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像冯锐一般,出身寒门,之前不受重视,没有家族师长牵绊的实在是很少,能守住心思,不为利益所动的更少。

  “你觉得冯锐如何?”天和帝笑着问道。

  “冯锐很有才干,刚正淳厚,秉性正直,不为派别所累。”说到这,沈皎一顿,选择将心中的想法直接说出,“元嘉以为,冯锐可堪栽培,可为重臣,亦可为纯臣。”

  “冯锐确实不错。”对于外甥女毫不避讳的直接说出来,天和帝很是高兴,毕竟这相当于一种举荐了,能不敷衍,不避讳,直言而论,这让他很是满意。

  接下来,沈皎又和天和帝谈了一段琼林宴的事,便退下了。

  而此时的安乐堂中,老太太正考问和教授着六姑娘和吴雅安今日所发生的事情。

第81章 心计

  安乐堂中,老太太坐在主座上, 看着屋内没有了二太太母女的身影, 抿了口茶, 舒了一口气,之前紧皱的眉头也慢慢的松开。

  “今日这般情形下, 你二人都表现的不错,在公主的怒气下,也十分从容。”老太太一脸欣慰的看向坐在自己下方的两个女孩。

  “谢外祖母夸赞,都是您平日里教导的好,不然阿安只怕连站都站不住。”吴雅安知道老太太留下她和六姑娘一定是因为她们两人今日的表现没有让其失望, 老太太让她们二人目睹整个过程,除了是做个证人外,更多的是存了教养的心思,对此,她十分感激。

  说完,便看向一旁的六姑娘,笑着道, “姗妹妹聪敏过人, 又顾全大局, 对那样棘手的情况应对自如,才是真的让人佩服。”老太太愿意教导她,是她的荣幸和幸运, 她现在能报答的不多, 只能多说两句老太太喜欢听的话, 讨其欢心,而表扬一下身为老太太最为宝贝的六姑娘,显然是目前最为正确的话题。

  她和六姑娘的交情十分不错,说起自然更为真心。

  果然,老太太在吴雅安说完这句话后,看到起真诚的神色,嘴角微微勾起,眼底之中的欣慰之色更浓。

  一旁的六姑娘听到吴雅安对自己的称赞,笑着道,“安姐姐当时是不便说话,不然安姐姐肯定会比我处理的更好。”她的这位表姐,历来稳重从容,做事很有章法,她的祖母不止一次在她面前夸赞这位表姐,让她好好向其学习,她知道若不是她的这位表姐身份不够,又不姓沈,终是外人,不然一定会比她处理的更好。

  对于六姑娘的称赞,吴雅安摇了摇头,“在那种紧急的情况下,我也不会比姗妹妹做得更好。”若她是六姑娘,也会是这种处理方法,毕竟四姑娘是姐姐,又是二房嫡女,长幼尊卑,除了身份最为贵重的元嘉郡主,没有人能强制让四姑娘住口。

  和她不同,六姑娘是真的小姑娘,能在这个年龄,将事情处理妥当,这让她真心佩服世家女的手腕,六姑娘的行事作风,全是老太太一手教导出来得,所以,能得这位老人家教导的机会,让她很是感激和珍惜。

  对于吴雅安的回答,老太太和六姑娘都明白,没法做得更好,不代表做得会不如六姑娘。

  面对这样诚实的回答,老太太点了点头,她现在是想要教导她们,若是在自己面前还藏拙,或是故作聪明,她都会感到厌烦,如此作为,才会让她很是舒心。

  六姑娘却是没有什么不服或是嫉妒的想法,能在府中得一个可以相交的姐妹,这让她很是珍惜,再说她是这府中嫡女,自然有着自己的骄傲,她的心胸还不至于如此小,容不下一个前来投靠的表姑娘。

  老太太看着二人的神色,很是高兴,心中的郁气散了不少,“阿姗今日做得还算不错,但却可以做得更好,在郡主提及陛下后,你就应该借此由头震住你四姐姐,让她其余的话,不再敢说出。”

  至于怎么震住,妄议圣意的罪名便足以震住不懂事的四姑娘了。

  老太太看着二人接着道,“元嘉郡主提及圣上,便是有此意,想让你循着这个由头压着你四姐姐,但你们都没有领会出来。”

  “那九妹妹为什么后来没有再次提及,而且她为什么自己不用这个理由压着四姐姐?”六姑娘疑惑的问了出来。

  “她是位比公主的郡主,是半个皇家人,是陛下最为宠爱的后辈,由她说出这句话的分量和你们说出来,这分量千差万别,她说出来便是相当于直接的问罪,而若是由你说出来,只是问责和警告。”老太太对着两个女孩一点一点的分析道,“若你四姐姐还有理智,知道这妄议圣意的罪名有多大,在你问责后,就会立即请罪认错,如此郡主的清誉也被保全,这中间也不会闹得太过难看,也是给你四姐姐留些颜面。”

  “可若是由郡主直接问,一来分量太重,行同问罪;二来如此问话,未免有些疾言厉色,给人一种为自己辩解的心虚之感。所以,郡主没有自己问话。你们这一次注意不到,这第二次恐怕也是想不到,若是再说,未免有些刻意和词穷之感,而屡次提及陛下也是不妥,所以郡主便没有再说。”老太太对着二人解惑道。

  一旁的吴雅安和六姑娘想了想,她们确实从没注意过这点,她们当时只以为元嘉郡主只是借这句话说明她和卫赜之间并无私情而已,却没有深究。

  “这样的话,九妹妹实在是……太厉害了。”六姑娘震惊极了,本想说心计深沉等词,可是想到这位九妹妹的身份,还是换了个词,“她比我还小,却能想这么远,大伯母也是真的是厉害。”

  对于六姑娘最后表达的意思,老太太和吴雅安明白,身为女儿的元嘉郡主如此厉害,定是身为母亲的淑惠长公主费心教导的结果。

  吴雅安也点了点头,她十分赞同六姑娘的说法,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孩都是由母亲教导的。她心中的震惊不比六姑娘少,她实在是每想到,年纪尚小的元嘉郡主心计如此深远。

  她们和这位郡主相差太多,若不是老太太解惑,她们连元嘉郡主朝她们抛出了这现成的理由都不知道,实在不是一个水平上的人,

  看着吴雅安和六姑娘的样子,老太太叹了口气,“郡主的教养和你们不同,她除了被公主教导外,更是拜张大人为师,这所学得和你们不同,你们无需觉得惭愧。”能得只为皇子讲课的张博钧为教授,老太太相信,便是张博钧再敷衍了事,元嘉郡主所学得也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孩能比得上的,更何况她听说张博钧对这位女弟子十分喜爱欣赏。

  “你们和郡主的身份不同,所以你们也无需和她放在一同比较。”老太太看着两人,郑重的说道,“人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身份,你们要牢记这句话。”说道这,老太太有些感叹,她就是因为看清自己的身份,才能有今日的尊容。

  面对老太太严厉的语气,吴雅安和六姑娘很是恭敬地应是,在这样的高门中长大,她们自然知道自知之明是最为重要的,有些人是她们无法相比的存在。

  看着两人将她的话记进了心中,老太太点了点头,这般心性才值得她费心教导,“你们明白就好,时间不早了,阿安先回去,你阿娘想必正担心你呢。”说完,又转头看向六姑娘,“阿姗今日就不回去了,陪我说说话,就歇在这吧。”说完,又吩咐人去告诉五太太一声。

  “今日谢外祖母教诲,外祖母累了一天,正该早些歇下,阿安就先告退了。”对着老太太行礼后,又对着六姑娘笑着点头分别,吴雅安便离开了安乐堂。她知道老太太让她离开,独留六姑娘在身边,定是为了避开她,单独教导。

  不过她没有任何的不甘心,她本就和老太太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她的母亲是庶女,能得老太太这般教导,便是她的荣幸了,她很感激。她没有和六姑娘比较的必要,她一直很有自知之明。

  回到自己的院子中,感受着母亲的嘘寒问暖,她的心中很是温暖,她觉得自己很幸运,这辈子会有一个对她如此慈爱的母亲。

  三姑太太听着女儿讲完今日的事情后,不予置评,只是对着女儿道,“老太太是位慈和的人,从前我未出嫁时,她公正公允,对我们几个庶女也是慈爱有加,出嫁时,老太太也不曾克扣我们的嫁妆,并且还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私房为我和你几个姨母添妆,便是这婚事的挑选。”说道这,三姑太太一顿,想起女儿还小只是道,“你父亲和你的几个姨父也是极好的人。”

  吴雅安明白母亲的意思,她有着原主的记忆,吴家可恨,但她的那位父亲却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她的父亲只有她母亲一位,对待子女慈爱有加。

  这样的婚事,可见是老太太用心为母亲挑选的。至于她那几个姨父,听母亲说也是很好的人。

  “我们来到这,受梁国公府的照拂,受长公主的照拂。”三姑太太说道这,语气很是感激,“吃穿用度也都是按照府中的标准,不曾亏待,但你不能和府中的姑娘比较,因为你姓吴。这些年,老太太更是待你如府中的姑娘一般,如今又特意将你留下教导,这样的恩德,阿安,你一定要记得。”

  “阿娘放心,这些我都懂的。”吴雅安安抚着母亲,认真的说道。

  “你知道便好。你入了老太太的眼,得她教导,便要好好学,阿娘无能,教不了你什么。”三姑太太嘱托着,“这些都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本事。”

  “女儿明白。”

  三姑太太看着女儿懂事的样子,很是舒心。她虽然无能,但她的两个子女,女儿懂事稳重,得老太太看重;她的儿子在读书上颇有几分天赋,在沈家的族学中表现不错,如今已在准备童生试,在同龄中以算十分不错了,她相信,只要儿子能够一直下去,这日后的前程还是有指望的。

  她会一直牢记沈家对于她们三人的恩德,她的子女也会一直牢记。

  这边,三姑太太母女互相倾诉着,温情脉脉。

  那边,老太太对着六姑娘继续教导着。

第82章 教导

  安乐堂中,老太太坐在榻上, 身边搂着六姑娘温声说道, “阿姗, 你知道为什么你九妹妹会将此事直接回禀于我,而不是公主吗?”

  六姑娘被祖母半拥着, 听到这个问题后,思考了一下,抬头看向老太太,“祖母,阿姗觉得因为规矩, 祖母是府中的长辈,四姐姐是梁国公府的姑娘,府中主事的是祖母,大伯母居住在公主府中,对府中的事务从不过问,九妹妹若是直接告诉大伯母,未免有失规矩, 也有种咄咄逼人之感。况且祖母处事公允, 九妹妹直接将此事回禀祖母, 也不必担心祖母偏袒四姐姐,又何必去麻烦大伯母呢?”

  老太太听到六姑娘的答话,抚摸着她的后背, 笑着道, “你说得却也不错。”六姑娘能想到这一步在她这个年龄来说已然不错, “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老太太叹了口气,“你九妹妹将此事直接告知于我,是因为规矩,也是告诉府中的众人,她尊敬我这个祖母,连她这个郡主都视我为长辈,事事以我为先,尊重我的处理。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房嫡女,一无爵位,二无圣宠和皇家血脉的四姑娘,又如何能越得过她,对我这个继祖母的惩戒有任何的不愿和违逆,就像你说得,若是直接由淑惠长公主处置,未免有些不好,而我这个继祖母的处置却不会有任何的偏颇。”

  老太太看着怀中的孙女,她可以自豪公平地说,她的这个孙女在同龄的贵女中可算得上是拔尖儿的,但和元嘉郡主想比却差的太多,或者说是没法比较,她的孙女连元嘉郡主的意思都体悟不全,更谈何应对和想比。

  六姑娘听到祖母的说法,有些愣住,她以前看着自己的九妹妹,温雅和气,对她们说话时也是面带笑容,很是可亲,特别是其单薄孱弱的身体,总会让人忍不住的怜惜,她对于这个妹妹虽然交往不多,但却一直一位她是个需要人护持保护和怜爱的妹妹,却没有想到现实和想法天差地别。

  一天被颠覆了两次认知的六姑娘好久才回过神来,张了张口,问道,“所以九妹妹在请祖母定夺后,直接离开,没有其余的要求,便是默认了对祖母处置的认同对吗?”

  “不错。”老太太点了点头,“她敢如此做,也是相信,她相信我不会偏袒你四姐姐,这样的信心,是源于她的身份。”

  六姑娘明白,她的这位九妹妹身份最为贵重,无论是谁,在面对她和四姐姐二人的争执中,都是不会,也不敢偏袒四姐姐的,当然她那位二伯母除外。

  “其实,今日之事,在你们看来是一个天大的事,但于你九妹妹来说,却未必如此,这样的事可能于她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连放在心上都不够,她对此事并不在意。”老太太继续教育道,“或者说,你九妹妹的心思和你们不同。”

  老太太看着怀中的孙女,摇头叹息着,决定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孙女,让她对元嘉郡主的认知更为准确,避免日后的犯错,“你知道你九妹妹离开后去哪里了吗?”

  “九妹妹今日又不要进学,应是回公主府了吧。”至于她九妹妹说得有事,在她看来不过是一种推辞而已,毕竟之前她九妹妹基本就不会在安乐堂中多留,在安乐堂用膳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是回了公主府,但之后却是往宫中而去了。”淑惠长公主府和梁国公府只是隔了一堵墙,两府的进出双方都十分清楚,她之前也以为元嘉郡主只是推辞,可刚才淑惠长公主独自前来,所知道的似乎也和她一般,所以她便让人去打探了其的行踪。

  六姑娘笑着道,“这有什么稀奇,九妹妹基本上每日都会出入宫中。”

  “你忘了今日是什么日子?”老太太看着孙女对此事毫无敏锐的态度,摇了摇头,觉得还是要对孙女再加强教导,“今日是这打马游街的日子,也是宫中举办琼林宴的日子。”

  “琼林宴我自然知道,可这是新科进士的宴会,和九妹妹有什么关系?”六姑娘自然是知道这琼林宴的,可这一个是还未及笄的郡主,一个是新科进士,这毫不相连的二者之间,怎么会有关系,若是九妹妹正值嫁龄,她觉得还能有点关系,可现在她九妹妹可是还小的很,“也许,九妹妹只是去宫中探望太后去了。”毕竟这才是常态。

  “琼林宴和你九妹妹有没有关系祖母也不知道。”老太太终究是不敢妄下定论,但这警醒是必须的,“但祖母知道,会试前你九妹妹出现在思贤楼中,当日是有两场涉及朝局的比试。”这些消息,在京中的高门都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并都对此揣测纷纷,老太太自然知晓。

  “你九妹妹拜张大人为师,颇得其赞赏,据说这是很多皇子都不能有的。”老太太的声音在说道这些事时更为郑重,“更重要的是陛下对你九妹妹的看重。”至于如何看重,老太太就不再说了,有些话,她不敢也不能说,更何况她也看不清陛下此举为何,她熟悉后宅,但对朝局的了解并不多,也不敢妄加揣测。

  “所以,你要知道,无论是身份,教养见识,还是才学手腕,你九妹妹都远超你们,可与男子比肩,你在她面前一定要真诚,不要故作聪明,耍任何手段。”老太太警告道,“你九妹妹性情容易相处,这是你们这些姐妹的幸运,但万不可以为她便好欺,得罪她的后果可不是你们能承受的起得。”

  “和其相处,就像对待自己的嫡亲妹妹一般,温柔和煦,相处自然,也不用刻意讨好,如此便是。”老太太一言一语的教授着相处之道,“你今日虽然没有按照她的想法处理当时的情形,但做得不错,替她解了围,她必会承你这份情,淑惠长公主也会念着你的好。”

  说道这老太太眼中很是高兴,“想必日后,她们会对你多加照顾几分,祖母的阿姗日后必会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女孩的前程,不过是婚事,老太太之前一直担心,她的嫡亲孙女,因为她那个不思进取的儿子作父亲,虽是梁国公府的嫡出姑娘,可婚事可能连四姑娘那个只会惹事的都不如,但若是淑惠长公主肯照拂一二,她的阿姗的婚事应不会被四姑娘压一头,这般她如何会不高兴。

  六姑娘听着祖母很是语重心长的教诲,心中认真的记下,“祖母放心,我一定会牢记祖母的教诲。”至于老太太提及的前程,六姑娘也明白,脸上羞红,决定装作不知,转移话题,“可孙女还有一事不明,想请教祖母。”

  老太太知道孙女害羞,也故作不知,配合着问道,“你只管说。”

  “既然祖母都明白九妹妹的意思,大伯母应该也是明白的,那为何她不顾九妹妹的意愿,亲自出手惩戒四姐姐呢?这般做,不也是对祖母决定的不满吗?”六姑娘问出了心中的疑问,“可我观大伯母似乎并无此意,她走时对祖母的态度与往日一般无二。”

  老太太对于孙女能问出这个问题,觉得今日其长进了不少,很是欣慰,耐心的解答着孙女的问题,“你大伯母自是明白你九妹妹的意思,她一开始可能也并无插手我决定的意思,可是你四姐姐嚷嚷着你九妹妹爱慕卫赜,这般毁你九妹妹的清誉,你大伯母自然不会忍,更何况你四姐姐在其面前叫嚣,被你大伯母看出其为了爱慕卫赜,生出的对姐妹之间的嫉妒心和恶毒的心思,自然不会轻易饶过,这是其一。”

  “其二,你四姐姐是沈家的女儿,这般的行事,为了沈家女的闺誉和沈家的名声,更为了其不给沈家惹祸,自然需要严厉的教导,改了她的这身作风。但你大伯母也知道祖母的身份只能给你四姐姐一个教训,这在严厉的惩戒就做不了了,但她可以。”老太太接着道。

  “但这都不是更重要的,你四姐姐不知轻重,妄议圣意,虽然其年幼无知,但终究是对圣上的不敬,你大伯母身为圣上的嫡亲妹妹,自然应由她出手惩戒,才算了结。”老太太讲完看向身边的孙女。

  六姑娘听完后,点了点头,表示她明白了,想起淑惠长公主对于很是挑事的四姐姐的惩罚,六姑娘表示很是高兴,“大伯母威武,派了云嬷嬷教导四姐姐一年,用心良苦啊。”她那位四姐姐可有的苦受了,一年不用再受四姑娘的搅扰,六姑娘觉得未来一年将会舒心极了。

  “四姐姐已经十三,正是交际的时候,这一年不出现,是不是有些不好?”

  老太太自是明白六姑娘的意思,这个年龄的女孩,正是交际扬名的好时候,这一年后,四姑娘便是十四多,快要及笄了,及笄后便要相看亲事,这没有名声,没有交际的姑娘,又如何会有个好亲事。这样的惩戒,可以说是很重了。

  “这已经是看在你二伯父的面子上了,不然只凭你四姐姐妄议圣意的事,就足够淑惠长公主绝了她的前程了。”老太太想到二老爷,再想起自己的儿子,对着六姑娘严肃道,“这也只是你四姐姐才能只有这些惩戒,若是换作其余的人,定会比这重上几倍。”二房的其余庶女淑惠长公主也不会给这个面子,而她的阿姗若犯下这个过错,即便是看在她的面上,这惩罚也要比现在更重。

  六姑娘点了点头,便是自己绝不会如此。

  老太太搂着孙女,又叮嘱了几句,便放孙女去洗漱休息了。

  淑惠长公主正院

  沈皎看着手中的拜帖的名讳很是出神,抬头看着一旁的淑惠长公主,“阿娘,永嘉姐姐邀我休沐日时去郊外的延兴寺赏桃花。”

  淑惠长公主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自己,咳了一声,很是平常地道,“到时让你三哥护送你过去,这样阿娘才能放心。”

  沈皎表示,对于出行都有仪仗护卫的她来说,她家三哥的护卫有些多余,且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沈皎听完后意味深长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三哥,这是有大进展啊。

第83章 相看

  淑惠长公主府正院

  沈长映被妹妹意味深长的目光打趣着,俊秀的脸上露出了红晕, “到时还请妹妹相助。”

  沈皎被自家三哥这害羞的模样和诚恳的语气一愣, 这毫不犹豫的承认自己的想法也是很好了, 最起码证明她三哥是个诚实的人,不是吗?

  “三哥放心, 阿皎明白。”为了她能早日有美丽的三嫂为自己每日欣赏,沈皎觉得自己很是需要努力一番。

  看着妹妹满口的答应,也顾不得妹妹看自己打趣的眼神,沈长映的一双清亮的凤眸中瞬间迸发出欢喜的色彩,亮的惊人。毕竟他家妹妹平日里十分繁忙, 就是休沐日也多是不得空,最近几年尤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