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豪养成系统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木易少一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26 KB   上传时间:2019-06-05 12:27:53

  从首都一回来,莫长安感觉有些不太习惯。北省的天气预报上显示的虽然还是正的温度,但是却比早就零下好几度的首都要冷得多,说出的话还带着白气。

  “哪能让你一个小孩自己回去?这车站乱的很,到时候有人把你拐跑了我都没地哭去。”

  莫长安一脸无奈,他妈这个脑洞可以说是很大了,难不成他的想象力就是遗传他妈的?“我都这么大个了,谁还拐我啊?要拐也是拐那种两三岁不记事的。”

  “你以为人家就稀罕儿子啊?人家看上的是你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器官。”

  有钱之后,莫长安磨着李琴花了一万块把之前卖掉的电器什么的都买了回来,而李琴没事的时候也有电视看了。但是新闻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普遍的不上新闻,上新闻的都不普遍,而且总是报导一些骇人听闻的事。

  “我每天早上还跑步锻炼呢,就算我打不过我总跑得过吧?”

  “你一小孩跑得过谁啊?没别人高,力气也没别人大。”

  “……”

  文学杯的参赛范围大,所以给的奖项的数量也多。五十名一等奖名额,两百名二等奖名额,三百名三等奖名额,剩下的都是优秀奖,所有参赛的学生都有奖,就看哪个省获得的奖项多了。

  一等奖五十名看起来多,其实分摊到各个省里一个省连两个都分不到,而莫长安是其中之一。

  获得一等奖的作文都贴了出来,全程公正公开,莫长安看完之后自我感觉,他在这其中可能连前十名都排不到,不过系统的任务算是做完了,收获智力一点,积分若干。

  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比较少,每个省份就只有三个小组的名额,所以奖项的数量也少。文科和理科就有些像古代文武的区别,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们的一等奖就一个,但被东省的一个队伍拿去了。

  那个队伍非常厉害,在一个挂名教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组装出了太阳能无人机,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太阳能续航,利用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武旭华他们的队伍也拿到了第三名,算是满载而归。

  因为把目标放在了高中保持年纪排名上,莫长安对期末考试的复习更为尽心尽力。毕竟只有现在的基础打好了,他以后学着才会轻松。

  在二月初的时候,莫长安迎来了他重生之后的第一个寒假,而李琴的培训也结束了,准备在年后就将店铺开起来。

  “收拾一下,明天我们回老家。”

  回老家?莫长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他外公外婆死得早,后来他爷爷奶奶也都去了,他们就再也没回过老家了。

  “之前借了些钱,过年我们就不回去了,这次回去把钱还上,顺便提前给他们拜个年。你爸那边我交代护工了,就回去两天,应该没什么事。”

  “还钱?”莫长安回忆着他家的欠款情况,结果发现他除了知道他的几个姑姑和小叔都没有借他家钱之外,对此一无所知。

  “嗯,厂里的老员工都是从村里跟我们过来的,厂子卖了之后他们去别的地方打工,过年的时候应该就回来了。他们本来就没几个钱,还给我们凑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有钱了得赶紧还回去。”

  钱刚到手的时候,李琴并不是想拖着不还,但是店面的事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多留着一点心里会安稳一些。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就趁过年的时候把钱还了,顺便还能给店里招几个人。

  工业改革还没这么快落实到村里,莫长安的老家的环境有些一言难尽,但经济发展带来的是道路畅通和一村的小洋房。

  因为厂子就在村子附近,有许多工人出入,所以从县城就有直接到村里往返的公交车。莫长安和李琴就挤在充满汽油味的公交车上,一摇一晃地往村里去。

  外来务工的人员素质并不高,在车里抠脚的有,开窗抽烟的也有,许久不洗澡的也有,味道是一言难尽。好在约莫过了半小时,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莫家村。

  他们过来的路上,看到了莫爷爷莫奶奶留下的那栋即将拆迁的院子。他们的宅基地就在公路边,公路要扩建,自然要拆迁。

  莫爷爷莫奶奶死后,房子就留给了莫长安的小叔莫建党,厂子卖出去之后,他们两家就没有联系了。

  不过这不是他们来的目的地,李琴也没打算带着莫长安在莫建党家借住。今天还钱,明天扫墓,晚上就回去。

  “建邺嫂子,建邺哥在吗?”李琴带着莫长安提着大包小包回村里,早就吸引了村里人的注意力。他们家自从两个老的去世之后,就已经很久没回来过年了,这次回来大家都觉得奇怪。

  “老板娘!”正在院子里洗菜的妇女看到李琴开心地打了个招呼。“建邺在里边砍肉呢,今早才杀了猪,留下来吃个饭?”

  “快别这么喊我了,厂子早就卖掉了,真是对不起大家。”

  “哪能啊,要不是你和老板,我家现在房子都没盖上呢!老板现在怎么样了?还差钱吗?我们再给你凑点。建邺去S城打工刚回来,那边工资挺高,虽然才去了半年,但过年也拿了点钱回来的。”

  “不用不用,现在好多了,就是人还没醒。这次呀,我是来还钱的。”

  “不急不急,那钱我们还不急着要,你们现在还要钱,留着自己用吧,等宽裕的时候再还给我们。”妇女急忙摆手。

  “急的,这五万块钱又不是小数目,现在我们家条件好了,长安都出书了,一本书就赚了十万呢!”

  “真的呀!当时我们就说长安这孩子以后要出息,没想到这么快就赚钱了!”妇女羡慕地看了看莫长安,突然又想起什么,冲屋子里边叫道:“建邺!建邺!老板娘来了!”

  屋里边跑出了个带着围裙的汉子,看到了人之后,才不好意思的将手上的血迹往围裙上擦了擦,不好意思道:“老板娘你来怎么不跟我们打个招呼?我好开车去县城接你啊。”

  “我们现在去也成。”李琴笑道。“五万块钱不是小数目,我没带现金回来,你跟我去趟县城取吧。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我还给建成、建土他们。”

  “这钱不着急还的。”莫建邺听了眉头都皱了起来,“是不是他们谁叫你还钱了?我这还有点钱,我先帮你垫上,这钱你先留着用。”

  “嗨!没有的事,就是现在钱周转过来了,老是欠着你们也不是事儿。对了,我现在开了个店子,你媳妇儿有没有出去干活?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去我店子里做吧?”

  “真的?”

  “真的,店子就在州建局那。”

  “成,反正她在家也没啥事,等年后我就让她找你去。”

  “你就不问问我一天给你媳妇儿开多少啊?”

  “老板娘能亏待我们么?这样的话,早点还钱也好,等我去洗个手就同你去县城。”

  “好嘞。”

第37章

  这五万块钱虽说是厂里的老工人一起凑的, 其实就是那五个骨干。是从莫建国在村里办厂的时候就跟过来的老人, 人都是又老实又能干的那种。

  有职位的遣散费一人两万, 没职位的一人八千, 卖厂的几百万把遣散费一发下去, 莫家剩下的也就只有几十万了。

  人家来干活大半年, 总不能丢了工作又空手回去吧?大家都是村里的人, 家里什么条件大家都知道,但还是一人给李琴拿了一万。

  好意李琴接受了,她也记在了心里, 所以取钱的时候多取了五千出来。

  “老板, 钱多了。”

  莫建邺买了个面包车, 所以来取钱就拿了张报纸和一个塑料袋, 也不怕会被人摸走。

  “不多, 不多,你们这钱一借就是一年,这点添头就是利息。”李琴把钱推回去,“到时候你们一人多拿一千, 要是不拿的话就是看不起我。”

  “不成,不成, 说借给你就是借给你的, 大家都是莫家人, 沾亲带故的, 那还能要你利息。而且老板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这钱不如给他买点营养品。”

  还有一句话莫建邺是没说出来, 要是莫建国不行了,李琴他们母子自己过有的是地方用钱。

  “我说你们拿着就拿着,现在长安出息了,我也重新买了店子,到时候开分店的话,可能还要你们媳妇儿过来帮忙呢。”

  “嗨,我媳妇现在就是在家照顾老爹老妈,跟着你打工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我也放心。”

  “你就拿着吧!我那店子位置好,以后有的是地方赚钱。”

  反复推拉了几次之后,莫建邺最终还是收下了那笔钱。

  “老板娘去我家吃刨汤啊?今天刚杀的猪,味道可好了。”

  “不去了不去了,我和长安就在县里找个地方住一晚上,明天去把墓扫了就走。”

  “那我明早上过来接你们。”

  “行。”

  因为村边上就有厂子,所以村里的劳动力并没有跑到外边去打工,反而是许多外边的劳动力一直往莫家村这里涌入,所以这些厂子根本就不缺人。

  莫建邺他们从莫建国的厂子出来之后,这边已经没位置了,就只能外出务工了。

  本来李琴还有些担心会在这边遇见莫爱美,她那个嘴碎的,还不知道会在村里说她儿子些什么坏话。不过现在看来,他们一家应该是怕丢人,没有回来住,而是在县城买了房。

  莫家村以前是有坟山的,世世代代的莫家村人都埋在那座山上。但是改革开放建厂子之后,坟山就被强制要求改革了,乱糟糟的坟山被修建了整洁却拥挤的公墓,不仅是莫家村的人,县城的人也有来这埋的。

  说是来扫墓,其实也就是来放点祭品,烧点香纸,拜上几拜。平时只要给守墓人交点钱,他就能把墓安排得妥妥当当,按时铲草,打扫卫生什么的。

  莫爷爷莫奶奶前几年才死,已经没有好位置了,只能被埋在公墓的一个角落。

  李琴和莫长安来的时候,边上的墓碑前多多少少放得有酒杯、肉还有水果,就莫长安爷爷奶奶的墓碑前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生前,莫爷爷莫奶奶就偏爱小儿子,就连住也愿意跟小儿子住。莫建党虽然对兄弟姐妹不怎么样,但对待两个老的也还算孝顺。

  死后,每年给扫墓人交钱这事一直是李琴做的,而这墓碑前干干净净,大概就能知道莫建党是个什么态度了。

  李琴将带来的祭品摆上了之后,便带着莫长安回去了。

  她并不是不想给自己父母扫墓,而是莫长安的外公外婆死得太早,而改革开放之后到处开山挖地,就连李家的几兄弟,都不知道坟到哪去了。

  回到N市,李琴在家里做了好几个菜,用保温盒打包好来到了医院,一家人好好地过了个年,一直到零点以后才离开。

  第二天,莫长安发现自己的日常任务变了。

  晨跑的任务变成了每天任意时间锻炼半小时,练字由两篇字帖变成了半小时,还加上了评分。评分由一星到五星,结算的积分也不再是固定的一积分了,而是根据任务完成的评分结算。

  这样以来的话,如果莫长安日常任务完成质量高的话,他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积分。

  但是莫长安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系统也不是好人,所以在别的方面肯定有什么大的改变,而且这个改变需要他花费更多的积分。

  他去问系统,但只有30多好感度的系统让他自行摸索,不过最后还是让莫长安给找到了。

  在系统空间内,醍醐灌顶区域,莫长安发现了许多新出现的课程,从文学创意到写作,从文章分析到架构,只有莫长安想不到的,没有系统里没有的。

  而且对于积分,除了进入系统空间需要的最基础的每分钟两积分的花费,还算上了额外的课时费,根据课程的不同需要加收的积分也不同。

  莫长安还发现,他在系统空间里进行学习的时候,写作的经验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着。他刚把之前任务结算出来的积分用完,写作的等级就从7级升到了8级出头。

  写作lv.8(7003/10000)(技巧有余,灵性不足)

  系统的评价还是准确的,上面所说的问题,莫长安现在也感觉到了。

  让他描写一个场景,或者是一个故事,它能够使用好几种叙述方式,将其描述清楚。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那么让人如意,就像是使用模板写出来的文章,非常地死板。

  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应该是最富有想象力、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但对于莫长安这个假小孩来说,这就有点困难了。

  他的悬疑合集出版之后,鲁梅花尝到了甜头,联系他,试图让他多写几篇出来,再发表一本。

  但是悬疑小说这种东西并不是想批量生产就能批量生产的,要它和网络小说不一样,网络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读者代入主角的视角,跟着主角走完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故事。

  而悬疑小说则是在现有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国内的、国外的、想象的、真实故事改编的……能写的大部分都已经被写过了,要想从被写烂了的情节里写得出彩,非常的难。

  莫长安最终还是拒绝了她,他最初选择悬疑小说是因为突然有了灵感,但并不想把自己与悬疑小说捆绑在一起。

  家里现在的情况没有这么困难了,所以他想尝试新的题材。

  【建议宿主在积累素材时加入野史、杂谈、宗教相关知识,另外友情提示,宿主的写作等级已达到开启长篇小说写作的条件,完成一本长篇小说可获得海量积分。】

  野史、杂谈、宗教相关知识确实是莫长安现在缺少的,而长篇小说,莫长安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长篇小说他能写,但是写得好和能写是两码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1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3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豪养成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