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带着焦急担忧地心情,步履匆忙地朝紫宸宫偏殿走去。

  刚迈进殿门,便感受到了殿内压抑的气氛。

  偌大的偏殿内寂静肃穆,听不到一丝声响,浓郁的龙涎香气弥漫在殿中。

  他用余光瞥了眼御案前的天和帝,正闭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脸上的表情在光线的照射的变化下,晦暗不明。

  御案上摆放着似乎摆放着一件带血的衣裳,很是触目惊心。

  他心中一颤,不敢多想,立时行礼请安道:“臣沈邦靖参见皇上。”

  “起吧。”天和帝听到沈邦靖的请安声,睁开了闭着的眼睛,叫了起。

  仅是两个字,沈邦靖便从中听出了帝王压抑着的怒火。这么多年,这样的天和帝他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先帝在朝堂上公然斥责还是太子的天和帝不配为君,斥责还是皇后的谢太后不配为后,要求百官上本废储废后,那时的天和帝在下朝回到东宫时,便是这样的表情。

  第二次,便是在三年前。

  如今,这是第三次见到天和帝这副表情了。

  他知道,这次的事情也许比他猜测地更加严重。

  他起身后,便听到天和帝的声音再度在殿内响起:“暗隐,告诉梁国公整个事件,不要隐瞒。”

  “是。”

  直到这时,沈邦靖才注意到这紫宸宫的偏殿内除了他和天和帝外,还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而且人就站在御案的左边。可以说,如若不是他出声,他也许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人的存在,即便他站在如此显眼的地方。

  再加上天和帝的称呼,他便知道这位便是大齐的皇家暗卫。能在帝王面前汇报事情,其身份必然不低,便是暗卫的首领也是极有可能的。

  大齐皇家暗卫的存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即便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却很少有人见过他们。就算是见过的人,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暗卫的特征。以前他还不明白,如今却是能看出来,这些暗卫是修行了一种隐匿的功法,仿佛将自身融入了周围的环境中,让人觉察不到。

  他站在下方,听着眼前的暗隐讲述着昨日的刺杀和到今日的审讯结果,双手紧紧地握起,他的阿皎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又经历了一场生死大劫。虽然,他也知道女儿现在已经醒来,没有了危险,但心中的担忧并没有减少多少,被匕首插进身体的滋味,他也经历过,那种痛感,他至今都还记得。当时他受伤的不过是左手手臂,而现在他的阿皎是腹部被刺中,他不知道他不满六岁的女儿是如何忍受这种疼痛的。

  同时,他也明白了天和帝震怒的原因。

  只是,他猜不透天和帝为什么要将如此机密的事情对他说出,知道的太多,对于他们这些臣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正当他疑惑和担忧时,天和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朕明日会在朝堂上任命你前往西南,全权负责调查此事。”说道这时,天和帝似乎一顿,眼中闪过利芒,继续说道:“随行一起负责调查的还有王段。”

  说道这,天和帝的话中带着浓重的杀意:“你调查时,如果查到什么被王家阻拦或掩盖,也不要深究,做做样子就行,但要记录下来,拟密折呈给朕。”

  “至于事情的调查,朕会交给暗卫在暗中进行,你要做得便是让王家放松警惕,让他们以为朕依旧相信他们,而你对他们给出的结果也深信不疑。如此,便够了,不要多做什么。”

  “臣明白,必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沈邦靖明白,天和帝这是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43章 加封

  紫宸宫偏殿

  沈邦靖恭敬地站在下方,对着龙椅上帝王的旨意躬身领旨。

  天和帝传达完自己的意思后, 看着眼前的臣子兼妹夫毫不犹豫地躬身应诺, 心中的怒火终是散去了不少。

  虽然他的臣子中有王家这种罪不容诛的逆臣, 但却也存在着向如沈家一般的忠贞之士。

  他想起沈家的臣子,无论是武将还是文臣, 在朝中都从不拉帮结派,参与党争,都只一心做个纯臣。沈家虽然也如王家一般位高权重,甚至更胜一筹,但两族的处事方式却截然不同。

  沈家的武将, 无论是谁,在出征结束后都会主动上交兵权,对族中子弟也是教养严格,在朝堂上,被御史弹劾的京中子弟基本不会有沈家人。

  而王家呢,靠着手中的兵权收拢当地的官员,欺瞒朝廷, 不尊圣旨, 妄图将西南经营成自己的地盘。

  可以想象, 长久以往,王家必定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这倒也解释了王家子弟这么多年敢一直嚣张跋扈的原因。

  有西南的土地和兵马作为依仗,自然觉得他们王家有资本和底气来肆意无度。

  这些年, 弹劾王家子弟骄纵跋扈, 嚣张妄为的折子都快摆满了他的御案, 但是因为顾及韩国公在他登基时所立下的功劳。他除了处置了几个激起官怒民怨的案子外,其余的都被他一力压了下去。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对王家如此的宽容优待,换来的确是其日益增长的野心。

  不过,看着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沈邦靖,他心中又颇感欣慰。

  想到这,他将紧握地双手慢慢松开,又重新抚摸上御案上带着血迹的龙袍,冰冷的眼中带着点点暖意。

  这世间,愿意向元嘉一般不假思索地用生命护着他的人,恐怕不会有几个了。

  每当想起昨日小小的女孩,用自己柔弱单薄的小身子,不顾一切地挡在自己面前,他的心中就一片柔软和怜惜。

  “昨日若不是元嘉护着朕,朕恐怕已经去见列位先祖了。”天和帝对着下方的沈邦靖,感慨地说着,语气温和怜爱,再也不复刚才的冰冷和震怒。

  “元嘉因为朕,小小的年纪已经遭了太多的罪。”说道这,龙椅上的帝王,语气充满了慈爱和怜惜,“朕准备将扬州的建安郡也赐给阿皎当封地,将食邑加到三千户,另外当地的茶税阿皎可得二成。”

  天和帝刚说完话,便看到下方的沈邦靖要推辞的神色,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这件事不是与你商量,而是圣旨,你不必请辞。”

  “这是元嘉应得的,也是朕的一点补偿,再多的封地也比不上元嘉待朕的一片真心。”想起早晨女孩苍白的小脸趴在床上,十分认真地说着要要永远护着自己的话,他的心中就觉得无比温暖。

  “你不必担心朝堂上,元嘉以命护朕,救了朕的性命,这便是功在朝堂,功在社稷,不会有人说什么,你安心就是。”天和帝自然知道沈邦靖在担心什么。

  但他不以为然,难道他的性命还不值三千户的食邑和建安郡每年二成的茶税。

  沈邦靖听到天和帝如此说,也就不再说什么,直接领旨谢恩;“臣替元嘉谢陛下隆恩。”

  他知道这次阿皎舍身救驾,依照天和帝的性子和对阿皎本来的宠爱,这封赏就必不会轻,只是,他从没想过,天和帝这次的手笔会如此之大,让他有些吃惊。

  建安郡,他是清楚的。那里是大齐除了浮梁外,最大的产茶地。

  而且,建安郡产的茶还多是贡茶,其中以龙凤茶闻名天下。龙凤茶每年的产量极低,专供皇室,朝中大臣也以得到皇帝赏赐的龙凤茶为荣耀。

  他在与淑惠长公主成亲之前,依照梁国公府的地位,一年能饮上龙凤茶的日子能有一个月就不算错了。所谓“黄金可求,龙团难求”,便是指得此茶。

  除龙凤茶外,建安郡每年还产茶九十五万于斤,虽然大齐的茶税并不重,但茶税依旧是除了盐税外,国库的第二大收入。可想而知,这建安郡一年的茶税会有多少。

  便是只抽取其茶税的二成,这一年的钱数也是不可想象。

  其实,在大齐,各种爵位的封地食邑内,基本不会出现有茶税和盐税的地方,便是淑惠长公主的封地内,也只有矿冶税。

  对于皇室宗亲来说,这封地,能在江南等产粮充足的地方,就已经是帝王开恩了。对于有盐井和茶园的地方想都不敢想。

  而且,依照大齐律法,盐税和茶税做多也只能被抽取二成,这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只这每年建安郡的二成茶税,就足够阿皎奢靡富贵的度过一生了,更别说还有三千户的食邑。

  在大齐,三千户的食邑可谓是嫡公主的待遇了,其封地还是在临江郡和建安郡。这样的待遇,甚至很多亲王都比不上。

  可以想象,这要这道加封的旨意宣布,必将会遭到一部分朝臣的反对。

  不过,既然天和帝已经如此说了,他也不会再推辞。

  他的阿皎,用自己的生命护住了眼前的帝王,理应得到其应有的封赏。

  虽然,这样的加封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太过厚重。

  但在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眼中,这些东西远远比不上女儿的性命和健康的身体。

  所以,既然天和帝已经如此说了,他也就不再推辞。

  至于,朝堂上的反对声,这便是天和帝的事情了。

  他,现在只需要替女儿谢恩就够了。

  不过,比起这些封赏,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女儿的身体。这也是他来求见天和帝的初衷,本以为会立刻能见到女儿,却没想到,到现在都还没有见到。

  这心情,却也更加焦急。

  正在他想像天和帝请旨去见女儿时,帝王的声音又再次在耳边响起。

  “元嘉现在还在紫宸宫正殿,你去见她吧。”天和帝也知道沈邦靖请见的目的,将正事讲完后,也不再留人,“在宫门落锁前回去就行。长冀和长映等后日元嘉移居兴庆宫后,再去兴庆宫中看望元嘉吧。”

  沈邦靖应诺后,便对着天和帝告退。

  出了偏殿后,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焦急地心情,步履匆忙地朝正殿走去。

  他进入殿门后,径直朝着里面的寝室走去。

  他虽然出入紫宸宫正殿这么多年,但这殿内的寝室确是第一次进入。不过,他也没心情欣赏这帝王奢靡的寝宫,他的目光全在床上的女孩身上。

  幼小的女孩趴在这偌大的床上,苍白的脸庞上没有一丝血色,一双眼睛正频频地看向外面,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

  “阿爹。”沈皎看着前方高大的男子,有些意外地叫着。

  她没有想到,自己等了好久想要打探消息的阿娘和外祖母没有出现,却看到了自家阿爹。

  “阿爹在。”沈邦靖快步走到女儿身边,抚摸着女儿的小脑袋,关心地问道:“现在怎么样了?可还疼地厉害?”

  他看着女儿的脸色比平日的更加苍白,小小的额头上还有些细微的密汗,显然是太过疼痛的缘故。

  “没事的阿爹,曹太医的药很好,我觉得伤口比上午好多了,已经不那么痛了。”沈皎安慰着因为担心自己,变得有些手足无措的阿爹,轻声安慰道。

  她说得是真的,喝了曹太医的药,又针灸了一段时间,她感觉背后伤口的疼痛感明显好了一半儿,这效果,简直比现代的止痛针还好。

  但无奈这伤太重,就是痛感减轻了一半,也还是让她额头上直冒冷汗。

  沈邦靖知道女儿是不愿让自己担心,所以将病情往轻了说。作为一个上过战场,受过伤的人,他如何会不了解那种疼痛感,他心疼地抚摸着女儿的小脑袋。

  “阿爹今日看完你后,明日就要离开京城了,最近都不能来看你了,在阿爹不在的日子里,可要好好喝药,养伤,阿爹希望自己回来后能看到已经恢复健康的元嘉。”

  只这一句话,沈皎便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她觉得,从阿娘那都打听不到的消息,也许从阿爹这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紫宸宫偏殿

  在沈邦靖离开后,天和帝看着眼前的暗隐,继续问道:“什么时候能收到消息?”

  “昨日前往西南调查的三名暗卫就已经出发,现在估计已经到达西南边关,明日清晨信鸽就会带着调查结果回到宫中。”其实,对于核实王毅七年前有没有屠了拓城全城,根本不用到现在的拓城去,只需要在西南边关打听一下就清楚了。如此重大的事情,在西南定会人人皆知。所以,只核实这件事情的话,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

  “明日早朝前,消息一定会送到陛下手中。”暗隐保证道。

第44章 处置(二)

  紫宸宫正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