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19-10-26 22:10:10

  小四这才娓娓道来。原来陈娘子得知婆婆有意改嫁。趁娘家人前来道喜的功夫,请娘家人帮忙促成此事。

  那黄家人也是个聪明的。还真就找了个合适的对象。

  男方是黄家本族人,家境不太好,一直靠黄员外接济,唯一的儿子在黄府铺子当学徒,而他本人帮着黄员外管理田产,为人还算老实勤恳,长得也还算周正。年龄只比陈母大了两岁。

  先头死过两任娘子,一个是体弱多病,一个是难产时死的。

  担心儿子被后娘虐待,一直不肯续弦。

  黄员外找他谈话,升他儿子为掌柜,对方才同意娶陈母过门。

  “娘,你瞧他们做事多谨慎,让本族人娶了陈婶子,哪怕为了自家的前途以及黄家的名声,他们也会管着陈母。”小四不免唏嘘起来。

  林云舒啧啧惊奇,“照你所说,这黄员外也是个人才。”

  榜下捉婿挑中陈继昌,恐怕也是特地打听过陈家的情况。

  “商场和官场都是风云诡辩,你还有的学呢。”林云舒是真的开心,小四对人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老三年底最后一次走镖回来,他自京城给林云舒带了一柄做工精美的弓箭。

  这是狩猎才会用到的弓箭,弓柄以“水曲梨”树为原料,修整成形后,弯曲而缚上用鹿筋制成的弦。

  弓面为水牛角,这是用来加强弓臂部分。水牛的角相对于其他动物的角比较有弹性,而且较长,所以狩猎多选用水牛角,也有用野山羊角。

  老三站在饭馆门口,箭头对准百步之外的树木。

  咻得一声响,利箭稳稳扎在树干,凌凌跑过去,想将箭拔下来,却因为箭扎得太深,她用了大力拔下来,竟带出一个大洞。

  凌凌将箭扔给老三,仔细瞧了瞧,拍着巴掌叫好,“三弟,你现在武功又精尽不少,现在连师傅都不是你的对手了吧?”

  老三有些得意,“那当然了。前儿比武,师傅还输给我了呢。”

  凌凌羡慕得两眼放光,林云舒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脚,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老三将弓箭递给母亲,“娘,我来教你。”

  林云舒在家,不是看医书就是看账本。好不容易听她说想要射箭玩,老三非常高兴。前段时间听她念叨想要弓箭,这次走镖,到了京城,就去城中最好的兵器铺子买了一柄。花了他大部分私房。

  现在瞧着母亲这样高兴,觉得这钱花得值了。

  “娘,你试试。”老三将射箭要点说了一遍,便让她放手试试。

  林云舒用尽全身力气拉满弦,眯着一只眼,瞄准路边那棵杨树。

  咻!

  “射中了!”老三跑上去,将箭拔下来,“娘,就是这样射的,你准头不错。”

  林云舒也跟过去,看到箭头只是坎坎扎破一层皮,无奈道,“力气还是太小了。只扎了个洞。”

  “娘,你这是臂力太小了。你得多吃多练。箭术才会越来越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就让二嫂陪着你。二嫂箭术好着呢。”总归别总闷在房里,时间久了,也能将人闷出一声病来。

  凌凌笑道,“是啊,娘,我陪你一块练,我给你捡箭。”

  孩子这么孝顺,林云舒心中十分受用,又向两人虚心求教,“手上怎样才能有力?”

  老三拍了拍大腿,做了个蹲马步的姿势,“这是基本功。得打小练起。”

  老三是想母亲出来活动筋骨不假,可他并不想母亲习武,他这身武艺可不是随口说说就练出来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不敢有一日懈怠,练了十来年,才有此成绩。

  母亲年纪已大,哪能遭这份罪。

  他绞尽脑汁想说辞打消母亲这个念头,却不想林云舒只是随口说说。

  她想强身健体不假,但她这只脚让她寸步难行。或许这就是穿越的代价。

  她想想也就释然了,拿起弓箭再射一箭,心里想着只要多加练习,说不准也能百发百中。

第34章

  时间一眨眼,到了来年春天。

  饭馆周围到处都是绿叶缀着黄的红的小花,田地里是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雨滋润下长成几尺高,抽出一条条麦穗,上面点缀着麦蕊。

  饭馆外面桃树绽开一朵朵小花,微风指过,花瓣打着旋儿如春风中蝶,华美而又绚丽。

  春闱结束,米秀才还未到家,官府就已将邸报放全国。各地官衙也很快知晓这一消息。

  老二回来后就将这一消息告之林云舒。

  “同进士?”林云舒扯了扯唇,对米秀才予以同情,“那他这身份有点尴尬啊。”

  是进士,但又没入二甲。授官也得等别人都安排完了,才能轮到他们。

  老二拎起茶壶柄给母亲倒了一杯茶,“可不就是嘛。米秀才还在京城,央了驿馆的人写信给大人,想请大人帮忙。说他找对了路子,想花钱授官。”

  林云舒接过茶碗,浅浅饮了一口。心里有些唏嘘,米秀才一族只是温饱刚刚解决的普通民户。他想要花钱疏通关系,只能请好友帮忙。而他认识的人当中也只有何知远最让他放心。

  “他若是想当一名清官,还钱恐怕很难吧?”林云舒是现代人,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还钱。

  老二却是被她问住了,想了好一歇才道,“听说当官会有许多隐性收入,或许能还得上也说不定?再不济,可以开家铺子?”

  老二跟小四不一样,他还是知道家中有多少钱财的。如果米秀才也在自己管辖范围开家铺子,钱自会源源滚滚到他手中。

  林云舒默默叹气。其实米秀才想做官也是人之常情。

  入了官场,地位就高一层。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应该去试试。

  只是让林云舒纳闷的是,何知远为何会将信中内容告诉老二。这可是何知远的个人隐私,完全没有公开的必要。

  她百思不得其解,琢磨好半天才终于想明白何知远的用意。

  第二日一早,何知远亲自登门拜访。

  林云舒请他进雅间相谈。

  何知远直接点明来意,“以先生的聪慧想必猜到我的来意。我也就不兜圈子了。此次前来,是想求先生相助米贤弟。”

  林云舒敲了敲桌面,从自己袋中掏出一个小算盘拿在手里把玩,“猜是猜到了,可我却跟你有不同看法。”

  何知远捏着扇柄,平心静气问,“哦?先生请讲。”

  林云舒前世当的是医生,虽也有勾心斗角,但大多时候还是以实力说话。对于为政之道,她跟三岁孩童没什么两样。她也不喜欢兜圈子,开门见山道,“以你的眼光势必看得出米先生性情刚直,在仕途一道未必大有进益。若是他能一心教书,兴许能为月国培养好些人才。何必非得走仕途一道?”

  何知远浅浅一笑,“先生也知晓,三不沾有多难。我只是想让自己有个帮手。能跟我一起共进退。米贤弟是个正人君子。他为官必会造福一方百姓。先生觉得这官谋得值不值?”

  林云舒被他说服,将小算盘甩了几下,发出轻微脆响,她心情好了一点,弯了弯嘴角,“你还差多少银子?”他此行目的就是让他们家也帮助米秀才。助米秀才谋上一官半职。

  何知远见她果然明白,嘴角弯了弯,“两千两。”

  林云舒倒吸一口凉气。她现在手头能拿的现金也不过两千两。他可倒好,挖得一干二净。

  何知远瞧着她呼吸急促几分,知晓这钱有些困难,又解释几句,“他写信来借五千两。我手头只有三千两。只好请先生帮忙。米贤弟家境贫困。若是他当上知县,先生可以将饭馆开到他那地界,不出几年就能将银子赚回。”

  才五千两?林云舒有些诧异,“这打点不多啊?”

  何知远却道,“京城三党争斗,像我们这样没有背景的官员留京也是徒劳。倒不如外放。五千两足以。”

  林云舒只觉得心累,才不免好奇起来,“你怎么会想到问我借呢?陆家比我有钱多了。”

  陆文放家才是西风县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两千两在陆老爷眼里只能算是小钱。

  何知远脸上浮现一丝嫌恶,“你以为他们陆家财产是怎么来的?”

  林云舒来了几分兴致,“怎么来的?”

  何知远给她斟了一杯茶,“前些年,仗着陆家族人众多,坑害百姓,贿赂官府,强占来的。后来才慢慢洗白,摘了地痞流氓的帽子,成了正规商人。就这他还偷税漏税。品行如此卑劣,我如何会去求他。”

  林云舒奇了,“那米秀才为何会收下陆文放?”

  何知远却理所当然道,“陆文放跟他爹不一样。为人敦厚。如果陆家将来由他当家,兴许也是一件好事。”

  林云舒深以为然,比起他那长兄,陆文放的确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

  她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借条带了吗?”

  何知远点头,从袖袋中取出两张借条,都是跟信一起寄过来的。还贴心得写了五张,每张各一千两。

  林云舒开箱子将两千两银票交给他,又好奇一问,“是米秀才主动想打点谋官吗?”

  米秀才再是官迷,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会欠下这么一大笔就为了谋官吗?

  她有些怀疑。

  何知远将银票收起,拿了两张借条给她,这才答道,“是我!原先米贤弟不想再进一步,是我说服他参考的。这些年,他读书大有进益。却因为家中贫困,迟迟不肯参加乡试。我请他帮的忙。”

  这是前期投资。林云舒沉默好一会儿,却也不怪何知远。谁都想当清官,可清官是那么好当的吗?

  为什么同样是清官,海瑞那么惨?而包拯却平步青云。归根结底,一个上头有人,一个却是光杆司令。出了事,朝中连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林云舒不觉得这两千两花得冤枉。

  正如何知远对米秀才做的一样,她也在投资。若是小四考上了,小四将来会有两个同样为官的长辈帮他。

  就算小四没考上,她也能在这两人管辖之处开饭馆,迟早能赚回来。

  这个年代可不比前世,若在官府没有人脉,根本开不成铺子。

  林云舒送何知远出来。

  七月底,米秀才回来了,任职已经下来,七品县令,官职不低,却是河间府唯二贫穷的县。

  东风县东面靠海,多数人都靠海为生,有的在盐场工作,有的下海捕鱼。

  至于农田多数都被大户人家占据。良民手中田地不到一成。

  原先的知县在任上待了十余年,无功无过,捞不到银子,祖上才没有家资,这么些年一直未曾升迁。

  想来也是,那盐场都是由盐运司一手把持,当地官府等闲不敢沾手。更遑论分一杯庚。

  不过到了东风县也有一好处,那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崔知府在前面顶着,米秀才只要清清白白为官,日子好过不少。

  “他人呢?”

  老二答道,“已经到了家中,不日全家就要启程到东风县赴任去了。”

  照理说,他是新县令,朝廷应该能给两个月假期。可谁让前任县令是得一场急病去的呢。现在东风县群龙无首,他要赶过去主持大局。

  林云舒看向老三,“东风县离这边也有几十里,到时他肯定会请你们镖局护送他过去。”

  老三点头,“我会安全送他归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4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1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