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女韶华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溪畔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7-10-05 15:13:09

  宁宁现在名义上是沐元瑜双胞妹妹从外面养回来的孩子,没个爹,身份有点不太好说,滇宁王又出征在外,只剩一府妇孺,不便大宴宾客,也怕再混进什么鬼祟人等捣乱,几方权衡之下,宁宁之前的满月就只是在自己府里热闹了一下,外客只有沐芷媛一个,带了一大车的礼物来。

  “到周岁的时候补给他。”朱谨深不大为这些伤感情绪所困,很快下了决定。

  沐元瑜倒不在乎这些俗礼,笑道:“就是大人们吃吃喝喝罢了,再隆重,他又哪里知道。”

  说着话,外面饭菜摆好,也开了席,原是分开摆了用屏风隔起来的,沐元瑜同滇宁王妃在里,朱谨深在外。不过两天沐元瑜就嫌麻烦起来,拢共三个人,还分两桌,既靡费也没必要,让合在了一起,云南规矩松散,滇宁王妃无所谓,见朱谨深也不说什么,默认地坐下来,就也不管了。

  团圆着一桌用过了饭,朱谨深神情很自然地道:“我有点事,同你商议一下。”

  朱谨深来的时候毕竟不长,他在外面各衙门走,常有些问题当面不好问,存在了心里回来问她,沐元瑜不疑有他,答应了跟滇宁王妃说一声,就跟他往前面去了。

  到了客房里,正要问他是哪里不解,先叫他一扯,一个拥抱就兜头抱了过来。

  然后他也不再说话。

  沐元瑜先不解,嗅着他身上淡淡的药香,感觉他的环抱没来由地透着一股热意,慢慢福至心灵,反应了过来:“殿下,你——?”

  她没说下去,但语调摆在那里,朱谨深知道她懂了,仍旧没动,微低头挨在她颈边蹭了蹭。

  沐元瑜叫他蹭得心软起来,又为难:“殿下,我现在可能还不行,嬷嬷说总要养到两个月以后才稳妥——”

  她外面是好的,自己觉得也没什么问题,该干净的都干净了,但这上面她不懂,只能听老人家的,万一里面要是还弱着,一时心急,搞个血流成河,这伤养也难养,且还没脸见她母妃了,肯定得挨一顿好训。

  “我没要,让我抱一抱就行。”

  朱谨深也没想干嘛,她才给他生过宁宁,他再想她,也不是禽兽。

  他话说得大方,但好一会之后也不松手,沐元瑜感觉到他洒在她脖子里的呼吸都变重了,应当是纯出于下意识地把她又抱紧了点,蹭着她的地方从嘴唇变成了额头,隐忍又躁动地腻着她,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动作,只是站着干抱她,其实一刻没有停过。

  怎么跟宁宁拱在她身上似的——

  沐元瑜忍不住想笑,又觉得他也怪不容易的,她在房事上其实还没开窍,只有过那么一夜就跑了,现在又是产后,单从生理上来说,是还没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

  但他这个青壮年,肯定不一样。

  “殿下,要么我帮帮你?”她小声又害羞地问。

  朱谨深摇头:“不用。”

  他拒绝着,怀抱同时松了些,大概是怕自己失控。

  他一摆出这副自持模样,沐元瑜胆就大,心底还发痒,乘势挣出来拉了他:“来嘛,我不做什么。”

  朱谨深兀自挣扎:“不行,你嬷嬷和我说过,现在不可以。”

  沐元瑜一愣:“张嬷嬷?”

  朱谨深点头。

  沐元瑜有点尴尬,旋即释然了,张嬷嬷肯定是听了滇宁王妃的话,她母妃也是为了她好。

  “我有数,殿下不必多虑。”

  她说着又忍不住要笑,感觉成了自己要哄骗他似的,但朱谨深这副困于□□的模样太招人了,她就算没深入接触的意思,也很愿意碰碰他。

  把他拉到床边推进去,然后干咳了一声,把右手伸给他,真到临门一脚了,她又有点哼哧起来,道:“殿下,你——换换感觉?”

  朱谨深的面色困惑了一下,旋即换成了了悟,翻身就将她压下。

  “你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他咬着她的唇瓣,含糊地训她。

  气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亲热地交融到了一起,沐元瑜在间隙里笑:“殿下不喜欢……就算了……”

  朱谨深听到了,含着她的舌尖轻咬了下,感觉到她喉间发出细弱的吸气,吃痛般要躲,又很快松开,安抚地舔了舔,然后拉着她的手往下。

  锦袍层层撩起,沐元瑜的手被拉着探了进去。

  ……

  这个感觉一换,果然非同一般。

  朱谨深很满意,且很后悔,完事以后,侧过头有点懒懒地去亲她的耳畔:“你不早和我说——唔。”

  他皱了眉,因为碰到了她的明珠耳坠,有点磕到了唇。

  他退后一点看了看,发现了是什么,伸手又好奇地摸了摸。这类女子的小饰物出现在沐元瑜身上,他看着还是挺新鲜的。

  沐元瑜事是干了,但不大好意思看他,由他摸索,嘴上只不认输:“殿下刚才还不要呢。”

  “我错了。”

  朱谨深非常干脆地道。

  沐元瑜:“……”她忘了,这位殿下是不大要脸面的。

  不大要脸面的殿下食髓知味,在她想要起来之后,翻身第二度把她压下。

  一室生春。

  **

  遥远的京城内,气氛就没这么好了。

  皇帝在百忙之中接到了朱谨深的信,原是认真地展目看去,看着看着,忽然一滞,而后气息一粗,生把笺纸扯成了两半。

  汪怀忠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皇爷,可是云南出事了?”他忙问道。

  “出了。”皇帝咬着牙。

  汪怀忠更为大惊:“难道乱党犯到府城,二殿下出了什么意外?”

  “什么二殿下?”

  汪怀忠糊涂了:“就是二皇子殿下呀——”

  这一问可太蹊跷了,自己的龙子还要问人不成?

  “哪有什么二皇子?”皇帝怒道,“朕没这个儿子!”

  汪怀忠:“……”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看上去皇帝是气得从鼻孔里往外喷火了都要,但以他几十年侍君的经验,又觉得皇帝这暴怒里还掺了两分莫名的喜意?

  怒是真的,喜也是真的——可到底是喜是怒啊?

  皇帝不管他,把扯成两半的纸拼到面前看了一眼,怒气又上来了,哗哗揉成了两个纸团。

  汪怀忠不敢吭气。

  皇帝把那两个纸团丢在案角,就不再理会,批阅起奏章来。

  直到晚间,宫人摆了膳上来,他丢笔起身,下御座之前,方随口般吩咐了一句:“把它粘一粘。”

  汪怀忠愣了下,马上反应过来,应道:“是。”

  小心翼翼地把两个纸团捧起来,找糨糊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临近结文卡的很,我日子过得葫芦糊涂的,都忘了昨天是七夕,我的错,欠的狗粮今天补上(*  ̄3)(ε ̄ *)

☆、第164章

  天气一层层凉下去, 对出征的将士们来说是件好事, 南疆之外的气候再冷也冷不到哪去,而避过了热暑, 倒是减少了可能因炎热而带来的疫情的发生。

  几万同吃同住的大军里, 若是生了疫可不得了。

  最新的战报一封封有条不紊地传入了滇宁王府, 进展总的来说一直还算顺利, 但为了以防万一, 沐元瑜换回了男装之后, 还是尽可能多地满城去搜罗药材等物,棉衣倒是不需要,暹罗那周边, 最冷的时候穿层夹衣也就够了, 火力壮的精兵夹衣都用不上。

  时不时地,她也去找刀大舅聊聊。

  宁宁做满月酒的时候,刀大舅也遣刀大表哥送了些礼物来, 只是本人没有亲至。

  沐元瑜现在去找他,打着替“妹妹”感谢他送礼的名头, 但实际上叙的不是甥舅情谊,而为公事。

  出境赴暹罗这一趟征战, 云贵两省的卫所兵及营兵是全压上了, 但本地土兵出动的只是一小部分,作为南疆的现任头号大土司,刀大舅手里握着至少还有至少两三万的土兵。

  不过这属于他自己族内的私兵,不在他宣抚使的官方管辖范围内, 所以连滇宁王都不能勉强他拿出来。

  沐元瑜去找他,就是希望他这部分兵力在前线告急的时候,能作为后续兵源补充进去。

  刀大舅也不是不识大体的人,跟沐元瑜道:“好外甥,要是暹罗的贼兵跟先前似的狂妄,敢打到咱们南疆里面来,那不用你说,舅舅我饶不了它,抄起刀就干他娘的。但现在是朝廷的大军打到外面去了,舅舅养这么些儿郎不容易,这要填进去了,折损伤亡都是我的人,可把暹罗那个贼王赶下来,涨的是朝廷的威风,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凭甚替朝廷卖这么大力气呢?”

  沐元瑜笑道:“等这一役胜了,论功行赏,舅舅有什么要求只管告诉我,我负责回去和父王谈,照舅舅满意的报给朝廷。亏待谁,也不能亏待我们自己人不是?”

  刀大舅却有自己的一本账,道:“无非赏钱赏官罢了。钱,我不缺,你也不缺;官,朝廷的官,无非那么回事,图个名头好听罢了,刀家是异族,做个宣抚使就是顶天了,总不成也封我个王吧?——要是肯封王,那舅舅倒是愿意替你卖一膀子力气,哈哈!”

  沐元瑜无奈地陪着笑了两声,封王是不可能的事,一个沐氏朝廷都不见得看得多顺眼了。

  她又跑了两趟,刀大舅总是不松口,要么就是拿封王来堵她,她只能一趟趟无功而返。

  好在前线暂时情况还不错,她还有工夫跟刀大舅磨。

  朱谨深也不曾闲着,这一日,他在知府的陪同下往城西常平仓去查验粮食。

  所谓常平仓,是遍布天下州府的一种粮库,主要起的作用是平抑粮价以及在灾年时开仓赈济,因其重要性,专设官员管理,每年登记造册报往中央户部。

  它跟军粮不是一个体系,但战时紧急也能调动,朱谨深从南京带来的一批粮草已经运往边陲,暂还用不着动用常平仓,不过也需要来实地查验一下,以免到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有虚数就晚了。

  耗费了大约大半日的时间,将每个库位都走过了,云南府城就在滇宁王的眼皮子底下,还不至于出差错,账实基本都能对上。

  朱谨深放了一层心,在斜阳的映照下返回滇宁王府。

  路过一家客栈时,外面起了一点喧哗,旋即轿子微微一震,停了下来。

  “殿下,好像有人拦轿告状?”

  同行护送他的千户弯了腰,隔着轿帘讶道。

  朱谨深在粮仓里耗了一天也累了,正闭目养着神,这一震让他睁开了眼,举手揉了下眉心,向前掀开轿帘。

  只见十数步跪着一个中年男子,穿一身灰扑扑的儒衫,相貌普通,神色安然,并不似一般拦轿告状的激愤冤屈模样,看上去倒像个文士。

  几个护卫使矛将他拦着,因他这一跪,周围很快围起了一圈人看热闹。

  朱谨深启唇:“我非官员,你有事,可往衙门去告与知府。”

  “某的事,知府解决不了。”

  “尚有布政使司衙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女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