“谁让你家大丫早早嫁出去了,跟前没有这么一个小棉袄呢。”

  周大伯听了更加失落,不再理会自家弟弟,只眼带幽怨地看着侄女,“敢情大伯这些年都白疼你了,一件衣服都舍不得给大伯做。”

  周琳看这架势,十分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想着大伯对自己向来都跟亲闺女一样,还是连他的也做了吧,趁着嫂子做饭那会儿功夫,她就又赶了一身出来,反正没有什么花样,也就裁一下缝起来的事儿,也挺快。

  “原来还准备等吃过饭给您送过去呢,看来还是赶紧拿过来吧,省得您埋怨我这个侄女不孝顺。”周琳赶紧到自己房里拿出给大伯的那套衣服,双手捧到他面前。

  周大伯拿到衣服,饭也不准备先吃了,赶紧回去换上。换好回来时边走别说,“还别说,真是凉快啊。”这回他可得意了,为了炫耀,他还特意在二弟面前转了两圈。看得周德山心里直埋怨自家闺女,他才是囡囡亲爹啊,一个大伯管他做什么,想穿找自家姑娘去,气呼呼的也不管人家姑娘正怀着身子在夫家待着呢。

  现在家里的男人也就周磊和周树林没有穿上周琳的新发明了。不过第二天下午,两个人就穿上了身,还穿着跑到了外面。树林的自然是周雪莲做的,周磊就是王彩云请教了小姑子之后抽空赶出来的。也不知道她成天那么多家务活儿要干,哪来的时间做衣服,周琳也是佩服自家嫂子了。

  让周琳意外的是,没过两天,村里的老爷们小伙子还有小娃娃,都穿起了同款。村里的婆娘见了她就夸她真是有心,“这样夏天好过多了,可着身做,还省布料。二丫你这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怎么有那么多好点子?你爹娘给你吃了啥好东西啊?”

  面对她们的夸奖和调侃,周琳安慰自己,这回也算勉强有了一点穿越人士的风采了,只是古代没有版权保护,这衣服的技术含量又低,没法卖专利了,不过赢得了全村人的好感也算是不小的好处了。

☆、第26章 知了猴

  进入了夏天,这白天就越来越长了,吃了晚饭天还没黑透,暑气未退,林间树梢还有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三三两两的男人媳妇坐在大门外边一边乘凉,一边闲聊。

  “去年冬天雪下得不少啊,春上也没下几滴雨,看来今年夏天悬了。”

  “回头跟里正说下,把地头的排水沟都再挖挖,当心雨水淹了庄稼。”

  周德山兄弟跟邻居讨论着今年的雨水,靠天吃饭的农人总是三句话不离庄稼。

  “不妨事,等等看吧,雨水多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要别赶在一起下就好。不过排水沟还是得挖的。”周爷爷就相对淡定多了。

  “叔你是不着急啊,反正也不指望地里那几个出息,您家光铺子就不少赚呢,我看还有人跑五里地来您家买东西呢。”斜对门的周德勤语带羡慕,看着平时跟自家差不多的人家要发达了,心里是五味杂陈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