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第二日,沈皎按时来到崇文馆偏殿进学。随后,张博钧进来后,考校了昨日的学习内容,沈皎都对答如流,让张博钧很是满意。

  第三日,张博钧终于松口让沈皎行拜师礼,让她以后称自己为先生,这就意味着他承认了沈皎是自己愿意庇护的弟子,不是因皇命不得不教授,这期间的区别,在儒林中有着天差地别的意义。

  如此,拜师后,沈皎的生活每日重复着崇文馆,淑惠长公主府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很快,就到了赏花宴的日子。前一日崇文馆中,胡公公就亲自带着圣意替沈皎请好了假,还带来不少珍奇首饰给她,显然帝后对她第一次出席宴会十分重视。

  清晨,沈皎洗漱好后,换上了淑惠长公主提前准备好的服饰,用鹅黄色浮光锦制成的百褶蝶恋花襦裙,上面绣着的百花和蝴蝶均用各色宝石点缀,华美溢彩。脚上的鞋亦是用云锦制成,上面点缀着硕大的珍珠,很是奢靡,腰间还佩戴着羊脂桃花玉佩。

  穿好后,沈皎感到自己好像是个会移动的宝石展览架,还没等她感慨完,就被细雨拉到镜子前,开始挽发,因她年纪尚小,只能用宝石发带在期间穿梭编织,梳成双环髻,再插上一对黄色翡翠蝴蝶发簪,就行了,并不需要太多发饰,也不用涂脂抹粉。

  等一切都收拾好,沈皎用过早饭后到正院,才见到盛装打扮的淑惠长公主,头戴九翟六凤冠,身着妆花缎描金青鸾鸟十二幅香水裙,尊贵华美,两人一同乘铜辇往宫中而去。

第25章 赏花宴

  清晨,一辆辆马车在高大巍峨的宫墙前停下,等候接受禁军的一一盘查。

  只见这时从远处驶来两辆由骑兵护卫的盘凤纹彩绘铜辇车,守门的禁军赶紧停下盘查,行礼道:“参见淑惠长公主,参见元嘉郡主。“两辆车行至宫门前并没有停留,直往内宫而去。待车轮声从耳边渐渐消失,宫门口的禁军才又直起腰身,接着进行刚刚停下的工作。

  坐在车中的世家贵妇和小姐这时才明白刚刚辇车主人的身份,想起近日京中盛传,这场赏花宴为晋王选妃尚是是次要之事,宫中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为将归京的元嘉郡主介绍给众人。如今看来,怕不是谣传,毕竟这凤纹彩绘铜辇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世人皆知,这凤纹彩绘铜辇车依照大齐礼制,只有公主能用,且工艺极为复杂,制作一辆这样的车子,往往要耗时数年。所以就是宫中的公主也只是在年龄满十岁之后,内府局才开始建造,受宠的公主在也要在十三四的时候才能坐上这马车;不受宠就只能等到出嫁时了。而元嘉郡主现在才不满六岁,这车就被建好了。可见,从三年前皇上令她礼同公主开始,内府局就开始为她打造这车了。期间的原由由不得她们不去深思。

  不管外面的那些命妇小姐们怎么想,沈皎正独自一人坐在自己的车里,正好奇地对身旁的阿碧问道:“阿碧姐姐,今日都是什么人来参加宴会?”

  因阿碧是女官,不同于轻风细雨这种没有品级的侍女,沈皎又是第一次参加公宴,所以淑惠长公主让阿碧今日和她一同进宫,以免出了什么意外。

  “回郡主,这次赏花宴,所来的都是京中正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阿碧温柔地为沈皎解答问题。

  沈皎听着阿碧的解答点了点头,觉得这品级有些低了。就是晋王现在再失了圣宠,他的王妃也不会只出身一个正五品官的家庭。这样的人选,别说是皇舅舅,就是皇舅母也不会同意。只是不知这其中还有什么原由。

  接下来到兴庆宫的路上,沈皎都在听阿碧给自己普及这次宴会要注意的礼节。虽然这次宴会是皇后在凤仪宫举办,但参加宴会进入宫中的女眷都会先前往兴庆宫中请安,以示对太后的尊敬。其中多数连兴庆宫的大门都进不去,只能在宫门外行完礼后被带走,但以淑惠长公主和沈皎的身份却没这层顾虑,她们卯时就从家中出发的缘故,就是为了陪太后说说话。不然,以淑惠长公主府离皇宫的距离,就算皇舅母让她早到一会儿,辰时再出发也不会晚。

  等车行至兴庆宫外,她下了辇车,看到前方淑惠长公主也由宫人服侍着从前面的车上走下,连忙走上前去,喊道:“阿娘。” 随后淑惠长公主牵着女儿的手往兴庆宫中而去。

  沈皎在殿内陪着外祖母撒了一会娇,软软娇娇的声音,让谢太后眉开眼笑,爱怜不已。随后又关心起她进学的事:“崇文馆中的课业繁重,我们元嘉有没有累着?”比起学业内容,谢太后还是最关心外孙女的身体。她至今还记得三年前外孙女口吐鲜血,昏迷不醒的躺在床上的模样,那时候,小小的一团儿靠在自己怀里,气息微弱得几乎试不出来,谢太后觉得自己都快失去这个外孙女了。

  后来,虽然被抢救回来,但确是伤了心脉,从此开始药不离口,就算每日精心养护,脸色还是一片雪白,几近透明,连点儿血气都看不到。看着这样的外孙女,谢太后心中总怕哪一天失去她。再加上崇文馆是男子的学堂,课业本就繁重,又是张博钧的课,这课业要求无疑更多了。所以,谢太后觉得若是外孙女的身体吃不消这么繁重的学习,她无论如何也会儿子收回这个决定。

  “外祖母不用担心,元嘉身体最近一直很好,李太医在江南时就已经说过,我的身体已经恢复大半,只是比平常人虚弱些罢了。”沈皎将头靠在谢太后怀里,闻着外祖母身上淡淡的檀香味,很是安心。

  谢太后用手揽着怀中的娇软的一团儿,听着稚嫩的童音,心中一片柔软。“你喜欢张博钧的课吗?”

  “喜欢,特别喜欢。先生学识渊博,”

  谢太后看着外孙女一双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因着欢喜和兴奋晕染着淡淡的红晕,连语气都是一副崇拜的口吻,就知道她是真心喜欢张博钧的课。

  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处理过朝政的女子,谢太后心中还是希望自己疼爱的孩子能够愿意跟着张博钧学习。毕竟,崇文馆的课业和普通闺阁女子能接触的书本是天差地别的。她希望外孙女能够知晓外面的天地多么广博,闺阁以外的世界多么精彩,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后宅之中。

  她至今还记得自己执掌朝政的日子,虽然有些劳累,但其中接触的事物前面几十年也无法想象的。她才知道,一个男子的一生远比女子想象的还要精彩绝伦。

  既领略过名山大川的雄浑壮阔,也寻访过乡间田野的清秀自然,见识过庙堂宫殿的威严庄重,了解过异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有过少年时学子时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有过为官在任时的步步图谋,也有过卸任后的平淡开阔,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过这个广阔的世界,思考过这个天下的国计民生,试过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族,民众,国家的命运,做过自己人生的主人。这样的人生才算完整。

  她不盼望外孙女能够如男子般出朝入相,这样的是显然是不现实的。她只愿眼前的女孩儿,在知道这个世界的广阔精彩后,能够心胸宽广,万事随心,不为后宅的琐事烦恼。这样的生活,会对心脉有益,让眼前病弱的女孩儿身体更加康健。

  她心里同时欣慰外孙女与平常女孩不同,若是其它女孩,恐怕要抱怨繁重的课业,严格的先生,甚至觉得自己只是个女孩,并不要学这么多的东西,这要接受家族带来的富贵荣华就够了。这样想法的世家贵女绝对不在少数。而她的外孙女显然并不在此列。她愿意给自己机会见识这个世界。

  “你喜欢就好。”谢太后用手抚摸着沈皎的后背,缓缓地开口:“张博钧才学确实出众,你能学得他一二分的才学,也足够受用无穷了。”

  谢太后感慨完,又和淑惠长公主说了一会儿闲话,便听到宫人进来回禀,皇后那边请淑惠长公主和元嘉郡主过去。太后显然知道皇后今日要在赏花宴上介绍沈皎的计划,很快就放行了。

  淑惠长公主带着沈皎告退后,再次坐上铜辇车,往凤仪宫驶去。

第26章 凤仪宫

  凤仪宫是大齐历代皇后的寝宫,坐落于南北中轴线上,正殿前设有双阙,非一般宫殿所能为,以此显示皇后的地位尊贵,不是寻常宫妃可比。

  凤仪宫整体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纹理雅致的杏木作梁柱,屋顶椽头贴敷有金箔,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颜色呈粉色,芳香袭人,与前汉椒房殿的建造工艺相同。

  以花椒的花朵涂制的墙壁,不止气味芬香怡人,于身体也有多有益处。相传汉代窦漪房窦皇后就是因为经常在椒房殿里休息,所以在世时间才长。所以,大齐的开国先祖,因爱重发妻,特意派人寻访名匠,按照前汉时的宫中秘法建造而成。所以,每一个大齐的宫妃都以住进凤仪宫为毕生的梦想。

  当沈皎跟着淑惠长公主走进凤仪宫正殿,发现里面早已坐满了众人。皇后头戴二凤翊龙花冠,身着大红色金凤纹云锦宫装,描金云龙纹玉革带束于腰间,白玉云纹金钩玉佩系于腰间,正高坐于中央的凤座之上,和下面的妇人们说笑。

  众人行过礼后,皇后对着淑惠长公主一指下方还空的座位,笑着对她打趣道:“还不快坐?母后留了你这么久,平日可不多见,看来今日是沾了咱们元嘉的光。” 说完,还将站在面前的沈皎揽入怀中。皇后这话一是为了向在座的众人解释淑惠长公主来晚的原因,毕竟在座的除了宫妃和朝中大臣家眷外,还有几个与太后同辈的亲王妃,如宗正令闵王的正妃等,论辈分当是淑惠长公主和天和帝的叔母,即便淑惠长公主的身份尊贵,对待长辈也不应该让其久等自己。二确是告诉殿中的众人,太后对元嘉郡主宠爱非常。

  殿中的内外命妇皆能体会到皇后话中的深意,再加上皇后对淑惠长公主和元嘉郡主亲昵地态度,心中都自有一把秤来衡量。

  淑惠长公主自然也明白皇后的意思,她其实并不是故意晚到。依照从前的宫宴,在这个时间,凤仪宫中觉不会到齐这么多的人,就是不知如今出了何事,让她的这些平日里深居简出的皇叔母们这么早便来到了凤仪宫中。不过,皇嫂既然替自己圆了场,她自然心存感激,乐意附和:“可不是,如今元嘉一来,我便失了宠,不仅在母后跟前,在皇嫂面前也是如此。就是不知以后在母后和皇嫂眼中还有没有我的地位。”说完,还唉声叹气地扶额掩目,一副伤心的模样。惹得皇后和在座的王妃们都笑出了声。

  “你这孩子,都是快作祖母的人了,还如此淘气,也不怕带坏了自己女儿。”一位四十岁左右面目慈和,身着青色描金云凤纹深衣的妇人,对着作怪地淑惠长公主嗔道。随后又转头对着皇后怀里的沈皎道:“好孩子,我是你三外祖母。”闵王在先帝那一辈中排行第三,所以这位便是闵王妃了。

  沈皎赶紧从皇后怀中起身,走到闵王妃身边行礼到:“见过三外祖母。”闵王妃伸手扶起刚要下拜的沈皎,牵起她的手,对着凤座上的皇后到:“怪不锝刚刚娘娘如此喜爱这孩子,这般乖巧可爱的孩子,谁人见了能不爱?”随后又对沈皎笑着说道:“你离京时还不满三岁,想是对京中众人都记不齐全。”说完,就指着对面一个年纪与她差不多的亲王妃道:“这是你五外祖母。”沈皎依次见了礼。

  接下来,沈皎听着闵王妃对宗亲贵妇和几位已经出嫁的皇室公主的介绍,依次见礼。她感觉这些贵妇对她的态度都差不多,面容和蔼,语气温柔。

  坐在凤座上的皇后对闵王妃的做法十分满意。这为元嘉介绍众人的事由闵王妃来做,是最好不过。闵王妃辈分高,在皇室宗妇中德高望重,风评极佳,她愿意屈尊做此事,一是表明自己对元嘉的喜爱和看重,也是向在座的贵妇宣告闵王府的态度。

  大齐对宗室女的爵位并不苛刻,只要在出嫁前由父母递折子请封,都会被赐予应得的爵位,而一般只有郡主和县主才会被宫中赐下封号,以示尊荣。至于封地,却只有太子的嫡女才有,其余的宗室贵女只有按品级领取的俸禄。所以在大齐郡主县主并不少,这些宗室女也不值得身为宗正令的闵王府费什么心思。

  自先帝末年就开始成为宗正令的闵王,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皇族秘事,之所以能多年在朝中和宗室中屹立不倒,除了做事极讲原则,公正公平外,就是对圣心的把握和精准毒辣的眼光。当初,他放弃被先帝圣宠的福王,选择作为嫡子的天和帝,不仅是对礼制的坚持,也是他看准了天和帝的能力和性情。正是因为闵王的帮扶,当时天和帝才得到了大半个皇族宗室的支持,致使先帝废太子的计划一直得不到宗室的同意。所以,天和帝登基以来对闵王一直礼遇有加,恩赏不断。而现在的天和帝勤政贤明,内修法度,外攘夷敌,绝对的一代英主,比先帝强出远矣。由此可见,闵王极善相人,目光独到且见识远卓,实非常人可比。

  而这次,他选择对沈皎表明善意,不仅是因为天和帝对其极为看重的态度,更多是由于他这两日从自己嫡长孙那得到的关于沈皎的消息。朝中不少官员都认为,天和帝将沈皎送进崇文馆,不过是溺爱太过一时心血来潮的缘故。可闵王却从中察觉到这其中的不同寻常,试问,哪个女孩子在不到六岁的年龄就开始学习急就章,哪个女孩能成为张博钧愿意庇护认可的正式弟子,还只用了三日的时间。这一切,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闺阁女孩能做到的事情。无论是天和帝的态度,还是这个女孩的不同,闵王都认为沈皎值得自己善意以待。所以,今日的闵王妃才会如此和蔼。

  见礼时,依照品级,沈皎这个礼同公主的实封千户郡主为正一品,也只要对在座的同级的亲王妃,郡王妃和公主行全礼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其余的世子妃和镇国将军夫人等从一品宗室贵妇,只要行半礼即可。至于正二品以下的命妇,却是没有让她行礼的资格,只要点头微笑即可。这便是这个依照品级定礼的皇权时代。

  等刚认完人,就听到外面宫人唱到:“太子妃到!”

第27章 太子妃

  只见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身着石榴红撒花拽地长裙的年轻女子,待她从走到近处,沈皎才看清了她的样貌神态。

  眼前的太子妃一头青丝被高高挽起,金凤衔珠钗和用宝石制成的翠钿将发髻固定,上面点缀着各色玉石制成的珠花,流光溢彩,华美尊贵。螓首蛾眉,朱唇皓齿,一双眼睛明媚而亮丽,却暗含威严,微微勾起的嘴角,让她多了一分亲近自然之感。

  随着太子妃的走进,在座的贵妇除了皇后外,全都起身见礼,礼毕后。只见太子妃笑着对皇后回禀道:“母后,宴席已经备好。”

  皇后显然对太子妃很是满意,点了点头,面带笑意的说道:“本宫知道了,你做事我向来放心。”,又指了指左下首第一的空位,道:“今日你受累了,坐下歇会儿吧。”太子妃十分爽朗地道了谢:“为母后分忧,是儿臣应做的。母后慈爱,儿臣便领受了。”又福了福身子,才坐下。

  皇后在太子妃坐下后,似是想起什么,对着见过礼后回到淑惠长公主身边的沈皎招手,示意她过来。待沈皎上前后,拉着她的手对着太子妃道:“这是元嘉,你日后多照顾些,我可将她托给你了”说完后,又转眼对着眼前的女孩:“如称呼你太子哥哥般,叫太子妃嫂嫂便好”

  沈皎知道这是皇舅母对自己的一片真心,太子妃是储君之妻,现在太子地位稳固,太子妃又孕有两个嫡子,若无意外,太子妃不仅是未来的后宫之主,还是未来太子的母亲。另外,太子妃在朝中命妇口中,风评甚佳,颇得拥戴。若能得到太子妃的爱惜庇护,在未来的日子中,自己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沈皎对皇舅母的爱护之心感动不已,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报答,但现下为了不辜负皇舅母的好意,对着太子妃行了一礼,让自己笑得甜甜的,清脆地喊道:“太子妃嫂嫂。”

  太子妃不等沈皎行完礼,便赶紧将她扶起,拉到自己身边搂在怀中,温柔地笑道:“妹妹有什么事,以后只管来找我,可不要见外。”语气亲昵真诚。

  她抚摸着怀中的女孩,对坐在上首的皇后道:“元嘉妹妹这般漂亮乖巧,儿臣见了真心喜爱。前两日太子也与儿臣嘱托,妹妹乖巧可人,如今刚回京,怕被不知她身份的人欺负了去,叫儿臣好好看顾。一会儿,妹妹不妨让跟儿臣先去御花园,也好让不在殿中的人知道妹妹的身份,不被人怠慢了去。”

  殿中的人都是宫妃和已婚的高品级命妇,宫妃中能在今日来到凤仪宫都是四妃位以上的品级。其中何贵妃还在禁足,大皇子生母惠妃常年礼佛,不出宫殿,从不参加宫宴。

  淑妃,沈皎前日在紫宸宫门前见到过,当时沈皎要进殿门,而淑妃正从里面出来,打了个照面。淑妃与她寒暄关心了几句,便离开了,当时态度极为和蔼可亲。故此皇后也没有多加介绍,显然是已经知道两人相识的事情了,这宫中从没有任何秘密。今日淑妃一身浅蓝色宫装,坐在下方,时不时与皇后逗趣几句,态度恭谦,皇后也待她和善,语气亲昵,颇为照拂。

  而十一皇子生母贤妃,因十一皇子最近感染风寒,因此皇后特意免了她最近的请安,让她专心照顾不满三岁的十一皇子,所以今日也没有到场。

  至于庄贵妃,至今还没有到场。皇后没有提及,众人也装作不知。

  而在场的命妇除去王妃和已婚的公主,也都是皇室宗亲。这些宗室除去个别靠爵位混吃等死,无所事事的人外,多是都是在朝中有实权的大臣。大齐的爵位只能领取封地内的奉养,却不能插手封地内的政务,所以各代皇帝并不怕宗亲作乱,甚至还允许其在朝中出仕,兼任要职,如现在的工部尚书,就是一位镇国将军。还有不少宗室,因其爵位没有官位高,大家都会慢慢淡化其是皇族的印象,时间一长,满朝上下就会忘却他还是个宗亲,只记得他的官职。

  所以今日在座的宗亲贵妇,不少人都是朝中重臣的家眷。而其余非宗亲的重臣家眷,因皇后还未召见,便由太子妃安排在御花园之中,所以太子妃才有此一说。

  “你带元嘉去吧,多认识些人也好。”皇后对太子妃的提议很是赞同,还不忘让给沈皎赐下辇轿。从凤仪宫到御花园的路虽不长,但一来沈皎确实身体不佳,不宜劳累;二来能在宫中乘辇轿,更是一种殊荣,皇后是以这种方式向那些世家命妇和小姐,彰显其对沈皎的宠爱。

  沈皎对着皇后真心的道谢,然后跟着太子妃告退,等走出凤仪宫正殿,太子妃便牵起了沈皎的手,语气温柔地说道:“妹妹刚回京,恐怕除了梁国公府的女眷,其余的恐怕都不认识。不过这不要紧,妹妹身份尊贵,融入这些贵女中并不难。若是她们之中,有谁对你怠慢了,只管派人来告诉嫂嫂,我定会好好惩戒这些人。但妹妹要记住,万不可因这些人气坏了身子,如此太过不值。”

  沈皎知道太子妃这番话是出自真心,于是语气郑重地道谢:“谢谢太子妃嫂嫂的教导,元嘉记住了。”

  太子妃听到身旁女孩脸色认真,十分郑重地同自己道谢,便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领了这份情,心中很是高兴,若是其余的人太子妃并不会如此费心教导。但眼前的女孩儿,分量实在是太重,由不得她不费心。可若是这份好心还不被别人领情,太子妃心中会呕死的。幸而眼前的女孩不是那种娇纵任性的人,反而十分聪慧乖巧,懂得感恩,让她心中多了很多真心的喜爱,然后又多嘱托了几句。

  一路上的相处,让太子妃对眼前的女孩更加喜欢。娇娇软软的小手被自己牵在手中,每嘱托一句,就能听到女孩用自己软软糯糯的童音跟自己道谢,再看着那雪白的几近透明的脸庞,心中更加怜惜,越发亲近。

  两人走了大约两柱香的时间,太子妃便带着沈皎上了个自的辇轿,皇后的用意,太子妃很是明白。

  御花园中,命妇和姑娘都有各自的交际圈子,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说话。

  这时,一队仪仗从远处而来,随后众人便听到内监唱到:“太子妃到!元嘉郡主到!”除去几位公主外,命妇们按照品级排好,没有品级的小姐们跟在自家的长辈身后,全都跪在一旁行礼。

  在一片请安声中,太子妃和沈皎从辇轿中走了下来。这时,以年纪最长二公主为首的公主也走到了太子妃面前,蹲身行了个福礼后,便被太子妃扶起,跟在太子妃身后的沈皎也紧跟着见了礼。待她们这边见礼后,太子妃才对着御花园中的众人叫起。

  众人起身后,看到站在太子妃身边的身着鹅黄色襦裙的女孩,便知道这是最近闻名京中的元嘉郡主了心中想法各异。

  此时的沈皎却没有心思去管其他人的想法,她正在集中精力地应对眼前的三位公主。

  年纪最长的二公主十四五岁的年纪,一身湖绿色织锦缎宫裙,眉目如画,面容姣好,端雅大方,此时正拉着沈皎的手,温和地说道:“早就听说妹妹今日会进京,现在可算见到了。我向三皇嫂讨个差事,一会儿让妹妹跟着我们姐妹三人如何?”

  站在一旁的四公主跟着附和道:“三皇嫂要召见命妇,元嘉妹妹跟着也是无趣,正巧我们这边要举行诗会和投壶比赛,还不如跟着我们有趣,梁国公府的几位姑娘也在那儿,想必妹妹也不会陌生。”年龄最小的五公主也跟着点了点头。

  沈皎实在不明白这三位公主为什么对她这么热情?若是只是因着自己的身份和圣宠,亲善些也就罢了,何必如此这般的热情,定是还有别的原因,只是她实在想不起来,她和这三位公主还有何交集。

  正在她百思不得其解时,太子妃已经笑着应下了:“知道你们这些小姑娘都不喜欢老老实实地坐在一处,也罢,就让元嘉和你们一起,也好多交几个朋友。”

  说完,太子妃又看向身旁的小女孩,对她安抚地点了点头。对于眼前三位公主的心思,太子妃还算了。宫中的公主,除了三公主外,母妃品级都不高,皆是嫔位,对总是盛气凌人的三公主自然都极为反感,前几日,三公主因为元嘉郡主被禁足的消息传遍宫中,这几位公主听到后很是高兴了一番,所以对待能让三公主禁足的元嘉,她们自然很是热情。

  再加上这三位公主都不是骄纵之人,虽然有时有些小心思,但还是纯真善良之人,又是天之骄女,由她们带沈皎融入京城的贵女中,是最好不过。所以,太子妃同意了二公主的提议。

  沈皎看到太子妃对自己的示意,也不再纠结,便于三位公主携手而去。

  刚走几步,沈皎便知道了这三位公主热情的由来,不得不感慨三公主结仇能力的强大和自己两个哥哥的魅力。

第28章 公主

  这是沈皎回京后第二次来到御花园中,上一次她还没来得及深入御花园中心就被三公主拦住了,这次沈皎总算领略了皇家御花园的风采。

  御花园的东半部栽种着各色名花和珍惜树木,和旁边的假山怪石相得益彰,可为一步一景,精妙绝伦。地上由鹅卵石和青砖共同铺成,不同颜色的鹅卵石组成各种不同的吉祥图案穿插在青砖之间,花草树木生机茂盛,摆放的错落有致,从江南运来的假山摆放在花园之中,潺潺的清流从山上流下,最终向西流进西面的湖水中。无论从哪个角落观看,都是一景。

  御花园的西面是一片由人工修建的湖泊,自东向西架起一座桥梁,湖中央修建了一座湖心亭,亭上的屋檐和四角并没有用彩绘图案,而是以精美绝伦的木雕为主,上面只油上了清漆防腐,桥上的扶手木板也是如此,那些木雕雕工精美,线条流畅,形象鲜明,显然雕刻的工匠和绘图之人都是功力不凡之辈。下面的湖水与花园中假山的流水相通,源源不断地向东部供给水源,让假山上的清流永不间断。

  沈皎跟着由二公主牵着往湖心亭而去,一路上用心欣赏着花园中的美景。奇花异草,亭台水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也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们值得自己用心观赏,细细品味,沈皎聚精会神的看着每一处景色,一旁的二公主为了照顾她,特意放慢了步伐,很是细心体贴。

  站在旁边的四公主看着眼前小娃娃正在满脸认真惊奇地观察御花园中的景色,一本正经的样子出现在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身上,很有喜感,不禁笑出了声:“二皇姐快停下吧,元嘉妹妹的魂儿都被这儿的花儿,草儿勾走了。”

  说完话,四公主就迈步走到沈皎面前,蹲下身子,用手点了点面前小女孩的额头:“都说这人比花娇,怎么只见你看花,不见你看看旁边的我,可见我在元嘉妹妹心中还没有这花儿娇美,可真是伤心。”说完,还拿着手帕要掩泪哭泣,一副被人伤了心的样子。

  沈皎看着眼前的四公主,十一二岁的年纪,一袭桃花色如意百褶裙衬得她面若桃李,娇艳明媚,当真是人比花娇。现在,一双桃花眼被手帕半遮半掩,似乎溢满了水雾,很是伤心,惹人怜惜,但若是认真观察,就能看到那眼角一闪而过的精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