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女闺中记事_分节阅读_第223节
小说作者:君沧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1 MB   上传时间:2019-06-07 15:09:37

第157章 救与不救

  刘湘婉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住在祖父的院子, 本以为按他老人家阴晴不定的性子, 会不时的刁难她, 未料只是陪他老人家下下棋,说说话,搬来至今,除了一事让她痛不欲生外, 倒也顺心顺意。

  “姑娘,您快醒醒,到时辰陪老太爷晨练了。”

  刘湘婉闭着眼睛,喃喃道:“妈妈帮我告个假,就说昨晚我睡觉时不小心着了凉, 起不来床。”

  赵妈妈低声道:“这怎么行?”万一老太爷心下着急,唤大夫过府探病, 姑娘不就穿帮了。

  “那你跟祖父说,我年岁尚小, 正是长身量的时候,得多睡觉。”

  赵妈妈脸色一僵, 劝慰道:“姑娘,如今咱们住在老太爷的院子,焉能逆他老人家的意, 您还是赶快起床吧!”

  刘湘婉翻了个身,蒙着被头恼怒道:“不起!不起!就不起!”自打搬到祖父的院子,她就没赖过一日床,如此一想, 还是呆在以前的院子好,被她爹禁足时虽足不出户,但想吃想睡无人管她,那日子过得当真恣意。

  “若姑娘再不起床,惹怒老太爷的后果,您可承受得住?”

  闻言,刘湘婉愤恨的坐起来,祖孙二人待在一处时日长了,渐渐发觉祖父十分爱记仇,若惹他不顺心,当时并未说甚,却会从别处讨回来,例如某日晚膳,定是一溜的青菜绿叶,让人看了顿时没了食欲,想想……她可是无肉不欢之人。

  这时,招银上前将沾湿的丝帕递给赵妈妈,只见其飞快的拿起丝帕擦拭姑娘的脸颊,这么一弄,刘湘婉的觉意顿时一扫而光,低叹道:“是不是只有我垂垂老矣,含饴弄孙时方能过上想吃吃想睡睡的日子。”可那时她牙齿都掉光了,吃啥!腿脚都不伶俐,走哪!

  赵妈妈低笑道:“姑娘,慢慢习惯就好,自打您跟随老太爷晨练,这脸色却是越来越红润。”

  刘湘婉看着她,眼神幽怨道:“妈妈,从小到大我可曾身子抱恙过?”

  “这……这……老奴的意思是姑娘比之往日身子健壮不少。”赵妈妈嘴角一僵,讪讪道。

  “妈妈,我不是男子,不用强健的体魄。”

  赵妈妈神色无奈:“姑娘,如今咱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您说呢?”

  “唉!焉何不是!”除了比往日多起两刻钟,其余时候过得倒是十分悠哉。

  刘湘婉下床后由着她们拾掇,随后带着招娣出门,只见老太爷由刘奎扶着站在院子中间,瞥了她一眼,淡淡道:“比之昨日晚了半刻钟。”

  刘湘婉脸色一红,福了福身,低声道:“孙女一时惫懒,祖父莫要怪罪。”

  老太爷‘恩’了一声,淡淡道:“开始吧!”

  每日陪老太爷打太极,便是刘湘婉晨起后必须做的一件事,只见其走到老太爷身边,跟随他的姿势比划,直至日头渐渐升起,祖孙二人方慢慢行至老太爷的院子一同用膳。

  刘湘婉望眼欲穿的看着丫鬟们摆放的膳食,不由垂涎的咽了咽口水,待祖父动筷后忙不迭夹了一只肉包子,这才是她的大爱!

  往日老太爷独自用膳,自打刘湘婉搬来后祖孙便一同用膳,每次见六丫头吃的大快朵颐,他老人家的食欲也跟着增添不少,不经意间又多喝了一碗粥,立在他身后的刘奎见此,笑的合不拢嘴。

  老太爷淡淡道:“今儿可曾有课?”

  “上午去韩夫子处上课,下去去孙嬷嬷处学规矩。”刘湘婉咽下嘴中的包子,轻声道:“今日祖父打算作甚?”

  老太爷眼睛一瞪:“容得了你管我?”

  刘湘婉缩着脖子,低声道:“孙女也是关心您。”

  老太爷冷哼一声,淡淡道:“一会儿你大哥来此。”

  “作甚?”

  “你走了,谁陪老夫下棋?”

  刘湘婉垂下头,嘴角却微微上翘,但凡与祖父对弈,真真是她的血泪史,祖父挥起鞭子那是快、准、狠,怎轮到下棋便左思右想,犹犹豫豫就是不肯落子,往往一盘子下到最后,差不多两个时辰,直坐的她身子僵硬,满面笑容也变得僵硬不止。

  “你在偷笑什么?”老太爷余光一直盯着她,淡淡道。

  刘湘婉抿了抿嘴角的笑容,抬头后掷地有声道:“祖父,孙女希望您与大哥对弈时,杀他个片甲不留。”

  大哥惹不起,祖父更惹不起,但若这二人碰在一起,到底谁胜谁负,若不是必须得去上课,她真想一睹为快。

  “满肚子坏主意的臭丫头!”老太爷长叹一声:“也不知老夫怎就偏偏属意你。”

  刘湘婉恶狠狠咬了一口包子,笑嘿嘿道:“货物已出,概不退货!”自打他们祖孙一同用膳,并未顾忌太多礼仪,毕竟此院子只有他们两个主子,老太爷又是随性妄为之人,遂用膳时祖孙二人到是常常打嘴架。

  老太爷闷笑,指着她揶揄道:“犹记让你搬来与老夫同住时,一脸痛不欲生的模样,如今怎这么快一副怡然自得的神色。”

  “祖父,您不懂,孙女这是逆境里求生存,自娱自乐。”

  老太爷嗤笑:“怕是晓得搬到老夫这利大于弊,遂你决定紧紧抱住老夫的大腿寻求荫庇。”

  只见刘湘婉三两下咽掉口中的包子,瞪大眼睛对其伸出大拇指,钦佩道:“您老果然一语中的。”

  老太爷就欣喜她这股机灵劲,既不遮掩也不过反驳,每每与她说话,结果总是出乎人意料,不由大笑:“呵呵……你这一肚子坏心肠的小东西,现如今唯有老夫治得了你。”

  “那是,孙猴子蹦跶的在欢还能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女便是那孙猴子,焉能飞出祖父的手掌心。”

  老太爷脸上笑意的再也遮不住,半响儿后方板着脸,低斥道:“赶快用膳,随后去韩夫子处上课。” 但这话任谁都能听出里面的嗔怒之意。

  刘湘婉忙不迭点头,待祖父一落筷子,她便跟着放下筷子,随后丫鬟们进来伺候他们擦手,漱口。

  待六姑娘离开后,刘奎低笑道:“老太爷,自打六姑娘搬来,您老脸上的笑容越发多了。”

  “老喽,年岁越大越期许子孙饶膝。”

  “不如在唤几个小主子搬来陪您这,陪您说话,解闷。”

  老太爷摇头:“老夫所需的孙辈,人不在多,在于风趣,机灵。”

  刘奎颔首:“六姑娘打眼瞧着虽没有大小姐身上的霸气,也没有三姑娘脸上的明媚,但越与她相处,越发觉她所行之事及所说之言,字字蕴含深意。”

  “如何不是?”老太爷含笑附和,六丫头就像一汪池水,你总想探探它到底有多深,但每每探之又觉得深不可测,总之让你忍不住的想要捉弄于她。

  翊哥来到祖父的书房,躬身揖礼:“祖父。”

  “还有七日便要下场,可有把握?”

  翊哥淡淡道:“孙儿自是胸有成竹,只是还得看老天爷是否眷顾孙儿。”

  老太爷指着对面,淡淡道:“坐吧!”

  闻言,翊哥坐在祖父对面,只听老太爷继续道:“唤你来此并无大事,怕你闭门读书读傻了,便唤你过来陪老夫下棋,舒缓心神,”抬眸淡笑道:“可想陪老夫对弈一局?”

  “祖父有此雅兴,孙儿自是荣幸之至。”

  祖孙二人一人执黑子,一人执白子,只见老太爷与翊哥对弈时并未磨磨唧唧,而是沉着冷静的下着每一步,见此,翊哥淡笑道:“听闻祖父下棋总是举棋不定,看来并非如谣言所传。”

  “这个六丫头……”老太爷失笑,不用合计,此事定是她所说。

  翊哥放下一枚黑子,轻声道:“祖父,其实孙儿心中也很诧异,为何让六妹搬来您处?”

  “你们总是把事情想得太过复杂,哪有那么多理由,只是老夫年岁大了,不想身边总是清清净净,便从你们孙辈中选一称心之人过来陪老夫说话,解闷。”

  “其实孙儿觉得祖父看人却是慧眼识珠,六妹当得您看中。”

  老太爷落下一白子,玩味道:“此话何意?”

  翊哥淡笑道:“六妹就如珠玉蒙尘,她迟早会大放异彩。”

  “这倒不像你该说的话。”毕竟他们非一母所生,彼此间焉能没有一丝小算计,可看翊哥这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却是毫不在意。

  “祖父,若想镇国将军府一直昌盛下去,靠一人难成矣,同为刘府子孙,自小便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若只看眼前的利益得失,何谈日后,”翊哥神色一顿,又道:“若孙儿下面的庶弟比孙儿更有出息,孙儿不但不会忌惮他们,反而会为他们欣喜,唯有这样,刘家乃至镇国将军府才能一直昌盛下去。”

  老太爷神色大震:“翊哥……”

  翊哥淡淡道:“当然若他们之中有人行径恶略,为非作歹,若孙儿有能力,定率先将其斩杀于刀下,毕竟是至亲手足,既不能因他危害家族利益,又不忍心他误入歧途,唯有亲自动手方能对得起彼此间的兄弟情分。”

  “你比你爹更有谋略,心计以及担当。”

  老二这一辈子坏就坏在太过多情,虽心恋官位,但后宅之事却是乌烟瘴气,哪像老大一房,虽有两个侍妾,但那也是老大媳妇为他安置之人,且两个妾室极为安分守己,这些年来府中一直由老大媳妇主持中馈,从未听说过老大后宅起过纷争,再看老二一房,方到家时后宅众人还算安分守己,可时日一长,她们便惹是生非,如进宫的四丫头。

  “祖父,孙儿自是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

  老太爷轻叹道:“四丫头之事,你如何看?”

  翊哥眸光微冷,冷冷道:“若我早知晓,定是一杯毒酒或三尺白绫与她。”

  “许是老夫年岁大了,这心肠渐渐软了,”老太爷长叹:“刚知晓此事时却是存了杀心,但……到底是你爹的子嗣,我的血脉,心软了!”

  “此事孙儿也曾深思熟虑过,四妹便是入宫又能如何?宫中女子比她性格温婉之人不计其数,比她容貌端庄之人数不胜数,比她乖张暴虐的怕早死在旁人手下,至于她,在无任何优势的情形下,如何能得到圣上的垂怜,进宫后怕也只是熬日子……”

  “翊哥,你日后了不得!”这副远见,谋略以及见地!

  “祖父,谁脚下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沿袭旁人的路总会有尽头,而自己走的路虽崎岖艰难,但那是属于你的路,即便没有尽头,但至少在勇往直前。”

  老太爷神色大震,手中的棋子啪的落下棋盘上,惊愕道:“翊哥,有你守着镇国将军府,祖父便是立即死了,也能安心闭眼!”

  翊哥轻声道:“祖父焉能这么想,只有您好好的,咱们镇国将军府才能屹立不倒。”

  老太爷缓缓舒了一口气,淡淡道:“若你金秋下场金榜题名,切记不可参与立太子一事。”

  “祖父放心,便是金秋高中,顶多也就是翰林院编修一职。”

  老太爷对其摇了摇头:“若圣上亲封你官衔,老夫许是无从下手,但若未受你官衔,老夫打算让你去外任,你可愿意?”

  翊哥低头想了想:“此举在妥当不过。”

  “你已猜到此中原由。”

  “如今朝中武有大伯,文有爹爹,若在算上孙儿,有些过犹不及,不如避其锋芒,似我爹当年那般去外任熬政绩,这样待爹辞官之时,便是孙儿回京之日。”

  老太爷老怀甚慰:“不错!不错!”老二虽行事不着调,所生下的子嗣却是一个比一个聪慧。

  “所以……”

  翊哥截下他的话,淡淡道:“金秋可榜上有名,但不可进前三。”

  老太爷低叹一声:“老夫知晓这样做委屈了你,可如今府中风头太盛,不少人盯着咱们家的把柄,不得已之下,老夫也只能委屈你……”

  “谈何委屈,便是祖父不这般交代,孙儿也打算这么做,”翊哥轻声道:“想必二哥凯旋回京之时,便是大伯解甲归田之日!”

  老太爷身子一僵,低叹:“老将少帅,朝夕更迭,自来便是这道理。”

  “自打知晓四妹要入宫,这想法便一直在孙儿脑中挥散不去,如今咱们家就如那天上的风筝,看着越飞越高,可线的那一头却被圣上紧紧拽住,若有一日圣上察觉咱们家隐隐威胁他的龙座,一剪子剪掉风筝的线头,风筝就只能狠狠摔在地上,粉身碎骨。”

  “可这样做着实委屈你,你自小刻苦读书,囊萤映雪,如今为了家族利益却不得隐匿你应有的实力,这……”老太爷说到最后竟再也说不下去。

  “祖父,只要能让家族安稳,未能金榜题名又有何妨,再说并不是名列榜首方能一飞冲天,孙儿似我爹那样,从七品县官慢慢积累政绩,有朝一日定能成为朝堂中举足轻重之人。”

  老太爷垂着头,低声道:“翊哥,此事且容祖父在想想。”

  “祖父,无需再想,孙儿受家族庇佑方有今天的成就,焉能在它身处烈油烹煮之时,只顾自己的感受,”翊哥顿了顿,又道:“孙儿知晓大厦将倾,一木难支的道理。”

  “你……”老太爷烦躁的毁掉满盘的棋子,铁青着脸,低声道:“你先回去!”

  见此,翊哥躬身揖礼,转身退出去。

  “老太爷,您怎么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2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女闺中记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