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农妃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leidewen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19-05-13 12:40:36

  “这好吗?”少帝皱紧了眉头,但是沈公公没听了,老头飞出去,把爬树的小宝给抓了下来。

第338章 赈灾

  江南的赈灾,其实是辛瑶在做。她在杭州带着那些学子们筹备着各界救灾的事宜。她和辛鲲都很清楚,凡事不可能只指着朝廷,再说了,还是别做考验人性的事了。

  她和辛鲲一开始就想用二十一世纪全民募捐的法子,来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而这两人发现一个问题,竟然朝廷没有任何限制的条款。原则上,这俩胆子超过体重的家伙,认为,国家法律不禁止的,那就是同意的。

  当然,他们也不会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募捐,主要是,没有央视,没有募捐二维码。不过他们也不介意,反正杭州有钱人多,而他们受灾的面积也不太大,因为没死人,只要在入秋之前盖好百姓的房子,准备赶种夏粮,保证这期间这些灾民的生活,也就没什么事了。

  辛鲲当初就把要准备的清单弄好了,缺的只是数量,迁出灾民时,辛鲲就让人做了人口的登记,男女老少都注册在案。还有房子,谁家的房子什么样,辛鲲都让人画上地块图,她就算不能保证原样的恢复,但做到让他们不会把失去曾经拥有的面积。

  这些资料都是及时送到杭州的,让郭鹏和辛瑶在杭州准备,第一批自是从两江的府库里出,但一定不会够,所以在此同时,辛瑶就开始联络杭州的富商了。

  这些富商们跟辛瑶都熟悉,看辛瑶去一趟京城就把铺子卖给了蔡家,其实他们的心里也有些兔死狐悲的,在他们看来,辛瑶进京寻找新门路失败,被蔡家一口吞了。

  而他们真的没想到,事隔不到一年,辛瑶就回来了。认的大哥成了六元状元,而现在成了钦差,弄得跟戏里唱的八府巡案一样。他们这些人又阴谋论了,他们对蔡权的死,又有了新的想法,辛瑶这是不是强势回归?

  捐钱给灾民?他们这些人其实都没往心里去,他们觉得辛瑶这是为辛状元找钱。既然蔡家都被辛状元给灭了,那他们觉得可以坐下谈谈了。

  辛瑶倒是能猜出这些人怎么想的,也知道,他们这回到布政司衙门不是来行善的,而是来探路的。她也看了辛鲲所需的东西,真不值什么钱,辛瑶可是正尔八经的生意人,这么点东西,让自己大哥出卖自己的名声,那才是得不偿失。

  于是,那天,郭鹏穿着那个小王爷的官服就被辛瑶树在了聚会的首位。她需要堂上有郭鹏这个人型布景板,好为筹备物料这事顺利进行。对,辛瑶这回募捐没有打算收钱,她要的全是物资。

  她是商人,她很清楚,这些商人们在想什么,她无论说什么,只要她说要钱,那么这些人就不会相信这些钱没到辛鲲的口袋里。所以,在接到辛鲲的报告后,她就直接把需要换算成了物料。并请来专业的工匠来设计绘图。

  她把需要告知这些商人们的东西写在大纸上,挂在大堂边的画架上,上面标注了受灾的地形、地貌,还有请专业的工匠设计的新住房的样子……

  画架上满满的图纸,辛瑶让自己信任的大管事来解说,她内心其实有点崩溃的,明明一台电脑就能解决的问题,结果,她做这些,真是动员了数十人来一齐工作了几天,而那数十人,现在还在后面,他们还要做些细致的工作,一人负责一项,等着物料到位,他们就会跟着一块去灾区。全面铺开灾后的重建。

  “辛掌柜,您这是?”终于大家听完了,一下子都呆了,不谈之前的那些,他们之前听到越多,心里就越打鼓,这得要多少钱?还要盖这么多房子,真是小孩子不想好好做点事,只想拼命捞钱?

  结果看到最后,他们要木料多少方,石灰多少斤,要粮食多少石……钱呢?钱在哪?

  “这就是家兄所需要的东西,小女子在江南多年,相信这些物料应该难不到各位的。对了,蔡夫人回京之前,把‘辛铁匠’交给了小女子全权负责,所以,这回‘辛铁匠’会捐出所有的铁器。”辛瑶指了一下最后一页关于铁器那栏。

  大掌柜立刻把铁器那栏写上了‘辛铁匠’三个字,大家就知道,原来后面的空格就是各家认领的物料份额。

  铁器在整体份额并不少,要知道,盖房、还有重新的耕种土地,这些都是需要铁器的。‘辛铁匠’认捐全部,在意料之中,因为两江没有比‘辛铁匠’更大的铁器店了。但这不是必然的,‘辛铁匠’已经不是辛瑶的了。谁敢问蔡家要捐助。而现在,辛瑶替蔡家担了,这本身就能给人很强烈的信号。

  “东西不值钱,不过,现在你要这么大的量,我们纵是现在高价收购,只怕时间也不够吧!”商会会长看看左右,把手拢进了袖子,

  现在他有点失望,他的袖子里可是有打银票的,但是,他是商人,一个商人是要回报的。现在对他们来说,这么点东西,就是捐助了。捐助这些乡亲没什么,反正也没有什么钱。但是正是没钱,表示没有收益。这不是商人该做的事!

  “唉,小女子十四岁就在两江混日了,各位要不要再想想?”辛瑶笑了笑,喝了一口茶。转向了郭鹏,“这茶还不错,你要不要试试?”

  “后面库房里有些木料、粮食、布匹,你先算上。蔡家没有女儿,那些木头、布匹用不着。”郭鹏有点脸红,他虽说知道两江的府库任他们使用,可是,辛鲲还是设计了安全线,人家两江不能只做救灾,啥也不干了。可是,把这些商人们叫来,让他们捐钱,他都觉得自己很没品了。只可惜,他来江南没带什么钱,不然,他早就全捐了。现在,他只能尴尬的帮蔡权把后面库房的东西一块捐了。

  辛瑶点头,那里她也看过,蔡关也跟他们说了,蔡家近期回不来了,带不走的,都捐了。虽说那时蔡夫人一脸的肉疼,但是最终啥也没说。

  辛瑶懂行的,好料的家具、古董、稀有的宫缎、毛皮,她都让人收了,这些东西,她会带回京城。但是库房的粮食、布匹、木料,她都不替蔡家节约了。

第339章 谁求不求着谁

  “那都是好料,我已经请木器店来估价了,这些木料我买了;至于说那些绸缎,也跟绸缎庄说好了,全都换成了棉布和棉花。不过棉花时日还早,既然可用水师,那我们用钱在南方收购一些时鲜的河鲜、大藕、莲子运回京城,换成棉花,可以从北边海运送来。”

  辛瑶解释了一下,说到自己买时脸略红了一下,辛鲲也准备了她的嫁妆,比如上好的木料。但是比这些来说,还是差得很远。她决定为自己买下。为了缓解这种尴尬,她说了一堆的生意经。

  “那会烂吧?”郭鹏哪里想得到辛瑶的少女心思,他就想到了那些东西,他是吃过的,但也知道,那些东西实在不好保存。

  “只要不会烂一半,我们就有赚。”辛瑶松了一口气,抿着嘴笑着。

  “你最好别把这面给你哥看到!”郭鹏无语了,这个人能不能别一谈到生意,就一付兴高采烈的样子。而郭鹏一点也不关注,他们此时在布政司衙门的大堂里,后面坐着全杭州最有钱的十个人。

  “辛姑娘,小王爷,这些物料其实准备不易。您看您要盖那么多房子,但木料其实是不够的。还有……”边上一位开口了,小王爷看着跟辛家人的关系不错,再说,蔡家捐了,他们真的不捐,就把人得罪了。决定还是问清楚,若是只要条目上的东西,他们决定就捐了,反正也没多少。

  “哦,木料只是为了做一些家具、农具,还有必须的部分,这些住房,我们会就地取土烧砖。而且因为是集中盖房,所以会人为选取高处,还有就是形成新型村落。烧砖量比较大,所以,我们这里还有煤炭的需求。”辛瑶指向了下面煤炭的那一栏。

  “那个,大家做生意都挺忙的,要不,我们还是捐银子吧。”会长看了后面郭鹏一眼,他们绝对的相信,这是真的仁亲王世子,为了在世子面前露个脸,他们决定还是按着他们的要求给银子好了。辛瑶要的东西其实对江南这些人来说,真不值什么钱。

  “若是要钱,小女子虽不敢拿大,但这点东西,还真的不在话下,更何况,还有朝廷,小王爷的支持。原本朝廷这回是要给捐赠的商家一些勋章的。虽说没什么用,不过好歹也能传家。小女子也快成亲了,还想着弄个回去,回头省得婆家觉得我这个假小姐占了人家多少便宜似的。”辛瑶笑了。

  “勋章?”会长坐直的身子,他听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不过传家,他是懂的。

  “不是什么,就是用金银铜打三个牌子,以表彰这次抗洪救灾之中的有功之人。比如蔡三爷,这回上下协调,完美的完成了朝廷的泄洪任务,还没死一人,家兄已经向朝廷报请他为金质奖章的获得者。还有就是那位让族人撤离的老族长,含泪放弃了宗族的祠堂,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也为他得到一枚银质奖章。至于说,铜质奖章只有五枚,蔡家捐出铁器与库房,已经拿走了一枚,现在只有四枚了。”辛瑶笑了一下,手一摊。

  下面十人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一共才七枚的奖章,前三位获得者虽说蔡家拿走了两个,但是这功绩还真不能比。况且重点在哪?重点在,一共七枚的奖章只有四枚了。

  “小王爷!”会长霍的站了起来。他们若是捐钱的话,真会比这些要多得多。而捐这点东西,还能得到奖章,这就是重点了。

  郭鹏忙摆了一下手,十分诚恳的说道,“老爷子,各位,请量力而行。这是朝廷的一次尝试之举,我们没有要让民众来担负朝廷的责任,所以不用有负担。”

  “没有负担,没有负担。小人虽说是杭州大贾,但小人祖籍山西,别的不多,就是煤多。只是运输不易,只要有运力,真是要多少有多少。”一个大汉直接跳了出来,根本没让老头说下去。

  “我们有船,你们能把煤运到河边吗?”辛瑶忙年向了那位。煤可是最重要的,这关系到了,房子的坚固程度。

  “正是知道小王爷有水师为盾,小人才敢有此保证。说不得,我们还能为水师的官兵们捐几件衣装。”大汉哈哈大笑着。

  “小王爷,我们家有木料,我们开着江南最大的木料仓。”会长瞪着那位,急急的说道,但想想又忙说道,“我们家还有匠人,你们盖房子总得匠人,我们可以提供匠人。”

  “这个真是太好了!”这个不用辛瑶说,郭鹏都想跟这位握手了,有什么比出料还出人更有利,“本王一定会向皇上报告你们的善行。”

  郭鹏说得很真诚,这是真的,他真的觉得这些商人真是太好了,不管是为什么,人家至少做了。忽悠商人其实是辛瑶的第一步,她把现代的宣传手段全用上了,叫来说书人,把灾区的事说给他们听,中心思想就是灾民们这么做,真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为了不让杭州等重镇受灾,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宗祠,自己的房子……

  就是一句话,好好编词,免费的满大街散去;叫叫花子们唱莲花落,让人去支持灾民,效果非同凡响。

  在这种宣传之下,最受感动的,其实是最普通的杭州市民,你一个铜板,我一个的,大家也都不嫌少,辛鲲还真不缺这点钱,她要做成一种制度,让全民参与。这可不是您一家的事儿,这是我们大家伙的事,您的房子淹了,没事,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

  救灾的那些物资,辛瑶还让商会的人自己跟着去送。这样,让他们自己记账,自己发,连辛瑶的那些铁器,木料,也都是交给他们一块,这样最好的是,她要让这些人精们知道,我们辛家的状元郎可不缺您这点东西。丢不起这人!

  辛鲲接到辛瑶的信时,都觉得好笑,有时她是觉得辛瑶是挺精明的,但是这会儿,她就觉得辛瑶还是小家子气了。真以为这些人比她傻吗?人家肯捐,其实就是预留了给你的好处。就算不是金钱的好处,人家还是要人情上的好处的。回头,人家还是得说,‘当年辛状元救灾,若没我们这些人,他就是个棒锤。’有些事,不是说想不欠人情就可以不欠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主要是别让人觉得你真求着他们了。

第340章 恢复

  辛鲲一直住在村里的堤上,她一到就让人育夏稻的苗,都是老农了,一听辛鲲说,他们就知道啥意思。从县衙里领了上好的稻种,就在县里划出的暂时居住点里,育起苗来。也正是辛鲲让他们育苗,让他们更加安心,并且也看到了希望,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而安居点也是按着辛鲲的规定严格执行,有固定的临时便所,专人消毒。水井也定期往里放明矾,等着水里出了花,用干净的沙子滤上几次后,再烧开了使用。

  城里的兵士在城里也用淡石灰水喷洒街道,城墙。没事,还有人在街上宣传,让所有人勤洗手,勤更衣。

  在洪水退去后,她就一直不许村民回归,要知道,洪水期间,粪池漫溢,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水源等环境受严重污染。土壤中的病菌被洪水冲出来,会引发疾病。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人畜健康,必须进行卫生大消毒。

  她之前在乡下待过,虽说没经过大的洪水,但是有时山洪暴涨的,村里也会有被淹的时候。辛鲲就跟着留守的奶奶一块做消毒的工作。不过她也很痛苦,因为现在没有液氯,没有漂白水。她怎么办?

  想想,她就只能用烧石灰了,旧房子有些没倒,而高处的祠堂也没有被波及。石灰水让人喷满了祠堂,就算曾经一点也没被水淹过。然后开始写,灾后重建的计划书。

  其实这些,她之前也写过了,不过,计划永远不会比变化快。比如他们的山洪里没有这些小动物的尸体,混和着人畜粪便、垃圾,一时间,村里真的臭不可闻。

  而惟一让人欣慰的是,因为洪水还带来了上游的污泥,洪水退去,小村里一下子多少了一百多亩的土地出来。

  水退了,她亲自带着侍卫们,穿着刷了桐油的连体布衣,穿上做了防水处理的猪皮长靴子,戴着厚厚的口罩,把没有倒的房屋全部推倒,有砖的包在石灰水里。而那些土坯也都砸碎了,混上石灰水,放在一边静置着。

  村里的水井直接就埋了,还不错,这会儿有明矾,买了大批的混在土里,填进了井中。而那些从上游冲下来的动物尸体,直接就泡进了浓石灰水中。还在地势高、远离水源处,挖了一个深坑,把那动物的骨头埋进去。其实一般都是用石灰水喷洒,辛鲲实在过不了心里那关,坚定的把那些动物尸体泡得成了骨头才捞出来去埋了。

  经过辛鲲一段时间的清理,泄洪的小村落除了一个祠堂之外,真的小路都没了。辛鲲重新布局,顺着洪水冲刷的路径,把要盖房的地方用石灰、黏土和细砂所组成的三合土垫高夯实。并且用石灰在上面画出各家所需要的宅基地方向、面积。

  宅基地与祠堂的方向成为一边,合理的布局,让大家能簇拥着他们的祠堂而生活着。祠堂门前还特意拓平了一大片地方,从山上移了一棵古树过来,这里以后就是全村的中心广场了。

  住宅地方准备好了,下面的农田也就差不多干了,找来耕牛,跟在府河一样,侍卫们很习惯的跟着辛鲲一起,反复的翻地。让新淤的土地,与之前的农田合成了一体。

  如此这般后,之前村里的人就跟着第一批的救灾物资们一块回来了,壮劳力跟着工匠们一块去就地烧砖盖房,另一边的老弱人,就跟着辛鲲一块下地播种。

  辛鲲之前就请县衙的人重新的丈量土地,因为河泥,河湾一下子多冲出来一百来亩地,这些地,按着比例分给了村民们。并且把新的地契一一交到了这些苦哈哈的农民的手中。

  要知道,这之前,这一个村子的地都不是这些村民们的。这些都是城中富户的,是辛鲲从那些人手中收回了这些土地为国有,现在再转分给村民,这下子,所有人都兴奋了,他们再也没觉得,自己前面做的是牺牲了,原来放弃之前的破房子,还有这么多的好处。他们一下子都有一种被馅饼砸晕的感觉。

  辛鲲都能下地,他们这些人有什么不能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之前育好的苗,这会就有了作用,小心的插进水田里,那油黑的淤泥,让这些人对秋收充满了期望。

  房子很快也就盖好了,虽说每家的房子和院子长像一样,不过辛鲲相信,很快,这里就会各有各的特色。她在盖完房子之后,静静的带着侍卫们悄悄的离开了。没进城,坐上水师的船,直接回了杭州。

  还是布政司衙门,郭鹏不在,而蔡关却已经回来了,坐在曾经他二叔的书房里看着书。这些书也是蔡权的,只不过,他们那会离开时,这些东西都没时间带走。

  “小王爷和瑶儿呢?”辛鲲坐下,喝了一大口茶,才开口问道。

  “辛瑶跟淑媛玩去了,至于说小王爷,出去给王妃准备特产了吧?”蔡关抬头想了一下,摇摇头,显然他其实并不确定,但看了辛鲲一下,“你怎么黑成这样?”

  “我发现我种地其实还可以,基本上,我插秧,还是挺不错的。”辛鲲吐了一下舌头,对着蔡关摆了一下手。

  “去给大人准备沐浴。”蔡关立刻对外头的人吼了一声。

  “您至于吗?我在外头也是天天洗澡的。就差没用石灰水泡了。”辛鲲比他还怕死好不,灾区里,她最怕就是疫病了,现在很好,反正她走时,村子里连八十岁的老奶奶都还能追着后生打呢。

  “这些日子的坻报,你是不是忘记自己是钦差大人了,随便找个人也比您耕田好吧!”蔡关冷笑了一下。

  “用不着看,我的责任是,不让杭州决堤。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法子两江境内没有一个人因为决堤而亡。而现在灾民安置了,秋收也有望了,我现在就可以回京述职,继续混吃等死了。”辛鲲对他假笑了一下,决定站起,去洗澡更衣,再好好的睡一觉!

第341章 脑残做法

  “你没问问,咱们住的布政司府为什么没人?”蔡关瞪着辛鲲。

  “老师,你真的觉得皇上会让蔡系人马继续掌握两江?”辛鲲瞪着蔡关,一脸的不可思议。

  “那我二叔白死了?”蔡关当然知道这不可能,但有时,人就是这样,关心则乱。他是蔡家的人,那当初那么不喜欢那位小堂弟,可是当有人危及蔡家名誉时,他还是站出来,为了蔡家而战。

  他明明已经查出了蔡权是被毒死的,一切的证据已经摆在少帝的面前,可是少帝怎么做的?他表彰了蔡家这回在两江的功劳,于是,那些辛瑶弄出的奖章,也都发放到位,并伴有一张张真正的圣旨做证明。那位老族长和四名商人代表都要乐疯了。

  可是,蔡家呢?除了祖父伯爵的爵位将会再袭一代,二叔、三叔也都因为这次的抗洪而得到了大大的表彰,但蔡权就是死于殉职,没有人将会对他的死负责。

  蔡关他们闭门会议了很久,最终,他们认了,因为这是最好的结果,真的把胡伦暗杀蔡权的事公之与众,那么蔡家也得背上不名誉的罪名。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

  而蔡关开完了会,就带着妻子,问仁亲王要了船回到了杭州。现在,他真的理解了辛鲲当初那么生气的原由。原来是这种感受,他现在不由得有点羡慕辛鲲了,因为他为辛瑶的父母找回了公道,而自己因为背后的大家族,他只能忍气吞声。

  “你堂弟怎么想?”辛鲲理解,她想知道,从子的蔡关这么生气,那么国子监的那位蔡家二公子怎么想。

  “二婶觉得老太爷的爵位是用二叔的命换来的,她要让老二家袭爵。”蔡关不耐烦了,自己问的是少帝这种平衡,辛鲲问什么二弟。

  “你弟弟脑子很不错。”辛鲲点头,她又不是没见过蔡二夫人,脑子不错,可没有这么好。现在就想到了爵位问题,只能是蔡家的二公子了,“好了,您在意蔡家的爵位吗?就算多袭一代,到你爹那儿还是伯爵,到你,就是子爵了。您好歹也是状元郎,想拿到爵位,应该不是难事吧?”

  “鲲儿!”蔡关瞪着辛鲲,他在说爵位吗?不过看辛鲲揶揄的脸,自己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说起来也是,自己若真的不在意,为何要特意的说起。显然,这件事,在他的心里更重要。

  “老师,你要想,这件事您至少愤怒了,您二叔的在天之灵,至少能欣慰了。”辛鲲不愿说别人,她只在乎蔡关的感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农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