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女韶华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溪畔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7-10-05 15:13:09

  沐元瑜从前也没想起来要问,平白无故的,也不好问。

  现在听这么一说,她能猜出沈国舅无事献殷勤为的什么,但不大明白朱谨深为何拒绝得这样坚决。

  以他的智算,并不需要为此使出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招数,他这么干,只能解释为他就是不想把爵位给石家。

  “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朱谨深淡淡道,“我其实不记得石家的人。当年大哥的事爆出来,皇爷锁了母后的宫人彻查,石家听到风声,害怕被牵连,就连夜迁居走了。后来母后难产,他们也没有回来,直到如今。”

  沐元瑜这一下吃惊非常。

  先皇后的娘家——这都是什么人呐!

  心生害怕可以理解,但居然怕到抛下最艰难时刻的女儿跑了!

  她简直有点哭笑不得:“真有牵连,是跑到金陵就可以了事的吗?怎么想的呀这是。”

  难怪朱谨深不愿意给他们争取爵位,换她也不愿意。

  “沈皇后家不知道此事吗?”

  “知道。”朱谨深挑唇讥笑了一下,“但大约是以为,我如今身体大好,很缺人襄助罢。”

  从常理来说,扶起母家来——就算这母家弱了点蠢了点,也总是比外人靠得住些。

  沐元瑜一时没有说话,她不知道怎么措辞,只觉得朱谨深也太倒霉了,这命格比天煞孤星都差不了多少。

  母亲早逝,而母族亲眷竟连一星半点的安慰都吝于给他。

  “何必这个表情。”朱谨深望了望她,语气寻常地道,“我没见过石家那些人,他们对我没有感情,我一般也是。谁也不欠谁的,他们喜欢在金陵,那就老实在那呆着罢。”

  想到当时沈国舅如被霜打似的表情,他还又愉快了点,继道,“沈家想更上一层,缺人缺势力,便以为我也是——呵。”

  以己度人,这愚蠢真是多年不变。

  沐元瑜有点小心地问道:“殿下——不想?”

  “假使想就要拉帮结派的话,我才是真的不用想了。”

  朱谨深没有正面回答她,但似乎也等于回答了她。

  沐元瑜心里一跳,满含询问的目光望到他脸上,想进一步确定,又不敢。

  朱谨深倒是微笑了一下:“你知道,为什么从前皇爷对我多有容忍吗?一般的事,我可以说可以做,老三不敢?”

  沐元瑜心跳得更厉害,她意识到朱谨深看似天马行空,一时过去一时现在,想到哪说到哪,但每一句都有其重要的含义在。

  努力定了下神,道:“因为殿下身体不好?”

  “而我如今好了。”朱谨深紧接着就继续问,“我还可以怎么做,让皇爷继续保留对我的容忍?”

  沐元瑜深吸了口气,不如此不足以抑制住她的激动:“——殿下要做孤臣?”

  朱谨深身体是好了,可是想想看,他没有一点独立的势力,连至亲母家都仍旧和他分离崩析,除了皇帝,他仍然无可依靠——至少看上去是这样。

  朱谨深这么做,看似推开了一切援手,但他保住的是最大最有用的那个。

  不论皇子臣属,殚精竭虑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君心”二字吗?

  朱谨深若真的去培养别的所谓势力,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个道理被点出来似乎简单,但在点出之前,他就能于无数纷繁局势中精准地看清,打算好了自己的后路,那是很不简单。

  “殿下——”

  她简直要拜服,他至今不过弱冠,这份天资纯属天成,怎么就能聪明成这样啊。

  朱谨深被她崇拜的眼神看着,神色不变,只是又温和了些,然后笑道:“所以,你要是再想骗我,就要小心了。”

  沐元瑜:“……”

  说这么一通,把心事都剖给她,就为了最后恐吓她一句?

  干嘛这样。

  好讨厌哦。

☆、第123章

  虽然挨了一记冷箭, 但话点到这个份上, 沐元瑜也就没什么不明白的了。

  她同时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论出身论个人素质, 将来大位所属, 几乎没有悬念。

  她没有再追问,也没有试图就着这个话题再多说什么, 前路曙光已现,沿着走就是了, 不用操之过急,这也不是急的事。

  于她内心深处,隐隐地有一层侥幸:她幸亏是早几年前认识了朱谨深,若是她现在才进京,而又三年后暴露了自己, 以他成长的速度之快,心性都将不一样, 那时一定不会就这样轻易善了。

  他推开她, 可能就是真的推开了。

  不会再给她道歉和好的机会。

  朱谨深见她神色, 倒有一点纳罕:“真害怕了?”

  他可不觉得她就这点胆量。

  沐元瑜老实承认:“是。”

  他刚才表情虽然温和,但又真有一点威严在,她其实有点觉得心头一颤。

  朱谨深并不被她迷惑, 一针见血地道:“你怕有什么用,怕也不会消停。真有了事, 恐怕还是照你自己的路数来。我同你说的,都是耳旁风。”

  沐元瑜被逗笑了,道:“殿下这样了解我, 我都不好意思了。”

  她还真是这样的——当然,后一句不算啦。

  便又忙着表白:“哪有,殿下说的话我都记着呢,不信殿下考考我。”

  朱谨深当然不至于这样无聊,没再说话,见她的书丢在桌角,顺手拿起来翻了翻。

  沐元瑜想起来问:“殿下,你那边事了了吗?明日去不去学堂?”

  “去。后面的事跟我也无干了。”

  沐元瑜开心了:“这就好。我从进京,都没和殿下在一个学堂里呆过几天。”

  朱谨深动不动被关,她这个一起同过窗的成就刷得将就巴巴,要不是凑巧跟他投了缘,恐怕至今近他的身都难。

  又闲扯过几句,就到了晚饭时辰,用过饭后,沐元瑜提出了告辞。

  二皇子府当然不缺她一间客房,但朱谨深没有留她,沐元瑜也不打算住下来,彼此身份如此,各自心里有数,在二人关系的处理上,互相其实都保留了最基本的一点克制,只是没有明说,也不必要,算是个心照不宣。

  于是赶在宵禁之前,沐元瑜返回了老宅。

  刚进春深院,鸣琴迎上来:“世子,三堂少爷回来了,在家等了世子好一阵子。”

  沐元瑜意外之余,一想也就约摸知道了沐元茂的意思,道:“我去找他。”

  又出了院门,到隔壁院子去。

  隔着一点距离,正堂里倾泻出暖黄的灯光来,沐元茂看样子正收拾东西,把各色笔砚文玩等在堂屋的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

  沐元瑜走进去,笑道:“三堂哥,你这是做什么呢,怎么大晚上收拾这些?”

  沐元茂一抬头见她,露出一点笑容来:“瑜弟,你回来了。”

  丢下手里的一个青玉山峰笔架,上前迎她,又问她怎么这样晚回来。

  “瑜弟,外面还不一定太平,我以为你还在家休养,怎么你的丫头说你就去上学了。”

  “闲着也是闲着。再者,我在家里闷着,什么消息也听不到,去到学堂里,离着宫里近,多少还能听到两句。”

  两人说着话,走到了桌边,沐元瑜捡起他才放下的那个笔架看。

  沐元茂想起来解释:“我有个同窗要走了,我想寻件别礼送他,所以回来找一找有什么合适的。”

  沐元瑜点头,轻轻把笔架又放下,道:“我还以为三堂哥跟我生分了,收拾东西要抛下我,回家去呢。”

  沐元茂:“……!”

  他那点笑容消失,郁闷地揉了把脸,“瑜弟,你看出来啦。”

  话被挑明,他就不憋着也实在憋不住了,往后颓废地窝到圈椅里,苦着脸抱怨:“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好端端地,怎么我家的亲戚就变成刺客了呢,疯了还来刺杀你,我越想越难过,简直都没脸来见你——唉!”

  他重重地叹口气,十分苦恼的样子。

  他跟沐大奶奶那边关系再坏,没断绝关系,那就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子,他再知道自己跟刺客绝无关系,也无法说服自己当没事人般撇得清楚。

  沐元瑜在另一边坐下,手指在桌面上找了点空地方敲了敲:“三堂哥,你这可是杞人忧天,要说亲戚,拐弯抹角地我跟那刺客也算沾着一点呢,你怎么就不好见我了?”

  沐元茂闷闷不乐地道:“那一点哪里算数,怎么好和我比。”

  “那也不同你相干。你家大嫂子是个窝里横的好手,连你娘都压倒了,她的娘家人再找找我的麻烦又有什么稀奇?你往自己身上揽,才是多余呢。”

  沐元瑜劝他,“三堂哥,你再要多想,可是辜负了我们一向的情谊了,我从小看着你长大,对你的为人——”

  沐元茂正听得心里松快了些,秀气的眉间都舒展开来,忽然觉得不对,狐疑地道:“啊?看着我长大?”

  沐元瑜改口:“一道长大,一道长大。”

  因这个口误,两人对视着,不由都笑了,气氛也跟着轻松起来。

  沐元茂道:“我没有要走,只是觉得不好意思。但想想,我再不好意思,还是该回来和你说一说。我已经又写信给我爹了,让他去问问大嫂,你放心,这事我一定会给你个交代的。”

  他是好意,沐元瑜也就点头应了,不过公允地道:“倒不一定跟你大嫂有关,真正行刺的是那个仆从,以卢永志的糊涂劲,恐怕他都未必是知情者,想混到他身边去,实在不是件难事。”

  沐元茂关心地问道:“锦衣卫那边审出什么了吗?”

  “暂时还不知道。假如有消息的话,应该会告诉我一声,到时候我也让人给你送个信。”

  沐元茂就点点头:“好。”

  他沉了好一阵的心事没了,一下又活跃起来,跳起来拉她道:“瑜弟,你见识多,来帮我选一选,我送什么做别礼好呢?”

  沐元瑜往桌子上打量着:“你那个要走的同窗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书香门第出身,你没见过,但我一说,你应该知道他家。”沐元茂道,“就是国子监梅老大人的小公子,是书香门第不错吧?还是非常清贵的那种,他自己也有出息,已经考了秀才了,是贡监进来的。所以我让你帮我一下,我自己选,恐怕送错了招他那样门第的人笑话。”

  沐元瑜确实知道,她还知道这个梅祭酒的官已经被罢掉了。

  不过今日才罢的官,沐元茂这些同窗已经在张罗送东西,可见他家自己也有预感,应该是李司业的事一出,就做起黯然退场的准备来了。

  沐元茂唠叨着:“据说梅老大人要还乡去了,他走还罢了,其实我觉得梅小公子倒不用一起跟着——不过他那样的人家,梅小公子就是不在国子监了,也可以跟着父亲读书,不用像我一样跟家人分隔两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女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