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芳华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海边的橘子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3 MB   上传时间:2019-06-02 11:42:39

  张振业头痛地摇了摇头,心想妻子怎么魔怔了似的,天天户口户口,自打结婚以来,恨不得把她全家的户口都迁到上海来。那张家还是张家?干脆改姓宋算了。

  林蔓陪白秀萍聊了一会儿。白秀萍问了一些生产队上的情况,觉得林蔓还是把户口迁回来的好。城市户口嘛!每月有各种票证,总不至于饿死。不像乡下,靠天吃饭,谁说的准明年收成怎么样。

  林蔓不想过早透露落户的计划,便推脱安慰老太太,说自己另有打算。白秀萍拗不过林蔓,只好作罢。

  从白秀萍处出来后,林蔓又去向大舅张兴国借报纸。

  张兴国在机关工作,时不时地会拿单位的报纸回来。

  “这是前两个星期的报纸。你要是想看这两天的,明天我给你拿回来。”张兴国从书桌下拿出了厚厚一沓报纸,递给林蔓。

  丽丽正坐在书桌上做作业。灯光下,教科书与作业本工整地摊开,丽丽一笔一画地写字在本子上。辉辉跑来捣乱,丽丽全然不理,只认真在眼前簿子上的田字格里。

  “辉辉,还不快去做功课,你看丽丽多听话。”张振业埋怨儿子总是坐不住,才刚上二年级,成绩竟然就差得濒临留级。

  张兴国摇了摇头,到底不是自己的小孩,没法说什么。辉辉被张振业拉走后,他坐回了丽丽身边,继续辅导女儿写作业。

  林蔓谢过了张兴国的报纸,回到了阁楼。

  阁楼空间不大,随便挪动身体,就会撞到头。林蔓好不容易固定下来一个还算舒服的姿势,趴在箱子上,打开吊在头顶上灯泡的开关,摊开了报纸。

  “……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林蔓极力回想,现实中,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62年国家似乎也曾喊过这样的口号。她继续往下翻。

  “大力支持重工业发展,鼓励青年不畏困苦,到偏远城市建设……”嗯,这一句话,是《春田》的背景大环境。

  “江城五钢厂驻上海办事处于6月1日起面向全市招工,地点阜新路……”林蔓终于找到了想要的。就着昏黄的光亮,她在一张纸上记下了招工地址。

  江城是林蔓想要去的地方。

  在那里,《春田》的男女主人公会发生爱情,炮灰秦峰将一改事业爱情屡屡失利的颓势。

  在那里,林蔓会努力积攒资本。等到改革开放,她要借着钢厂改革的东风,大发上第一桶金……

第7章 招工

  清晨,林蔓从梦中醒来,闻到新出锅的油条香味。

  白秀萍和何梅摆早点上了桌。宋招娣催辉辉起床,辉辉舍不得舒服的床褥,哭闹着不起来。张兴国和张振业从外面进来,一个拎着大饼油条,一个手拿刚送来的电费票据。丽丽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捧起了粥碗。

  “小蔓,下来吃饭。”白秀萍为林蔓舀了碗白粥。吃粥的小菜,她各夹了少许在小碟中,摆在林蔓的粥碗前。

  林蔓爬下阁楼,洗漱完毕,坐在了桌前:“今天我要去参加五钢厂的招工考试。”

  “五钢厂,江城的五钢厂?”张兴国惊讶地放下了手里的筷子。

  白秀萍愕然,侧身面向林蔓问道:“怎么,你要去江城?”

  林蔓轻笑回道:“响应国家号召嘛!不畏艰苦,支援国家重工业建设。”

  “说的好!难得小蔓有这样的志气。”张振业暗松了口气,总算不用再担心户口簿上多一个人了。

  白秀萍皱紧眉头:“你一个人去那么远,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是啊!听说那里冬天冷得要命,小蔓你在南方长大,怎么受得了?”大舅妈何梅也不放心。

  林蔓满不在乎地回道:“江城条件再差,那也是个市。我要是去了那里,可就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了。”

  “可是,你回上海不是更好?”白秀萍还是希望外孙女能留在身边。

  林蔓心意已决,柔声安抚白秀萍道:“外婆,就算我去了那里,也还是能回来看你啊!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她心里明镜似的。江城一定要去。且不说工作的事,单单是眼前最当务之急的户口问题,她也需要五钢厂的户口调动来落实解决。

  白秀萍无奈地摇头,想起了女儿的脾性也是这样,但凡决定了什么事,任何人都劝不回来。

  林蔓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宋招娣的注意。

  ……可就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了……

  饭后,趁着收拾碗筷的当儿,宋招娣悄声问张振业:“进了那个五钢厂,户口真能跟着进城里?”

  张振业帮着宋招娣摞起碗碟:“这是规定,人的户口跟着单位走。五钢厂在市里,户口跟了去,当然就是城市户口了。”

  “那么好的事,怎么以前没听说过?”宋招娣感到不解。

  张振业冷笑:“算好事吗?上海人才不要这种城市的户口呢!也就外地的乡下人稀罕。”

  宋招娣点头。若是要她去江城,她也不愿意,因为她已经是上海人了。但是,她老家的父母姐弟们可还是农村户口啊!

  “那个五钢厂的工资福利怎么样?”宋招娣又问。

  摞完了碗碟,张振业又用抹布擦桌子:“工资倒是不低,同样3级工工资40块钱,他们能给到50块,还不算津贴。”

  宋招娣心动。一个月50块钱,一年不就是600块钱了?这比在生产队幸苦一年赚的多多了。要是她弟弟能赚这钱就好了,还能得一个城市户口。这样一来,她们家人将来都会跟着进城也说不定。

  “向阳初中文凭,不比林蔓差。我拍电报去,让他赶快来试试。”宋招娣扯下围裙,打算立刻去邮局。

  宋向阳是宋招娣的弟弟。张振业没少听他的大名。他是宋家唯有的儿子,留级了5年,才好不容易念完初中。

  “你胡闹什么?他来了住哪儿?家里可够挤了,再没地方塞人人。”张振业一把拉住急赶着出门的宋招娣。

  宋招娣抬眼望向阁楼:“那不是地方?你外甥女一走,地方不就空出来了。”说罢,她甩开了张振业的手,快步出门。

  五钢厂驻上海办事处是阜新路上的一栋小白楼。

  小白楼外,绿荫掩映,门口的街道很窄,偶有三两辆车子驶过。一张大红纸的告示贴于门外,上面写着江城总厂招工的具体事项。

  林蔓来到办事处时,招工牌前站满了人。她挤进人群,和其他参加考试的人一起,细看告示上的内容。

  “怎么?结果不能当天公布,还要等?”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手指告示牌问道。

  “底下不是说了吗?7天后会榜单公示,录不录取,被分到哪个工种,榜上都会有。”有人回应,亦是一样的外乡口音。

  “呦,这还要考核?不是来了就能进吗?”

  “想的美,你说的那是普通车间工人,像坐办公室的技术工种,哪能来了就让你做。”

  人群拥在告示牌前,乌央乌央地喧嚷不停。

  林蔓看过了告示上的内容,走出人群。

  铛铛铛铛——

  一辆有轨电车拖着长长的辫子停在街对面。中门打开,车上下来一个上海阿婆。

  阿婆身后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小伙子身着土黄布衣,看来乡气十足,与阿婆一身干净的灰衣灰裤截然不同。

  阿婆领着小伙子走过马路。小伙子圆睁着一双灵动的眼,不时地向四处张望,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平整的柏油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圆顶白墙的洋气小楼,无不都是他在老家没见过的光景。

  眼见人们一窝蜂地拥在告示前,阿婆拦住刚出人群的林蔓问道:“同志,前面写的什么啊?”

  林蔓简明扼要地对阿婆说了告示内容。蓦地,她惊觉阿婆面熟。稍一思量,她略侧了头,轻笑地问:“侬是王阿婆?”

  王阿婆是梧桐里的住户。林蔓第一次到梧桐里,告诉她白秀萍家住处的人就是王阿婆。

  “诶呦,哪能斯侬啊(怎么是你啊)!”王阿婆恍然大悟林蔓是白秀萍的外孙女,脸色骤然一沉,拉了身边的侄子就走。

  “刚才那个姑娘是谁?”王新民奇怪大姑怎么避瘟神一样地走开。

  王阿婆暗啐了一口,恨恨道:“她外婆是资本家的小姐,道地的坏分子,以后离她远点。”

  回想起来,王阿婆对林蔓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娇滴滴,甜甜的一个姑娘,让人一看就心生喜欢。可谁承想,她竟是大资本家后人白秀萍的外孙女。

  王阿婆家祖上八辈子的贫民。她恨剥削阶级入骨,连带着剥削阶级的后人一起憎恶。因此,白秀萍和林蔓在她眼里,自然就是十恶不赦了。

  林蔓奇怪王阿婆怎么又态度骤变,但看考试时间已近,也就懒得再自讨没趣去追问了。急着问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她找到了考场所在的房间。

  看到林蔓和侄子走进同一个考场,王阿婆忿忿不平道:“哼!像这样坏分子家的人,也会被招进去?”

  考场是个通明的大房间,里面坐满了来考技术工种的人,除了林蔓之外,绝大多数是男人。

  在考试之前,座上的每个人都填写了一份信息表格。表格上,他们写明了个人的政治面貌以及户籍地址。

  一个考官走进考场。他带了一副圆框眼镜,年岁才不过四十,就已经败了顶。

  “等正式录取之后,大家要尽快补齐身份材料,以备总厂方便调动大家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考官向众人声明道。说罢,铃声响起,他对了一下表,发下了手里的考卷。

  考试的科目共有三门,语文、数学、综合考。综合考里的知识点五花八门,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都各占了少许。

  林蔓庆幸年岁大后,没少辅导孙子孙女们功课。百十次的复习之下,她的基础知识异常得扎实,以至于让她答起卷子上的题目来,毫不费力,应对自如。

  答完最后一题,林蔓第一个交卷。

  “回到座位去,等下还有。”考官收了林蔓的卷子,示意她考试还没结束。

  林蔓心里犯疑,该考的都考了啊!还能有什么?

  过了片刻,陆续有其他人交卷。考官手中的卷子越积越多,直到每个人的桌子都空了后,他给众人各发下了一张白纸。

  考场的正前方有一块黑板。考官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地写上了几个大字。

  “一颗红星,两种准备,”写罢,考官敲击了两下黑板,对众考生说道,“根据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

  原来最后一门考政治思想。林蔓头痛,后世的“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等答题套话显然都用不上了。她苦苦思索,倏地记起了前夜看的报纸。

  报纸上的口号不就是现成的标准答案吗?强国才能强民,支持国家重工业建设,不畏艰苦,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林蔓一旦想通,即刻下笔如飞。洋洋洒洒数百个字,一蹴而就。

  考过试后,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榜了。

  林蔓笃定自己考上问题不大,唯一的变数是不知被分到哪个工种。

  等待的日子里,林蔓百无聊赖,愈发地坐立难安。好不容易熬到放榜的一天,她早早地乘车去了阜新路。

  告示牌前依旧站满了人。林蔓挤到榜前,径直在录用人的名字里寻找自己。终于,她在红榜的右下角看见了想要的。

  化验室1级工,林蔓。

  林蔓心情大好。回家的路上,她特意去老半斋打包了几样熟食。走进梧桐里,还没到家门前呢,她便嚷道:“外婆,我回来啦……”

  “你是林蔓?我们要检查一下你的临时户口。”门一打开,林蔓迎面撞上两个公安。一男一女,皆是一脸的严肃。

  林蔓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临时户口。

  女公安接过临时户口证明,厉声道:“今天可是最后一天了。你车票买好了吗?”

  男公安站在一旁,严声附和:“明天我们会再来检查,你要是还不走,我们可就按照非法滞留来处理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7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芳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