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天行有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2 KB   上传时间:2019-12-12 20:00:03

  见钱氏瞪着她, 郁太妃只得陪笑道:“我可不是存心咒你, 你瞧瞧, 不过是着了点暑气,就闹得下不来床,你这身子也太娇贵些了吧?”

  钱太妃也在发愁,她虽称不上健壮,往年也没这么一病三痛的,唯独今年多灾多难,跟撞了鬼一般。她更怕皇后和贵妃以为她在装病——如此倒好像示威一般,愈发惹得那两位不快。

  郁太妃觑着她的脸色,叹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请个太医认真看看,只不过……如今宫里是贵妃娘娘管事,怕是得征求她的同意不可。”

  钱太妃急忙摇头,“算了,算了,你开的这些药吃着就很好。”

  郁太妃娘家是开医馆的,她自己也粗通医术,此番就是她出的方子,说是家乡流传的一个偏方,治虚热胸闷最效。钱太妃每每喝过汤饮之后出一身汗,都觉得舒坦好些,但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一下子痊愈显然是不可能的。

  钱太妃找了个迎枕垫在背后,扎挣着坐起身子,睨着身侧道:“这几个月里,怎么总看到那明芳姑娘过来,不会是找你的吧?”

  郁太妃笑道:“找我又如何,我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

  钱太妃如今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但凡一点风声鹤唳都能令她闻风丧胆,遂紧张的道:“那甘露殿的人还是少来往为妙,回头若叫皇后知道,还当咱们与谢氏有何密谋呢。”

  郁太妃不屑的道:“那明芳丫头不过向我讨教些处世之道,她们爱怎么想是她们的事,我可管不着。”

  若真能引起误会,反倒正中她下怀。郁太妃莞尔一笑,启齿嫣然,“你呀,就别理会这些小事了,横竖牵连不到你头上,你操什么心?”

  又问着她,“那药还要不要再喝一碗?”

  郁太妃才坐起一会儿,便觉得面白气喘,脊背上密密麻麻都是汗,只得向她伸手,“拿来吧。”

  郁太妃满意地看她将汤药一饮而尽,眸中浮现出愉悦之色。

  =

  林若秋在行宫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只不像以往那般宁谧——多了一个安然,又有个跟在她后头的小尾巴楚景婳,光这两人就能将行宫的屋顶都给掀翻开来。

  林若秋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将安然保护得太好,才使她这般横行无忌、半点不知忧患。景婳受她的影响尤其深,自从安然缠上了那匹红鬃马,景婳便也吵吵着要父皇给她买小马骑着玩。

  架不住景婳软磨硬泡,楚镇这个女儿控最终还是妥协了,让人抱了只才两月的小马驹过来,虽说身量不高,可以景婳的年岁还是太危险了些,楚镇遂不许她上马,只需她牵着慢慢的走。

  于是景婳成日家领着新的宠物在园中闲逛,所到之处俱留下一坨闪闪发亮的马粪。林若秋怀疑再这么下去,行宫迟早得叫马粪堆满不可。

  楚镇只会命人清扫,却绝想不到责备自己的女儿,林若秋只得婉转提出抗议,“婳婳还这么小,万一叫那畜生踢伤了可怎么好?陛下也不管管她。”

  楚镇宽容的道:“那也没什么,朕的女儿即便是断了腿,也不会少王孙公子来求娶的。”

  林若秋:……

  好神奇的思路,您真的是亲爹吗?

  但看来皇帝是支持女儿自由成长的,有他这个慈父在,林若秋只好做一回严母了,遂命人用粗布做了许多的小口袋交到景婳手中,嘱咐她务必得解决小马驹随地大小便的问题。

  她原以为景婳那么个喜洁的脾气(这一点大概遗传于她父亲),一定三五日就厌倦了,可谁知景婳却任劳任怨的承担起这项差事,还把那些马粪带回苗圃里当花肥,看来即便是弄得浑身脏兮兮的,她也不肯放弃活生生的大宝贝。

  林若秋只得撇开调走那匹马的念头,多派了几个护卫随身保护公主,往好处想,好歹景婳懂得爱护环境了,不失为一项益举嘛。

  除了应付安然和景婳这两个活宝,林若秋的其他日程好歹都是顺顺当当的,唯一令她不快的是永安大长公主递了好几趟帖子,有碍于长辈的身份,她不能回回视而不见,总得抽空见一两回——就这已令林若秋喘不过气来,她怀疑她们母子在永安公主眼中已是一块肥肉,永安公主的意思,恨不得当场定下娃娃亲才算。

  而且,楚瑛似乎也不怎么喜欢那几个表姐,她们之中最小的也比他大两岁,言语流利,说话的时候总扬起头看人——大约是公主府一脉相承的脾气,令他十分不快。

  相反,当他看到湘平公主怀中的那个女娃娃时,却十分有兴趣的上前观察,还戳了戳那孩子的脸颊,似乎在比较她跟自己到底谁的皮肤更嫩。

  湘平便笑道:“大皇子跟芸儿真是有缘呢。”

  大约真是那汪泉眼的功效,湘平在诞下长子后的次年又添了个女儿,取名陈芸。她如今也算得儿女双全,满眼都是做母亲的快乐,人也比之前丰润了不少。

  但凡谈到儿女们的婚事,林若秋总保持审慎的态度,一来孩子太小,日后变数太多,谁知道这时候喜欢的、将来还会不会再喜欢,贸然定下婚事,只怕遗患无穷;再则,楚瑛和楚珹仍都是皇子,将来哪一个被立为太子,或许仍待考察,未免朝中势力暗流涌动,楚镇亦不会太早决定两个孩子的婚事,免得让人有机可趁。

  因此,尽管林若秋与湘平公主十分投契,可也仅仅投契而已,她笑道:“阿瑛难得见到一个比他还小的,难免心生好奇。”

  早前还在南巡途中,楚瑛就说想要一个小妹妹,林若秋没能令他如愿,倒是湘平公主不负所托。

  湘平见她语气矜持,亦不便太强求,趁着乳母们带两个孩子到一旁玩耍,她便朝林若秋道:“太后娘娘到白云观静修已有一段时日了,未免京中闲言碎语,你还是多劝劝陛下,趁早将母后接回来吧。”

  身为独女,湘平公主自然最清楚这位母后的脾气,固执起来比谁都固执,可正因如此,她劝服不了魏太后,只能迂回地找林若秋帮忙,也只有她能弥合母子两人间的隔阂。

  林若秋叹道:“公主,并非本宫不愿援手,可陛下的性子比之太后好不了多少,若想此事转圜,总得有人后退一步,你觉得有可能么?”

  况且,皇帝已经到白云观去过一次,魏太后执意不肯,他已经拂了面子,难道还得效仿刘皇叔三顾茅庐?魏太后可没有诸葛丞相那般经世之才,犯不着皇帝三请四接。

  湘平喃喃道:“难道就让母后在道观过一辈子?”

  她怎么忍心?

  林若秋劝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照我说太后娘娘在道观反倒好过点儿,如今魏家已满目疮痍,太后见了怎会不神伤?又难免迁怒到陛下身上。与其宫中再起干戈,倒不如这般清清静静度日,彼此还能留得几分颜面。横竖月例有人按时送去白云观中,太后娘娘是吃不了苦的,逢年过节,陛下也都肯去探视,若这样还不叫孝顺,那本宫真不知什么叫孝顺了。”

  一席话说得湘平哑口无言,勉强笑道:“那便只有等母后回心转意了。”

  林若秋看着她怏怏离去,模糊猜出一点湘平的用意:可能她不止希望自己劝一劝皇帝,也希望自己能去白云观劝劝魏太后。但很抱歉,林若秋乐意充当母子间的润滑剂,却不代表她会把自己的脸送去给别人踩,想也知道,魏太后不可能给她好脸色看的,那么,何必白白受一趟委屈呢?林若秋还没那么闲。

  所以她也只能辜负湘平公主的期待了,她是很想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媳,但问题是魏太后根本不给她机会——所以就这样吧,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多好。

  林若秋回头还是向皇帝转达了湘平公主的来意,楚镇听后只是默默,“这行宫待久了也怪腻味的,咱们回去吧。”

  林若秋知道此时的皇帝最惧怕人情纠缠(也许是应激反应?),但无论何时,她都是站在楚镇这边的,因笑道:“臣妾也这么想,就怕景婳她们不肯。”

  虽然之前也到行宫来过,但景婳那时还是不晓事的婴孩,怎及如今心明眼亮、处处新鲜。林若秋想到要费多大的气力说服那几个鬼灵精,便觉头痛无比。

  直至宫中消息传来,景福宫的钱太妃病殁,就在昨日。

  这下她们不得不回去了。

第169章 阿芙蓉

  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 钱太妃的死对林若秋并未造成多么大的冲击,不过偏赶着今年她封后与二皇子出世,总觉着有点晦气,好像冥冥中这件事是针对她而来的。

  回去的路上楚镇便感叹道:“早知如此, 或许朕该早些放钱太妃回去。”

  若钱太妃能早早回到封地跟儿子团聚, 心情畅快之后,或许不会这样仓促亡故。楚镇跟这些太妃虽没有多少交情, 可到底是先帝的妾室,名义上也是他的庶母,说完全不动容是不可能的。

  林若秋知他心中难过,因劝道:“生死之事谁能知晓, 陛下与妾都是凡人,难免会觉猝不及防, 可钱太妃偌大年岁, 或许超脱肉体凡胎、早登极乐去呢?咱们反而该为她高兴才是。”

  楚镇虽尊重神佛, 却不代表他会无条件相信,况且钱太妃一介碌碌后宫妇人,又非高僧能白日飞升,她的死自然是无法叫人释然的。

  楚镇有些郁郁的道:“年初齐王回京, 或许朕该多留他几月,也不至于如今连最后一面都见不着。”

  说不定皇帝由人及己,又联想到自身上, 钱太妃和齐王是死别, 他和母亲魏太后却是生离, 两相比较下,哪一种情形更叫人难过也很难说。

  他这厢唏嘘不已,林若秋坐在马车上却闷不做声,她有点怀疑钱太妃是被自己吓死的。几个月前去景福宫时,她看钱太妃的身子还好得很,怎么突然间就急转直下?莫不成自己那番话让她吓出了心病,以致于忧思过度、郁郁而终?

  若真如此,那她的罪过可就大了。林若秋踌躇是否该抄写几卷渡亡经到灵前烧化,免得钱太妃的冤魂过来找她——她可没魏太后昔年那样强大的心理素质,就算钱氏是自己胆小吓坏了自己,林若秋也无法全然释怀。

  回去之后,林若秋就让进宝去西苑查问。郁太妃在钱太妃病殁的当晚就晕倒了,后来又灌了三五天的药汤,如今还是半梦半醒,神智也不甚明白。长辈如此,林若秋自然不好将人提来审问,况且郁太妃跟钱太妃交情最好,好友一旦离世,也难怪她大受打击,精神上承受不住——但愿是这个原因。

  郁太妃那儿没法下手,进宝只得将西苑的几个宫婢提来审问,但众人的说辞如出一辙,只道是暑热潮闷,钱太妃从帝后离宫之后就染了风寒,后又催生出咳疾,钱太妃不愿声张,谁知这病就日复一日地重起来,竟至沉疴不治。

  林若秋蹙着秀眉,冷声道:“既知太后娘娘抱恙,你们为何不早些通报、请太医过来疗治?就算本宫不在,去甘露殿也是一样。”

  侍女们怯怯的看她一眼,“贵妃娘娘先前特意嘱咐西苑诸人安分守己,太妃又怎好去打搅贵妃呢?”

  看来钱太妃不是叫她给吓破了,是让谢婉玉把胆子给吓细了,虽不知谢婉玉到西苑说了什么话,可此事上她似乎无可厚非:先前景福宫故意生事,挑唆她跟林若秋相斗,谢婉玉回过神来岂有不恼的,她在宫中积威多年,更不是忍气吞声的脾气,就算钱太妃等人受了一顿排揎,那也是自找的。

  只不过死者为大,自然不能再去寻钱太妃的不是,归根究底,谢婉玉没能及时发现钱太妃的病症,亦是她疏忽失职。于情于理,林若秋都得稍作惩戒。

  谢婉玉要罚,眼前的这几个也是糊涂,林若秋面朝着几人道:“太妃性子软不愿多事,可你们不能为太妃解忧,亦是无能,本宫不能不给你们一个教训,自今日起直至太妃出殡,你们都去钱太妃灵前守着吧。”

  众人忙千恩万谢下跪,眼中俱流露出松快之色:比起罚俸,守几日灵当然要轻松得多。因此之故,她们对皇后娘娘更多了些感激——早知道皇后娘娘这般好说话,当初就该多劝劝钱太妃娘娘,省得她终日疑神疑鬼了。

  林若秋自己是从庶出小姐做起来的,自然知道月俸的重要性,在她而言无足轻重的惩戒,可对那些宫婢而言,几两月例银子却关乎家中性命,自然弥足珍贵。故而林若秋轻易不用罚钱这一招,而以别的方式取而代之,如此既能树立威信,又不至于太得罪于人。

  打发走西苑中人后,林若秋又叫了黄松年来加以验证,但黄松年所说与那些人亦并无不同,钱太妃的确是病逝的,年老之人抗病力差,钱太妃又不肯叫大夫,结果小病酿成了大病,连性命都送了。

  “不过,”黄松年踌躇片刻,还是决定对她坦然相告,“老臣发现,钱太妃曾有服食阿芙蓉的迹象。”

  听起来像某种草药的名字,林若秋皱眉,“是毒?”

  黄松年摇头,“算不上毒药,却极能命人成瘾。”

  林若秋明白了,应该是类似鸦片罂粟一类的东西,不过这个似乎并不鲜见,她就听楚镇说过前朝宫里有一种琼浆玉液,服之可使人醉生梦死,飘飘欲仙,类似于近代的福寿膏。但因此物极难戒除,自太宗皇帝起就下令禁止了,但仍有人偷偷服用,有的是没法子:譬如断腿一类的重症,没有很好的麻醉药,可不只有靠这个止痛吗?至于太妃们或是年老多病,或是觉得宫中太过寂寞,也免不了抽点解闷儿,钱太妃或许正是这个原因。

  林若秋沉吟片刻,“钱太妃用这个有多久了?”

  “依微臣之见,少说也得有三五年的工夫。”黄松年道,不过他也不能确定,寻常的仵作或许能切开肌理细细剖析,可钱太妃乃金玉之体,黄松年自然不敢擅动,若没了全尸,只怕齐王回来就该令他五马分尸了。

  即便只能从眼珠、舌苔这些地方观察,黄松年还是发现了些微不寻常之处,“以往也就罢了,太妃娘娘近两个月里似乎格外加重了服食阿芙蓉的分量,不知是何缘故。”

  林若秋微微睁大双目,“钱太妃于短期内病殁,会是这个缘故么?”

  黄松年斟酌道:“不一定,但太妃娘娘本就有寒症在身,加之阿芙蓉催化,就算今时无恙,想必也不能撑得太久。”

  钱太妃大量服食阿芙蓉,到底是为了缓解身子疼痛,还是有人故意害她?林若秋可不觉得钱太妃会选用鸦片自尽,这位娘娘前些时分明还盼着跟儿子团聚呢,怎肯安心赴死?

  林若秋的脑中仿佛有千丝万缕,看似指引线索,却怎么也理不清楚,她茫然问道:“那么郁太妃是否真病?”

  黄松年一怔,不明白她为何会问到郁太妃身上,可他也只能老实作答,“是,郁太妃娘娘脉象紊乱,气若游丝,若不安心疗治,恐难免步钱太妃之后尘。”

  林若秋不禁露出一丝苦笑,若事情真是郁太妃做下的,那这位娘娘可太精明了,就算她倚老卖老又如何,她是先帝旧人,如今又重病在床,别人怎么着也不能太过难为她。

  况且,纵使证实了郁太妃脱不了干系,她也大可以为自己开脱,说是为了帮助钱太妃才提供偏方的,毕竟太医院不肯来人治病,她总不能看着好姊妹生生疼死。

  但愿郁太妃在这件事全然无辜,否则,她恐怕要面对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了……

  林若秋微微仰着头,叹息了一声,又蓦地睁大眼睛道:“黄大人,您是宫里的老人了,可知这位郁太妃娘娘性情如何?”

  黄松年知她已有疑心,可他实在也帮不了太多,当初他只是个混日子的小太医,哪怕是昭宪皇后身边的一个侍女对他而言都可望不可即,郁氏后来被皇帝封妃,地位尊崇,他就更见不上面了。

  黄松年只能凭着一点模糊的印象作答,“郁太妃娘娘的性子是极好的,虽无儿无女,可陛下对其却十分敬重。”

  林若秋蹙起眉头,又是这个形容词,敬重,先帝爷为何要敬重一个婢女?且听上去终究带了点距离感,似乎郁太妃地位超然,可先帝并不十分宠她,既如此,又何必抬举她为妃位,这不是打昭宪皇后的脸么?昭宪皇后那样得宠,按说不需要一个婢女来帮自己固宠的。

  林若秋思量不出所以然,只觉得当年那段往事扑朔迷离,宫中人对昭宪皇后的讳莫如深,倒为这位无与伦比的佳人罩上了一层迷雾,叫人越发看不清楚。魏太后至今仍对昭宪皇后耿耿于心,昭宪的侍女又在宫中兴风作浪,她真的如传闻里那般温顺宁和不问世事么?林若秋觉得传言恐怕得打个折扣。

  回过神来,黄松年的两条腿已在打颤了,他这样年迈的人,自然禁不起久站,林若秋只好先叫他回去休息,至于郁太妃的事,只好等郁太妃康复之后再来追究——可她担心这位娘娘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那她也没法子了。

  况且,比起钱太妃被人谋害这个理由,楚镇或许更愿意她是自然死亡。这等宫闱丑闻是不该叫外臣知晓的,最好的法子是按下去,免得朝野动荡,若是齐王得知这般,更得生出风波来——皇帝只希望他奔丧之后速速回去,并不愿他在京中久留,否则要承担的风险就太大了。

第170章 万寿节

  红柳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喘地听了半日, 如今亦没个主意,只得问林若秋的意思,“娘娘打算怎么办?”

  林若秋叹道:“还能怎么办,先发丧再说吧。”

  如今虽已入秋, 可暑气尚未完全消退, 钱太妃若停灵太久,怕是尸身都得发烂发臭, 那就太不体面了。

  她思量了片刻,吩咐红柳道:“去把甘露殿那位请来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