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_分节阅读_第101节
小说作者:天行有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2 KB   上传时间:2019-12-12 20:00:03

  林从武看着胳膊上的伤处,衣裳破了一块,露出鲜红的皮肉,好在伤口并不太深,因道:“那剑钝得很,想必是不要紧的。”

  林若秋仍有些担心,遂让红柳请胡卓过来看看。谁知红柳还未出门,侍人便报胡太医乘着一叶小舟过来了。

  一进门他便大呼小叫嚷嚷着护驾,原来今日他虽没陪伴皇帝登船,却一直在岸边驻守着,为的就是怕有什么需要他效劳的地方,故而方才一听到有刺客就急急忙忙赶过来,如此忠心,着实值得表彰。

  林若秋一面惋惜黄松年为何为何会教出这样不着调的徒弟,一面又觉得这小子的运气真是好,还真是叫他遇上事了。

  林若秋先问他可有瞧见刺客,胡卓便摇头,他以为刺客已经被擒住了呢,这才敢来护驾。

  及至红柳告诉他,那刺客已从水路逃离,胡卓这才惊出一身冷汗,试想他方才若被刺客擒住作为人质,此刻焉能有小命在?

  林若秋姑且不去理会他是否有做人质的价值,吩咐胡卓道:“去看看林侍卫的伤势。”

  林从武只得将衣袖卷起让他查看,胡卓只匆匆扫了眼,便道:“不妨事的,这样浅的伤处,敷点药就没事了。”

  伤口的血仍是鲜红,可见并未中毒。

  林若秋这才安心,还好那刺客没寻着趁手的武器,这样钝的剑不便发挥效力,否则她就算不失掉一个亲爱的丈夫,也会失掉一个亲爱的哥哥,真是不幸中之大幸。

  楚镇瞅着她青白面容却有些担心,唯恐她受到惊吓,遂让胡卓上前为她验一验脉。

  胡卓不敢不从,且到底得了黄松年几分真传,把脉相面这些功夫他做起来还是很轻车熟路的。

  这回他却收敛了轻浮的面色,十分谦虚的向皇帝道:“陛下还是请古先生来一趟吧。”

  楚镇不知何意,但依旧命人照办。林若秋心中则猜出几分大概,但未得确实,亦不敢声张。

  不一时,大古跟在魏安身后前来,听说是为淑妃娘娘请脉,也无须准备,两指一伸就搭在她腕上,片刻后即放下道:“娘娘脉象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该是滑脉。”

  林若秋先前从黄松年处听了不少类似的专业术语,自然很容易便能听懂,可仍是难掩欢喜之色,“你是说真的?”

  胡卓假意咳嗽两声,跳出来道:“自然是真的,因月份尚浅的缘故,才不好下定论,但既然古先生与微臣看法相同,那自是遇喜无疑了。”

  红柳恨不得在他那颗滑头滑脑的脑袋上掐两把,亏他还好意思说嘴,明明是医术不中用罢了!

  楚镇今日接连遭遇一惊一喜,饶是他再有定力,也不禁被一连串的变数给弄懵,好容易恢复了清明,忙紧紧握着林若秋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提这两人如何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那厢古先生的眼睛却锁定在林从武身上,二话不说扣住他的手腕诊起脉来。

  林若秋有些纳闷,却仍是耐着性子问道:“古先生,我哥哥的伤势不要紧罢?”

  “是不要紧,只是可能会死,而已。”大古平静说道。

  林从武正向妹妹投去安抚的眼色,闻言整个人呆如木鸡,他是不是听错了?

第136章 刮骨疗毒

  旁人还未怎样, 胡卓先就呵呵起来,“古先生,说笑话也不带这样的, 仔细吓着人。”

  何况淑妃娘娘刚诊出身孕,这么快就拿生死之事吓她,倒不怕娘娘有个三长两短?

  胡卓自然不觉得此人是认真的,想他师从黄松年多年, 别的不提,诊脉断病半点不输于人, 中没中毒, 他难道会瞧不出来么?

  大古却仍是固执的道:“我没说笑。”他望着对面林淑妃,“令兄之病危在旦夕,还望娘娘速做决断。”

  胡卓这下可真的恼了, 真是给人三分颜色就开染坊,先前他请大古过来无非是因林淑妃有孕的日子太浅,估摸着月信只迟了半月有余, 怕一人之言不足为凭,这才请大古来好多一重保险, 谁知此人反倒蹬鼻子上脸,揪着不放了。

  胡卓怀疑他故意想将自己比下去,才把有病说成没病,就这么急于成名么?亏他还以为此人是个不慕荣利的隐士, 如今看来不过如此。

  他正要分辩, 林若秋却开口了, “我信。”

  实在以大古的为人没必要说这种谎,他连皇帝不可告人的毛病都治好了,要多少银子楚镇都会赏他,何必捏造些疾症来博人眼球?且她看此人所学渊博,医术亦十分精湛,和黄松年尚可一较高下,比胡卓肯定是要强的。

  楚镇亦道:“朕也信。”

  他倒不是觉得大古医术多么通神,只是归根究底,林从武是因他而伤的——哪怕看起来只是一点小伤,可若留下什么根深蒂固的隐患,皇帝心中亦过意不去。

  二人皆站在大古那边,胡卓只好退后一射之地,撇了撇嘴,倒要看看这苗医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大古却向他施了一礼,“烦请借贤弟东西一用。”因指了指胡卓腰间挂着的药囊。

  胡卓虽对这声贤弟多有不满,但转念一想,总比把自己叫老了要好,遂勉为其难默许,将裤腰带上拴着的革囊递给他。

  大古又快步走到林从武身前,“大人且忍着点疼。”

  因捋起林从武的袖管,从药囊里取出一枚银针,从伤处直刺进去。

  不知他戳着什么穴位,林从武只觉胳膊上仿佛有一千根针同时扎着,险些便要痛呼出声,随即却注意到那些舞伎并未退去,忙紧咬着唇,八风不动站得笔直。

  须臾,大古方轻轻将银针取出,只见针尖尾端呈现一缕浅浅的紫黑色,若不留心,实在难于发觉。

  这下,众人自然对他的医术深信不疑。

  大古道:“此毒并非伤在肌理,而是重创骨髓,久而久之,四肢日渐麻木,与活死人无疑。”

  可想而知这刺客的法子有多高明,若今日受伤的是皇帝,若无古先生在此,恐怕谁也发现不了这隐秘的毒素,就算皇帝日后病倒,也只会以为是政事操劳、龙体疲累的缘故,反而忽略了那刺客背后的幕后真凶。

  林若秋只觉毛发森竖,忙问道:“先生可有法子解救?”

  事关己身,林从武亦不敢疏忽,忙竖起耳朵聆听。

  大古瞥了他一眼,方慢慢说道:“有两种法子可行。其一,以毒攻毒,慢慢疗治,只是费时颇多,少说也须半年,且即使最终治好,也可能不良于行。”

  听他的意思,大约是以药物相克之法,只是用来治病的药也是毒药,难免产生不小的副作用,这样吃上半年,没病的人也能吃出病来。

  林从武忙问道:“那第二种呢?”

  大古并不卖关子,“不然,恐怕要刮骨疗毒。”

  林从武脸都白了,他当然听说过关二爷刮骨疗毒的典故,人人都佩服这位英雄的勇气,可没几个愿意自己去当英雄的。

  大古身为医者,自然不会为难病人,只平平静静说道:“两者法子各有利弊,林侍卫可任择其一。”

  胡卓因对方技高一筹,原本颇觉得没脸,听到此处反倒来了些精神,大夫的医术再高明,也得看病人愿不愿意治呢,换了他,或许宁愿安安静静等死,何必受这种罪。

  林若秋对这位从小陪伴的二哥多有了解,虽然练的是武艺,胆子却并不大,甚至还有些晕血的症候——少量血是无妨的,可若是用锋利的刀刃剖开肌理,再一点一点磨去骨头上的毒质,他恐怕当场就得晕倒。

  “还是吃药好了,反正咱有的是时间。”林若秋给他找台阶下。

  谁知林从武今非昔比,毅然决然的道:“不,请先生为我刮骨疗毒。”

  大古闻言并未露出分毫赞赏,只波澜不惊的道:“好。”

  便带着一个小太监下去准备相应物什,胡卓则自告奋勇愿意给他给下手——若能多学一门技艺,回头也能在黄松年面前撑撑场面,他想这苗人应该是不介意他偷师的。

  楚镇悄悄向身侧道:“你哥哥很有胆色嘛。”

  林若秋向他飞了个白眼,要不是有这群舞伎在,她想林从武肯定会选择喝药的。果然男人的勇气泰半来源于女人,这下林从武可谓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事已至此,宴会自然不欢而散。返程的路上,众人都有些郁郁。毕竟刚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案,难免觉得心惊肉跳。

  林若秋见皇帝难得显出沉默寡言,遂安抚他道:“您别担心,田知府说了会找出凶手,不会让刺客逍遥法外的。”

  出了这样的事,田文礼自然比皇帝更着急,毕竟皇帝是在他任上险些丧命,但凡追究起来,莫说是那顶乌纱帽,恐怕连项上人头都难保住,为了将功折罪,他自然得使出吃奶的劲追捕那名逃跑的舞伎,最好能问出幕后主使来,好还他一个清白——毕竟今日这场盛会由他所支持,谁要是想栽赃到他头上,那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哪怕在扬州境内,田知府的仇人也不在少数。

  楚镇捏着女子的手,略含责备道:“朕不是担心自己,朕是担心你,半点武艺也不通,怎么也敢扑上来救人,倒不怕自己伤着!”

  其实以皇帝自幼所学的本领,哪怕那刺客真是武艺卓绝,他也能抵挡两三招——这点工夫已足够侍卫们赶上来了,否则南巡途中他不会那样镇定。身为帝王,他自然得随时准备面临一切危险。

  林若秋自然不知他心内的筹算,只柔柔一笑道:“臣妾哪想得了许多啊,只知道陛下是臣妾的夫君,安危俱在一体,您若出了事,臣妾还活得下去么?”

  其实换了任何一个后宫女子都会这样想吧,皇帝便是她们的主心骨,她们没了,皇帝或许还可以活得好好的,可若是皇帝完了,她们今后的人生也就完了。

  于林若秋而言,当时她并未来不及思考,她只知道自己距离楚镇最近,她愿意竭尽所能去保护心爱的男人——无论付出哪种代价。

  听了这番傻得冒泡的话,楚镇只得无奈一笑,揉乱她的头发道:“你呀!”

  真不知叫他说什么好。

  林若秋却不想跟他讨论什么感恩不感恩的,在她看来,夫妻本是一体,再大的恩情也用不着道谢,何况这回她并未起到多大作用,若非林从武来得及时,此刻该刮骨疗毒的恐怕就是她了。

  楚镇沉吟道:“你哥哥护驾有功,回去之后,朕便升他为一等侍卫。待他痊愈如常,或者朕该赏他一个校尉之职,好让他出去建功立业。”

  又望着林若秋笑道:“这样勇敢的男子,不该局限于京城四方天地之内。”

  林若秋心知皇帝其实是为了林家好,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并非靠着女子得宠就能出息的,必须得子弟能建立踏踏实实的功勋,才不至于落人笑柄。于林从武自身而言,他应该也不想一辈子做个皇家禁卫军吧?

  只是想法很美好,实际效果则有待考量,林从武的本领其实不差,只是实战中未免太慎重、太保守了些,这回已经是他超常发挥了,但战场上刀剑无眼,可容不得迟疑。

  林若秋遂讪讪笑道:“再说吧,也得问问哥哥的意思。”

  何况林从武连媳妇都没娶,照王氏的念头,也得先给家里留个后再说,她肯定不愿意儿子打着光棍去战场上打拼的。当然一等侍卫的职衔也算不错了,或许回去之后便该给林从武说一门亲事——林若夏愿不愿意嫁人那是她的事,家里人可不能被她给拖累了。

  林若秋又问起春田坊中那般舞伎,“陛下打算怎么处置她们?”

  皇帝遇刺可以算顶严重的刑事案件,按照古代标准,更是宁可错杀也不能放过,但大约是刚诊出身孕的缘故,林若秋总有些于心不忍:那些女孩子的年纪其实与她差不多大,平素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已经十分可怜,若因为一个刺客就牺牲她们全体,未免太冤枉了些。

  楚镇盯着她道:“你想替她们求情?”

  林若秋点头,“如今刺客还未抓到,亦不知幕后主使为何,陛下不如暂且留下她们性命,那阴谋暗算之人只怕还会前来,陛下便可顺藤摸瓜,一举揪出罪魁。”

  说这么多,归根究底仍是求情二字,楚镇揽着她尚算纤弱的腰身叹道:“朕的若秋总是这般心善。”

  林若秋心道她但愿自己永远不要变,哪怕日后做了皇后,手掌权柄,她也依然希望留住心中那份本真,不光是为了不被宫中污浊吞噬,也是为了留住这个男人的爱——他喜欢的不就是这样的她么?

第137章 送子药

  大古和胡卓乘坐的小舟脚程极快, 林若秋等人到家时,铜鼎中已升起炭火,大古正专心致志地将一块铁板在鼎身上烤着, 据说是为了止血杀菌——缺乏抗生素的年代,这是最有效的处理伤口的做法。

  林从武已经觉得有些脚软,绿柳在一旁打趣道:“二公子,若是害怕, 就换一种法子吧,我看吃药或许更好些。”

  红柳上前将她支开, “少说风凉话了, 还不快帮忙准备,省得误事。”

  胡卓半蹲在地上,正霍霍磨着一把牛角尖刀, 模样活像要宰杀猪羊。这小子的向学之心还是挺不错的,就不知学会这门技艺之后,有多少人肯让他尝试——刮骨疗毒这种事总归有些悚然听闻。

  林若秋看着都有些胆寒, 更别说亲自试验,倒是林从武逞着满腔孤勇, 一言不发走到大古为他准备的小凳上坐下,大古又将一块软木片递给他,“衔住这个。”

  显然是怕剧痛发作起来,他会咬伤自己。

  林从武本想豪迈到底, 可瞥了眼那把银光闪闪的牛角刀, 到底有些气馁, 遂乖乖将木塞含住。

  林若秋向他投去满满鼓励的眼色,林从武却只觉得心里发苦,早知道就别夸下海口,当时答应得那般爽快,此刻反悔已来不及。何况陛下也在一边看着,他总不能给自家妹妹丢人吧?

  林从武于是鼓起勇气,拿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来。可当大古手中那薄薄的利刃一寸寸割开他的肌肤,林从武还是忍不住一哆嗦。

  众人也都替他捏了把汗,生怕不小心切着筋脉血管什么的,幸而大古行医多年,力道拿捏得十分精妙,而林从武晃了那一下之后,整个人便再无动弹半分。

  直至刀刃触及骨膜,隐约能听得细微的沙沙声,众人都为之毛骨悚然,林从武也一动不动,仿佛传说中的关云长再世。虽不及关二爷有空谈笑风生,那股镇定的劲儿也半点不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10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1/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