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农妃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leidewen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19-05-13 12:40:36

  “你们家园子有用?”

  “当然,咱们江南的园林除了一步一景,其实也是有实用功能的,比如隐私,比如说风水。上回辛家巷改造,我可听老先生说了半天的。”阿大说得特得意。

  辛鲲看看那院子,想想看,“也许人家也是有用的,只是我只学到形,没学到神。”

  “装个样子就成了。”阿大点头。

  辛鲲看看外面,“唉,请客用不着日本饭吧?”

  “那个您可以说,没有日本厨子。”阿大忙说道。

  “嗯,这个主意很好。”辛鲲点头,主要是,她真不会做日本饭。寿司那个要手艺,炸天妇罗外头炸衣好像用的不是普通的面粉,一炸起泡,那个她不敢试,要知道,朝鲜跟日本也是挺密切的。

第423章 挑事儿

  “您觉得请客有用?”这是阿大一直想知道的,这回花了不少钱,还去买了不少的建材。

  “没用,等着吧!”辛鲲笑了望天,“也不知道京城怎么样。”

  “京城传信,说皇上风评越来越差了。”阿大一怔,轻轻的说道。

  “为什么?”辛鲲皱了一下眉头,她不觉得郭鹏是个笨蛋,她其实觉得郭鹏是个心里很有数的人,他不会蠢着让人黑的,况且他也不是一个暴虐的人,怎么会传出他残暴不仁的名声。

  “不知道,老太爷已经回了辛家村,要不要请他过来?”

  “辛瑶呢?”

  “大小姐嫁到朱家了,也搬回了府河。”

  “朱龙呢?”辛鲲皱了一下眉头。

  “回府河去做县令了,朱大人求的蔡大人,蔡大人就帮忙把朱龙谋了这位置。哦,老魏两口子留在了京城,小宝跟李大叔夫妇跟老爷子回老宅了。”阿大忙说道。

  “你一直在关注?”

  “我也没什么事,知道您担心老太爷,现在大家都在府河,移过来,倒也不难。”阿大笑了一下。

  “去准备吧!先通知辛瑶,她会配合。不过时机再等等,我估计他们退回府河,仁王爷一直等着呢!”辛鲲又笑了。

  “您笑什么?”

  “本来觉得有点无聊,现在觉得有点意思了。”辛鲲轻叹了一声。

  “为什么?”阿大本来觉得自己是有点明白辛鲲的心思了,为什么现在又不明白了。

  “其实有时我看李朝王朝有点无聊,看过逗蛐蛐吗?一个小罐里两个蛐蛐被人封王封将,他们在细签的指挥下拼命,你觉得有意思吗?”辛鲲看着阿大。

  “可是他们还是自为一体,从古至今也没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阿大撇了一下嘴。

  “你说得对!”辛鲲一想也是,从古至今,从隋炀帝开始到了武则天时代,连日本都打败了,最终,也只是让朝鲜和日本变属国。这里顽强的一直跟着中华民族一起地老天荒了,“这里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夫人!”小何从远处走来,对着他们行了礼,若不是他穿着贱民的短衫,从礼仪上看,他并不比书生差。

  “有事?”

  “该上课了。”小何再一次弓身说道。

  “正好,你看看,这里漂亮吗?”辛鲲看向了小何,她喜欢小何,这个小孩子有着典型的朝鲜人的偏执,他们认准了,就不会改变。

  “这是夫人的家乡吗?”小何左右看看,面无表情。

  “不太像,我一直坚持,做不像宁可不做。不过,能做一点是一点吧!”辛鲲深吸了一口气,摇摇头,“走吧,我们今天学点什么呢?”

  “我想学法。”小何坦然的说道。

  “法?”辛鲲轻轻的拍了他的头一下,“这不好!”

  “夫人!”

  “古代的汉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忧患识字起,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辛鲲和小何聊着天,慢慢的远去。

  阿大跟他们保持着距离,他招的死士可不是庄子里的人,对他来说,这里的人,并不值得他信任,当然,他的系统跟辛鲲的系统也是两块,互不相关。现在看辛鲲这才多久一会的功夫,竟然已经把这小子的野心挑起来了。他似乎已经能看到朝鲜的峰火连天!他不禁摸了一下鼻子,跟在后面。

  辛鲲还是在小学堂里讲起来了朝鲜的律法,辛鲲特别贱民一章,辛鲲迟疑了一下,看向了下面:“其实在汉地也有贱民,被称为下九流;而日本大化改新后出现良贱制度,良民:官人、公民、品部、杂户;贱民:陵户、官户、家人、公奴婢、私奴婢;那里也是良贱之间不可通婚,公私奴婢当做家畜、财产,不可成家在古坟时代这种人又称“生口”。大和政权的“出口”到朝鲜半岛南部的伽椰诸城换来那儿出产的各类铁器,公奴婢66岁可升为官人,76岁成为良民。除了奴婢,陵户、官户、家人可以有自己的家庭。”

  “所以我们到哪里都不能站直了身体吗?”小何睁着眼。

  “不,在汉地,虽说也有下九流,但是没有你们这么严格。商人的孩子可以考科举了;而奴婢从良之后,三代可为官。也就是说,奴婢的孩子被放良身,他的孙子就能读书、识字,考科举。刚说了,日本的奴婢,年老就可以解放。”

  “为什么朝鲜不同?”小何的脸充满了愤怒。

  “我不知道,所以我不教你们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人生忧患识字起,你们的人生太苦了,所以不要懂太多,有时,真的觉得,什么也不懂,你们会幸福得多。”辛鲲坐下,长长的叹息着。

  “夫人,您四处逃难,您痛苦吗?”小何看着辛鲲突然问道。

  “不,我不痛苦。我就算逃难,我也没有低下自己头。明白吗?我也许一直在努力的求生,但是我不低头。你们是我的学生,虽然,你们是贱民,但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也许不会教你们去考科举,但是我相信你们比那些成均馆的书生们能干多了。我不教给你们没用的东西。对,你们都在我书馆里这么久了,我从来就没教过你们没用的东西。你们会非常出色!”

  辛鲲起身轻轻的摸摸他们的小脸,她的学堂里,有男孩有女孩,她对他们一视同仁。看着她们的眼睛,她非常肯定,这些孩子,他们就是自己放在朝鲜的火种。

  “可我们是贱民,我们都不配跟良民用同一口水井。”一个女孩大声说道。

  “你们知道两班贵族有多少人吗?”辛鲲看着他们,轻叹了一声,“他们加上你们大王几世家族的人加起来,还不到你们的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这个数学名词,这里的孩子们都懂,他们知道什么叫分子式,百分之一让他们震惊。辛鲲叹息了一声。

  “平氏在日本也是贵姓,但是我四处逃亡。逃到朝鲜,我在这儿,我给你们吃饭,都得让人说我做错了。所以,你们将来成为有钱人,这个我毫不怀疑。我教别的也许不成,但把你们教成有钱人,我很有信心。可是你们成为有钱人之后,你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第424章 我是透明的吗

  朱龙回家正好看到已经挺着肚子的辛瑶进门,忙扶住了她,“不是说最近都不出门吗?”

  辛太爷一回京,就跟朱家的人谈了,要把辛瑶的婚事办了。要赶在辛鲲的百日之内。这个朱家是赞同的,朱龙原本年纪就大了,但他是乐意再等三年的,不过朱家不乐意,一听老太爷说,立刻就同意了。

  办了喜事,老太爷就跟老李商量,家里已经没有人了,京里的产业也保不住,若是他有兴趣就给他。老李两口子跟老爷子都习惯了,就是有点舍不得小宝。不过小安正好又怀孕,老太爷也就跟小安商量,把小宝过在辛鲲的名下,改名为辛淮,老李夫妇自然就高高兴兴的跟着老太爷回了辛家村。

  当然回了辛家村又有了一段公案,辛家村并不好回,要知道当初老太爷是分宗出去的,现在孙子死了,又要回来,这就有点让人不舒服了。

  不过,现在郭鹏当家,当初辛鲲的尸骨送回辛家祖地时,郭鹏亲自送回的,老爷子准备回乡陪伴孙儿,这个也是报到郭鹏那儿的,郭鹏虽说也舍不得,不过最终也同意了。他再不对朝臣们的心思,但他现在还是皇上,加封有功的辛鲲还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朝臣们对于一个死人,而且还是一个除了他,一点朝里势力都没有的死人还是很宽容的。况且辛鲲也的确无可挑剔,于是一个文兴县伯的名头就落在辛家的头上。小宝好好的,就袭了一个三等伯的爵位。让李家上下对着小宝上下打量了半天,觉得这小子是不是天生的好运啊?

  小安也无语,她把小宝过继给辛鲲真的只是觉得辛鲲得有个摔盆、供饭的,结果这才几天,改了籍就成了小伯爷了。

  不过也算了,小宝成了小伯爷,回乡就得有小伯爷的排场。老魏不放心,还是送他们回来,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当老太爷要求要回老宅时,族里当然不会答应。不过,辛家小伯爷的名头不是假的,老魏这个带刀侍卫也不是假的。

  老太爷也不想以势压人,老太爷用当初悬赏的黄金拿出一千两来,给了族里。他带着老李两口子住了回去,小宝倒是很喜欢辛家村的,村里没也没人他是小伯爷。他乐乐呵呵的就成了村里的一员,跟着一村的小孩子玩在一起。

  辛瑶很快让蔡关给朱龙谋了府河县令的缺,搬了回来,就近的照顾着辛爷。不过,辛瑶有了身孕之后,李婶就不许她再两头跑了,就算一个县,可是两村距离也不近。

  辛瑶也就没跑得那么勤快了,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别说朱龙了,辛瑶也是满心期待着。

  “生意上有点事儿,你今天回来得早?”辛瑶笑着看着朱龙。

  “我是没事,就回来了。”朱龙笑着扶着辛瑶进屋。他们没有住在县衙,而是住回了朱家的老宅,朱龙是老五,家里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辛瑶要求回来了。

  而朱家二、三、四哥都分了出去,家里地方倒是有,不过,他们突然回来住,让朱家老爷和大爷四人都觉得有点无奈。不过,住了大半年,辛瑶的性子他们也就知道了,老太太和大太太之前管家的一些盲点跟着她混了一些日子之后,自己就发现问题了。当然,他们也会怒斥辛瑶,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们。辛瑶就傻笑,然后觉得自己其实挺幸福的,这老太太和大嫂子可是辛鲲千挑万选出来。

  “怎么今天出去这么久?”听到声的朱大娘迎了出来,看着辛瑶忙问道,就好像没看到朱龙。

  “今天铺子有点事。”辛瑶到了这儿,还是准备了一个办事处,她江南的生意不能不管。让那些管事进出朱家也不太好,于是每天就在村头朱家的土地上盖了一个小宅子,每天她在那儿批来往的单据。不过一般她都是早上去,中午回,今天竟然到了下午才回。

  “朝鲜那头的铁器非常出名,他们听说了我们的辛铁匠,派人跟我联系了。”辛瑶双手扶住了婆婆。

  “唉,那么大的生意,你一个人管得来不?”朱大娘忙问道。

  “也不用费什么神,不过今天来的是朝鲜人,说话有点费劲。”辛瑶笑着淡淡的说道。

  “客人呢?怎么没有带回来?”

  “他们一堆人呢,而且这些人也是有主人的,还有采购些别的东西回去。”辛瑶笑着。

  “若来的是下人,你以后就不要见了,养那么多的管事,留着做什么。”

  “是!”辛瑶笑着进屋,上午时,她处理事情时,一个朝鲜的商人就来了,他是真正的商人,不过,他的侍卫不是。所以商人谈完了生意,送给了辛瑶一串佛珠。这不是辛鲲的佛珠,但是,这佛珠上有记号,而辛鲲与辛瑶之前就有自己的联系方式,佛珠记号排列就是一句话,让辛瑶静待时机。

  辛瑶没回来,只是心里太激动了,辛鲲竟然跑去了朝鲜,这真是太聪明了,不远也不近,而且不在中原的地界上,就算被人发现了,她绝对有时间逃走。她现在特别想去朝鲜去看看,她绝对相信,自己那位大哥在朝鲜一定也会风声水起。

  “瑶儿,今天我学做了新菜,你要不要试试。”朱大嫂出来了,一脸的兴奋。朱家不可能跟辛家一样,请上三四个厨子,他们就算是小康之家,之前他们家里人也不多,自是由他们婆媳一块做饭。

  辛瑶不会做饭,她两辈子都是有人伺候的,不过她努力了,进门了,跟着婆婆和大嫂学,虽说还是做得不好,但总归是没让人帮了。现在她有了身孕,朱大嫂自不会让她帮忙了。现在有了辛瑶的加入,朱大嫂进厨房就跟李婶一样,那就是挑战自我,不再是苦力了。

  “当然要,肚子下午就饿了,就想回来吃大嫂做的好吃的。”辛瑶笑眯眯的答着。

  “真是,肚子饿了,为什么不叫人回来说一声,我给你送点心啊!”朱大娘立刻叫道。

  “娘,大嫂,看得到我吗?”朱龙有点尴尬了,为什么这三个女人见了面就能当他是透明的呢?

第425章 相互的适应

  “都回来了,就开饭吧。”朱大爷敲了旱烟,从廊下走了出来,六月了,他在地里忙了一天了,他也饿了。

  “大哥呢?”朱龙左右看看。

  “哦,老四找他,他说不回来吃饭了。”朱大娘解释了一句之后,立刻大叫了一声,“老大家的,叫人开饭。”

  朱大嫂比朱龙大十多岁,他们一子一女,儿子在县里读书,女儿小些,也有十三岁了,平时在家里帮忙,是个很漂亮乖巧女孩。

  辛瑶没坐下,跟着大娘和大嫂一块去厨房,而辛瑶从小跟着的丫环忙过来帮忙。

  朱家没有下女,而辛瑶这个有点纠结了,这是从小跟的人,不能赶走,可是放出去,人家岁数没到,出去了,又不放心。跟朱龙商量,朱龙就没想过辛瑶不带人。想想看,他就不觉得辛瑶得能拿得动除算盘之外的东西。所以辛瑶要不带人到自己乡下的家,他想想都觉得要死了。不过,辛瑶说,辛鲲都下过地的,她也想试试。朱龙想想也就跟家里协调了一下,丫环也就留下了。不过辛瑶之前很小心,丫环几乎不出辛瑶他们的院子,最近若不是辛瑶肚子大了,她才出来陪在辛瑶的身边。现在有重的,她就抢着拿出去,不让大娘和大嫂做,这样,大家至少不会看她不顺眼。

  辛瑶摆好桌子,请朱大爷和朱大娘坐下,自己才坐到了朱龙的下首。

  “今儿佃户送了些稻鱼过来,你明儿送回去给老太爷。让李婶去熬汤给老太爷和小宝吃,这个最好了。”朱大娘给辛瑶夹了些菜,忙说道。

  “那个相公很喜欢吃啊!”辛瑶忙看向了朱大娘。

  辛鲲在江南时,她有教那里的农民在稻田里放些草鱼苗。辛瑶当时问过,辛鲲只说,共生关系。鱼可以把田里的有害物资吃了,而鱼屎也能成为肥料。不过她忘记了辛鲲说一亩地放多少了,于是她开年时就让他们少放点放了几百条进去,长得还挺快的。长到现在佃户们没事就抓几条送过来,省得长得太快,挤得慌。这个鱼可能是新鲜的,特别甜,朱龙特别喜欢吃。

  “他年轻,有的是吃的时候。”朱大爷抬头说道。

  朱龙觉得自己是不是捡来的?刚刚母亲嫂子看不到自己,现在父亲这么说自己。

  “爹!”辛瑶都替朱龙尴尬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7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2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农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