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第52章 二太太

  淑惠长公主府正院内,自从侍女通传过后, 室内就陷入了一片寂静沉默之中。

  沈皎坐在淑惠长公主的身旁, 看着母亲有些冰冷不悦的脸色, 便知道自己这位二婶又来找母亲为她那位四堂姐求情来了。她记得前些日子,细雨对她讲解府中最近发生的事情时, 着重提起四姑娘被老太太禁了足,并且罚抄弟子规百遍。

  对此,她并没有多问。这不是她没有一颗好奇的八卦之心,而是因为自从她这位四姐回府以来,这样被禁足罚抄书的事情基本上隔三岔五地就会发生一回, 她已经见得太多,原因虽然每次似乎都不同,但内里的原因都差不多,不是因为首饰衣服,就是因为姐妹间的交际,事情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时间一长, 她也就司空见惯, 没有了好奇心。

  若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行事偏颇, 教养严厉些,也还能将其性子再掰回来,二房回来的这两年, 据她所知, 老太太不是没有出手管教过, 可如今,她这位四姐还是如此行事,却丝毫没有改过的意思。

  这问题就出在自己这位二婶身上了。

  据她所知,每回四姑娘沈瑾妍每回闯祸被老太太责罚后,二太太就会直接跑到老太太面前求情,她在一旁听过一回,当时二太太将四姑娘讲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幼童一般,称其所做的事情都不是故意的。

  当时的四姑娘都已经十二岁,在这个女孩十五岁就基本嫁人的时代,十二岁的姑娘已经不小了,已经是半个大人了,如何会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幼童,再说,能做出因为嫉妒姐妹衣裳首饰就设计将其毁了的女孩,如何会会是一个不懂事的孩童,又哪里不是故意所为。

  所以四姑娘无论做出什么祸事,在二太太眼中都是可以原谅的,每次都跑到老太太面前为其求情,希望老太太能从轻处罚。有时还能在老太太面前哭起来,让老太太烦不胜烦。

  一开始,老太太处罚四姑娘的时候是存着教养的心思,连从宫中聘请的教养姑姑都派了过去。后来,二太太的每次哭闹,求情,让她所幸撒手不管,连教养姑姑都撤了回来,每次只公正的做出处罚后,就不再过问。

  其实,老太太的心思沈皎明白,她又不是四姑娘的亲祖母,做得太多,也许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二太太的埋怨。

  因着二太太的这般行事,淑惠长公主对其也是极为不喜,甚至有些厌恶。不过,平日里二太太也没有胆量跑到淑惠长公主面前为女儿求情。

  正当她思考二太太如何会来时,那边淑惠长公主已经对着通传的侍女道:“让她进来。”

  “是。”侍女应声而去。

  很快,便见一位身着湖蓝色马面裙的妇人走了进来,对着淑惠长公主拜道:“给公主请安。”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大奶奶乔氏和沈皎,在二太太行礼时也全都起身回了半礼。

  “起吧。”淑惠长公主看着眼前的二太太,也不与她兜圈子,直接问道:“ 你今日为何而来?”

  她愿意让二太太进来,是为了梁国公沈邦靖和二老爷沈邦翊之间的兄弟情谊,给二老爷一个面子。不然,她是绝对会将二太太拒之门外。所以,她也没有那个陪其叙话的兴致。

  二太太起身后,也没听到淑惠长公主赐座的话,只能站着回话:“今日,我收到了阿妩的帖子,说她三日后在肃毅侯府举办宴会,不知公主是否知道。”

  淑惠长公主听到她没有给四姑娘求情,而是提起大姑娘沈瑾妩的事情,脸色温和了许多,指着下面的椅子道:“坐吧。”

  “阿妩也给本宫送了帖子来。”淑惠长公主对于教养了很长时间的侄女很是喜爱,语气亲昵:“当日,让乔氏和袁氏带着府中的姑娘一同前去。”袁氏是二少爷沈长意的妻子。说道这,淑惠长公主看了眼身旁的女儿,接着道:“到时阿皎也会前去,必不会让人看轻了阿妩。”

  旁边的二太太听到淑惠长公主为了给阿妩撑场子,连元嘉郡主都派去参加宴会了,要知道,有时连淑惠长公主自己举办的宴会,都不一定能看到元嘉郡主的身影。而其居然会同意去参加这次宴会。心中虽有些诧异,却也很不是滋味。

  她的两个女儿,一个被淑惠长公主如此喜爱,事事为其考虑周全。连婚事都是千挑万选后,进宫请皇后赐的婚。世人都说淑惠长公主待阿妩真心疼爱,但她并不是特别欢喜,自己女儿的婚事,她连插手的余地都没有,只有被通知的份儿,这让她如何高兴地起来。

  其实对于这桩婚事,虽说阿妩嫁过去就是世子夫人,府中的人也都说好,但她并不是十分喜欢,依照她原本的想法是将阿妩嫁给嫡亲大哥的嫡长子俞昌,在她看来两人是嫡亲的表兄妹,幼时也常在一起玩耍,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阿妩嫁过去后,嫡亲的舅母作婆母,日子会十分好过。又何必嫁到肃毅侯府那种满门武将的家族,特别是肃毅侯夫人是京中有名的厉害人物,都敢跟威名在外的肃毅侯动手,还不知道会对儿媳如何。

  她也曾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二老爷听,但说了个开头,就被训斥了一番,之后半个月都不曾踏进过她的房门。她知道惹了二老爷不悦,只能抛弃自己的想法,乖乖为大女儿准备起嫁妆,不再提起,这是才算是过去。

  后来,正向府中人之前称赞的“良缘”一般,阿妩在肃毅侯府似乎过得十分不错,刚嫁过去便接过了府中的中馈,如今也开始自己办起了宴会。倒也不在多说什么,只是心中仍然有些不是味道。

  “公主待阿妩的一片真心,我替阿妩先行谢过。”二太太对淑惠长公主笑着道了谢,随后对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沈皎说道:“郡主每天忙碌,却能抽出时间来参加你大姐姐的宴会,阿妩若是知道,必然欢喜极了。”

  “大姐姐这些年对我极为照顾,这是她第一次举办宴会,我无论如何都会去捧场的。”沈皎认真地看着对面的二太太,随后欢喜地说道:“想到三日后就能见到大姐姐,我也很是欢喜。”

  “你有这番心意便好。”淑惠长公主笑着对女儿说道:“也不枉你大姐姐这些年待你的用心。”

  “阿妩对郡主的照顾都是应该的,并不值得郡主这般记挂。”二太太客气地笑着道。

  说道这,二太太看着淑惠长公主现在心情不错,想到今日前来的目的,赶紧试探道:“公主刚刚说是让世子夫人和袁氏带着府中姑娘一同去,可是让府中所有的姑娘都一同前去,不论嫡庶?”

  “不论嫡庶。”淑惠长公主抿了口茶,看向下方神色和语气都变得有些小心而不自知的二太太,语气有些淡漠。

  二太太听到淑惠长公主不论嫡庶的话,心中觉得有了底气,连庶出的都能去,何况她的阿妍,连忙小心地说道:“阿妍是阿妩的嫡亲妹妹,若是府中的姑娘全都一同过去,唯独少了阿妍自己,是不是不太好?”

  “如何会不好?称病便是,不会有人说什么。”淑惠长公主看都不看二太太,语气十分冷漠。

  二太太被淑惠长公主的话噎了一口,差点喘不上气。她实在没有想到淑惠长公主会直接连借口都想好了,将自己接下来的话全部堵在了口中。

  不过,即便如此,她想着自己临走前阿妍对自己期盼的眼神,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阿妍已经知道错了,这几日抄书抄得都憔悴了很多。而且她保证绝不会再犯,请公主饶过她这一回。”

  “有错便要受罚,不然还要这规矩有何用?”淑惠长公主目光冷淡地看着下方的二太太。

  看着面前态度坚决的淑惠长公主,二太太知道让女儿解禁是不可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求公主让阿妍解了一日的禁足,去参加阿妩的宴会,这样与阿妩的面上也好看。”二太太说完后,没有听到淑惠长公主立时的回话,以为她为了顾及阿妩的面子,肯考虑了,便再接再厉的说道:“再说,阿妩关爱妹妹,到时看不到阿妍前去,定然也十分担心,介时难免会担心,也不能将心思全部放在宴会上。”

  “阿妍自幼敬爱阿妩,回京后便对其十分亲近,无奈相处的时间太短,阿妩便出嫁了。”二太太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淑惠长公主充满冰冷地话语打断了。

  “无奈相处的时间太短?”淑惠长公主玩味地重复着二太太的话:“这一切不都是你想要的吗?本宫可记得,当初是你自己不愿带着阿妩一起去任上的?”

  说道最后,淑惠长公主将冰冷的目光直直地射向下方的二太太,语气充满了压抑地怒火。

  原本和乔氏一同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的沈皎在听到淑惠长公主的话后,有些意外,她这些年到是不知道大姐姐没随二叔二婶一起赴任,原来还另有隐情。

  就凭着淑惠长公主充满怒火的模样和室内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她就知道当年二太太绝对做了什么离奇地错事,不然她阿娘不会有这么大的火气。

第53章 当年

  淑惠长公主府正院,清雅的幽香弥漫着, 却丝毫没有减少室内冰冷压抑的气氛。

  二太太听到淑惠长公主冷声的质问后, 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她想起自己当年被做出那件事后,淑惠长公主对她的惩戒, 心中一阵冷颤,但依旧为自己辩解着:“当年的事情,只是我一时糊涂。而且这些年我也已经尽力补偿阿妩了,阿妩和阿妍相处得也十分要好。公主又何必再度重提?”

  “你补偿阿妩?这些年你在外地,可曾给对阿妩的教养上过一次心?对长意, 你时常写信和专门派人前来垂问,可对阿妩,你何曾写过一封信,派人关爱过一次?”说道这,淑惠长公主想起阿妩小的时候,每次听到二房派人前来时,目光中浓浓的期盼, 心中便很是心疼。这也事她这些年厌烦二太太的原因。

  因为二太太当年的所作所为, 很是疯狂, 二老爷沈邦翊实在是不放心将嫡长女放在妻子身边,再加上他与老太太并不是亲生母子,所以只能哀求自幼亲近的嫡亲兄长, 将女儿养在淑惠长公主身边。

  那时淑惠长公主刚生完沈长映, 被太医诊断说伤了身子, 以后很难再有身孕,她以为自己这一生都不会再有一个娇娇软软的女儿,便同意了二老爷的哀求,将不到周岁的沈瑾妩接到身边和次子沈长映一同抚养。所以,在她心中,阿妩相当于自己半个女儿,虽然比不上阿皎,但她对其也是真心疼爱。

  这些年,虽说二太太对待长女不在像以前那般疯狂,但也是几乎漠视了这么一个女儿的存在。对长女的教养丝毫不见关心,连女儿的生辰也没派人来送过一次东西。

  特别是在四姑娘沈瑾妍出生后,二太太恨不得将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小心翼翼,倾其所有的态度,与对待大女儿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这样的举动,不只是淑惠长公主,就是身为女儿的沈瑾妩也早对母亲寒了心,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期盼。

  其实,这些年,二房也不是一直在外赴任,甚至在长女四五岁的时候,还曾在京呆过两年,中间也都回过几次京中,但二太太每次的态度都十分坚决,不同意长女跟着他们一同去任上。特别是在四姑娘长大后,这种态度更加坚决。

  面对这样的妻子,二老爷怕长女跟着他们走后,被妻子冷待,不喜,或是向女儿周岁前一般,被二太太要求抱到庄子上养着,伤到女儿,便继续哀求长兄长嫂替自己教养女儿。

  后来,他怕长女孤单,便将自己的庶女二姑娘送来给长女作伴,在长子需要进学时,又将长子送进府中,让他照顾两个妹妹,特别是从小离开父母的大女儿。

  二太太听到淑惠长公主的冷然的脸色和质问,心中虽然害怕,但却似乎有了底气般,连声音也大了许多:“公主将阿妩接过去抚养后,便将阿妩身边所有的人都换了,不就是不想让我过问的意思。再者,公主连阿妩的终身大事都是定下请懿旨赐婚之后,才派人告诉的我,何曾问过我这个做母亲的意见。”

  淑惠长公主听到二太太这番话,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讽的弧度,“原来你对阿妩的婚事有所不满,不过,这可不是本宫定下的,而是二弟的意思。

  “阿妩及笄前,二弟修书告诉国公爷,请本宫为阿妩挑选一门亲事,本宫将所有合适的人选挑出来后,国公爷派人将人选送给二弟,上面每个人选的性情,年龄,家世等都写得一清二楚,最后定下肃毅侯世子是二弟自己的选择,本宫只是为了给阿妩一份体面,才请皇后赐下旨意。”淑惠长公主对着二太太一字一句的说道,她就是再身份尊贵,也知道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妩的父母尚在,她这个做伯母还不会擅自做主。

  她一开始以为这件事,二太太是知道的,却没想到这一切二老爷沈邦翊是瞒着妻子做下的,如此看来,二老爷对妻子已经没有了信任。不然,连儿女婚姻这般大事都没有告诉二太太。

  “如若不是你当年听信那女道胡言,连夜瞒着府中将阿妩送到庄子上时,那些婢女替你隐瞒不报,险些让阿妩在庄子上丢了性命,后来又在府中被怠慢,这样的婢女不换掉,难道本宫还要给她们赏赐不成?”淑惠长公主对于二太太的话冷声回应着。

  坐在一旁的沈皎没有想到二太太当年会做出这样不顾女儿性命的事情,她以为依照二太太对待次女的样子,应该只是有些拎不清,但绝对是一位慈母,却没有想到这慈母的形象还是要分人的。

  她用看了眼身旁的大嫂,发现她正盯着手边杯子上的花纹看得出神,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淑惠长公主和二太太的对话。只是在注意到自己的目光后,对自己微微一笑,指了指手边的杯子。

  沈皎立刻明白,接受了大嫂的邀请,也开始对着自己手边的杯子观察起来。

  嗯,这才是听八卦的正确姿势。她要学习的果然还有好多。

  在淑惠长公主看来,二太太这根本就是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借口。在一开始,她就算再换掉阿妩身边的婢女,难道那些婢女还能拦着二太太关心女儿不成。她找的这个借口实在有些牵强和好笑。

  提起当年的事情,淑惠长公主脸色变得更冷,一双看向二太太的眼中充满了冷色和怒火。即便十几年过去,她依旧记得当年那桩震惊梁国公府的事情。

  因为当年二太太生长女时,连生了三天三夜,十分艰难。所以,在长女出生后,便对其不甚喜欢。特别是在生了长女后,二太太便开始染病,连续几个月都不见痊愈,她便觉得自己的病症是长女带来的,长女和自己命里相克,就瞒着府中,不知从何处请来了一个女道士。

  二太太拿出自己和大女儿的生辰八字,让其测算,随后,那女道士告诉二太太,长女和她命里相克,不宜住在一个府中生活,若是住在一起,二太太就会缠绵病榻,最终没了性命。

  二太太听了女道的话,和自己认为的一样,心中很是害怕自己会因为这个女儿丢了性命,便瞒着府中连夜将长女送到了庄子上。因着女道的话,二太太便开始不喜,甚至有些厌恶这个女儿。

  这件事,一开始的两日,并没有被人发现,因为当时的大姑娘还小,基本不会被抱出屋子。直到第三日,二老爷沈邦翊从官衙回到府中,想看眼女儿,二太太却支支吾吾,下人也都颤抖着不敢说话,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随后满府找不到女儿后,便派人审问下人,才知道自己的女儿早已被妻子送到了庄子上,还已经过去了两天。

  之后,二老爷立刻骑马前去庄子上,等他到时,他不满周岁的长女已经高烧了整整一日,性命垂危。他赶紧派人去请太医前来诊治,事后那名太医告诉他,若是在晚来一个时辰,孩子便救不回来了。

  当时的二老爷在安顿好女儿后,便去质问二太太,虽然知道了原因,但却被二太太接下来的举动震惊了。二太太开始疯魔了,居然以死相逼,要求丈夫将女儿送离府中。之后,二老爷无法,只能先将女儿送到公主府中,这样也是不在一个府中。

  而身为兄长的梁国公沈邦靖被弟弟哀求,便答应了将侄女寄养在公主府中。对于这个的侄女,淑惠长公主和沈邦靖对其很是用心。这不只是因为血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个侄女是梁国公府的嫡长女,特别是在淑惠长公主伤了身子后,身为府中嫡长女的侄女,更可能是府中身份最贵重的姑娘。

  这样的身份,身为沈氏一族的掌权者,沈邦靖和淑惠长公主不可能不重视。所以,这也是淑惠长公主尽心教养大姑娘沈瑾妩的原因之一。

  一府的嫡长女,在外面代表的是整个家族对女儿的教养和底蕴,在家中有着教导幼妹的职责,自然是必须重视的。

  发生这样的事情,身为家主和主母的沈邦靖夫妇二人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在沈家的全力彻查和搜捕下,那名女道在两日内就被捉住。经过审讯,她才道出这一切不过是她看出二太太的心思后,顺着她的想法胡编乱造的,其根本就是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根本就不会测算八字。

  得到这样的结果,在淑惠长公主看来毫无意外的,这个世上会批命的术士除了摘星楼中的国师外,也就只有那么几人,而且全都是闻名天下的高僧和真人,这些人根本不是以二太太的身份可以请到的。

  但是,将这样的结果告诉当时的二太太后,她根本不信,依旧以行命相逼,不愿让长女回到自己身边。二老爷无法,只得苦求长兄长嫂。最后,淑惠长公主亲自带着二太太去延兴寺请见住持慧悟大师,请其亲自测算。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大姑娘富贵双全的命格,且对二太太并无任何相克。如此,二太太才算相信,毕竟慧悟大师是当世的得道高僧,极擅命理,对他的话,基本不会有人会质疑,二太太也不例外。

  但就算如此,二太太对这个长女依旧极为不喜,在她看来长女就算不与自己命中相克,但她自这个女儿出生后一直病情不断也是事实,将其接回来后,只按照规矩派了几个婢女和奶娘便不管不问。

  因着二老爷忙碌,二太太对长女又是这样漠视的态度,照顾大姑娘的仆从自然不会尽心,很快因为上次高烧没有养好的身子再次出现问题。面对这样的结果,二老爷实在无法,只能将长女交托给兄嫂。

  而对于这样的二太太,老太太身为继室不便出手,但身为沈氏一族主母的淑惠长公主却要出手惩戒,不然任由这样的漠视子嗣性命的作风蔓延下去,那沈氏一族的子嗣肯定会减少。子嗣稀少的家族,又如何会兴盛下去。

  最终,淑惠长公主下令将原本二太太手中的中馈交给了进门没几日的庶子媳妇三太太,让其禁足在府中半年,每日粗衣素食,抄写女四书各百遍。这对于从小养尊处优,锦衣华食的二太太来说,实在是太过痛苦,以至于后来二太太虽然不喜欢大姑娘,但也不会不再不顾及大女儿的性命。

  想起这些往事,淑惠长公主想着刚刚听到的话,看向下面面色有些惨白的二太太,有些嘲讽地笑了:“本宫实在是不知这些年你对本宫有这么大的怨气。”

  听到淑惠长公主的这句话,原本面色就有些惨白的二太太,被吓得连坐在椅子上的姿势都有些维持不住,她实在没想到原本想要为次女求情的目的非但没有达成,反而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对于是否怨恨淑惠长公主,她确实是有的。除了长女的事情外,她不喜欢淑惠长公主对长女和次女的待遇相差如此之大。她愿意将长女带入宫廷,让其得到太后和皇后的喜爱,却平日里连次女的面都不愿意见一次。这样的差别待遇,让她的阿妍在她姐姐面前总是矮了一头。

  如今,连放阿妍出来参加一次宴会都不同意,若是这次宴会府中的姑娘都去,唯独少了阿妍,不说外面的人怎么想,便是阿妍在府中的姐妹面前也不尽失颜面,这让她如何不怨。

  她的阿妍已经十三,已经能开始相看亲事了,若是连宴会都不去参加,京中如何会知道有阿妍这个优秀的女孩。在二太太眼中,次女除了有些天真,不懂事外,其它方面无论是家世还是容貌,都是极为优秀的。

  不过,就算她在如何怨恨淑惠长公主,却也不敢说出来。

第54章 求情

  自淑惠长公主的话音落后,室内的气氛更加紧张。

  二太太稳定好心神后, 连忙从椅子上起身。在淑惠长公主说出这句话后, 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坐在椅子上的资格。站起来的时候, 她感到自己的下肢都是僵直的。

  起身后,二太太赶紧对着淑惠长公主行礼后, 辩解道:“我心中岂敢怨恨公主。以前的事情,全是我的过错,可公主却不能错看阿妍,她是阿妩的亲妹妹,是个好孩子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