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荣锦路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9 KB   上传时间:2019-06-15 15:33:28

第215章 黄三

  细雨这句话落后, 正在哭泣的女子立时愣住, 周围的人也愣住了, 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当事人连对方是谁都不清楚。这要是连对方认都不认识, 还管人家母女的事情, 那便属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特别是一些贵女们也都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

  “那哭着的姑娘是哪家的?”

  “不知道, 这三人中,只认识康寿县主,另一位姑娘也不认识。”被问的女子摇了摇头, 表示不知道, 但是品评道:“那两位姑娘看着面生,但是康寿县主身边的姑娘穿着的是似乎是今年蜀地新进贡的蜀锦, 还有衣服上的图案似乎看着也是宫绣, 身上的配饰看着比康寿县主还要贵重些。”

  旁边的姑娘们听到这位的话, 不由思索起这位的身份来。若是别人说她们还不信,但是这位是礼部侍郎家的女孩,每年的贡品都是要从礼部过的,平日里又对绣艺极为感兴趣, 所以她们还是相信她说的话的。再者,她们又不是瞎子, 能看得出来这位身上的首饰虽然不多,但是件件都是稀世珍品,特别是其身上挂着的玉佩, 一看就不是凡品,雪白无暇的玉上还带着淡淡的粉色, 这样的玉她们当真是没太见过的。

  “至于另一位,衣服料子上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不过都是正常官宦人家的贵女打扮,没有什么能看出的其身份来的。

  众人听到这话后,都知道了这身份的高低问题。

  正当她们猜测两人身份时,那边便有声音响了起来。

  女子也没有想到细雨上来问的就是这句话,但是反应也快,立时委屈道:“家父是京城副指挥使,我姓黄,在家行三。”

  沈皎听到这个介绍后,眼中一闪,她倒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黄绩的女儿,还是在文安长公主的女儿康寿县主的旁边。这绝对不是巧合,看样子这之中倒是有不少事情。比起这些,这位黄三姑娘倒是不怎么重要了。

  “原来是黄三姑娘。”细雨看了看一旁的沈皎,见自家主子没有任何吩咐,便知道这是让自己看着处置的意思。她知道自家主子对于这样的事情不耐烦,而且看郡主的样子似乎是在思索别的事情。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子,行了一礼道:“不知您为何委屈到这个地步,不过奴婢想说的是,这在众人面前哭泣有失姑娘仪德。”

  “你自然知道自己是奴婢,有怎么敢和我们姑娘这么说话,你这是在以下犯上。”黄三姑娘还没有说话,其身后的婢女便立时指责起细雨来。

  细雨却是没有任何生气,反而从容地笑着道:“我虽是奴婢,但也是皇后娘娘册封的正九品女官。”至于后面的话,她却是没有再说起,她是元嘉郡主身边的贴身侍女,自然是有品级的。再过不久,她和细雨便会成为从八品的女官,虽是只有半级之差,但是待遇却是完全不同的。对此,她们万分感激郡主。

  正九品的官员,在京中这样的地方多如狗,恐怕连宰相府门前看门的都不如,更不会被这些世家公子姑娘们放在眼中。但是若是女官就大不一样了,能用得起女官的贵女,只有宫中的贵人,在外的,便只有出嫁的公主,便是宗室的郡主和县主身边都不一定会有,就是有也都是有品级的教养姑姑,而不是未出嫁的姑娘。比如康寿县主身边就有一位有品级的教养姑姑,是文安长公主自己母妃要来的,只不过没有跟来罢了。

  细雨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大家也都是明白,她这是在回答黄三姑娘那位侍女的话,都是奴婢,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她有女官,即便只是九品,但也不是白身,更不是的像寻常人家奴婢一般是奴籍。论起自身的身份来,她有品级在身,而黄三姑娘虽是官宦之后,但却也是白身,是民女,她在众人面前自称奴婢,却绝不是她们能够使唤的对象,更不是一个普通的奴婢能够随意呵斥的。

  “至于黄三姑娘这位婢女的有些话,我也是认同的,正所谓上下尊卑,尊者说话的时候,确实是没有位卑者插嘴的地方。”细雨继续道:“我家郡主和康寿县主正在叙旧,又那里是黄三姑娘能够随意插嘴的地方。”

  “您恕罪,是婢女不懂事,我代她向您赔罪。”黄三姑娘也是没有想到,只以为是一个元嘉郡主身边寻常奴婢的女子,竟然身上还有品级,并牙尖嘴利的厉害,这话中的意思很明白,这是在说她不懂尊卑。说道这,眼中一暗,她的计划却是有些打翻了,康寿县主她还不放在眼里,对于这位元嘉郡主她打听了好久,都只听说这是个好性子的,却是没有想到是她小看人了。

  “今日是我的错,我不该在郡主和县主说话时插嘴,但是我真的是一片好心啊,不想被县主和郡主误会了。”

  细雨看着其依旧是这副样子,心中厌恶。这样说一句话就哭,让人以为是别人委屈了她似的,勾起人的同情心,特别是一些男子,这样的姑娘哪里有任何大家小姐的教养。

  “既然黄三姑娘知道自己错了,那么还有什么可委屈的。”细雨脸色不便,从容道:“再者您今日所言,皆是不知礼,不知尊卑的。”

  细雨不待黄三姑娘接话,直接不紧不慢地说道:“第一,你身为民女,臣女,私自议论当朝长公主和县主之间的事情,这便是不知尊卑,皇家公主之事,岂容你妄议?”

  “第二,你随意在两位尊者面前插话,不知请示,这也是不知尊卑。”

  “第三,永安长公主和康寿县主是至亲的母女,你随意妄加评判母女关系,这是不知礼。”

  “第四,康寿县主本只是陈述事实,你却是恶意揣度,说出县主怨怪长公主的诛心之言,这是陷,县主与不孝之中,后又搬弄是非,让众人误会,现县主和郡主于不义之中,县主不过是问了你一句是何意思,你便哭泣起来,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众人皆以为是郡主何县主欺负了你。这是诛心之行为。”

  “第五,黄三姑娘的这副样子和性情,当真是有失风范和仪德,望黄三姑娘自重,好自为之。”

  细雨说完后,便退了下去,站在沈皎的身边,不再言语。

  众人也算是听明白了事情的始末,看着黄三姑娘依旧十分柔弱的站在那里,但是脸色已经十分不好看了。大家也都知道这位女官所说因是对的,看向黄三姑娘的眼光中带着些不善。

  正在这时,从园子里走来两队人,一边是女子,一边是男子,一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少女看到沈皎,很是惊讶,欣喜地喊道:“九妹妹。”

  “六姐姐安好。”沈皎笑着点头道。

第216章 关系

  随着六姑娘的到来, 再加上细雨何黄三姑娘口中郡主的称呼, 众人也都知道了这位就是元嘉郡主了。虽然都是京中贵女, 但是由于元嘉郡主基本上从不出席宴会, 她们却也是只闻其名, 却是很少见到。

  即便是元嘉郡主的及笄礼上, 淑惠长公主广撒请帖,她们中也有不少人受邀,但是那日圣人在, 前排自然没有她们这些人的份, 所以即便是就站在眼前,她们也根本就不识得这位元嘉郡主, 并且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一来京城皆知元嘉郡主出门寻医, 至今未归的事情, 二来她们也从没有想到元嘉郡主会出现在这样的宴会上。

  她们原本猜测康寿县主身边的是哪位王府的宗室郡主,却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位。既然知道了身份,若是不行礼请安便是不敬,所以在六姑娘叫出九妹妹后, 不知是谁开了头,请安的声音便开始在园中陆续想起。

  沈皎对着六姑娘身后的沈家姑娘们问好后, 又对着一旁的吴雅安笑着道:“安表姐好。”

  “给郡主请安。”吴雅安赶紧笑着回礼,她虽是养在沈家,但是何沈家的姑娘终究是不同的, 不是一个姓,便不是一家, 沈家的姑娘对着元嘉郡主在外面可以行家礼,但是她在众人面前却是不行,特别是在其已经成为亲王礼制后,她更要郑重。不然,在外人眼中她就是不知礼的表现。

  “诸位请起。”沈皎叫起后,对着吴雅安点了点头。

  “六姐姐,这位黄三姑娘怕是不适宜在沈家停留,让人去祖母和母亲那里通知一声吧。”沈皎对着六姑娘平静地说道。

  “我明白。”六姑娘看了看一旁的这位黄三姑娘,美人垂泪,很是惹人怜惜。她刚刚只是听到侍女说此处有人争吵,便赶紧前来,因着离得有些远,所以来得有些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她这位九妹妹既然吩咐了她就会照办,虽然不明白这位是什么来头,敢招惹她九妹妹,不过单是这位黄三姑娘在她举办的宴会哭泣这事就让她心中极为不爽了。

  在主家的宴会上哭泣,就是这过程跟主家没有关系,主家也有招待不周的罪过。真的很是让人厌烦。

  一旁的吴雅安听到沈皎和六姑娘的对话,看向一旁的黄三姑娘,说实话,她还是来到这个世上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女子,娇弱柔顺,惹人怜爱,一身月华白的衣裙更是衬得她纯洁柔弱。看着旁边一些公子对其一副垂怜心疼的样子,便知道这位走得是什么路子。

  虽然在大齐,白色不是忌讳的颜色,这件事也是她后来跟着沈家的女学学礼,才知道的事情,东晋时期甚至有穿白色的婚服,这是和鲜卑人尚白的风俗有关,虽然后来各朝崇尚的颜色不断改变,但是白色并没有成为只有丧事才能穿的颜色,所以平日里也有不少女子有一些白色,月华白的衣裙,但是多是和别得衣服一起搭配,很少有人会穿得一身月华白的衣服。

  吴雅安觉得这位黄三姑娘的这副样子,嘴角一抽,确实有些像小白花似的,这打得什么主意,内宅的女子一看就明白,她能看到自己身边的一些贵女看这位的样子已经带着鄙夷了。

  她从自己穿越来的第一天就知道,虽然她在这个世上的身份不是特别的高,但也是要比大部分人好上太多。她寄居在梁国公府,是沈家对她的慈善,她学会满足,不要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然会摔得粉身碎骨。

  她要是想要装成黄三姑娘的样子,她自信要比这位好上不少,但是她也知道若是这样,沈家绝对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另外她也觉得这个装成这个样子,还不够她自己恶心的呢。要扬名,想要给自己找一门好亲事,便要走正道。她庆幸自己从来选的都是正道,所以才有今日在沈家的地位,有老太太的看重。她现在虽比不上沈家的嫡女,但也能和沈家的庶女一样得到沈家的庇护了。

  “这位是黄三姑娘是跟着皇家老太太一起来的,而且是文安长公主一同领进门的。”吴雅安站在六姑娘身旁,和六姑娘与沈皎低声说道。六姑娘之前招待宾客,实在是太忙,不曾注意,但是她在一旁协助的时候,还是注意到的。

  “黄家老太太在这里正好。”沈皎不在意得答道:“省得麻烦。”

  正好什么?六姑娘和吴雅安都明白,正好说明情况,让黄老太太赶紧将人领走,省的麻烦她们沈家再派人过去分说一番。

  “至于文安姨母那里,让细雨过去。”沈皎说完后,对着康寿县主说:“康寿妹妹也派个人过去吧,姨母也好放心。”

  “元嘉姐姐想得周到。”康寿县主说完后,便点了一个人过去。

  如此,六姑娘和吴雅安也就放了心,有康寿县主派人过去,相信文安长公主也不会觉得她们说得是谎话,不好收拾,毕竟这黄家是文安长公主带来的。今日如此,虽然她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今日之事文安长公主面上不会好看是定然的。

  “细雨,请黄三姑娘离开。”沈皎摆手吩咐道。

  “是。”细雨应是后,便指挥着一旁的侍女,将黄三姑娘带了下去。

  沈皎看着园中的众人,笑着道:“刚才之事,惊扰诸位,很是抱歉。”

  “听闻刚才诸位在举行诗会,我这里有前陈顾均先生字帖一幅,便拿出来做个彩头,此次期待诸位有佳作现世。”沈皎笑着道。

  “让郡主破费了。”一位青年说道:“这顾均先生可是前陈大儒,他的字帖可是价值千金,郡主这般重彩,我等必是使出浑身才华,也是要争上一争的。”

  此后又有几个人出来附和,言顾均先生的字帖如何珍贵,又说让郡主破费了等等的话,对于刚才之事绝口不提。一个女子,就算是惹人怜爱,又怎么比得上圣宠在身的元嘉郡主呢?

  只有一个站在沈家五少爷沈长丰旁边的男子,看着黄三姑娘被迫离去的样子闪过心疼,但是却是不敢说话,又被沈长丰拉到了园子里作诗-。

  沈皎看到园中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便让六姑娘带着人先离开了,然后又和旁边的康寿县主一边说话,一边跟上众人。

  “好了,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咱们小康寿就不要不开心了。”沈皎拉着一旁还有些不高兴的康寿县主道,然后沈皎又说了一些话,将小姑娘逗笑了。

  随后才道:“对了,说起来,你和黄三姑娘怎么会在一起?文安姨母怎么会带着黄家过来?”仿佛不经意地问着。

第217章 英雄救美

  “我看她似乎对你有些敌意, 今日之事似乎是刻意为之?”沈皎问道。

  康寿县主听到沈皎的这句话, 娇俏的小脸气得鼓了起来, 气愤道:“本来就是她故意为之, 这些天她处处对我防备, 给我找麻烦, 若不是我不想要破坏阿娘和黄大人……”小姑娘说道这,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不敢继续说下去。

  沈皎却是没有假装没有听到, 而是直接指出:“听外祖母讲, 文安姨母似乎和京城副指挥使黄绩黄大人好事将近,如此可要恭喜姨母了。”

  康寿县主见沈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反而松了一口气, 想起沈皎刚刚又帮了自己, 心中更为亲近,对着沈皎道:“这事已经提上日程,所以阿娘才会带着黄老太太和黄三姑娘一同过来,混个脸熟, 省得日后不认得罢了。”

  “原本阿娘并不想带黄老太太过来,可是无奈黄大人再三恳求, 阿娘才答应了。”康寿县主说道,随后抱怨道:“说是那位黄三姑娘已经到了年纪,但母亲早逝, 但性子怯弱,黄大人觉得这是常年不出去交际的缘故, 便请求阿娘多带其出来长长见识。”

  “阿娘耐不住黄大人的再三请求,便同意了。就说是我和其交好,将黄三姑娘作为我的玩伴儿一同带出去,也算是是名正言顺。”

  “可是这位黄三姑娘不知是怎么想得,每日挑我的错处,说一些让人误会的话,你说她一句,她就开始哭,搞得向我欺负了似的。”说道这,康寿县主脸上极为厌恶和气愤,接着道:“今日的事情也不是只发生了一次了,若不是元嘉姐姐在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都这样了,你怎么不告诉姨母?”沈皎安抚地拍了怕小姑娘的手,问道。以她对文安长公主的了解,她对自己的独女爱若珍宝,怎么可能看到独女受委屈。

  “我不想要让阿娘因为我和黄大人的事进行不下去。”康寿说道这,眼中一暗,私下头,声音有些晦涩,“阿娘这些年因为我的缘故,没有再嫁,一个人孤零零的,她为了我牺牲了太多,如今我已经不小了,不能再拖累阿娘了。阿娘好不容易有了再嫁的想法,我不能破坏了。”

  “黄大人是个好人,对阿娘很好,对我也很好,虽然他女儿有错,但是黄大人人很好,对阿娘好就行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康寿县主,懂事的小姑娘总是让人心疼,谁又能够想到被文安长公主和温太妃千娇百宠长大的小姑娘,一点也不骄纵任性,反而懂事得令人心疼。

  不过,有时候小姑娘虽然懂事,但也太单纯了,想法有些简单,也不一定是对得。

  “你怎么就知道黄大人是个好人?”沈皎仿佛好奇得问道。

  “因为黄大人救了我和阿娘,对我和阿娘有救命之恩。”康寿县主对于沈皎的反驳不加思索得回道,随后凑到沈皎耳边,压低声音对着沈皎道:“那日我和阿娘礼佛,路上遇到贼匪,身边的护卫根本不敌,若不是遇到黄大人,我和阿娘就危险了。”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一般人她也不会说,但是元嘉姐姐今日帮了自己,康寿县主现在已经将自己完全依托于沈皎了,她觉得现在元嘉姐姐是最值得自己信任,最能帮助自己的人。

  英雄救美的故事,沈皎这才能明白,她这位文安姨母究竟是怎么和黄绩扯上的关系,这个答案当真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是想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黄大人当时为救母亲还受了伤,后来……”康寿县主没有接着往下说,但是这往后的剧情大家都能猜的出来。

  这英雄救美,还为美人受了伤,,便是当时没有意思,这后来一来二去,美人心怀愧疚,英雄在温柔体贴会说些,便是这当朝的长公主都招架不住,自然这“英雄救美”的下一句,“以身相许”便出现了。二人一个丧妻,一个丧夫,更是没有任何阻碍,顺理成章。

  更何况文安长公主一直一来姻缘不顺,对美满的姻缘应还是抱有想法,所以遇到黄绩,这种向往又出现了,所以才有了现在想要三嫁的意愿。

  “康寿,姨母最在意的是你。”沈皎对着康寿县主的耐心劝道,想要摆正小姑娘的想法:“姨母若是知道你因为她的事而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心中会更为难过的。”

  以她对文安长公主的了解,康寿就是文安长公主的命根子,那一点对婚姻的想法怎么比得上自己的命根子。

  “可是……”

  沈皎不待康寿县主再纠结什么,接着道:“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为姨母好了?”

  “先不说黄大人的问题,只说他的这个女儿,若是文安姨母真的下嫁到黄家,他的这个女儿对待姨母,就像对今日的你一样,到处败坏姨母的名声,惹得姨母生气,便是对姨母好吗?”有这么一个难缠的继女,与文安长公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黄大人都为了自己这个女儿求姨母了,可见是爱重这个女儿的。到时姨母和黄三姑娘发生冲突时,黄大人会如何选择?”沈皎和小姑娘分析道:“不管他如何选择,长此以往,他和姨母之间还会剩下什么情分。”

  “这还只是黄三姑娘一个人,好不知道黄家其他人是什么样子。”其实,她最想说的话是黄绩是什么人才是最为重要的。

  这场英雄救美,究竟是真的,还是刻意而为?文安长公主带着康寿出去礼佛,走得定然是官道,前往京城的官道上可从没听说过会有什么贼人出没,若不然这京兆府下面的几个县令早就不用干了。

  沈皎看着康寿县主再自己说完后,一脸无措的样子,楞楞得道:“元嘉姐姐,我是不是做错了。”

  “无碍,你也是为了姨母好,孝心可嘉,但是你还小,想得事情难免简单些,回去和姨母说清楚就好了。”沈皎拍了怕小姑娘的头,安慰道。

  自古以来,婚姻结的都是两姓之好,从不是简单的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小姑娘还小,想得事情太简单,自然不明白这婚姻背后的方方面面。

  “好了,这些事情回去再说也不晚,你还小,不适合想这么多,现在去看看那边的诗会吧。”沈皎拉着小姑娘道。

  等沈皎带着康寿县主到时,这边已经正在讨论诗会的主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荣锦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