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天行有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22 KB   上传时间:2019-12-12 20:00:03

  在他的认知里,两人都是老夫老妻了,什么事还得藏着掖着,哪怕再亲昵的想法,也都可以尽情倾诉,他也很乐意奉陪。

  可林若秋却不这么认为,她始终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得保持一点距离好,适当营造些神秘感,才会更有情调。可惜她事前思虑不够周祥,今日这一遭重燃爱火的壮举是失败了,以后也不便再做——丢脸丢一次就够了。

  林若秋遂扯了扯楚镇的衣襟,“时候不早了,陛下早些休息吧。”

  虽说是夏天,冷水里泡久了还是会受凉的,她也想早点钻进棉被中去。

  楚镇瞧见她如小刺猬一般将自己裹起来,心下略思忖了片刻,便转过弯来,遂含笑坐到她身侧,“你觉得朕最近与你生分了,对么?”

  “臣妾没这么想。”林若秋口不应心的道,看她的眼睛分明这么想。

  她猜不透是因为自身魅力的消退——女人生产之后身材想完全不走样是不可能的——还是皇帝对她已失去了从前时候的激情,毕竟两人连孩子都有了,自然不可能还和年轻人一样爱得如火如荼。

  她估摸着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毕竟皇帝还是时常来她宫里,只是不像从前那样亲近频繁,可见两人之间在向爱情到亲情慢慢过渡——这是好事也是坏事,退化到一定程度,就成七年之痒了。

  现在已经两年有余,也许她该开始倒计时。

  林若秋将头埋进被子里,假意打了个呵欠,“妾困了,陛下也早些睡罢。”

  楚镇毫无睡意,甚至也不让她睡,刨芋头一样将她从棉被里刨出来,坏心眼的笑道:“还说没生气,脸都气红了。”

  林若秋恼火的瞪着他,那是憋的好不好?

  正要分辩,楚镇却一反常态地沉稳起来,叹息道:“你嫌朕跟你生分,朕倒觉得你有意远着朕。”

  “臣妾哪有……”林若秋话说了一半便及时住口,她还真有,尽管不是有意的。以前她有事没事都会拎着甜汤去太和殿晃悠两圈,美其名曰为皇帝解乏,鬼知道解乏的是汤还是人;现在她再也不去了,不过她是真没时间呀,婳婳正在牙牙学语的阶段,楚瑛那臭小子又见天儿的吃不饱睡不够,哪怕有红柳和乳母们帮忙照顾,她这个当娘的也不能不用心,加之谢贵妃又将宫务交托给她,林若秋忙得应接不暇,哪还有谈情说爱的工夫?

  这可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

  林若秋向皇帝抗议道:“可您也很少来哄臣妾呢。”

  这就是明摆着恃宠生娇了,她说出来却振振有词。林若秋仍记得年前皇帝送她的那盏巨大冰灯,不可谓不劳民伤财,至今她仍珍藏在地窖里,当然东西还在其次,重要的是人的心意。

  她看皇帝如今的心意也敷衍得很。

  楚镇理直气壮地道:“你一心扑在两个孩子身上,无暇顾及于朕,既如此,朕自然也无须费力讨你的欢心。”

  林若秋惊呆了,哪有人连自家儿子的醋都吃的,太可笑了,这人才是山西老陈醋转世。这也说明了皇帝给她找事的确有公报私仇的因素在里头,因她闲不下来,索性让她更忙些。

  林若秋本打算好好说他两句,谁知就见皇帝十分傲娇的扭着头,眼中有一丝倔强的意味。她蓦地想起,皇帝作为一个自小缺失了父母之爱的人,最渴求的便是来自亲人的关怀,即使是无意间的忽视亦会令他耿耿于心——他并非在跟阿瑛过不去,而是在跟曾经的自己较劲。

  心肠莫名软化了些,林若秋轻声说道:“看来是臣妾做得不够好,陛下既然说了,妾以后努力改过便是。”

  她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圣母玛利亚的情操了,简直光辉照耀大地。

  楚镇果然眉开眼笑拉起她的手,“何必如此?朕本来也没怪你。”

  林若秋心道呵呵,这才叫人前人后两副面孔,谁晓得皇帝私底下是个粘人精。不知等阿瑛长大之后,得知他父皇是这幅德行,会露出何种表情——一定很耐人寻味。

  两人黏黏糊糊腻歪了一阵子,楚镇方促狭地问道:“好端端的怎么想起跟朕共浴起来,可是谁和你说了什么?”

  不会是魏安那小子提的吧,他一向精灵古怪。皇帝虽欣赏他的机敏,可若大胆到什么事都敢自作主张,那就太讨嫌了。

  林若秋自不能让他冤屈平人,只得将太皇太妃那番话委婉说了出来。当然得变换一种说辞,她是不可能一口一个雨露的,太不含蓄了。

  楚镇轻佻的摸了把她的下巴,悄悄压低声音道:“原来你是想念那些东西了?何不早说,朕就让魏安取来。”

  林若秋成功黑了脸,“臣妾没有。”

第97章 停药

  她才不会承认自己会对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上瘾, 就算皇帝不能完全满足她, 她也不奢求别的——她心里的的确确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话说回来,两人最近亲近时, 都不约而同的有意克制自己,兴许是怕伤了她,又或者是觉得两人都是做爹娘的, 当着孩子的面总得注意点分寸。

  楚镇便再没把那些东西拿来助兴,林若秋觉得挺好的, 反正她天天累成狗,不需要更多的劳累。

  这会子皇帝问起,林若秋便急忙推辞。哪怕天生不是做贤妃的料,她也想尽量把自己往贤字上靠, 尤其在如今协理六宫的情况下——没听说哪朝的贤妇会跟丈夫玩情趣的,只有妖姬祸水才做这种事。

  楚镇轻轻一笑,利落的跃下床,很快就从梳妆台下的抽屉里取出一串缅铃来。比放在太和殿的那挂看着更新, 也更规整。

  林若秋天天打那儿经过, 都没看出里头还有这一层关窍,可知皇帝多么深谋远虑:想必是早就命工匠打造好一模一样的两副,一副存在太和殿, 一副留在她宫里, 可谓是两头不落空呢。

  等林若秋尝过了云端上的滋味, 身子早已如烂泥般偎在楚镇怀里。她捶着他肩头, 想要咬牙, 却连牙关都是酸的。

  楚镇则拥着她雪白的臂膀,神情极为惬意,“如何?”

  林若秋可没心思与他交谈读后感,她只觉得方才那个澡算白洗了。天气太热,一不留神就出了满身的汗,她浑身黏糊糊的,勉强挣离了楚镇怀抱,拿粉扑子取了些滑石粉扑在身上,这才觉得肌肤略清爽了些。

  楚镇瞧见她的动作,却想起一事,“朕方才见婳婳身上起了些痱子,想来也是时气太热的缘故,等到了下月,咱们仍旧去行宫罢。”

  林若秋其实早就想跟皇帝提的,只是出宫一趟不易,来来回回的颇费周章,她就没敢说。虽说贪图享受不是什么太大的罪名,可皇帝是她的顶头上司,哪有让上司破费供自己享受的,这未免太不合情理。

  她若是皇后,便可名正言顺地与皇帝谈论这些事,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偏差。可妃子来提就逾矩了。

  楚镇无奈道:“你呀。”

  有时候他宁愿这人的胆子大一点,再大一点,而非像现在这样偏安一隅,毫无所求。他费了那么大的工夫来培养若秋的野心,也不见她有丝毫野心——也好,她若是太过看重权欲地位,也就不是她了。

  林若秋想起行宫里那汪冰凉的泉眼,便觉得浑身舒畅,看样子又可以好好享受一番。她美滋滋的搂着皇帝道:“陛下,咱们这趟远行,那臣妾可以暂别六宫事务了吧?”

  她是去度假和避暑的,可不想还有一大堆的账本等着自己看,那这度假就毫无意义了。

  可谁知楚镇无情粉碎了她的幻想,“不成,一码归一码,你自己分内之事自然得做好。”

  他这个皇帝也不得清闲,以往在行宫时,京中照例会有专人快马将每日的奏章送来供他批阅,楚镇从来都不曾懈怠。作为他的女人,自然也须以他为榜样的,这一点没得商量。

  林若秋直觉皇帝只是想跟她“共苦”,自己不好过,便也不让她好过。毕竟朝政关乎国计民生,宫里却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件琐事,轻重缓急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所以还是存心给她找事干吧?

  面对这样不把员工当人看的老板,林如秋只能乖乖屈服,没办法,强权之下无公理,她还指望眼前这人给她发工资呢。

  =

  虽说是个新手菜鸟,可由楚镇一步一步引导着,加之恶补了一大堆尚宫局送来的卷宗,林若秋对于宫中事务勉强处理得似模似样。她这才发觉自己并没自己想象中那般蠢笨,她只是太懒,真的懒。

  笨鸟尚且能够先飞,有了楚镇这位良师的驱策,林若秋勉强也能扑腾几下翅膀。况且太皇太后送来的那名老姑姑也起了很大作用,多亏她帮忙,林若秋才能将各宫的账册梳理得井井有条。

  她这才发觉太皇太后这些年并非离群索居,虽然不大管事,闲暇时也会帮着理一理宫中账目。毕竟是做过皇后的人,太宗皇帝最后的那十几年一直是她在统辖六宫,而程氏能以无子之身坐稳后位,自然不是全靠运气得来的。

  林若秋起初以为谢贵妃纵使分权于己,暗地里也会使些绊子,好让自己过得不那么顺当。可谁知谢贵妃却真个当起了甩手掌柜,非但不理事,甚至还称起了病;林若秋遇到烦恼只好去向赵贤妃讨教,赵贤妃的态度就没谢氏那般客气了,总是不阴不阳的刺她几句,结果也没能拿出一个定论。

  非止如此,宫里近段时日还出现了几起寻衅斗殴之事,多亏魏安帮着她按下了。他是陛下跟前的心腹太监,素来颇能服众,林若秋道过了谢,回头便狐疑起来,纵使天热,宫里人心也不至于就浮躁至此,偏赶着她管事的时候闹起来。

  也许是有人指使的,故意给她找些乱子,是谢贵妃?还是赵贤妃?

  林若秋自然不可能去找她们理论,一来这两人根本不会承认,二来她在四妃之中资历最浅,能协理六宫全仗着皇帝的偏私,若为了这么点小事就闹得鸡犬不宁,宫中人编排起来更不像话。

  程姑就劝她道:“娘娘无须为此着恼,她们再不甘心也罢,这差事是陛下亲自交到您手中,谁又能说半个半字?”又轻轻笑道,“闹一闹也好,闹得大了惊动陛下,只怕那起子小人反而该提心吊胆了。”

  林若秋诚心向她请教,“姑姑觉得是谁的意思?”

  程姑莞尔,“娘娘不是已经有主意了么?”

  林若秋唯有叹息,谢贵妃再如何,面子上总是对她客客气气的,赵贤妃脾性大,倒总明里暗里和她过不去。可比起赵氏,她更畏惧的却是谢氏,借剑杀人之辈,总比亲自动手来得聪明,也更危险。

  这还没到后位之争的时候,便已经势成水火,真到了那一日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不管怎么说,她现在无心思量这些,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林若秋只想速速启程去往行宫,再待下去,她连脑子都要热爆炸了。

  胡卓来为她请平安脉的时候,却告诉她一个消息,椒房殿的宋皇后渐渐停了药,看来颇有好转的迹象。

  林若秋诧道:“停药不需经太医看诊么?”难道这药自己想停就能停,也太草率了些。

  胡卓年纪虽小,却着实机灵,“娘娘你可知,椒房殿那位得的多半都是心病,哪是药石能够疗治的。这药多吃或少吃,无非就在一念之间而已。”

  林若秋默然,看来宋皇后多年来缠绵病榻纯粹她自己的意愿,而非得了什么顽疾。这便罢了,她不愿与宫中人往来,称病自然是最好的做法,只是如今怎么又想好了呢?

  胡卓向来藏不住事,在她这里尤其如此,“微臣偷偷看过师傅的脉案,那药量是逐份减少的,正好师傅日前也到椒房殿去过,想来正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林若秋微笑,难怪黄松年这几天都不到她宫里,只让徒弟过来点卯,看来是另外遇见了大事。黄松年心思细密,自然不会随便乱说,只是不料胡卓跟着师傅学了几分机巧,却将秘密捅到她这儿来了。

  若黄松年知道徒弟的嘴这样敞,不打死他才怪呢。林若秋轻轻咳道:“病气反复也不是什么大事,兴许皇后养了这些年,身子已渐渐痊愈了。”

  胡卓却道:“不然,皇后的病早不好,晚不好,偏偏于这时候好,娘娘您就不担心么?”

  这小子一副智赛诸葛的模样,林若秋不禁起了兴趣,“你倒是说说。”

  胡卓见惯了师傅原地踏步的窝囊样子,老早就盼着出人头地,好让他老人家瞧瞧自己的本事。

  他所选定的路子正是林淑妃,若能得林淑妃青眼,飞黄腾达可不是指日可待?

  胡卓便侃侃而谈,“如今人人皆知陛下和娘娘将去行宫的消息,皇后的病偏偏于这时候好,可不就冲着娘娘您来的么?如今娘娘您生下皇长子,又晋升淑妃之位,更得陛下垂青,赠协理六宫之权,只怕连皇后都有些忌惮,想着跟去行宫,多少能阻一阻您的势头,以防您将来威胁到她的地位。”

  这小子不投生为女胎真是可惜了,满脑子宫斗细胞,他才该去当宫里的娘娘。林若秋斜眼睨着他,虽然并不认同他那番威胁论,不过……也许胡卓说的真的有几分道理。

  宋皇后停药,或许真是为了趁这次机会出宫。但若不是冲她而来,那便只能是出于另一个原因了。

  她蓦地看向胡卓,“你这些话,可有跟你师傅说过?”

  胡卓撇了撇嘴,“师傅他老人家最怕事端,哪怕猜出椒房殿那位的用心,也绝不会宣之于口,更别说同微臣商量。”

  所以他才特意来到琼华殿告知林若秋此事,为的就是争夺头功。年轻人总是颇具雄心壮志,不忍见机会白白溜走。胡卓就总觉得黄松年胆子太小,且这些年太过独善其身,看似清高自持,其实却如无根之木一般,无所依靠。若他能成功混出头来,也好让师傅他老人家安心养老,这一点上胡卓还是很有孝心的。

  宋皇后当初也很有孝心,才忍心舍弃青梅竹马的恋人进宫,但看来她已经懊悔了——并且在竭力挽救。

第98章 克制

  胡卓跃跃欲试地看着她, 颇有为她效劳之意,“娘娘, 您若不知也就罢了, 如今既已知道,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林若秋决定给他一个机会,“你觉得本宫该如何做?”

  她原以为按照胡卓急功近利的个性,会撺掇她跟宋皇后相争,再不济,也该阻挠宋皇后去行宫的进程——按照宫斗逻辑是这样的。

  可谁知胡卓想了想, 却正色道:“什么也不用做。娘娘如今正处在风口浪尖之时,膝下又有皇子公主傍身, 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大的安全。且宫中规矩森严,娘娘再得盛宠, 可仍是妾妃之位,若对皇后不敬,只怕会令旁人坐收渔翁之利。”

  林若秋不免对其另眼相看, 还以为这小子头脑简单, 谁知也能想得如此深远, 看样子黄松年没白白教他。

  她命红柳奉上一袋金锞子, “有劳大人。”

  胡卓本想推辞,禁不住对方一腔盛情,只得高高兴兴地收起, 可脑子里仍是一团懵:他根本什么也没做, 淑妃娘娘却仿佛很感激他似的, 实在费解。

  林若秋微笑着目送他离去,方才轻轻吁了口气。

  胡卓特意来告诉她这消息,是好意也是麻烦。好处在于她掌握了宋皇后的动向,那么宋皇后无论做些什么,都牵连不到她;麻烦却在于,她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是该牢牢守住秘密,还是该告诉皇帝?

  她拿不准楚镇是怎么看待宋氏的,是仅仅将她当成一个摆设,还是认为她理当遵守皇后的清规戒律?若是后者,那宋皇后妄图私逃便成了重罪,一旦被发觉,可想而知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固然身为皇后理当认清自己的位置,但,难道她此生都该困在这深宫里么?

  只是若隐瞒不报,似乎对皇帝而言又不太公平。宋氏名份上总归是他的妻子,妻子与人有私,试图欺瞒他这位丈夫,这在情理上亦是无可饶恕之事。

  林若秋算是知道当年还珠格格里头,小燕子她们帮助香妃私逃那段为何会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了,其实无关对错,只是观念上的差别。如今她走得越高,面临抉择与分歧就越多,倘若她将此事告诉皇帝,那么宋皇后毫无疑问会被废黜,只是这么一来,宋氏此生唯一的希望也都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9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