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沈皎和吴雅安,以及六姑娘说了些话后,便回去了。

  沈皎刚回来,便听到轻风回禀:“郡主,出海的施二他们回来了。”

第283章 土芋

  沈皎听到这个消息后, 大喜, 对着轻风急忙道:"快让他们进来。"

  一旁的阿新很是好奇和惊讶, 自从她来到主子身边, 这还是第一次见一向沉稳的主子如此喜形于色, 以前的时候, 主子都是沉稳有度,就是前些日子主子朝堂辩论得胜,获得入朝的机会, 主子也是高兴, 但是也只是有些喜意,笑容多了些, 还有便是主子收到卫大人的来信时, 嘴角也会翘起, 但是却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喜地几乎失态过。

  她现在对轻风姐姐口中,这被主子派出去出海的施二等人充满了好奇。

  她本以为会见到什么厉害的人物,但是事实却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来人都是风尘仆仆, 最为令人惊讶的是,几人全都是瘦骨嶙峋的, 都快比得上以前的她了,甚至是比她更瘦几分,蜡黄的皮肤包着几乎可以看到的骨头, 让人能感到恐怖。

  但是和这身皮相不符的是,这群人的精神状态不错, 每一个人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特别是前面的为首的一位,手中还拿着一盆东西,看着那护着的架势,好像是珍宝一般。

  "诸位辛苦了。"沈皎连忙扶起拜到在她身前的施二等人,请众人坐下后,沈皎关心了每个人的情况,才关心的问道:"施管事,这次的出行可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可是给出的舆图不对,还是之前规划的路线不对"

  "回主子,您给出的图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虽有些误差,但是并不影响使用,我们之前决定的路线也都正确,只是我们路上遇到了好几波厉害的海盗,后来又遇到了大的风浪,将船队几乎都吹散了,船员也都基本上丧生,但是我们幸运的是我们还留下了两艘船,最后终于到了您所说的大陆。"

  沈皎听后点了点头,探险本就是高危的职业,而在海上探险更是几乎时刻都要跟死神面对面的活动,他们要面对的不只是海盗,还有自然这个最大的敌人。她之前派出出海的人,算上施二这一波,已经是第三波了,前面的两波至今都没有消息,即便是不愿意相信,她也知道这些人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虽然她在这些人出海之前就和这些人说过全凭自愿,而且是签订的生死契约的,这样危险的事情,她不会强迫任何人。所以,这些人都是自愿出海的有的是真有探险家的精神,有的则是为了她许下的丰厚的报酬而心动。无论是哪样,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但是她心中依旧难受。

  特别是在两波人都没有了消息后,她甚至都怀疑自己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正确的,为了那一点希望和可能并不存在的农作物,牺牲了这么多人的命,真的值吗但是只要是一想到山东之行中,那饿殍遍野,异子相食的场面,只能吃所谓的观音土过日的百姓,她就觉得再难再没有希望她也要去办。

  她的那些理想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而人性则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只有每个人都能温饱,解决了人最根本的需求,才会有剩余的精力去思考人性,去思考其他,若无法温饱,甚至饿的快失去生命时,只有生命才是排在首位的,为了生命,为了能活下去,有谁还会在乎人性?

  所以,她若是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现状,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农业,只有让给百姓能吃上饭,她的理想才有被施展的机会。

  但是,她一不是科学家,而不是农业家,她只能一边鼓励人们对于农具和粮食品种的改良,一边去外面寻求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而她的两世的经历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便是她前世不是从事与农业相关工作的人,没有种过地,也知道一些最基本是高产量的粮食,而这些农作物都是从哪里传进她的前世的?只要是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农作物是从那个被号称新大陆的地方传入的。

  即便是她不确定现在她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否有何她前世一样的那个被称为新大陆的地方,是不是能够找到那些农作物,便是希望再渺茫,她也要尽力一试。

  所幸的是,牺牲了两拨的人手,终于迎来了回家的施二他们,迎来了曙光,不论结果如何,她不后悔自己为此事的努力,也不后悔牺牲了两拨人手。任何探索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要看这个代价值不值得付出而已。

  在她看来,这个付出无疑的值得的。

  “而且,我们也不负您的所望,找到了您口中描绘的那些粮食,只单单是听他们描绘的那个产量,我当时都震惊了,若真是和那些土人描绘的那样,只要让我把这种子交给郡主,然后立时死了我都是甘愿的。”施二说完后,就连忙拉开自己手上一直紧紧抱着,视若珍宝的东西。

  然后接着兴奋地说道:“当地人叫它们‘papa',更是称它们为丰收之神,每到丰收的时候,还要举行大肆的祭祀庆贺,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一季三熟,至于产量是多少,我在当地呆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了解他们的和我们所用的度量衡之间的换算,所以换算不清,但是按照当地人所说的,远比我们所中的稻谷产量高得多得多,让天下人温饱应该也是可以的。”

  沈皎看着眼前的黄色的块状物,上面还带着泥土,眼中微微湿润,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前世的历史上被成为土芋真的让施二他们找到了,有了这个,她不敢说天下的人可以都吃饱,但是却是都可以吃上饭了,不至于像以前一般饿死这么多的人了。

  “此物应该不只是能在平地上种植,苦寒的地方应该也可以。”沈皎摸着手中的土芋,自语道。她记得前世的书上有记载‘其深山苦寒之地,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植者,则以土芋代饭’。

  沈皎自语的话,施二却是听到了,摇头道:“此事属下不太清楚,想要知道,恐怕要试种才知道。”

  沈皎听后点了点头,对施二的态度很满意,实践才能检验真假,然后对着众人道:“诸位此次立下大功,先回去好好歇着,我会为你们像陛下请功。”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她绝不会抢功。沈皎之后又赏赐下不少的东西给施二他们,便叫他们退下,带上刚到手的土芋,朝着紫宸殿而去。

第284章 试种

  紫宸宫中

  "怎么现在过来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怪天和帝如此疑惑, 实在是今日是休沐日, 这些日子他也知道外甥女忙碌的厉害, 所以有意让外甥女轻松一日, 特意告诉过她不用过来, 却是没有想到这都到了午后了, 自家外甥女又急匆匆的求见,如此,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有急事, 而且是重要的急事,才会如此着急地要见他。

  天和帝想到这, 不禁皱起了眉头。

  "确实有事情, 不过是好事。"沈皎看着天和帝的表情, 便知道天和帝想差了,所以连忙解释道。

  果然,天和帝的眉头松了下来,对着沈皎好奇地问道:"哦有什么好事让你这么忙不得要求见朕, 说来听听,让朕也高兴高兴。"

  "之前我跟皇舅舅要过几个出过海的好手, 不知道皇舅舅可还记得"沈皎笑着问道。她手中没有多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除了她从民间招募的,就是向天和帝要来的, 施二就属于后者。

  "记得,你对外面好奇, 朕知道。不过,听说你派出去的两拨人不读都没有回来吗"这事他依稀记得,他一直都知道元嘉对于外面的世界有着十分多的好奇,所以元嘉问他要人手的时候,他也没有犹豫,就都给了。

  可是出海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九死一生,而他给的人手,他自己知道,虽然都是挑的好的给的,但是出过海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出过海,有的也只是个把月的时间就回了,长距离的还真没有几个,所以对于前两次的失败他早有预料。但是也不忍心戳元嘉的痛处,一直没提。但是没有想到这第三次居然会有人回来。

  而且看元嘉的表现,回来的这些人海还应该带来了一些惊喜。

  “皇舅舅,施二他们不仅回来了,还带来了一种粮食,一年三熟,当地的人称之为丰收之神,虽然不知道这种粮食的产量到底如何,但是根据施二他们说远比我们现在种植的粮食高出一大截。”沈皎连忙和天和帝回禀道。

  “果真?”天和帝听到后,也保持不住原本镇定的样子,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兴奋地看向沈皎,眼中既带着不敢置信,又带着求证地希望。

  “便是此物。”沈皎没有回答,而是将施二带到她面前的土芋,又呈给了天和帝,然后接着道:“不仅能够当作主食实用,而且十分美味,做法多样,比如切成丝简单得炒一下,便是一道佳肴,除此之外,烹炒煎炸蒸煮都是可以的。”

  “如此说来,此物不仅产量高,而且做法多样,若真是如你所说,那天下的百姓日后便可少受些饥饿之苦了。”天和帝双眼看着眼前的土芋,听着沈皎的解释,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所以,元嘉请求试中此物。”沈皎对着天和帝请命道。

  “确实应当试中,只是这试种之事应由何人负责,在哪里试中你可有打算。最重要的是,并没有人精通种植此物的方法。”天和帝反问道,试种是必然的,此物的前景也是远大的,但是人并不能被美好的前景就遮盖住了双眼。这其中的困难就是巨大的。

  首先,就是此物是由海外寻来的,大齐的百姓别说是不是会种它,就是见都没有见过,又如何去试中呢?再者,在哪里试种也是个问题,由谁负责也是个问题。试种说到底是试,若是没有试出来,那么被占用的土地在当季便没有收成,没有收成,百姓又怎么活?这样大的风险,又有多少老百姓愿意冒险去试种。

  “这个问题,元嘉之前思考过。”沈皎却是没有慌乱,从容地道:“之前我问过施二他们,他们一行人因着在当地住过许久,所以见过当地人种植土芋,他们自己也都亲身参与过,所以我建议由施二他们主持最初的试种。”

  “朕记得施二似乎是奴籍吧。”天和帝会想到,施二似乎是因为家族犯了错,被贬为官奴的,而主持朝廷事务的,首先必须是官身,只这一点,施二等人便不符合。

  “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施二他们既然有这个本事,皇舅舅录用了又何妨?再者,只他们带回土芋这个功劳,皇舅舅又是知人善用的明军,定然会赦免他们的。”

  “不要给朕戴高帽。”天和帝被外甥女奉承地笑骂道:“你这个鬼灵精!”随后又正色道:“若是这土芋确实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赦免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罢了,就先赦免他们的奴籍之身,但是这主持的人选,他们并不合适。”天和帝看着沈皎期待的目光,最终同意了,但是也驳回了沈皎让他们做主事的提议。

  “我就是说说而已,元嘉知道轻重,他们也不适合管理这么大的事情。”沈皎笑着道,她清楚的很,施二他们从未做过管理的人,让一个刚刚脱离奴籍的人,一跃成为朝中管事的,这显然不适合,不仅不适合,就是施二他们也未必就能适应。

  “你清楚便好。”天和帝微微点头,然后道:“说说你具体的想法。”

  “是。”沈皎道:“元嘉打算将试种的地方选在皇舅舅赐给我的京郊的皇庄里,这样更方便照看,至于这管事的人——”

  沈皎俏皮地对着天和帝笑道:“就还请皇舅舅给我个恩典,我看中了工部主事华正。”

  “华正?你倒是会选人。”天和帝听到沈皎选出的人后,点头道:“听说华正是寒门出身,家中条件不好,也是下过地种过田的人,听说他一直在致力于改进各种粮食的种植方式,你若选择别人,他们也许只会尽八九分的力,但是若是选择华正,在这件事上,他定然会尽十二分的力。”

  “在用人方面,你比之前长进了不少。”天和帝欣慰道。

  “那皇舅舅肯不肯割爱,让华大人劳累些,替我照看一下?”沈皎笑着道。

  “朕回头让人给华正说一声。”天和帝点头道。

  “可是,皇舅舅便是这土芋产量高,能做主食,但是我们也不能让百姓完全种植此物度日,谷稻麦黍也是要继续种下去,而且还要鼓励百姓在这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第285章 请帖

  “可是这种粮食有很多地方不适宜种植?”天和帝不解道。

  “并不是, 这种土芋便是苦寒的地区也可生长, 但是我们并不能将生命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种粮食上, 我曾经在一本杂书上看过, 一个国家就是因为过度地依赖一种粮食, 结果这种粮食发生了疫病, 当年以这种粮食占到所有粮食总量的七成,结果就是因为这场对于粮食的疫病,这个国家的两成以上百姓没有粮食吃被饿死, 另外有五成以上的百姓受不住饥饿, 选择逃离自己的国家。”

  这样的事件曾经真实的发生在曾经的她曾经的世界,大饥荒带来的结果便是大逃离和移民潮, 那些百姓被迫朝着新大陆转移, 进而缔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所以, 即便是一种粮食的产量再高,也不能选择让百姓全部种植这一种粮食,而放弃其它的粮食不去种植,最终必将酿成大祸。

  很多时候, 还是要防患于未然的好。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一旦百姓真的在种植后发现这种粮食的产量高, 能够让自己不再饿肚子,他们是不会放弃这种粮食,而选择地产量的其它作物的, 即便是朝廷下了明文的规定,很多百姓还是为了能吃饱肚子, 不饿死,选择违反朝廷规定而挺难走险的。"天和帝皱眉道。

  虽然他明白元嘉所说的危害之大,但是却更清楚的知道,粮食的诱惑力比任何金银财宝更令百姓心动。

  有了粮食,才能活下去啊,才有资格去谈及其它。

  "所以,我希望朝廷能够颁布政令激起百姓的对改良良种和农具的热情。"沈皎却是不忙,从容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从古至今,各种的粮食都是一直处于增产的进程中,这是百姓对于粮种的不断引进和改进,对农具的创新与改善,对比春秋战国,现在的产量无疑高出一大截,甚至是比前陈,大齐的粮食产量也要高出很多,这其中皇舅舅和大齐历代先皇休养生息,体恤百姓的政策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也和百姓的自己的创造分不开。”

  “所以,只要皇舅舅颁布大力嘉奖鼓励百姓对粮种和农具的改革,相信百姓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

  “而且大齐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是根本,也是最符合国策的,元嘉私以为这样做,并没有影响到大齐的政策和根基。”

  对于不动摇国本的政策,只要是对得,在她看来施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天和帝沉吟了许久,对着沈皎道:“你这是要鼓励发展农事,民乃立国之本,却是需要重视和发展。关于此事,你拟一个奏章上来。”

  “是,元嘉领命。”沈皎高兴地领命道。她知道,天和帝同意了让她拟奏章,就是基本上同意了她的建议,剩下的具体的实行就是天和帝和内阁以及六部商讨的结果了。

  之后,沈皎和天和帝接着对此事的奖励措施细聊后,又叙了会儿话,便告退了。

  回府后,沈皎首先将天和帝赦免施二等人的消息,派人告诉了他们。她知道对于官奴之身的人,没有什么是比脱去奴籍身份更令他们感到高兴的。对于这些人来说,再多的金银财宝都无福消受,自由之身才是他们一生的奢想。

  所以,她才会向天和帝求恩典时,选择这个恩典。和她所料相同,施二等人知道后,再一次来了她这里道谢,她能够感受到这是他们的真心道谢。

  说起来,她对他们是感激的。除了他们带回了土芋这个高产的粮食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即便是遇到巨大的困难,在另外的大陆上修养生活这么长的时间,能够选择回来,选择将土芋带回来,这不仅是出于个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还多多少少都有着对大齐,对天和帝,以及对她的忠心。无论多少,有就是够了,已经足令她欣慰了。

  “试种土芋之事还请诸位要尽力,此事元嘉在此就拜托诸位了。”沈皎对着眼前的施二等人温和道。

  “郡主真是折煞属下等人了,此事属下已经不负郡主所托,将这土芋试种出来。”施二等人充满信心地保证道。

  之后,沈皎又安排了皇庄试种的事情,交代好后,才送众人离开。两日后,又见到了工部主事华正。三十出头的样子,很是严谨规矩,也许是因为她也有改革粮种,以及农具的想法,和华正的志向差不多,这位看着明显是沉默寡言性子的人,居然在她这里性子有些活泼,和她交流了好多自己对农事的想法,沈皎不得不佩服,每个时代都是人才辈出的,特别是这个人才在被重视后,他发出的光芒定然是耀眼的。而华正,正是这样一个人。

  如此,她将土芋之事交给华正,心中也是更放心了。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闱放榜的日子,果然不出她所料,冯宇的名字赫然在列。而表姑娘吴雅安的婚期也到来了,成婚的当日,她也是出席了,看着一向沉稳的吴雅安满脸都是新嫁娘的娇羞,心中一片温馨。

  看着吴雅安一身嫁衣的样子,将她衬得更加美艳如画,看着吴雅安拜别三姑母,和新郎冯宇走出吴家的院子。

  她,觉得自己有些想念卫赜了。

  这种想念还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措手不及的事情打断了。

  她刚回到家没有多久,就听见外面有人通禀,一位道士求见于她。

  沈皎看着眼前走过来的道士,头戴道冠,身着蓝白相间的道袍,道袍质地极佳,乃是上等的丝绸所制,一看就不是普通的道士能够穿得起的。

  普天之下,能有这副打扮的道士,也只有一个地方。

  “郡主,冒昧打扰,失礼之处还望海涵。”道士从道袍中拿出一张请帖,对着沈皎再度一礼道:“国师想要与明日辰时请郡主前往国师府一叙,国师府恭迎郡主大驾。”

第286章 国师府

  琼华院的书房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