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姨娘是个小画手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浴火小熊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1 KB   上传时间:2019-10-23 18:05:05

  秦婆子笑道:“炼师向来怜惜体恤小的们。小的们知道今日要起早赶路,早就准备了干粮清水,一路上有吃有喝,也不怕错过了饭点。因天气热,水和干粮都是极干净的,为防着中暑,水里还加了咸盐和枸杞、菊花、甘草。明日王管家一行的食水也是依着这个预备的。”

  瑶光听了点头称赞,“你有心了。”叫竹叶在她药箱里找了些祛暑保健的药物诸如仁丹、香雪丹、紫金锭之类,就用她们订来装点心的竹匣子装了一匣子,并五百个钱,叫秦婆子收住,“这些药常备无患,你们在别院住下,自己料理饮食,务必小心。这五百钱你且收着,是这几日的家用。若缺什么大件,使人跟吴嬷嬷说了,再来支取便是。”

  待秦婆子走了,薛娘子和瑶光笑说,“看来,她不止是来提前报信的。”

  秦婆子管起事来利索,还能写会算,她也许没能力管整个庄园,但在别院当个管家婆子是尽够了。

  翌日王顺等来时,待婢女报了讯后,瑶光便让吴嬷嬷领他们先到别院安置,待她做完早课之后再去别院,今日午饭也在别院吃。

  瑶光跟薛娘子这一日照旧学了经,为安慈太后祝祷完毕,才辞了老郡主,乘骡车去了翠谷。

  王顺今日来时带了好几辆车,这时早有一个会赶车的健壮婆子在灵慧祠门外侯着,倒不用去租车了。

  瑶光见拉车的是两头驴子,其中一匹正是那头驮着她捅翻林九一伙的豆沙色小驴子,忙向婆子要了块豆饼笑嘻嘻喂给它,“又见面了!”

  到了翠谷别院,王顺忙领了众人在院门外请安,瑶光对这种一群人齐齐向她下拜的场面仍然不适应,点一下头叫众人起来,众星捧月进了院子。

  一看,秦婆子已将院落重新打扫了一遍。正院窗明几净,堂屋当中摆上了八仙桌,条案上用一只竹篮子插着些时令花卉,全是后园中采的。

  不一会儿吴嬷嬷道午饭已得了,和两个婆子进来摆了饭,做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和一个汤,汤是翠溪镇产的一种的野菜和溪中半透明的小鱼做的,鲜美可口。

  吃过午饭,吴嬷嬷和秦婆子又端上一盘枇杷一盘樱桃,都是今早王顺从绿柳庄带来的。

  瑶光尝了味道不错,叫拣选出一些个大饱满的用小竹篓各装两篓,带回灵慧祠去。

  这时下人们也都吃过了饭,王顺听了忙在正院门口笑道,“炼师,这些鲜果菜蔬并两对肥鸡两对野鸭子都已在早上送到灵慧祠门上了。”

  瑶光听了一愣,看向薛娘子,两人面面相觑。

  昨日秦婆子来时因主要是来报讯并送诸人行李被缛的,所以只带了两篓鲜藕粉菱做礼物,见了瑶光后立即送去老郡主那里了——长辈在,收什么礼物都得先献给长辈一份。

  瑶光本来就微觉奇怪,今日王顺来,怎么没送任何礼物。但想到他们半夜就动身赶路了,这么辛苦,何况自己现在已不是人家正经主子,人家愿意来山上给她帮工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薛娘子问王顺,“给门上谁了?”

  王顺道:“是个四十几岁的管家婆子,穿着一身灰衣,高高颧骨,说话极是爽利。”他看薛韩两人神色不对,不由紧张,“怎么……?”

  灵慧祠上下并无这样一个管家婆子。老郡主和太妃一样,年纪大了喜欢热闹和年轻人,灵慧祠里雇来的婢女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除了这些雇来的人,宋李两人和老郡主、张师姐各有两个贴身服侍的侍女,年纪更小一些。

  竟然被人冒领了!

  这些礼物倒不值多少钱,只是这里是梨溪山呀!竟出了这样坑蒙拐骗的事。

  瑶光郁闷之余还觉得有点好笑,叫吴嬷嬷和竹叶先回灵慧祠,等张师姐回来了把这事告诉她。

  王顺这次来,带了四辆车,再加上秦婆子一行来的那辆车,五辆车每一辆都装得满满登登,因翠谷中停车费贵得吓人,瑶光的别院又只有一个停车位,秦婆子等人到了之后卸下行李便让赶车的到山下旅店住一晚便回绿柳庄了。王顺带来的四辆车除了各种鲜果菜蔬肥鸡野鸭,还带了半车碳和众人的过冬衣服以及厚实被缛,几个人的日用品——按照原先瑶光许给他们的条件,这几个人要从现在一直待到十月底才回绿柳庄,到了那时,山上恐怕已经很冷了。

  瑶光给王顺五百钱,叫他让其中两个赶车的庄仆先回去,照旧如秦婆子昨日安排的那样在山下住一夜,第二天天亮了再回绿柳庄,这些钱就给他们在路上花用。

  这两人哪里用得完五百钱,当即谢了赏欢欢喜喜拜别不提。

  要说这秦婆子真是机灵,她昨日上山前歇脚时便打听好了山下的旅店,连后续这两人的房间都提前订好了。

  由此可见,她是真的想留在梨溪山,因此早将梨溪山上和翠谷别院的日常打听得清清楚楚了。

  饭后收拾停当,瑶光和薛娘子便带上众人坐车去了翠溪镇。瑞莲坊那铺子的后院颇大,车可以停在那里,牲口棚又有现成的草料。

  瑶光打算留下两辆车和拉车的两匹驴子,两匹骡子。

  她见到曹娥在后院赶驴子磨豆浆时想到,她可以做些畜力驱动的机器啊,搅拌机之类的,做点心总少不了要搅面粉。她记得小时候见到过一家街边蛋糕店,铺面小得可怜,但是生意红火得不得了,店主用吊扇改造了一个搅拌机,大家站在柜台就能看见那台机器在搅拌鸡蛋、白糖、油和面粉,这家店的蛋糕模子也和别家的不一样,是柠檬型的。每天放学回家,还没走到蛋糕店就能闻到香甜的蛋糕香气。

  后来长大后她看《追忆似水年华》,主人公也是因为曼德琳蛋糕的香气回忆童年,才发觉嗅觉居然是人类所有感官中记得最久的。

  想到了开点心铺的主意后,她就回忆起童年的蛋糕店散发的香气,又想起了店里那台用吊扇改造的搅拌机,巨大的不锈钢盆里永远在搅着淡黄色的面糊……

  这时代当然没有吊扇了,但那个蛋糕店的搅拌机很简单,瑶光自信自己也可以改造出来,然后对驴子喊一声“驾!”,小驴子拉着机器转动,把鸡蛋面粉等等搅拌均匀……

  瑶光正在神游天外,车停下了。原来已经到了瑞莲坊的铺子门前。

  铺子伙计见是新主家上门,忙来道了好。

  瑶光薛娘子领着众人进到后院,对王多宝等人道:“今后你们就住在这里。仔细看看吧,若缺了什么先记下来,改日再一一采买。”

  王顺因被骗走了门礼深感不安,虽然瑶光没责怪他,但他自己觉得很丢人,午饭伺候完了便一直有点蔫蔫的,连带他儿子多宝和儿媳金桂也都不敢多说话,显得有些木讷,反倒是跟来的四个婆子和秦婆子一直问东问西。

  不出意外,这里将会是她们接下来工作的地点之一,瞧这院子里有六七间齐整房子,各色物事齐备,大约也会让她们其中几人住在这里。只不知道瑶光会如何分配。

  几间房子看过,又看了院子里的水井、灶间、柴房和养牲口的草棚,王顺见各色物品齐备,几间房子干净门窗也结实,知道自己儿子不会受苦,心里满意,脸上就露出喜色,多宝和他媳妇金桂话也多了起来,气氛这才松散了,众人一团喜气,各个脸上都带着笑意。

  瑶光任他们在院子里又待了一会儿,才带他们去了漱玉街的铺子。

  瑶光此前几天已派竹叶知会曹娥,打墙和修新厨房的工匠班子定了明日动工,因此曹娥早早地便在铺子外写了“暂停营业”的招告,今天铺子只开半天,两个帮工已经回家了,她和瑶光交割完毕后也要下山的。

  这时见了薛韩两人领着人来,曹娥忙慇勤过来打了招呼。她知道这其中几人今后要和自己同一屋檐下相处的,故而亲自带着众人去后院看了看住的地方。

  王顺和多宝这时已知道曹记铺子的老板是个寡妇,便没跟着女人们去后院,只站在前面铺子里。

  瑶光随口问她回家的行李可准备好了,有没有雇车,若是还没雇车,她现有了两辆车,可以使她的。曹娥忙道早已雇好了。

  看完房子,曹娥将店铺钥匙给了薛娘子,便提了包袱去了。

  两处店铺都看好了,瑶光薛娘子要回灵慧祠了,临走前暂定了让秦婆子管理翠谷别院,领着两个婆子暂住在那里,收拾园中的花木;王多宝夫妇领着两个婆子暂住在瑞莲坊,待漱玉街的铺子动工改造时每天来看一看。

  此外,制点心的各式铜模子木模子,锅碗瓢盆案板搟面杖等已在炊具行定了,只等房子和新厨房修好了便能去拿,面粉糖盐猪油果仁等等原材料也要预备起来,于是薛韩两人临走前便给了王多宝十两银子让他去置办。

  王顺见瑶光这两间铺子地段都不错,尤其漱玉街那间还可借借曹娥店里现有的人气,瑶光又直接把管事的活儿交给了他儿子,想来只要不出大差错,这铺子生意应该不错,如此一来,他儿子儿媳也都有着落了,一颗老心彻底放下肚子。只是不知道瑞莲坊那间铺子瑶光预备卖什么。

  瑶光神秘一笑,“这铺子不急,再等等吧。”她和薛娘子原先想的是,瑞莲坊的铺子暂时租出去,有租金旱涝保收,是份固定收入,要是点心铺子生意好得不得了,就在这儿再开一家分店——她们算过梨溪山香客的客流量,太清宫一年四季香火鼎盛,每天雇骡马车上山的就有三百多辆,这还没算步行上山和自己有车马的人呢,在年节假日人流更多,而且几乎一年到头每个月都有节日,大年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三都有庙会,清明、端午、中元、重阳则是有大型法事活动,届时人流很可能翻倍——这么多人,就算每十户香客中只有两户买她们的点心,一天也能卖出一两百盒点心了。一盒点心按八块算,一天就得做上千块,单是一间铺子恐怕做不来。

  但是,自从瑶光想到了做包包的主意,薛娘子就建议: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梨溪山上开一家像芸香楼、紫绛阁那样的专门为女子服务的店呢?

  待瑶光“发明”出了胸罩和松紧带内裤,薛娘子这主意更坚定了——我们已经有了其他人都没有的两样独家商品:包包和胸衣(她仍然不肯直呼这内衣的学名“胸罩”,觉得莫名羞耻),这是多大的优势啊!而且,这两样东西正适合山上的女冠们使用,至于胭脂水粉,绸缎珠宝什么的,等咱们生意越做越大了,自然有人主动来和我们接洽,或者,更容易的,跟芸香楼或紫绛阁联手,她们负责货源和人手,我们提供柜台给她们,收租就成了,大家互相借势,就像曹娥的干果浆水店和我们的点心店一样互惠互利。

  于是,两人改了主意,打算将瑞莲坊的铺子改造成女子“精品店”。

  我穿进了《我在古代做美食》

第64章 第一样点心

  安置好多宝、秦婆子一行人瑶光薛娘子回到灵慧祠时已近傍晚。

  两人又商议了一会儿接下来的生意如何做才睡下。

  从第二天起多宝每天傍晚便使他媳妇金桂来灵慧祠报告店铺装修的进展。

  金桂再不是第一天时那种木讷老实的样子了十分伶俐讨喜来了几日后灵慧祠上下提到这个年轻媳妇都挺喜欢。

  这一日她又来报告说留给曹娥的那块厨房已然做好了,保留着原来的炉灶,多搭出来了一块刚好能将磨豆浆的石磨等物放进去如此一来,院落就更清爽利落了。此外,店铺之间的隔墙已完工了。

  多宝想着将来若是曹娥的干果店搬走了,还得再把分隔铺面的墙拆了,可不是多事?而且砌墙还得等墙面上的泥灰都干了、气味散完才能开店。他们又是卖吃食的,气味不好可不行。于是他便问了瑶光的意思,着工匠在店堂中间起了一道木槅扇,边上留了一道门两边都能开,以后便是曹娥走了,另一半店面难道不能租给别人?或是放几张桌子给客人在店中现吃也好。不过做玻璃槅扇墙比砌一道砖石墙更费钱。

  金桂继续说:“曹姐姐说明日她便回来开店铺了。不过从明日起她只上午卖浆水下午卖些凉茶。”

  金桂汇报完毕,用手帕擦擦额头上的汗珠。

  瑶光便叫竹叶给金桂一杯二花露。

  连日来天气越来越热,漱玉街那院子中虽有地窖和水井,曹娥还是怕米浆豆浆从早上放到下午会馊。要是客人喝坏了肚子赖上她可麻烦了倒不如减少供应量,早上卖浆水,过午之后就煮些凉茶卖。反正金银花、罗汉果、菊花、甘草这些药材也不贵,煮着也不费事,一杯仍旧卖两文钱,还省了泡发豆米、磨豆浆米浆的工夫了。

  瑶光暗想,这曹娥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一边思索自己的点心店要开张时最先推出的点心应该选什么。

  炎热夏季,喝甜豆浆、杏仁茶的人都少了,那油腻的点心肯定销量不如从前。

  有没有什么现代的夏季点心能搬过来的呢?

  又隔了两天,金桂来报,曹娥的店重开张后生意依旧红火,凉茶生意比早上的豆浆杏仁茶还好呢,于是曹娥干脆连杏仁茶也不做了,早上只卖豆浆,下午的凉茶又增加了两个品种。

  还有就是,新厨房快盖好了,按照瑶光的图纸那样砌的,炉灶烟囱也通过火了,“烤箱”也装上了,师傅也试过了,但还得晾一两日才能用。

  瑶光听着,心里很是羡慕曹娥家生意红火,不知她自己的店得什么时候开,想到这儿,又把原先定的杏仁酥从开张点心的名单里划掉,换成烤蛋挞。

  这天吃晚饭时,瑶光仍在琢磨到底要准备一个什么样的新奇点心开张,吃得心不在焉。她看到一盘水晶肘花,轻轻“咦”了一声,夹起一片肘花发呆。

  薛娘子和站在一旁的竹叶交换个眼神,心照不宣:这是又想出什么古怪主意了。

  果然,瑶光将这片肘花捏在手中,对着窗户投进来的光线照了照,叫吴嬷嬷来问话:“嬷嬷,这水晶肘花做的时候可是用了猪皮?”

  吴嬷嬷不明白瑶光为何有此一问,但仍然老实答道:“正是。娘子可是担心肥腻?娘子不知,这猪皮冻绝非膏脂,得将肉皮上的油刮掉了再在沸水中焯过,去了油之后再小火炖上,加上花椒、盐、些许糖熬上一两个时辰,再将预先整治好的肘子……”

  瑶光赶紧做个手势让她停,不然吴嬷嬷还会滔滔不绝讲解水晶肘花的做法,“嬷嬷,我是想问,这猪皮冻能不能做成完全透明的,不留一点猪皮的?”她猜是可以的。不然吉利丁是怎么做出来的?

  吴嬷嬷愣了片刻,道:“这倒不曾试过。不过,老奴做过羊汤肉羹,倒是能做得娘子说的那样,只需将肉皮、骨头捞出来再将汤放凉就成了。”

  瑶光追问,“那咱们还有猪皮剩下么?”

  “有的。”

  “这就成了。”瑶光乐呵呵叫吴嬷嬷回去吃饭,“嬷嬷,你吃完饭再受累,熬一锅猪皮,不要加盐加糖。”

  吴嬷嬷疑惑地去了,竹叶沉不住气问:“娘子,你要做什么?”

  瑶光嘻嘻一笑:“果冻。”

  做果冻必须要用到的食材是什么?就是将液态果汁凝固成透明半固体的吉利丁、寒天粉、爱玉粉。

  吉利丁是什么?肉皮熬出的胶质,俗称明胶。而寒天、爱玉、琼脂这些名字更好听的东西,则是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植物性食品凝固剂。

  在今天看到水晶肘花之前,瑶光根本没想起来果冻这回事。

  这个时代的夏日饮品品种其实挺多的,但还真没有果冻或是类似的东西,唯一有几分相似的是老郡主吃过的一种樱桃浆酪,是将羊乳放在阴凉的地方发酵一晚之后取出来,吃的时候浇上樱桃汁和鲜果粒再再洒上果仁和蜂蜜,小银匙舀一小勺,浆酪呈半凝固状。瑶光尝着有些像是现代的酸奶。

  至于冰淇淋,不存在的!

  不过,加了几粒冰珠的酸梅汤、玫瑰露、绿豆百合汤、莲子汤倒是挺多,也都味道不错。但这些都是金贵吃食。这年代没有冰箱,只有富贵人家在冬天置了冰块,放在地下的冰窖里存着,才能在夏天用。

  翠溪镇上的店铺并不是置办不起冰,但却没有卖冰饮的。梨溪山上盛夏时也很凉爽,即使是暑天,夜间还要盖被子呢,谁还想吃冰呀,最多是将冷饮瓜果放在井中凉一凉或是湃在水缸中镇一镇,取些凉意。

  果冻这食物最适合夏天吃了!卖相一流,甜而不腻,又容易消化,很适合当成夏季点心。

  瑶光想到要是做成了果冻,这可是独一份的夏季点心,用这个开张,她们的点心店还怕不一炮而红么!哇哈哈哈哈!

  她越想越美,激动得饭也没法安稳吃下去了,三五口吃完便去了厨房看吴嬷嬷熬猪皮。

  瑶光在现代做过很多次果冻,用过明胶吉利丁,也用过寒天粉等等,她用的全是在超市买的一袋袋的现成的粉末,至于这些粉末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她又不是绝命毒师,高中化学又没好好学,哪里知道?

  不过呢,她曾经有位姐妹不知信了谁的邪,坚持每天熬鱼鳞,用吸管喝汤,还积极地安利给大家。

  虽然“口服胶原蛋白能否美容”这问题在瑶光翻船时仍然没有定论,但她却从这位姐妹这儿得知,吉利丁、明胶其实都是胶原蛋白,它们全都可以用猪皮牛骨甚至鱼鳞熬制出来。

  有了明胶吉利丁,离果冻还远么?

  瑶光每隔一会儿就到厨房看看,吴嬷嬷虽然不明白她要做的“果冻”是个什么稀罕玩意,但见她如此紧张,就额外用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姨娘是个小画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