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女韶华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溪畔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1 KB   上传时间:2017-10-05 15:13:09

路过到中间那排花灯时,他们和朱谨渊碰上了。

朱谨渊旁边跟了个内侍,手里已经捏了一摞绢布,粗粗一看,足有十数条之多。

沐元瑜面无表情地迎视他——就算里子暂时输了,面子不能倒。

朱谨渊也望着她。

过了一会。

——不对啊,老看她干什么?

要显摆也该跟他中二哥显摆去。

冲她一个跟班来什么劲。

沐元瑜正觉得有点别扭,不妨让朱谨深拍了一把:“乱看什么,你也猜两个,总是出来一趟,空手回去好看吗?”

沐元瑜忍不住道:“殿下不是也空着手。”好意思说她。

“你猜你的,不要管我。”朱谨深训完且补了一句,“少东张西望。”

他说末一句的时候,眼神没在沐元瑜身上,而是跟朱谨渊对上了。

这个庶弟的眼神不对头。

盯着沐元瑜居然能盯呆了。

朱谨深目光寒如凛冰,直直地对戳过去。

——蠢货。

盯着一个少年发什么痴。

朱谨渊一下被冻醒了,没敢呛声,有点狼狈地别过脸去。

他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

他只觉得沐元瑜今日跟平常不太一样,举手投足都好像慢了一拍似的,带着倦意,两腮微红,好像她刚到京时不久生病,他去看她那一回。

但又比那回更多了点说不出的意味。

那种懒慢,令他不觉就多看了一刻。

沐元瑜已经走过了他,往前行去。

他禁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他对朱谨深这个兄长一向有很多意见,但同时也有挥之不去的优越感——再嫡再长又怎么样,天生一个病秧子,许多事就休提了。

他受不了朱谨深的气,但因为他的这个致命弱处,从不觉得自己需要嫉妒他,这是头一回,他心里生出如被蚁噬的微痛来:为什么总跟着那个病秧子,他有什么好。

他又有什么不好。

朱谨渊在原地站了片刻,才平复了心神,继续专注猜起灯谜来,心头那股必要争第一的气不知不觉间更盛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寒星圆月下,人行灯潮中,花灯如海如昼。

沐元瑜称职地做了一个小跟班,跟着朱谨深把整座花灯棚子几百盏花灯从头至尾观看了一遍。

而后,朱谨深就袖手站在灯棚的一个角落上了。

朱谨渊和朱谨洵两兄弟还在里面绕。

到这时候沐元瑜要是还猜不出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有点傻了,她眼角眉梢都是忍俊不住的笑意:“殿下,你这样对兄弟,有点不太温柔呀。”

朱谨深道:“哪里?我不是有谦让着他们。”

沐元瑜摇摇头——这也叫让,这个让法,只怕能把两个可怜皇弟让得闷出一口血来。

她站的时候有点久,腿脚有点发酸,就往搭灯棚的木柱上靠了靠,环胸等人出来。

他两个摆出这个无所事事的架势来,朱谨渊和朱谨洵从花灯的缝隙里看见,也不太走得下去了,先后绕了出来,朱谨洵仰头道:“二皇兄,你怎么都不猜?”

朱谨深不答,只问他:“你们还猜吗?”

朱谨洵转头望了望身后内侍手里抓着的一把绢条,犹豫了下,摇摇头:“不猜了,能猜的我都差不多都猜来了,再耗下去,父皇要等急了。”

朱谨渊跟这个兄长同住十王府,平常又时不时顶着他的冷脸去找他,多少更了解他一点,此时心里觉得不妙,但叫他再猜,他也很勉强了,猜不出来干站着白给官员们指点也不好看,不太甘心地只能道:“我也猜好了。”

他也转头看看内侍手里的绢条,自觉数量十分可观,胜过朱谨洵是绰绰有余,比朱谨深也不见得就输了,心里方安稳了一点下来。

朱谨深点了头,修长玉白的手指从宽大的朱红衣袖里伸出来,指向灯棚,声音微哑地开了口:“把剩下的,都取下来给我。”

……

周围的人全愣住了。

从朱谨渊,到朱谨洵,再到临近的官员,包括守在这个角上的内侍。

只有沐元瑜没傻,但她虽然已经提前猜到,这一幕真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仍旧控制不住心底激越的情绪——这帅,这苏,这文气纵横,这风流写意,出去勾搭小姑娘简直一勾一个准!

别说小姑娘了,对中年大叔都一样有效。

看看陆续回过神来的那些官员们的眼神就知道了。

朱谨深要不是个皇子,得一帮上去相逢恨晚要结交的。

那内侍还傻着,沐元瑜笑嘻嘻地举手拍了他肩一把:“小公公,莫发傻啦,殿下吩咐你干活呢。”

“呃?哦!”那内侍方反应过来,尤有点不敢置信,“这、全取下来?殿下不要再看一看?还有起码好几十个呢——”

朱谨深简洁地回应了他:“看过了。”

“哦、哦——是。”

内侍恍惚着走进了灯棚里。

朱谨洵还好点,他跟朱谨深差了有五岁,不是一个比较层次上的,怎么输都正常,朱谨渊的脸色就简直要发青了:“二哥,还剩下这么多,你就这么走了一遍,都不细看,全叫人拿下来,万一等下有猜不出来的,岂不是不好。”

“哪里不好?”朱谨深轻飘飘回了他一句,“你不是就赢了。”

朱谨渊让噎的,想回嘴,偏脑中又急又怒,想不出合适的字句来,呆立片刻,一赌气扭头走了。

哼,就不信他都能猜出来,口气吹得太大,一会儿有他丢人的时候!

朱谨洵倒是又站了一会,但朱谨深并不理他,他也觉得没意思,自己默默抬脚走了。

剩下朱谨深和沐元瑜,他们没有等多久,因为除了得了吩咐的内侍之外,其他官员好奇轰动起来,一齐伸手帮忙取绢条,不一会功夫便把剩下的全汇总交到了内侍手里。

沐元瑜兴致勃勃地接过来:“给我,一会儿我给殿下念。”

她捧着一大把绢条,一跳一跳地跟在朱谨深旁边走。

朱谨深道:“高兴什么,这会又有精神了?”

沐元瑜忍不住笑道:“我高兴我眼光好,早早就选了倚靠殿下。”

“你这也往自己脸上贴得着金。”朱谨深拾步上阶,唇边流淌出笑意。

“随殿下怎么说,我就是高兴。”

两人一路进了殿,身后不远不近地还缀了好一批官员,围拥在殿门口观看。

二殿下这一手,可太挥洒自若了,谁不要来看个后续。

皇帝已经从小儿子朱谨洵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在御座上道:“既这样,三郎和四郎的少些,就从他们先开始如何?”

论排行该是朱谨深先来,不过重头戏要押后也是惯例,群臣都默认了这个顺序。

当下内侍报谜面,朱谨渊和朱谨洵当殿答谜底。

不多久结果出来,朱谨渊共猜准了二十三道,朱谨洵十五道。

皇帝和颜悦色地挨个勉励过,深深地望了朱谨深一眼:“二郎上前来。”

沐元瑜借这个空当里把自己手里的绢条点过了数,自觉地跟着上前一步,禀报道:“皇爷,臣这里共有谜题五十二道,这就开始了?”

皇帝笑道:“你给二郎报题?好,开始罢。”

沐元瑜就扬声道:“其一,《论佛骨表》。打孟子一句。”

朱谨深答道:“是愈疏也。”

再报一题。

朱谨深再答。

一清亮一微哑的声音在殿中交错响起,如行云流水,配合得恰到好处,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处。臣子们原还有互相窃语的,随着一道道题答下去,渐渐都不响了,殿里安静得只有那两道声音在响。

朱谨渊的脸色越来越青——这种吊打,完全没有还手之力,朱谨深甚至连题都没有选,他只是把他们选剩的都拿了过来。

就算知道要输,输成这个萤火与皓月的架势也太让人承受不来。

五十二道题统统答完。

位于百官之首的沈首辅捋须给下权威定论:“殿下才气过人,毓秀聪敏,无一错处。”

殿里殿外一片赞誉之声,明月当空,气氛大好。

皇帝养儿子到如今,心都烦碎了,头一回被长了这么大的脸,眼看群臣交口夸赞,那份龙颜大悦是不必提了,一时都不说话,靠在龙椅上,满面含笑地听臣子们不重样的赞语。

臣子们见他爱听,说得更起劲了。

热闹了好一会,皇帝才过足了瘾,把之前定好的彩头赏赐给了朱谨深。

是一柄白玉如意。

朱瑾渊和朱瑾洵也没落空,皇帝也口头许诺各赏一方端砚,但两个人谢恩时笑容都有些勉强。

谁还缺一方砚台不成,就是如意,也不是什么稀世珍宝,难得的是露的这份脸面。

这个气氛下,再多的失落也只得压着。而有了这段助兴的插曲,元宵宴的气氛更和乐了,接下来皇帝又善解人意地出了一道作诗题,给翰林们露脸风光的机会。

君臣的谈笑声直持续到戊末,皇帝还领重臣们登了一回午门,看了看外面百姓们的喜庆灯海,方宾主尽欢地散了场。

**

翌日清早。

朱谨深在床上睁开眼来,面色铁青。

林安听到动静过来要服侍他穿衣,一见他这个模样,吓了一跳:“殿下,怎么了?”

昨晚灯宴不是心情还很好?

睡一觉起来就变了脸。

总不成有人在梦里揪了他的逆鳞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女韶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