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宋家丁香_分节阅读_第54节
小说作者:江湖太妖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30 KB   上传时间:2019-12-11 19:20:46

  村里还好,河沟啥的还没干的太彻底,能打些吃用的水来。可是镇上据说井里已经不出水了,不少大户人家都拉家带口的往南边去了,宋家镇上的铺子也关了门,宋玉兰带着孩子跟虎头土蛋都回了家。

  王家一家子也要去南方,托人带了信来,又送了些面料之类的东西。不过李云生和宋紫堇不走,庄子里再怎么也有富裕的粮食,只要散了佃户,也足够他们撑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在其他人都惶惶不安的时候是,宋丁香却决定要在县城买铺子了。

  旱也不可能一直旱下去,但是因为大旱,镇上也好县城也好,不少人都想把铺子院子卖了,拿了现银子去其他地方讨生活。

  宋丁香和宋兴义盘算了家里的粮食干菜之类的,只要省着吃还是能撑上小两年,手里也有足够的银子交税。这边如果一直旱,朝廷也会发救济粮,总是不会饿死的。也是因为这样,宋丁香又攥不住银子了。

  她第一次来县城,这个县叫卫县,据说当年不过就是卫家村,后来人越来越多,就渐渐地成了个县城。可是现在的卫县姓卫的却并不多了。

  县城里原本应该很热闹,不过因为大旱的缘故,不少人都搬离了这边,留下来的也都是没钱离开的。他们一个个的面黄肌瘦,看上去还不如村里人过得好。主要是现在的粮食价格太高了,足足比之前涨了三番!可是就算再贵也要吃饭的,只是人人都不敢吃饱,全都在凑合的活着。

  官牙很是热情,对宋志远道:“大哥现在来买铺子和院子算是挑着好时候了,这边原本要四五百的铺子,如今一两百就能买到。还有那大宅子,里面家什都齐全的,一大家子住也不挤……”

  宋丁香和宋志远看了几个铺子,又看了几个院子,最后相中了个前院后铺的大宅子。

  “这宅子这么好,怎么就卖了?”宋丁香问。

  官牙笑道:“不瞒这位小嫂子,这院子原本是个大户给自己外室住的,但是现在不是四处都闹旱灾吗?那户人家就不乐意用这么好的宅子养外室了,想换了银子去南边。若是平日,这宅子最起码也要一千五百两,如今就卖八百两,是真真便宜了。”

  这个大院子有三进,还有左右侧院,两个小花园。前面大门门口是一条胡同,就住着这么一家。后面因为迎着街,被改成了三间大铺子。

  宋丁香越看越喜欢,跟宋志远略商量了一下,就交了定金。

  “原本就说着想买院子,没想到如今遇到个这么好的。以后就能把爷爷奶奶都接过来住……”宋丁香坐在车里,对赶车的宋志远叽叽喳喳的说着,“虽然那花园子有些破败了,不过等不旱了就能种菜。其中一个院子空出来做酱菜或者酿酒都可以,反正这里离别人家也远,薰不着人。”

  宋志远笑着应着,突然他的目光一顿,“二妮儿,你瞅瞅,那边那个人像不像娇杏?”

  还不来暖气,冻JIO~

------------------

感谢在2019-11-10 19:37:20~2019-11-11 20:26: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q酸酸软软p熊笨二二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

  宋丁香顺着宋志远的目光看过去, 顿时拧起眉头。

  那是个蜷缩在墙根下的乞丐, 头发乱蓬蓬的遮住了半张脸, 一身衣服破破烂烂,浑身都是脏污。只是被脏东西遮盖住的半张脸颊的轮廓看上去却十分熟悉。

  “爹,你先别轻举妄动,万一不是她岂不是把人吓着了?”宋丁香看着那个乞丐只觉得浑身难受, 只是乞丐一直看着面前的破碗并没有抬头,否则不可能发现不了宋丁香父女两个。

  之前宋丁香他们进城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这个乞丐,估计是因为现在太阳升起来墙根处比较暖和,她才出来的。

  宋志远把车停在远处,宋丁香找到了旁边看茶棚的大娘,给了她几个铜板叮嘱了几句。

  大娘走到那乞丐跟前,笑道:“哎哟, 这可怜的……我在那边茶棚里还有些剩下的粥,你若是不嫌弃就过去吃了吧。”

  乞丐缓缓地抬起头, 目光呆滞的看着不远处的茶棚。原本那个茶棚平时会有很多人来往,但是如今因为旱了, 人们要么远远的走了去了别的地方,要么就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心情出来闲逛,所以显得十分冷清。

  她舔了舔唇,拿着自己的破碗站起身来, 垂着头跟在大娘身后往茶棚处走去。

  这茶棚不止卖茶水,还会买一些简单的吃食,所以有个围起来的厨房。她警惕的看着厨房周围, 见没有什么人便放心的走了进去。

  灶台上放着个碗,碗里有粥,旁边还有两张饼子和一块咸菜疙瘩。

  大娘道:“去吧,吃吧,我也只是看你可怜。”

  乞丐摸了摸早就饿的咕咕作响的肚皮,急不可耐的捧起碗大口大口吞着已经凉透了的粥,然后又抓起个饼子狠狠的咬了一口,梗着脖子咽了下去。

  宋丁香接到大娘的手势,便带着宋志远赶了过去。

  “娇杏?”宋志远喊了声。

  乞丐顿时僵硬了身子,她抬起头,透过蓬乱的头发看着面前的宋志远,再看看宋志远身后的宋丁香,突然浑身发抖,埋头就想往外冲。

  “宋娇杏!”宋志远一把抓住了对方细瘦的胳膊,“果然是你,你这是……别闹了,赶紧跟叔回家。”

  大娘伸着脖子看了一会儿,问道:“咋回事啊?这是你家姑娘?”

  宋丁香叹了口气道:“是,我这个妹妹不乐意家里给找的那门亲事,一赌气就跑了出来。”算一算都有半年之久了,也不知道宋娇杏是怎么在这种寒冷的季节活下来的。

  “哎哟,嫁人总比要饭强啊,这要饭都不乐意嫁人,到底是找了户啥人家啊?”大娘满脸不解。

  宋丁香也懒得解释这堆破账,只是看向宋娇杏道:“你若是真的不想回去,我们也不为难你,就当没看见。以后你是生是死我们也不会在意,估计也不会有人在意的。”

  宋娇杏嘴角颤抖了几下,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宋丁香又道:“我跟我爹来县城办事儿,以后就算再来也是要过几年了,你可想好了,若是不跟我们回去你就只能留在这里了。”

  大娘也跟着劝,“我说姑娘啊,你赶紧回家吧。如今大旱,之后世道怕是要乱,你一个大姑娘留在外面若是遇到坏人可怎么办呢?”

  宋娇杏只是哭,却也不再挣扎了。

  宋丁香让大娘帮着烧了一锅热水好歹给宋娇杏洗了头脸和身上的脏东西,然后又去城里买了套粗布衣裳给她换上了,“走吧,带你回家。”

  宋志远阴沉着脸坐在车辕上赶车,宋娇杏呆呆的坐在车里,手里还抓着她没吃完的饼子。这饼子并不是纯玉米面的,里面夹杂了高粱面和一些糠,吃起来又干又硬还拉嗓子。但是这也是灾年里最常见的食物,只是宋娇杏活了十六七岁,怕是来到这里才吃到如此粗糙的吃食。

  但是就连这个,她都未必能顿顿吃得上。

  “你不问问我遇到了什么事?”宋娇杏突然开口,声音沙哑的厉害。

  宋丁香摆弄着手里的荷包,道:“我不想问。”

  宋娇杏呆呆的看着宋丁香,过了好半天才道:“你也不想知道我到底是咋跑出来的?”

  宋丁香看着她,道:“我什么都不想知道,回头把你送回去,我已经仁至义尽了。宋娇杏,脚下不管有多少泡,那都是自己走的。当初怎么劝你你都不听,如今变成这个样子,我什么都不想问,也不想说。”

  宋娇杏却并不住嘴,她仿佛在自言自语,“是大栓把我藏在柴火车里出来的,那时候天色都暗了,我爹我娘都在忙乎着第二天的喜事儿,我趁着我娘不注意就偷了那头面,想去南方。你知道吗?我听了不少说书的人说,佳人才子好多都在南方,那边的男人又有钱又温柔。”

  宋丁香扶了扶额头,干脆转头看向车外。已经是春季了,可是外面的绿色少得可怜,田地里杂草长得比粮食多,在如此干旱的季节都能如此茂盛,可见生命力的顽强。

  宋娇杏继续道:“我在大车店找到了个去南方的马车,当了两只簪子换的钱。可是车上也不止我一个人,有个跟我岁数差不多的女人,骗了我的钱,还想把我卖到那种地方。太可怕了,为什么外面的人都这么坏?”

  “我跑出来了,趁他们不注意跑到了山上。可是那时候已经走出去好远了,我当了衣服,一路要饭回来。好冷啊,又冷又饿。我知道我快到家了,可是我却不敢回去,我害怕……”

  “宋丁香,你跟我说说话,你问我为什么害怕啊,宋丁香!”宋娇杏干瘦的脸上满是挣扎和愤怒。

  宋丁香看了她一眼,道:“你知道你走了之后,你爹你娘坑了那一家的聘礼银子吗?”

  宋娇杏的愤怒瞬间凝滞了,她茫然的问道:“啥?我爹我娘坑了人家的银子?为啥?”

  宋丁香道:“为什么我不知道,只知道你们把人家好端端的一家子坑苦了。宋娇杏,你应该不是傻子,既然不傻为什么总是说傻话,做傻事呢?”

  “你不懂……”宋娇杏双手突然开始颤抖,她紧紧的攥着手里硬邦邦的饼子,突然塞进嘴里咬了一大口,恶狠狠地咀嚼,“你不懂!你有钱,你全家都有钱。我没钱,我看不上宋桃红,我觉得她可怜!可是她虽然不要脸却给自己挣到了个县令夫人的位置,我呢?我不要脸,我挣回来的东西,我娘却不给我,要留给我兄弟。凭什么啊,那是我的东西!”

  她的声音含糊,嘴里的干饼子随着说话的举动往外喷溅着,把宋丁香恶心的不行。

  宋娇杏就这样,一口一口,把整个饼子都吞了下去,噎的脸都白了。

  她道:“我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哪怕我扔了,被人偷了,那也是我的。”

  宋丁香彻底无语,她只盼着车子能跑快一些,赶紧到家,不想看着这个疯子。

  因为村子离县城远,快到家的时候天色都暗了下来。

  宋娇杏伸着脖子往外看,突然道:“我走的那天,天就是这么黑的。”

  天色暗也有天色暗的好处,村里的人都在家里,要么吃饭,要么唠嗑,不会在外面呆着。

  宋丁香没下车,是宋志远把宋娇杏送回去的,然后俩人沉默着回了自己家。

  家里已经做好了饭,如今桌上不见了粳米细面,只有高粱饭和玉米面大饼子。唯一能吃到粳米细面的只有几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和乔柳儿跟招娣。

  不过就算是高粱饭和饼子,如今也很少有人敢放开吃了。今年夏天若是不下雨,下半年怕是也要废掉。地里长不出足够吃的粮食,人是会被饿死的。

  “算着你们快回来了,就等着你们回来吃饭呢。”方氏乐呵呵的迎了出来,然后疑惑的看着自家男人和闺女,“哟,咋了?跟外面吵架了?”

  宋志远摆摆手道:“进去说。”

  “啥,你说宋娇杏找到了??”方氏眼珠子都瞪了出来,被宋李氏拍了一下,“小声点儿,大惊小怪的干嘛啊?”

  宋丁香把宋娇杏的情况说了一下,满屋子人都安静了下来。这件事尤其是对她们这些不怎么出门的女人来说十分震撼的,女人的世界只有公婆,自家男人,孩子。家里干不完的家务活,地里锄不完的草,补不完的衣裳。她们完全无法想象一个女人,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到底是怎么从人贩子那里逃出来,又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宋兴义又开始忍不住摸他的烟袋锅子,摸了好半天道:“吃饭吃饭,不说他们了。反正这都分了家了,他们一家子作死作活跟咱都没关系。对了二妮儿,你今天去县城看铺子啥的,看着什么好的了吗?”

  宋丁香笑道:“这还真是件大好事儿,如今大旱,不少人都卖铺子卖院子,还真让我挑着一个。院子特别大,有三进,还有左右侧院和小花园子。可巧的是这院子后门那边正好迎街,那边被原本的房主改成了三间大铺子呢。”

  方氏惊叹道:“噢哟,这得不少钱吧?咱家的银子够吗?”

  宋丁香道:“没多少钱,总共八百两,算一算我自己的银子就足够,已经把定钱交了。大伯大伯娘,若是你们想置办铺子最好趁这个时候赶紧入手,以后哪里还有这么便宜的价格啊。还有,爹娘,这院子可是落我名字下面的,你们想要给哥哥弟弟们买,得自己掏银子啊。”

  “你这话说的,你娘我还能坑你的银子?”方氏白了她一眼,道:“除了你自己看上的那个,还有啥好的铺子不?”

  “自然是有的,只是合适的院子没多少。我想着以后你们都住过去,反正那院子也足够大。县城离书院也没多远,读书啥的也方便。其实我一开始也不想这么早买院子的,谁让看见合适的了呢。”宋丁香想想自己的院子,就觉得美滋滋的,“明天我把别的银子也带上,还有王家给的那些银锞子,足足够呢。”

  宋志成想了想道:“可是要再这么旱下去,咱手里的银子不得买粮食吃啊?”

  宋丁香道:“我问爷爷了,咱家存的粮食若是省着吃,这一两年的饿不死。若是真的还继续旱,朝廷也会发救灾粮,如果朝廷都不管了,就算咱手里攥着银子怕是也买不到什么粮食的。”

  宋兴义道:“是,当年大旱,那时候还没你们呢。掺着沙土的高粱米啊米糠啥的,一担都要七八百文。有钱人不吃那东西,穷人买不起,都去逃荒了。当初我爹就是种了好多的红薯荞麦藏在山里,勉强撑过了那几年没饿死。二妮说得对,这时候铺子院子啥的价格都便宜,你们若是有点儿富裕银子就自己去买。二妮买的是她自己个的,姓周。”

  宋志成连忙道:“爹,你说这个做什么,我们又没想着沾二妮便宜。”

  宋兴义道:“我是点醒着你们呢,别兜里装点儿银子了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看看老三那一家子……哎……手里还是自己攥点儿东西最合适了。”

  张氏也笑道:“爹,这些事儿我们都知道呢,也跟着孩子们说了。要是没有二妮儿的机灵劲儿,咱家也存不下什么银子……既然二妮儿说这时候能买铺子啥的,那咱就买,只是毕竟没那么多银子,也就只能买个小的。”

  宋丁香连忙道:“其实这也就是我自己的意见,赚了自然是好的,可是若是赔了……所以大伯和大伯娘还得自己参详。”

  张氏道:“若不是你,我们也没有买铺子的底气。若是赔了大不了从头再来,这人有双手双脚,有力气,难道还能怕以后没银子赚吗?”

  她都这么说了,旁人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于是纷纷开始盘算着自家有多少银子能拿出来活动的。若是真让宋丁香说着了,等旱情一过,人们缓过来,那铺子自然就能继续赚银子了。

  两家子都同意买铺子,买了放在那里也不怕被人偷了,若是以后缓过来了着急用银子,再卖掉也是可以的。

  不动产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很可靠的投资,宋丁香对这一点儿深信不疑。

  宋玉兰其实也有些心动,只是她确实没赚多少银子,而且又是个靠娘家吃饭的寡妇。她盘算了一下自己手里银子,彻底压下买铺子的心,决定等旱情过了就多置办几亩地佃出去,只要娘俩不愁吃喝就好。

  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一家子人都合计好了,第二天就套了车一大早往县城去了,等拿到了红契才算放下心来。

  干旱的春季过了,炎热的夏季也没能带来几场雨。河面的水位越来越低,那个跟大河连着的水洼子只剩下中间那一泡水了。荷塘里也都是淤泥,莲藕钻出来几片叶子就不再动弹,似乎是进入了自我保护的模式。

  县里四处宣传着多种荞麦红薯这些能抗旱的作物,据说税也降了一些,而且不再是只用麦子稻米玉米之类的交税,荞麦红薯也能交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宋家丁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