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文理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8 KB   上传时间:2018-01-20 20:40:51

  林正抱着匣子,刚要往里走,又转头对张松疑惑的说:“张叔,你怎么对衙门这么了解?”

  张松顿了一下,随口说道:“老子闯荡这么多年,这点小事要还不知道,那岂不是白瞎了。”

  林正也没多想,直接抱着匣子往茅屋走去。

  走到茅屋,林正才想起来张松的闺女还在里面睡觉,不由停住,想着现在进入不大好,就打算回去再坐一会。

  林正刚要转身,却听见茅屋的破木门嘎吱一声响了,就看到张松的女儿慧儿从里面走出来,抬头看着林正,对林正温婉一笑,说:“林大哥怎么不进来?”

  “你醒了,我刚才以为你没醒,就没好意思进入,”林正说道,又举了举手中的匣子,问道:“方便不,我进入放个东西。”

  “方便,”慧儿让开身子,让林正进入,说道:“其实我刚才就醒了,只是刚才有外人在,不方便出来。”

  林正走进入,把匣子放到自己的包袱里,说道:“刚才里正来的,当初我们刚来的时候,村里看我们是外乡人,就坑了我们一把,如今里正来,想把当初的事揭过去。”

  林正就把当初村里分给他们石渣地的事和后来他进了衙门的事给慧儿讲了一遍。

  慧儿听了,皱了皱眉头,说:“原来如此,难怪一早上门。不过这里正也能屈能伸的很,这样的人你们要仔细,别轻易得罪他,省得给自己树敌。”

  林正诧异的看了慧儿一眼,倒没想到她也有这样的见识,说道:“我们也是担心这个,才顺手推舟的接受他的补偿把这件事揭过去,省得他以为我们心里怨恨对付我们,不过,想不到你一个深闺小姐,也会知道这些。”

  慧儿听了林正的夸奖,得意的一笑,说:“我可不是什么深闺小姐,我爹虽然疼我,可也常常教导我外面的事情,说省得我以后被人骗了去,对了,我爹还从小教我打拳,说这样女孩子出去才不会被人欺负。”

  说着,慧儿随手比划了两下,拳拳带风,一看就不是花架子。

  林正:……

  本以为是娇娇女,谁知居然是一只胭脂虎!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说文章名有些绕口,今天换了一个,哈哈,这个读起来顺口吧!

  第十一章

  林正和慧儿正说着话,突然听到外面有陌生人的说话声,就让慧儿在屋里不要出来,转身走出去看看外面发生什么事。

  出来后,林正就看到茅屋外站了几个陌生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干活的工具,领头的人正在和张松商量建房子的事。

  张松看着林正走出来,就给林正介绍道:“这位是李家庄的李全,是这些瓦工的头,里正本家的一个族侄。”

  李全在来之前,已经被里正嘱咐过了,自然知道林正的身份,忙叫道:“林公子。”

  林正点点头,说:“辛苦李头了。”

  又看到李全脚下放着许多盖房子用的砖瓦,有些疑惑,就问道:“这是?”

  “族叔说几位刚来,人生地不熟的,买东西想必也不方便,正好村里今年修祠堂,还剩了些东西,放着也是糟蹋了,就让小的带来了。”李全陪着笑说。

  林正听了,心里不由感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做到这个程度,哪怕之前心有怨恨,经过今天这事,只怕也烟消云散了,甚至还会念着里正的好。

  林正对李全说:“等你回去帮忙带话给你族叔,说多谢他费心,等我衙门的事忙完,有空定会亲自拜访。”

  李全听了,忙说:“小的一定帮忙带到,族叔听了林公子来,一定会扫榻以待。”

  张松看了天色,对林正说:“时候不早了,你快点吃些饭去衙门吧,这里我看着,别耽搁了王先生派给你的活。”

  虽然林正知道王先生这么早肯定不去,不过张松想扯着衙门的大皮震慑住村里的那些人,林正还是乐意配合的,就对李全说:“那我先去吃饭了,实在不好意思,衙门点卯比较严。”

  李全忙说:“林公子公务要紧,千万别耽搁了,这里有小的就行,小的一定在这仔细看着,保管建的好好的。”

  “那辛苦李头了。”林正说完,就背着手迈着八字步悠悠的朝灶台走去。

  林正走到灶台,王大胖就端着碗凑过来,贼兮兮的说:“你脚怎么了?”

  林正撇了王大胖一眼,说:“这是衙门里的官步。”

  王大胖嘴一抽,想笑,忙忍住,说:“那些官老爷也不知道怎么想,好好的脚非得撇着走。”

  林正才没管王大胖在那幸灾乐祸呢,直接从锅里舀了饭,吃完,又背着手迈着八字步往衙门走去。

  等走到李全那些人看不见,林正忙把手放下,在原地剁了两下脚,这八字步走的这么累,真不知道那些当官的图什么,也不怕走出八凉腿!

  林正到了衙门,王儒果然还没来,林正先把账房的册子都整理了一下,把屋里打扫一边,又烧了水,给王儒和自己沏了茶,王儒才迈着八字步,不紧不慢的从外面走进来。

  林正看王儒进来,忙叫道:“先生来了。”

  王儒一脸不在状态的点了下头,就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看到桌子上热腾腾的茶,端过来喝了一口,才清醒了几分,问林正:“今儿是多少了?”

  “五月初二,再过几日,就是端午了。”林正一看王儒的样子,就知道王儒昨天又去喝酒了,知道他现在还不大清醒,忙提醒道。

  王儒按了按头,感觉好受一些,说:“端午了?把柜子上那个附着衙门花名册的账册拿给我,我算算帐。”

  林正知道王儒是要算端午的赏钱,昨日师爷就派人来问,不过王儒忙着算上个月的月钱,没得空,今天可不能再拖了,忙到柜子上把账册拿给王儒。

  王儒灌了一杯热茶,倒是清醒了不少,接过林正递过来账册,就熟练的一手打着算盘,一手翻着账册。

  王儒算了两下,又突然想起还有夏税的账目没整理,就对林正吩咐道:“你去那个樟木箱子里把夏税的账册拿出来,先算算,等过了端午,就要开始收夏税了,到时再弄就来不及了,把各村今年的夏税先算个数给我,等师爷来问的时候,我心里也好有数。”

  林正应道:“是,知道了。”就转身朝樟木箱子走去。

  林正走到樟木箱子面前,费力把箱子盖掀开,就被一阵灰尘扑面而来,忙用手扇了扇,等灰尘散去,就看到整整一箱子的账册,顿时一愣,不由转头对王儒问道:“先生,哪个账册是?”

  王儒打着算盘,头也不抬的说:“那一箱子都是啊!”

  “都是!”林正倒抽一口冷气,这樟木箱子有半人高,四四方方的,怎么里面也得有上百本账册吧,不由说道:“怎么这么多?”

  王儒正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听了不耐烦的说:“朝廷实行两税,虽然听着就是夏税和秋税,比唐朝以前的租庸调法和众多的苛捐杂税简单多了,可实际上,又能简单到哪里去,就拿这夏税说,按照税法,得先编户籍,清查每户的田产财物,然后贫富制定税收,每户再按定好的缴纳。

  上面是这么想的,可实际怎么可能,哪年没有被天灾人祸弄的卖地典屋的,一旦卖地典屋,田少了,收成更少,可税却不会少,就不得不接着卖地典屋,不用两年,就负载累累,最后因为躲税,逃亡他乡。

  而这些人一旦逃了,这税就成了空税,可朝廷要收的还不能少,你说得怎么办,那当然是从下面再找回来,就得再找名目加税,如今的青苗税、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曲引钱,不就这么逐渐来的么。你现在觉得箱子里的册子多么?”

  林正看着这些账册,咽了咽唾沫,说:“所以说,虽然这税法变了,可税其实一点都没少交!”

  王儒听了,抬起头,说:“你脑子在想什么,这无论怎么修改税法,都是为了增加税收,增加国库,怎么可能让税变少。”

  林正想起以前学的,不由说道:“可这两税法当初提出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富人多交么。”

  “是啊!”王儒斜了林正一眼,说:“可那些富人,多的是法子不交或者少交,而穷人,不但没少交,还不得不多交。”

  林正刚想开口,王儒却烦了,直接说:“你想想,天下就那么些地,可每次改个税收,就能增加国库,那增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下面收上来的!”

  王儒说完,突然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不过想到这些话哪怕林正传出去也没什么,反正哪里都这样,就直接抛到脑后,接着算自己的账了。

  而林正,却如遭雷击,直接愣在那,他刚才其实本来想说那几次有名的变法的,想到当初背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可想到在这“减轻农民负担”之前的增加了“国库的收入”,林正突然觉得有些讽刺,又想到当初自己每次背到谁制定了什么税法,觉得那个人是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为百姓考虑,简直是一代名臣!

  而此时,林正心中不断的闪过一句话:

  我好傻,我好傻………

作者有话要说:  八凉腿:O型腿的地方方言。

2006年,中国取消农业税,近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彻底被废除。

  第十二章

  王儒打了一会算盘,抬头看着林正还站在箱子前发呆,直接叱道:“发什么愣,还不快干活!”

  林正听了,这才回过神来,忙从箱子里先拿了几本,就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开始算。

  林正一手翻着账册,一手打着算盘,算了一会,果然发现账册中有王儒所说的空账,而且还不少,不由有些心惊,要知道他这才算了几页,就出现空账,那后面,岂不是更多。

  有心想问一下王儒,不过想到王儒现在正是心烦的时候,林正只好按捺下来,接着打自己的算盘,打算等算完再问。

  可是算着算着,林正就把这事忘到一边了,因为这账册实在太难算,不仅名目繁多,记的也五花八门,哪怕林正小心的不能再小心,还是时不时的出个错,弄的他不得不重算。

  所以等到傍晚散值的时候,林正直接顶着两个蚊香眼回去了,至于别的,早被他忘的一干二净了。

  ………

  回到家后,林正看到茅屋外静悄悄的,不由有些奇怪,走进茅屋里,看到慧儿正坐在绣架前刺绣,就问道:“张叔呢?”

  慧儿抬起头,手上不停的说:“爹和李家村的那些人正在盖房子呢!”

  “可门外没见到房子啊!”林正说道。

  “里正给划了地基,在村最前面一排,爹去看了,说是好位置,离村里的水井和路近都近,爹就同意了,带着人去那盖了。”慧儿说道。

  林正一听乐了,这张松可真有能耐,在村里盖房子,可比在这荒郊野外盖房子强多了,也不知道张松怎么忽悠的。

  说曹操曹操到,林正刚想着张松,张松就推门进来,看到林正,说:“回来了。”

  林正点点头,问道:“我听慧儿说,里正给咱划地基了?怎么回事?”

  张松正想给林正说这件事,就笑着道:“当然是拿个不用花钱的东西做人情呗!里正本身就管着村里分地和分地基,地可是值钱的东西,他不好明着弄,可这地基,还不是想怎么划都是他说的算!”

  林正一想,顿时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就说道:“看来这里正,铁了心的想把我们拉到村里去。只是不知道这里正到底图什么?”

  张松说道:“这个我去打听了,这李家村,虽然是这方圆几里最大的一个村,可也不知道这村是风水不好,还是人笨,整个村,居然一个有能耐的人都没有,旁边比李家村小的田家村,人家甚至还有个秀才,村里有个什么事,人家秀才还能为村里到衙门说说,所以听到你在衙门,里正可不是动了心。”

  林正听了,倒放下心来,如果只是想让平时帮忙递个话,帮个忙,这倒没什么,毕竟他们如今落户在村里,村里真要摊上什么事,他们也不可能幸免。

  所以其实从他们落户到村里,有些事就绑在了一起,张松只怕也是看透了这些,才直接应下的吧,毕竟不要白不要。

  林正和张松正说着话,王大胖手里就拎着一大把粽叶进来,看到大胖,林正有些惊讶,说:“大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王大胖把粽叶放到盆里,说:“再过几日就是端午了,人家都回家过端午了,酒楼这几天也没什么客人,于是掌柜的就从今天下午打烊,等端午后再开。”

  “那你手中的粽叶?”林正问道。

  “掌柜的发的,还给了一包蜜枣,每人十文,算是过节的赏钱。”大胖有些开心的说。

  “恭喜!”林正说道:“不用干活还有赏钱,难怪大家都喜欢过节。”

  “也是东家大方。”王大胖说道。

  林正又把村里给地基的事给王大胖说了,王大胖听了,顿时高兴的说:“还有这等好事,小林,还是你厉害,要不是你,我们还得住在这荒山野岭呢。不行,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庆祝一下,正好我这有粽叶和蜜枣,家里也有米,今晚我们包粽子庆祝一下吧!”

  张松听了嘴角抽了抽,说:“你不就是等不及到端午再吃么,把理由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干什么!”

  林正和慧儿听了,在一旁偷笑。

  王大胖被戳穿,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反而说:“早吃也是吃,晚吃也是吃,反正都是要进肚子的,再说粽叶过两天也不新鲜了,还不如现在就吃呢!”

  林正几个人一听也觉得有理,粽子也不一定非得等端午再吃,再说这粽叶要是放上两天,确实也不大新鲜了。

  王大胖一看几个人有些意动,立刻端着盆子往外跑,边跑边说:“我去包粽子!”

  林正几人听了,顿时哭笑不得,不过也跟着出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6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