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姨娘是个小画手_分节阅读_第38节
小说作者:浴火小熊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1 KB   上传时间:2019-10-23 18:05:05

  瑶光静静用心看着,有一瞬间,恍惚间觉得像走进了莫奈画中的花园。

  宋静守笑道,“师叔,其实园子不大,后面另有一条游廊通着,下雨下雪可以走那里。”

  走了一刻钟工夫,到了师尊所居后院。

  进到院子里,一改之前所见的小巧、玲珑、紧凑,疏朗轩阔,只在游廊下种着数杆翠竹,院子中央立着四五块奇石,下生青苔。

  张师姐这时微笑着迎了出来,“师尊已经醒了。”

  瑶光忙跟上。

  进了正堂,只见一个长眉秀目的老太太笑微微地坐在那里,满头银丝用一根白玉扁方挽做一个髻,身上穿了套老银色的软缎圆领袍子,一色绣花全无,脚上趿拉着一双藤黄色的软鞋,十分随意。

  张师姐道:“师父,玄玑师妹来了。”

  瑶光上前行了师徒之礼,老太太笑眯眯叫她起来,问她,“我听人说,你中了炭毒醒后忘了怎么跳舞了,可是真的?”

  瑶光一怔,这老太太不按牌理出牌啊,也笑眯眯回答,“当然是真的。不仅忘了怎么跳舞,连我父母是何人,家在何处,自己是什么人都忘了。”

  老郡主呵呵一笑,“哎哟,原想着能看你再跳一次‘涉江’呢,不巧了。行了,扶我起来,吃饭吧!”李宋二人忙上来扶她。

  等进了老郡主摆饭的屋子,不仅瑶光吃惊,就连薛娘子和竹叶等人也暗暗称奇,这老太太将三间屋子全部打通,中间没有任何隔障,饭桌、书案、逍遥椅还有一张罗汉床和书架柜子等错落摆着,随着坐卧家具摆着高低不一的各式木几,上面堆著书卷、字画、瓶炉、玩物、茶奁茶杯等等。

  到处都是物件,但细看过去又杂而不乱。

  瑶光心中一动,忽然想到小时候学那几天国画时层听老师讲过“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老郡主平日起居之地,应该当得起这八个字。

  这时几个婢女摆了饭,又有一人提了竹篮进来,里面是各种时令花卉,水灵灵的,将窗下、几案上等处花窑花瓶中的花换了新的。

  老郡主瞧见还剩了不少,叫瑶光“拿回去玩”。

  早餐十分丰富,各色细点并时鲜小菜一共十二样,还有洒了几片韭黄的鸡丝馄饨,燕窝胭脂粳米粥和红豆糖蒸酥酪。

  老郡主不叫她们谦让,自己在主位坐了,安排了座次,让张师姐、瑶光和薛娘子依次坐了,又跟薛娘子说话,“你是薛珊平的女儿?小字叫什么?你爹爹可知道你出家了?”又见竹叶、小竹一直站在瑶光身后,又问,“这两个可是瑶光的徒弟了?叫什么?多大了?”她见竹叶、小竹举止有度,尤其小竹,虽然年纪极小,但并不胆怯畏缩,又生得甜净可爱,更有几分喜欢。

  老太太饭量很不错,先吃了一碗馄饨,又吃了一个枣泥馅儿的麻团,一块碧莹莹的南瓜子点的豆腐和两个素馅小包子。

  她一搁筷子众人都站起来,老郡主道,“宋丫头扶我去廊檐下坐坐。”又指指竹叶小竹,叫李静微带她们去吃饭,“你们也去吃吧,不必拘礼。往后就知道了,我这儿是法外之地,最不讲规矩的!”

  竹叶小竹哪里敢坐,瑶光初来乍到,就算真是这样,也不敢太逍遥了,赶紧几口吃完,等张师姐示下。

  张师姐领着瑶光出了屋子,老郡主已经在廊下来回走动了。

  张师姐和瑶光陪着她又走了几圈,老郡主坐下休息,叫张师姐走了,“你去忙你的吧,让你师妹陪我说说话。”

  等张师姐走远了,老郡主小声问瑶光,“你婆婆很是爱重你啊,送了亲笔信求我疼你。我还听说,定渊也很宠爱你,娶王妃之前独宠你一人,怎么舍得让你出家?莫不是定渊又看上那家小娘子了?因此正妃也不要了,你也不要了?”

  瑶光怔了一下才想到定渊是谁,一看老郡主一脸“求八卦”的渴望,想笑又觉得有些无奈,这老太太真是返老还童了。

  她含笑正色道:“没有的事。是我自己想要出家,求了他,他便许了我的。”

  老郡主眯起眼睛看了她一会儿摇摇头,“哎唷,怕是我们家又出个多情种。定渊跟他爹一样……哎,我跟你说啊,当年懿贵妃跟先皇……”居然说起了先帝爷和安慈太后当年的八卦。原来懿贵妃和老皇爷竟然在入宫前就见过的。

  说了一会儿,人物有点混乱了,不知怎么串了,老郡主将错就错,干脆又说起她那位堂哥皇帝(端王和当今圣上的爷爷)的风流韵事。

  “……有一年皇后生日的时候,宫里正宴会呢,大家正坐着,来了个小黄门不知在陛下耳边说了什么,陛下就突然说要去西山赏雪,其实根本不是!他跟冷梅庵的一个姑子好上了!那姑子怀了他的龙种,那一日刚好生产,他哪里放心得下……那个姑子原是个寡妇,夫家不许改嫁,娘家又不许她回去,只得出家当了尼姑,十分命苦,大雪的天受师姐们欺负,还得下山挑水,这就遇到我那位怜香惜玉的老哥,哎哟,别提了!最后在尼姑庵里生了皇子,皇后怕闹得不像样,才忍气吞声将她和孩子接进宫去……”

  瑶光穿越以来精力都放在学习大周的法律、人情和各种文化课上了,还得做手工赚钱、做针线画画刷大boss好感,哪听过这种第一手的皇家八卦艳闻,顿时津津有味,不住问老郡主,“啊?还能这样?”“那后来呢?”“这位寡妇难得的懂事理。”

  老郡主见她捧场,更来劲了,东拉西扯,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又说到韩瑶光曾祖的娘,昭阳公主身上了,“吾辈宗室女子,当以昭阳姑祖母为典范。你爹爹他们肯定没跟你说过吧,昭阳公主当年在白云观出家,过了几年,京城百姓叫它‘白鹤观’,嘿嘿,盖因许多俊俏的道士三天两头找公主论道、炼丹……嘻嘻,除了这些道士,还有游侠儿,诗人……每一个都湛然若神,也不知你曾祖的爹爹到底是哪一个……唉,昭阳姑祖看男人的眼光比我好,这些人也真有骨气,从未有人跳出来争当她孩儿‘爹爹’的。”

  老郡主忽然叹口气,对着阳光下的竹叶影子出了会儿神,又笑起来,叫小丫头拿她的老花镜来。

  她戴上眼镜,将瑶光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番,“刚才初见,总得端着点师尊的架子,不好意思细瞧你长得什么样儿。前几年你跳舞我倒看过好几次,每次只顾看舞了,却没在意你相貌如何。”

  瑶光忍笑,就这,还端着师尊的架子呢?

  老郡主毫不掩饰她的挑剔态度,左看右看,看了好一会儿咂咂嘴,酸溜溜总结道,“是个美人。也还罢了,我年轻时不见得输给你。”

  瑶光这下实在憋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了。

  老郡主也笑,“你不信么?我年轻时真的很美貌。我可不是说谎,我有画像的!”说着叫婢女,“把我年轻时的画像册子拿来!”

  不一会儿婢女们捧了两小箱子装订得十分精致的画册,每本尺寸一致,比A3稍微大一圈,羊皮裹了织金团花缎子做的面,掀开之后,全是一个女子的画像,或坐或卧,或品茗,或簪花,还有抱着小猫小狗的,服饰精美,神情或喜或嗔,动静不同。

  瑶光这下彻底服了。

  老郡主要是到了现代,那必定是位自拍帝啊,一年得去至少拍两三次写真,每次还得去不同国家出外景的那种。

  在没有摄像技术的古代,即使是有钱人,大多数人一生中也不过留下一两幅画像,一幅是遗像,另一幅呢,如果是官员或是诰命,很可能会请人画一幅自己穿着全套官服的像,这幅画像很有可能作为遗像留给子孙后代凭吊,或是挂在家中祠堂里。如果家中有钱又有人脉,还可能会请人在寿诞时画幅“行乐图”之类的画像,把一家大小都画上。

  这年头叫人画像是很贵的,要请一位能把人物画得灵动的好画师那就更贵了。请画院里一位八品画师画一幅画像得要两百两银子的润笔费,要请那几位正六品画师的话,不仅得有钱,还得有官身,还要有人引荐,一幅画的价格就更贵了。

  其实古代也有酷爱留影的帝王,比如雍正。雍正皇帝留下了许多许多画像,其中还有他戴着金毛假发抱着洋小狗cosplay法国皇帝的呢。

  老郡主跟雍正皇帝一样会玩!

  老郡主这堆画册是每年一册,每册有八到十二幅画像,一年四季都有了。忠实记录了她从一个梳着双鬟的小少女到富态老太太的过程。

  老郡主瞧着瑶光不停“哇”“啊”“哎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怎么样?我年轻时美貌吧?”

  瑶光赶紧顺杆抱新老板大腿,“师父您现在也美貌啊!我就没见过比您更美貌风流的老太太了!”

  这马屁拍得老郡主万分舒坦,洋洋得意地眯着眼仰着脖子,轻轻晃了晃脑袋。

  “不过,这画师画技有限,竟只能画出您风采之一二,可惜可惜!”瑶光合上册子,叫竹叶,“去拿我日常画人物的册子来。”新老板的爱好是自拍,那我必需得让老板知道我的才能和她的爱好对口啊!

  老郡主见了瑶光画的速写,惊喜异常,摘了老花镜笑道,“哎唷,我就知道老天待我好,你虽然不会跳舞了,可是画画得不错啊!来来来,给我画一幅,也要这种只用炭笔勾勒的。”

  攻略新领导,安排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专业对口了!

第46章 新工作

  瑶光来到灵慧祠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巴结新老板的办法——给老板画像。

  她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干回了老本行。

  老郡主让瑶光给自己画了个速写小像之后看了一会儿疑惑道:“莫非你给魏村土地庙画过壁画?”

  瑶光一愣您是怎么知道的?

  魏村和灵慧祠一东一西差着快一百多里地呢怎么她现在已经这么有名了?在她不知道的时候?

  老郡主见瑶光脸上的喜色掩饰不住惊道,“哎唷还真是你画的?!”

  薛娘子当即笑着讲了她们出游经过魏村,怎么去土地庙参观,瑶光可怜村民,凑齐了颜料灰泥,在绿柳庄先练了回手又去魏村画了壁画。

  讲完了,她问老郡主“倒是不知师尊您是打哪儿听说这事的呢?”

  老郡主嘴角一抿,下巴高高扬起,脖子下巴之间那层皱皱的皮都拉紧了得意道“别看我年纪大了京城远近的事没我不知道的。”说着对一个侍女挥挥手,“去把前儿墨香斋送来的画册子拿来!”

  这画册子和老郡主的“相片簿”大小差不多,但封面是青蓝色棉布糊的皮,朴素了不止一个层次。

  老郡主翻开给众人一看瑶光激动得差点按捺不住想原地来段鬼步舞——啊哈哈哈!老子就知道!老子是天才!我天才的锋芒是掩盖不住的!这都有人临摹老子的画了!啊哈哈哈哈……

  她自觉已经忍得十分好了,却不知道她忍着要狂笑狂舞的样子在众人眼里跟要中风的病人差不多:嘴眼歪斜,手脚颤抖。

  老郡主见她乐成这副样子,却还是有点不敢相信,“真是你画的啊!”没听说你会画画啊。就是你爹韩湲也只是书法闻名于世。

  瑶光用力点头。

  老郡主把两本画册子随手往她身上一丢,“那这个给你吧,我马上都能有真迹了要这玩意干什么!”

  瑶光喜不自胜,抱着这两本册子感谢老郡主,然后赶快翻开细看,翻了几页直摇头,这临摹的是什么鬼啊!怪不得师尊看不上呢!我明明画的是立体透视,这临的人又给我画成平面的了。再说人物,脸上一点阴影都没有!又平又白,就跟华国女明星红毯照精修图一样。

  唉。白瞎了我的构图!我这可是参考了米开朗基罗大爷的西斯特礼拜堂天顶壁画啊!

  还好,老郡主的审美眼光很敏锐也很独特,她指着画册中几页画得较为立体的地方,“徒儿,你给为师画幅像,衣带衣褶画成这样的,脸、头发、首饰也按这个道理画,行不?”

  老板有命安敢不从。

  瑶光问:“不知师尊是想画成什么样的呀?是坐着,还是……”画人物肖像和根据想像作画是不同的。肖像画中的人物可是会有自己的喜好的。

  老郡主在自己的“相片簿”中取出一本,打开,“你能照着这个画么?不过,不要人身子是扁的脸也是扁的,就画成你刚才画那个‘速写’那种人脸凹凸玲珑的!鼻子眼睛下面都有你说的‘阴影’的,就跟画山石皴皱一样。”

  瑶光接过画册,注意到册子封面上的杏黄色绸子边角有些泛白,显然是经常被摩挲翻看。

  老郡主选中的那一页画像中,她二十多岁年纪,坐在游廊边的木栏椅上,半侧身子转过头,画中的院子正是现在分配给瑶光居住的退思居,院子一角的花池里是一丛仿佛珊瑚珠子瀑布的枸杞,旁边翠竹亭亭。

  这画其实也很好,意境幽婉,枸杞、竹子的配色也是中式独有的韵味,极为淡雅。

  不过,热衷“拍照”的老郡主现在想翻新“照片”,把这副国画翻新成西洋画。

  瑶光小心地将画册合上,交给竹叶收好,“徒儿勉力一试。”

  单纯将原画上已有的元素照搬过来,再将人物和景致画得立体点,那当然不难。但想用油画技法画出原画中幽婉淡雅的意境,就不容易了。

  搞不好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这可是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后新老板派的第一个任务,千万不能干砸。不但不能砸,还得干得特别出色才行。她要仔细琢磨琢磨如何将两种画法糅合焕新。

  这时太阳已升得老高,回廊上热了,老郡主叫大家一起回去她的屋子,婢女们上了茶点,继续聊了会儿天,讲了讲魏村土地庙壁画的临摹本是怎么来的。

  瑶光和薛娘子原计划拜访铁铃寺后看看他们寺中需不需翻新,承接过来,如魏村土地庙一般刷点声望值,没想到林纹、林九一对傻子搞出那场大戏,先是瑶光吓病了几天,后来太妃派了侍卫到处跟着,事事不便,这个业务就暂时搁置了。

  端午之后瑶光回了王府,哪还想得起这档子事。却没想到魏村土地庙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爆红了,成了京城最新的旅游景点。

  这要搁现代,魏村土地庙就是妥妥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这里的世人哪见过这种逼真的壁画?再加上又有“仙桃”从画壁上滚落的灵异事件,作画人身份神秘,许多愚夫愚妇就坚信魏村土地庙壁画是神仙下凡画的,还有前面那个给土地庙重新画了房顶图纸的,必然也是神仙!

  这时老村长十分后悔把那张图纸卖给王顺了,才卖了五吊钱!那可是神迹啊!原本他还想骑着驴去绿柳庄讨要,但再一想,这莫不是神仙要借王顺收回“神迹”?不然为什么王顺家娘子请来的画画神仙是谁他说不清是谁呢?这神仙们可不都是一家的么?就没敢再吱声。

  此后凡有人问,他都说指点改房顶的几个人一出村子就不见了,来画壁画的人也是如此,还严令村人都不得多嘴。

  如此一来,越发显得神秘,愚夫愚妇们越发觉得这就是神仙显灵了。

  神仙显灵这种话从京城来打卡的古代网红们是不信的,但他们争相来到魏村看壁画。

  古代网红是哪些人构成的呢?

  首先是名妓们。尤其是卖点在才艺上的名妓。京城出了什么最新的首饰,什么样式的衣服最时兴,什么话题最热什么话题不流行了,她们全都知道。这还不够,还要会诗词歌赋,读过些书,知道些典故,不然人家凭什么结交名仕呢?在贵胄王孙举行宴会的时候,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又要怎么谈吐风趣可爱呢?若是一年中去的上档次的宴会少了,那就不能跻身于最红的名妓了,局会越来越少。最后沦落到什么客人都得接的地步。

  构成古代“网红”主力的另一批人,自然是和名妓们一样常常出席上流社会的清客和名仕。这些人和古代的食客有点像,大多谈吐风雅,举止风流,其中有客居京城多年屡试不中的贫寒举子,也有些家中没落了但仍自命风流的才子。凡主人家办宴会茶会、出游、赏花,他们都会跟去助兴。有些善诗词书画的清客名气大了之后就会结交不止一位金主,和欧洲过去艺术家和资助人的性质有些像。到了这一步,清客就变成名流了。

  名流们和名妓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像是共生菌群,互相成就,大家互通信息,凡有什么新鲜玩意,这批人必是要先去试一试看一看的,不然,成了无趣的人,没法在宴会上为主人家助兴、增添宴会的精彩,那以后就不必混了。和现代网红一样,最红的位置永远只有几个,你不可能永远占住这个位置,身后永远有无数跃跃欲试野心勃勃的新人想要取而代之。

  不管是名妓还是名流,大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古代网红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普遍超过一般民众。

  他们到魏村土地庙打卡之后,被前所未见的壁画技法惊呆了。其中不少人很喜欢这种画法,有几位擅长书画的就临摹下来带回京城。墨宝斋的掌柜和当家画师张渠就是其中之一。

  老郡主是墨宝斋大主顾之一,张渠上次派女儿来给老郡主请安时送了这本画册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姨娘是个小画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