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是大反派[快穿]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打字机N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07-31 18:45:01

这一次,是对方自己把把柄递上来的,断他手脚筋,是小惩大诫,以后他成了废人,即便这一次真的是被陷害又如何,他注定不会再是以前的那个晏小将军,他也能从他的噩梦中醒来。

太子珏阴狠狠的看着晏褚,想着刚刚对方进来时的模样,看来自己的人把事情做成了。

“陛下,诸位大臣,你们认为当今局势如何?”

晏褚没有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反问了周王和几位大臣一句。

“现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大善。”

周王是怕了打仗了,一旦打仗,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战败,他见过当年那些小国被灭国时皇族的惨状,他只想当一个守成之君,希望这大周不要在他手上被断送。

“明c姜两国这些年四处征伐,国力几乎消耗殆尽,这些年,他们开始休养生息,对于我们大周而言是好事,起码二十年之内,不用担心会有战事发生。”

宰相站了出来,他是文臣,和周王一样,他也是不喜欢战争的那一个派系。

“二十年,不用二十年,顶多十年,明国和姜国幅员辽阔,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兵力c粮草c军饷,就能够恢复到国力巅峰时期的六七成,到时候,处于两国中间的周国,必然是他们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如同之前的楚c羌c齐等国。”

晏褚并不赞成他们的看法,他不知道原身在向明国开战的时候是不是抱着同样的看法,但是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替自己脱罪。

“与其到时候丝毫没有反抗之力,倒不如趁明国国力最空虚的时候,攻其不备,搏那一线生机。”

三国里面,周的国土最小,国力也最弱,可好在这几十年他们所经历的战事没有明国和姜国来的多,对方能有那么多疆土,全是打下来的,现在兵力消耗,国库空虚,反倒和周国相差无几了。

“胡说八道,这只是你自己的臆测,实际上明国和姜国丝毫没有和我大周开战之意,相反,姜国已经派使臣来我大周提亲,不日,大公主就会与姜国的王和亲,成为姜国未来的皇后。”

太子嗤笑着反驳晏褚的话,现在天下安定,怎么会打仗呢,存粹就是这晏家人打不了仗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自己故意挑起的事端。

“既然如太子所说,姜国一心和我大周结盟,那所谓的我和姜国勾结,试图颠覆大周,这又是什么说辞?”

晏褚看了眼那个站在屏风后头,看不清楚具体模样的姑娘,垂了垂眼。

姜国的皇帝今年已经五十有三了,后宫妃嫔无数,光是皇后就立了三任,大公主要是嫁过去,恐怕日子并不会好过。

“你——”

太子张了张嘴,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说反正嫁过去的不是他亲妹妹,即便姜国存有坏心,他也无所谓?

“好一个巧言善辩的晏小将军。”

二皇子嫌弃的看了眼自己的嫡兄,当然这个眼神并没有让他人注意到。

“不管你如何巧合如簧,都无法弥补,你让我大周损失了整整十座城池的罪责,以及因你而死的我大周的三万将士。”他义正言辞的指责晏褚,面上满是痛惜。

“要不是因为有人蓄意陷害,恐怕现在少了十座城池的,是大明,而不是我大周。”晏褚的面容虽憔悴虚弱,可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气势却十分强盛霸气。

他现在就是在赌,赌原身如果没有叛国,他既然主动要求打这个仗,那就是有绝对的自信他能够胜利。

太子和二皇子都吃了瘪,现在想想,似乎前方的战事他们并没有被压着打,相反,赢的时候还比明国多,只是明国的威名霸气远播,加上那时候符丛发现了晏褚叛国的证据,联合亲信将对方囚禁,战场上少了主将,局势一下子就开始一边倒,只能战败投降,并且割让十城作为赔罪。

现在想想,若是那时候就让晏褚打下去,又会是何等光景呢?

看着周边所有人若有所思的神情,晏褚知道自己赌对了,他心绪稍一放松,手脚腕以及身上的伤痛就顿时把他淹没。

真他哔——哔——的疼,等这个世界一结束,他一定要向007申请精神补偿费,他发誓。

不过那些人对这个问题也没思考的太久,明国那么大,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呢,以前光是和楚国羌国之类的小国打就那么累了,而那些小国,现在已经是明国和姜国疆土的一部分了。

再说了,现在说的难道不是叛国的事吗,如果他真的和姜国串通,即便是和明国打仗,也只是消耗两国各自的实力罢了。

晏褚要是想要证明自己确实是一心为周国考虑,那也得先洗清他叛国的罪名,不过即便这样,他贸然出兵的罪名,也戴定了。

“父皇,不如把那几封信拿上来,如果晏小将军不肯承认自己叛国的罪名,那就该让他自己来证明这一点。”屏风后面,一声略微清冷的声音响起。

晏褚凭着自己少的可怜的记忆,开口的应该是大公主没错了。

“来人,把那几封信给他。”

周王对这一点不抱有任何希望,这些信不仅他看过,晏家老夫人也看过,要不是确实和晏褚的笔记如出一辙,也不会那么快就定了他的罪。

即便现在让他自己看,又能看出来什么呢。

那几封信保存的还十分完好,晏褚不能直接触碰那些信,但是却能近距离查看。

说实话,光是根据对方记忆里他一些书写时的习惯,连他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这封信真的是有人模仿的,模仿的那个人一定是个人才。很可惜,现在也没有鉴定笔迹的仪器,能够靠的也就只有自己的肉眼罢了。

晏褚仔仔细细的让拿着信纸的人把纸张一张张在他面前摊开,从第一张,看到最后一张,找不到任何破绽来。

他皱了皱眉,正打算从头再看一遍的时候,眉头忽然舒展开,表情轻松了许多。

第54章 叛国的将军

晏褚从小习武, 可是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光是有一身的武力也是不够的,他必须还要才思敏捷,熟读兵法, 因此在晏褚还很小的时候, 作为他的生母, 晏三夫人就已经开始替他进行了文学上的启蒙。

晏三夫人出生邯郸郑家,郑家并不是什么显贵的人家,但在文人中间却颇有地位, 尤其是晏三夫人的父亲郑老先生,一手水墨丹青, 万金难求。

在那样的人家出来的女儿, 晏三夫人也同样痴迷于书本画卷, 在夫婿死后, 更是寄情于书画中。

当初晏三爷还活着的时候, 为了补偿常年独守空闺的娇妻, 时常会搜寻一些绝本的书册, 或是一些珍贵的纸张c墨砚给她。

那些东西, 在晏三爷去后晏三夫人就再也没用过, 只有偶尔想念的时候, 才会拿出来以解相思忧愁。

作为晏三夫人唯一的儿子,原身反倒成为了能够经常接触那些东西的人。

晏褚之所以能察觉到那份纸张中存在的问题, 还得多亏了现在他脑子里为数不多的记忆。

明国有一个制墨大师名叫秦秋子, 经他的手研制出来的墨色如点漆, 不褪色,耐水性也好,这些都不是秋子墨最大的特色,秋子墨最让人称道的是它的香。

类似于药墨的香气,偏偏又混合着其他木香料的味道,书写于纸上,香味百年不散。

秦秋子在成名后,所产出的墨砚就极少,几乎是重金难求,他是明国人士,周国和姜国的人想要用着秋子墨,还得有那些来往于三国之间的行商,通常几经转手,价格也就更高了。

因此即便是达官显贵的人家,能有一块秋子墨也是如获至宝,并不会轻易使用。

就如同晏家,只有一块秋子墨,还是晏三爷生前给夫人收集来了的。

这段记忆之所以如此清楚,就是因为晏三夫人的那块秋子墨在原身七岁那年,因为觉得那香味好闻,给整个丢到水缸里去了,最后被发现捞出来的时候,只剩下小小一截,以及满缸墨香的水。

或许对于那个使计陷害他的人而言,秋子墨只是随手就能使用的东西,既然习惯了,就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在模仿他笔迹时就忽略了这一个致命的问题。

一来是晏褚从军难道还特地随身带着一块秋子墨吗?二来就是姜国皇室有自己的专用墨砚,秋子墨并不会在姜国皇室中出现,既然如此,为何这信件来往的双方,用的都是秋子墨呢?

晏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宣室殿内的人都愣住了。

因为秋子墨的香味虽然独特,可是气味清淡,只有仔细闻才闻得到,它的主调依旧是墨香,而且所有人都光顾着辨别上面的字迹,根本就没有仔细探寻过这字到底是用什么墨写的。

周王赶紧让人拿一封信过来,放到鼻子底下仔细一闻,虽然清淡,但确实是秋子墨的味道没错。

“谁知道是不是你就喜欢那秋子墨,就是一直带在身边的呢,而且和你联络的也有可能不是姜国皇室中人啊。”

太子涨红着脸说道,他的这番说辞,让周王很是气愤,自己这个儿子怎么有一种一心想要置晏褚于死地的感觉。

太子代表的是整个大周皇室,他这般迫不及待,会不会让人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意思,认为他忌惮晏褚功高盖主,联合他人陷害于他?

周王心中警醒,敲了几声警铃。

秋子墨在宫里并不算极其少见的,至少周王自己就有两块,太子是储君,周王也赐予过他,除此之外,皇后c二公主周明珠,也都有。

这么想来,经过晏褚提出这个疑点后,朝臣们会不会怀疑他这个皇帝呢?

“秋子墨每年只出十块,五块上贡明国皇室,剩下五块卖给了谁,又转手到了谁的手上,一切都有迹可循。”

晏三夫人急忙站出来跪下:“求陛下千万不要得了小人的意,寒了功臣的心啊。”

她现在无比后悔,当初在夫君死后,她就不该把儿子交给公婆教导,让他小小的人儿担负起整个晏家的重责。

这些日子,儿子被关在天牢里,生死未卜,又承受着整个大周的百姓的斥责辱骂。

晏三夫人本来是个比较安静的性子,还颇有些清高,她受不了这样巨大的差异,心里一下子犯了左性。

她的夫君和儿子舍命保护的就是那么一群人,既然如此,他们晏家又何必坚守着当初的承诺,她恨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也恨这大周王室,这一次脱险,无论怎么样,她都不会放她的儿子再去战场了。

那些人不配,也不值得他守护。

“陛下,此事却有疑点,不如把符将军带上来,问问他是如何发现这些书信的。”

郭宰相站了出来,之前他明哲保身,可既然现在却有疑点,那他开口帮晏家一把,也是应该的。

屏风后面,周明砾看着那个依旧保持着淡淡微笑的嫡妹,眼皮一低,不知道在思考些什么。

符丛是一个身材高大,模样英俊爽朗的青年,他似乎在练兵,被传召来的时候,身上还穿着银色的铠甲。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符丛单膝跪在晏褚身旁,行完礼后,还小心翼翼的看了晏褚一眼,眼神里带着几丝歉意。

“符将军,你再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些信件的,按理如果晏将军真的通敌叛国,这些信件,应该不是随意就能找到的才对。”

郭宰相朝符丛问道。

符丛面色十分郑重:“当日晏将军带着士兵出战明国,营地里突然出现了可疑的刺客,从晏将军营房中出现,因为晏将军的营房里带有军队机密的军机文件和图纸,为以防重要信件被刺客带走,属下带着几位副将不得已检查了一番晏将军的营账,这些信件,是从晏将军的褥子底下找出来的,因为上面的笔迹和将军如出一辙,事关重大,末将斗胆趁将军回来没有防备之时,将其扣押住,并且上书陛下。”

他将当日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的重新讲述了一遍,和他之前的供述,只字不差。

“符将军好记性,难为你将事情的始末记得如此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提前背过的。”

晏老夫人对这个自己夫婿之前看好的小辈很不满意,她觉得孙子被陷害,其中一定有对方的那一份,毕竟现在最大的得利者是他,晏老将军疾病逝世,晏褚又被关在牢里,现在整个晏家军在他的把控之下,恐怕过不了几年,就该改名为符家军了。

“老夫人,我字字句句属实,当日有许多人能为我作证。”

符丛的表情有些无奈,可是晏老夫人是他恩师的夫人,对于这位老人,他只能包容。

晏褚打量了一番身边的人,他的记忆停留在十六岁,眼前这人,在他十六岁之前都没出现过。

符丛感受到了他的视线,扭过头,眉目之间没有丁点心虚的情绪。

“当时事态紧急,陛下,这件事里似乎还存在着疑点,不过在那种情况下属下没有时间考虑,还请陛下如老夫人所言,彻查此事。”

符丛重重磕了三个头:“晏家军是晏家的军队,末将并不能担此重任,小将军忠肝义胆,这些时日末将每每想来,这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疑点没法解释,一旦小将军的罪名洗清,属下愿归还主帅位置,依旧供小将军差使。”

晏家军是晏家的军队,这句话听着可不入耳,周王没什么感觉,反正小心眼的太子殿下是不舒服了。

“陛下。”

晏老夫人颤颤巍巍的站出来跪下,“刚刚符将军也说当日营中出现过刺客,那些信件极有可能是刺客留下的,不然无法解释秋子墨的问题,请陛下还我晏家一个公道。”

周王私心已经觉得晏褚无辜了,毕竟每一块秋子墨的流向都是可以找寻的,当日晏褚营地里的东西现在还在宫里当做证物存放着,里面只有普通的墨砚,可没有鼎鼎大名的秋子墨。

只是,现在外面民怨沸腾,即便是洗清了他通敌叛国的罪名,那三万阵亡将士的亲人也不见得会原谅这个主动挑起战争的人,而且那割让的十座城池,同时也是周王心里的隐痛啊。

至于晏褚说的本来他是带着必胜的决心的,现在事已至此,谁也不知道当初如果没有发生通敌叛国这件事,事情会变得怎样。

不符合的罪名要撤,可是该罚的,也必须得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4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3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是大反派[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