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宋家丁香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江湖太妖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0 KB   上传时间:2019-12-11 19:20:46

  宋丁香的小碎步这才停下,看着宋兴义的双眼晶亮,“爷爷,我想弄块地种藕。”她把和宋李氏商量的事又跟宋兴义说了一遍,宋兴义抽着烟琢磨了片刻道:“其实也是可以,我当年跑商的时候去南边见过他们种藕的,藕田里还能养鱼啥的。而且那东西种了之后年年长也用不着多少人伺候。行,你想种藕咱就种,水洼子那边?我回头去看看有啥地方合适。”

  “哇,爷爷你真好!!”宋丁香高兴极了。

  宋兴义笑道:“又不是什么不好的事儿,种出来就算不卖钱,好歹家里添口菜。而且也花不了几个银子,不就是开个荒地吗?得,干脆我现在就去,二妮儿,走走,跟爷爷一起去。”

  水洼子说只是个洼子,但是不小,怎么都得有个七八亩地的样子。水洼子周围常年长着不少芦苇水草,这些东西牛喜欢吃,所以他们家也经常来打草喂牛。而且芦苇叶子能包粽子,芦苇叶虽然没有粽叶大,但是香味不同,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时候有几个家里没事儿的老头们凑到水洼子旁边,搬了小马扎正钓鱼呢。

  “哟,宋老四。咋,带了你孙女过来钓鱼啊?”见了老熟人,不少人都纷纷开始打招呼。

  宋兴义笑道:“掉啥鱼啊,也就你们几个家里儿子多有空得闲的。我就是出来散散心,我孙女不放心要跟着呢。”

  宋丁香也算得上村里的话题性人物,若是如今有微博,那么话题榜第一估计是现在的水渠劳役,但是前五绝对会有宋丁香。

  村里不少男人都觉得宋丁香可惜了,多好的一个大闺女啊,先是被人退婚,接着又被迫嫁给周铁柱。好日子没过几天周铁柱就去当兵了,这跟守寡有啥区别?

  但是女人们就不这么想了,宋丁香成了婚还能在娘家吃吃喝喝,跟当姑娘的时候没啥两样。而且她男人在外面当兵还能挣银子回来,也不用伺候公婆,日子过得多舒心啊。回头不管是周铁柱回来还是死外面了,她都是个有家底儿的,想再嫁也容易。

  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宋丁香挨个的大了招呼,爷爷伯伯的喊了一串,然后就低着头不说话了,一副娇羞小媳妇儿的样子。

  老哥几个聊了几句,宋兴义就带着宋丁香去了别处,转悠了一大圈道:“我倒是看到了个不错的地方,挨着咱家种菜的那片地也不远,地势低好引水。唯一不好的就是如果买了那片地,就跟你三爷爷家的地挨着了。”

  说是挨着,其实也隔了十来米远,中间有一条早就被踩出来的土路。如果是几年前,宋兴义完全不会有什么跟兄弟家的地挨着会不会不太好的念头。可是这两年他对自己三哥家里也有点儿抱怨,怕宋丁香膈应,所以才这么说。

  爷俩又去那边瞅了几眼,宋丁香道:“其实也没什么,不是隔着那么远吗?咱们这边围了篱笆,围的密实结实点儿就成了。”

  那片荒地有五六亩大,宋兴义想着反正也是荒地不值什么钱,要买就多买点儿。如果种藕真的能赚钱的话,那来年就多开点儿地出来种,省的这片地被别人买了去。

  宋丁香盘算了一下,左右看了看,指着远处的一条官道,道:“这边离官道倒是近,若是种了藕,周围再移栽几棵桃树梨树什么的,在边上盖个小亭子,还能吸引人过来坐坐。夏日里没事儿就从这里弄个茶水摊儿,好歹能换几文钱零花儿呢。”

  宋兴义一听就感了兴趣,他上上下下的来回走了好几趟,又道:“那就多买两块地,圈一块做宅基地,以后等柱子回来你们就跟这边盖房子住。多买几亩地等你弟弟们长大了也能来这边盖房子,到时候就热闹了。我瞅着这地方,真的是觉得越看越不错。”

  “那感情好,就这儿了?”宋丁香也觉得不错,这地方离村子也不远,而且她俩弟弟岁数也不小了,大的那个今年都十三了,小的也已经十岁。再过个几年,大的虎头就该说媳妇儿了。

  等虎头说了媳妇儿,那院子一准是住不开了,以后也就是长辈住在那院子里,小辈们早晚都得搬出来。

  爷俩商量好了就回去跟家里人说。大伯家对做什么都没意见,他们现在也看出来了,只要是他们出力,不偷懒不找事儿,那就能分到银子。一把子力气又不值当什么,能换银子才是好的。

  “那片荒地可不小呢。”宋李氏盘算道:“得有二十来亩吧?这开荒也是个麻烦事儿,买了地不种,官府可是能收回去的。”

  宋兴义道:“那怕啥,到时候划一片出来做宅基地,离水洼子近的那边挖出来种藕,其他地方种荞麦。反正前三年也不用交税,荞麦虽然收成不咋地,但是对地不挑捡的。”

  大伯宋志成也道:“如今春耕也过了,原本着就没啥事儿,我家劳动力多,开个荒啥的不算什么。只是如果挖藕田,那挖出来的土往那里放呢?”

  宋兴义道:“那还能怕浪费了?雇俩泥瓦匠的徒弟,把土都做成土砖,先把咱养猪的那个院子的房子再起几间。你们这孩子们都一个个的生,以后长大了总得有地方住不是?”

  宋志远也道:“我觉得成,反正夏天也没地方杀猪去,我就不去镇上找活儿干了,先把自家的活赶出来。只是可惜了那铺子,这几个月都没租出去,白花花的银子没了。”

  宋丁香想了想道:“我看不如就把那铺子利用起来,好歹卖点儿东西。如今猪肉摊子不出了,旁人要买酱菜秋油都找到咱家里来,也不方便。”

  “好是好,但是谁去看铺子呢?”宋志远也发愁。

  这事儿大伯家就不好插嘴了,那铺子毕竟是出嫁女的,他们若是说什么万一被人想多了,反而不美。

  宋丁香看向方氏,方氏连忙把她小儿子举起来挡着脸,道:“别看我,我可不给你去看铺子。这来来回回的我还得照顾你弟弟呢。”

  宋志远想了想,对方氏道:“要不让虎头看铺子吧,他好歹也十三了,前些日子还跟我说不想读书了,就算读也读不出个秀才。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去看铺子呢。”

  虎头也读了几年书了,虽然认识很多字,但是写文章却很是苦手。考秀才就得会写文章,他如今写文章的本事还不如十岁的弟弟虎子呢。

  宋丁香笑道:“我看行,反正东西也不多,那就让他去历练历练。每个月给他发工钱,若是做得好也给发奖金。”

  大伯家大儿子媳妇招娣张了张嘴,但是最后看看自己男人,还是没说话。

  不过这一切都被宋丁香看见了,她又道:“光虎头一个人也看不过来,虎子读书不错总不能不让他读了,我看大哥家的土蛋儿过年也九岁了,若是不怕累可以去跟着帮帮忙。”

  “姑,我不怕累!”土蛋挺起小胸脯,道:“我可能干了,而且我也认字!”他也读了一年书,因为读书这个银子是自家掏自己的,土蛋读书也没啥长处,读了一年就读不下去了。如今在家里帮着干一些零星的活儿呢。

  宋丁香笑道:“那土蛋儿也跟着去,到了要听小叔叔的话,知道吗?”

  宋志远道:“既然这样,那我明日就去把铺子收拾出来,然后把虎头接回来。点点咱家有啥能往外卖的都收拾过去。”

  铺子安排好了,宋志远总算松了口气,表情看着都畅快了不少。

  宋兴义这才道:“那下半晌我去找村长商量买地的事儿,然后给我一个老伙计写一封信过去,让他托人带点儿藕种过来。然后咱家一大家子就去收拾荒地,也不用多精细了,先把藕塘挖出来就成。家里呆着的就用秸秆啊树杈啊编个栅栏回头围藕塘用。”

  吃完晌午饭,宋兴义就急匆匆的往村长家里去了,没多久就跟着村长做了骡车往镇上去,很快带了牙行的人来丈量荒地。

  “宋老四你咋又要开荒啊?这么多地你种的过来?”看见宋兴义又在弄荒地,旁人好奇的很。如果有银子大家都喜欢买好地,能直接种庄稼。荒地虽然前三年不交税,可是这三年想要把地养熟了那真的是一件麻烦事儿。如果这三年地养不熟,长不好粮食,仍旧得交同样的税。若是不种了卖给别人,也只能按照最下等的地来卖,根本没几个钱儿,还浪费了时间和力气。

  宋兴义哈哈笑道:“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片地我买了打算划一块给我家二妮盖房子住呢,柱子出去两年了,估计再过两年就该回来了。”

  服兵役都有个时候长短,基本上三五年就能回家。除非是那种家里没人又不知道去哪里的,才会长时间在兵营,好歹不愁吃饭。

  “是哟,一眨眼两年多了,最多在有两年周铁柱也该回来了。不过这么一大片,你们家是要盖啥房子啊。”

  宋兴义只是笑,等把红白契约都办好了,村里人才知道他们家是要挖藕塘呢。

  光是宋兴义家几个劳动力自然挖不出来藕塘,所以得需要雇人,分挖土的和抬土的,挖土的一天三十个铜板,抬土的一天十五个铜板,不管吃喝。

  挖土抬土都是力气活,尤其是在荒地上,挖土的会更累。

  一听有钱赚,村里没有去服役修水渠的都跑来了,有男有女,热闹的很。

  宋家老大老二老三家都来了人,毕竟干一天赚一天的铜板呢,就算去镇上找活儿干也不过就是这些银钱。再说了庄户人家没有怕累的,怕累还怎么种地呢?

  这件事宋兴义出的面,他在宋家好歹辈分也高点儿,小辈们不好偷懒。在村里名声也不错,并且谁家谁人什么情况心里也门清。第一天选了二十个人,干了一天之后又换了几个。

  被换下来的拿了铜板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自己说什么闪了腰碰了腿之类的,不再往前凑活了。

  宋老三家俩儿子和几个孙子干活到确实不偷懒,他家就是穷,加上稍微一点儿穷人特有的小奸猾,但是干活却是真的下力气。

  宋丁香把藕塘设计成了半月形,足足挖了十天才把藕塘挖好,最后结算了一大笔银子出去。然后宋兴义的老伙计也把藕种送来了,一家子人起早贪黑的把藕种按照那人带来的方法种上,又挖通了和水洼子连接的水沟,很快,清盈盈的水灌满了整个藕塘。

  其他媳妇儿:伺候公婆小姑子和自家男人,又生孩子又干活又受气。

宋丁香:吃吃吃,喝喝喝,玩玩玩,赚赚赚,买买买!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漠云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弯月形的荷塘背靠北河沟子村, 面对不远处的官道。荷塘周围修建了篱笆, 篱笆下面还种了长豆角牵牛花之类爬藤型的蔬果花卉。除了这些, 宋志远还专门去山里挖了一些满是长刺的野酸枣来种在周围,让那些牛羊之类的动物也不敢靠近。

  在面对官道的那一面则种了数十棵桃树,桃枝已经染了新绿,想必再过一段时间就能铺撒上无数娇嫩粉红。

  弯月的顶角上则修建了一个亭子, 虽然亭子用的都是树皮还都未剥去的树干,顶上盖的也都是草席之类,但是却另有一番古朴野趣。更妙的是亭子连接了一座小木桥,弯弯曲曲的小桥直达对岸,中间还有一处平台可供休憩。想来等荷花成景,这里必定是一处最适合的纳凉所在。

  “真当自己是大户人家了,还盖什么亭子。这是银子烧手吧?”村里不少人都不理解这番举动, 总觉得这宋老四家就是赚了银子不知道要怎么折腾才好了,竟然在村里弄了这种东西。有这个银钱就算舍不得吃吃喝喝, 好歹买几块田地也值当的啊。

  “等一下,我看你这一针是怎么弄的。”几个女人坐在屋门口的阳光下, 一人手里拿着两根粗竹签正在摆弄。

  宋丁香手指勾着毛线,耐心的教她们怎么编织。

  “你看,这样,再这样就能变成一个圈儿了。然后就这么一圈圈的下去, 就能成为一个筒。”

  方氏头疼的很,道:“这也太难了,你咋想出来的嘛!”

  宋丁香道:“我不是让六奶奶帮我把咱家攒的羊毛都纺成线吗?我觉得这个粗羊毛弄成围巾一定暖和, 这个细软的做个手套啥的,天冷了干活不冻手啊。”

  张氏笑道:“这倒是个好办法,我知道北边有人用这个羊毛做毯子,但是好像不是这么弄的。不过用两根竹签子就能编织围巾的话,咱们回头多弄点儿,兴许还能卖个钱。”

  宋丁香笑道:“若是真能卖钱,咱就去收点儿羊毛,专门让六奶奶帮着纺线,还能给六奶奶增加点儿收入。我看这个纺线比织布要轻松一些呢。”

  金巧儿道:“织布太费眼了,纺线我倒是也会一点儿,就是不如六奶奶弄的均匀。”

  宋李氏也在摆弄那些毛线,突然道:“可惜这个线颜色不好看,如果能染了颜色就好了。”

  宋丁香笑道:“这些不过就是练手的,等大家都学会了,咱们多弄点儿羊毛纺线,就可以拿去染色了。染了色不管是织围巾还是织手套,都能卖钱。而且北方羊毛好像也不咋值钱,咱们能多屯点儿。”

  “咱家这点儿机灵劲都让二妮儿沾走了,”张氏笑呵呵道:“这一个一个的主意,你说咱们咋就想不到呢。”

  方氏一脸嫌弃,道:“嗨,她就是闲不住,总想着鼓捣点儿东西,想花银子。”说完,却又笑了出来,笑容里带着满足的得意劲儿。她虽然话里话外嫌弃宋丁香乱折腾,但都是嘴上抱怨行动支持。

  宋丁香对她这个便宜娘的性子早就摸透了,所以方氏说什么她也只是笑笑,“我这不是看一堆羊毛浪费嘛,若是真的能赚到银子,可比绣花什么的轻松多了。”

  她早就用羊绒织了两副五指手套,方氏和宋志远舍不得用,再加上又是白色也戴不出去,所以干脆就给周一诺寄了过去。这一转眼都过了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周一诺收到没有。

  周一诺也是刚收到从家乡寄来的包裹,包裹里除了家信之外就是两罐味道奇特好像豆腐一样的东西,另外还有就是两副怪模怪样的手套。

  因为羊绒挑拣的并不是很纯,所以这手套里还用棉布做了一层衬里,外面掌心的位置也缝了柔软的羊皮,戴在手上又暖和又方便。

  周一诺每次接到家书,一定会有不少人前来围观。第一是他家里总是会给他寄一些奇怪却又有用的东西,第二是旁人家也很少有人认字,家书更是一年多也收不到一封。

  有的时候一个人收到家书便会读出来让所有人听,这也是用来慰藉思乡之情的好办法。

  “哎哟,这手套子还有手指头!”狗子拿着手套翻来覆去的看,还戴在手上试了试,“这个舒服诶,有了这个冬天干活就不用光着手了!”

  周一诺展开家书翻看,看到最后几行字忍不住笑了。他这个小媳妇儿真的是太有想法,如今都打算空手套白狼了。

  “这手套是真的不错,”钟老将军将手套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还戴上之后拿毛笔写了几个字,嘴里连连说不错。要知道在北地最难熬的就是冬季,长达四个月的寒冬期让他这个老将军都十分难受,更别说住的还不如他的那些士兵了。

  如今他腿上套着周一诺家里缝制的狼皮护膝,身上披着可以包住头脸不容易风寒的短披风,手上原本的手捂子也摘了,而是换上了这种柔软轻巧的羊毛手套。更别说桌上一角还放了个罐子,里面装的都是姜末炒虾皮。就是靠着这个,他这一冬基本上都没有怎么伤寒。

  周一诺道:“我妻子说,若是这里能低价买一些羊毛和皮子,她那边就能帮我们做出不少的手套。只是这种事我也不是很懂,不知道能不能做,还得请钟将军示下。”

  钟老将军想了想,道:“做是能做,但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做,更是不能让异族那边知道我们要做什么。这件事你且不要着急,我先好好想想。”

  异族那边养了大量的牛羊,每年都能收获不少羊毛。但是对他们来说这羊毛不算是什么稀罕物,十分廉价,也就只能做个毛毡之类的铺地用。每年会有一些商人收购羊毛,把羊毛买到南边,染色之后制成颜色艳丽的挂毯或者地毯,再高价售出。

  可是用羊毛做手套这件事,还未能有一人做过。

  这手套对平常人家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冬日里庄户人家都开始猫冬了,就算出门带个手捂子也就足够。可是对他们这些北地的士兵来说,若是能有这样方便的东西,那么不管是打仗还是训练,都不会冻伤手了。

  原本他觉得之前那种带一个罩子的手捂子已经很是精巧,谁知道如今还有更加精巧的好玩意儿。这让钟老将军都忍不住猜测周一诺的小娘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怎么就会有如此多的想法呢?

  除了手套,周一诺还把家里寄来的酱豆腐也送给了钟老将军一罐。信中已经说了酱豆腐如何吃,不管是炒菜也好,还是抹饼子馒头也好,都极为下饭。而且好储藏,味道也比咸菜什么的好多了。

  钟老将军对周一诺简直满意极了。他笑道:“我年前不是给皇上去了折子吗?皇上说要赏,但是希望我们能有个大胜仗,然后一起重重的赏。如今已经开始开春了,异族那边虽然暂时撤兵,但是对我国百姓却威胁极重。若是我们能有办法让他们大败退兵缩回草原,然后和大政签订不再侵犯的合约就好了。”

  两边对峙的太久,虽然小的胜仗接二连三,但是大胜仗一次都没有。异族的侵犯扣响国门,让百姓们终日惶恐不安,士兵也无法归家,总不是个办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宋家丁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