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青荷(穿书)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0-01-06 18:49:31

  她满脸不屑,周承康不悦道,“大娘,你能不能好好说话?你到我们家也一年多了,开始没分家的时候,还是五妹做饭给你吃。平时也没人欺负你吧?你说话这语气冷嘲热讽的,我怎么听着不对?”

  他不高兴,柳婆子更生气,“答应我的事情没做到,你们还想要什么好语气,你们家就是骗子!”

  “这话可不能乱说。”周母终于出声,“我们周家确实穷,但我这几个孩子从小就不会拿人东西,更不会骗人。”

  “不骗人?”柳婆子怒极,伸手一指周老大,“当初他跟我说过,成亲五年之内不生孩子,这才一年呢,就有了孩子,这不是骗子是什么?”

  周母也怒,“人家都成亲了,你让人家不生孩子,那我们家娶什么媳妇?这是找了两个祖宗回来伺候吧?”

  不让梅氏有孕?

  周老大一言不发,看来他真的私底下答应过这个事,周母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要发火时,看到边上面色煞白的梅氏,看在她肚子的面上,忍了忍气,对着周承康道,“你大娘就这意思,说你大哥答应了成亲五年不生孩子,这才许口这门亲事的,但是这事情我们都不知道。要是提前说,我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毕竟我们周家确实委屈了梅花,但是,如今梅花都有孕了,听听她说的什么话?她居然想要梅花落胎!”

  “这样的毒妇,简直生平未见!”

  李青荷语气温和,“为何五年之内不生孩子啊?这都成亲了,生孩子还能控制?除非不圆房,但不圆房那还是夫妻吗?”

  “当初你们家就送了小定,加起来一两银子都没,这是求娶的态度?这婚事我之所以会答应,就是因为当初周老大说,成亲五年之内不生孩子。并且……”最后两个字,柳婆子语气重了重,“并且,赚的银子全部都给我收着。”

  周母一愣,看向大儿子。

  柳婆子冷笑,“别看了,这一年来赚的银子都是我收的,要不是早约定好了,你以为他是个蠢的?”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个孩子不能生,想要生也成 ,你们家弥补我五年的损失。哦,四年吧,一年十两,四十两银子拿了,我绝不拦着。”

  周母怒极,“你怎么不去抢?你要是梅花的亲娘,这话还有些道理。若那豆腐方子是你柳家的,这我也认了,但是你一个前婆婆,梅花再嫁愿意带你,那是她善良有孝心,做人要知足!”

  柳婆子摊手,“你看,翻脸了吧?”

  她看向周承文,“周老大,你别一句话不说,这事情怎么办,你自己说!”

  周老大蹲在地上,揪着头发,“当初我确实答应过。”

  梅花面色煞白,“我要生下这个孩子。”她似乎很害怕,浑身颤抖着去拉地上的周老大,哭道,“我想和你好好过日子。”

  事情僵住,屋子里就剩下了梅花断断续续的哭声。

  就是门口一脸看戏神情的张海瑶,都早已敛了笑容皱起眉来。

  安静的屋中,再次响起柳婆子的声音,“梅花,你可别犯蠢,当初他会娶你,不过是盯上你的手艺,还有你再嫁不需要聘礼的身份,你这么真情实感的,别一片真心喂了狗去。”

  “你胡说八道。”周老大满脸怒气,眼睛瞪得老大。

  “你看。”柳婆子被他看得后退一步,“被说中了心思,急眼了吧。这是想要打人?”

  周母闭了闭眼,道,“老大,带着梅花回房去。”

  周老大皱眉,对上他娘的眼神,到底没有再说,扶着梅花出门,到了门口时,周母道,“梅花,你可要记住你方才说的话,这个孩子你想生,还想和老大好好过日子。”

  “是。”梅氏语气认真,“这个世上,再找不出比他对我更好的人,我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娘放心,这一次之后,我们再不让您操心。”

  “事情没说清楚不许走。”柳婆子伸手就要拦,“什么玩意儿就要生孩子了?谁答应了?”

  周母拦住她,“帮你干了一年半,你方才说一年十两,赚了十五两银子也差不多了,那些银子我不问你要,不过你现在搬出我家,老大奉养你的话也作数,以后每年给你送粮食和布料去,至于别的,你就别想了。”

  “我要是不呢?”柳婆子抱臂。

  “那就报官。”周母坦然道,“反正我们家没占你便宜,寡妇再嫁也不是没有,我就没听说过带着婆婆改嫁的,给你养老,那是我们家厚道。让你住在我家,那也是我们家人心肠好。既然你不识好歹,那你就自己搬出去住。”

  柳婆子扬眉,“那这豆腐方子,我可要拿去卖。”

  周母反应飞快,接话道,“你要是卖了方子,那以后老大便再也不会管你。”

  “好。”柳婆子转身出门 ,扬声道,“梅花,你可都听到了啊!”

  她动作飞快的回了屋子,乒乒乓乓半天,拎着两个大包袱出来,“当初梅花跟我说。等老四他们搬走之后,那房子给我,结果呢?让我和一个小姑娘住,我早就受够了。那方子……随便几十两银子好卖,往后,我也不用起早贪黑了。”

  梅花立在门口,扶着门框站立不稳,摇摇欲坠的模样。

  看着柳婆子嚣张的大笑着出门,她手一软,身子滑落,身旁的周老大忙扶住她,“怎么了?”

  梅花眼泪滚落,今天她哭得太多,眼睛都已经肿了,哽咽道,“我愿意听她的话,愿意把赚的银子给她,甚至愿意带着她再嫁后再帮她干五年。就是因为她答应过我,不会把我家做豆腐的方子外传。那是我爹娘留给我的最后一点念想。”

  李青荷恍然,还真别说,这整个落月镇,卖豆腐的人家拢共就两家,要是谁都会做,柳婆子也不能一年赚十两了。

  “那现在怎么办?”周母有些紧张,她方才只是话赶话,想着大不了一拍两散,赶在柳婆子卖出去前先把方子卖了,没想到对于梅花来说,这方子这样重要,哪怕自己不做,也是要紧紧拽在手中的东西。到底忍不住,问,“做豆腐那么多家,味道都不一样,你就没自己留一手?”

  梅花哭着摇头,“她天天看,又是我婆婆,我不能催她离开,我哪儿留得住?”

  “我去找她回来!”周老大把她放在椅子上,抬步就要去追。衣摆却被梅花拉住,他回身,就听她道,“不用了。”

  “我早该想到这一日的,她本就不是什么良善的人。除非我一直遂她心愿,这辈子紧紧和她绑在一起,不改嫁,不生孩子,我既然嫁给了你,她总能找到机会把方子卖了。”

  周老大满脸感动,就是周母也有些动容。对于梅花来说,嫁给他不只是嫁人那么简单,那是要丢了族上传下来的方子才能得偿所愿。

  柳婆子走了,周家少了一个人。似乎和原来一样,但似乎又有些不同。

  李青荷两人回了家,天色已晚,做了饭菜吃了,再把各处都喂了,才洗漱睡觉。

  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李青苗满月宴过去,两人就开始去地里割了番薯藤回来切了晒干,放着等到冬日的时候拿出来喂。

  而柳婆子走后的半个月,镇上又多了三家卖豆腐的,不用说都知道是柳婆子的杰作了。

  可能就像是梅氏说的,柳婆子老早就想要卖方子了,据说每家花了三十两银买来的,她一下子赚了近百两,听说拿着这银子她还在镇上买了个小院,买了几个婆子伺候她起居,日子过得可惬意了。

  院子里都晒上了番薯藤的叶子,一开始没注意到两人种了番薯的人,这会儿也都知道了。看着麦地里郁郁葱葱的苗,还有隐隐破土而出的番薯,还有人忍不住过来问,“虽说这种子便宜,但,玩意儿它压秤啊,你们家这是买了多少,才能种上这么一大片?”问话的是李青苗的娘。

  李青荷还没说话,边上一个妇人摇头道,“我们可种不起,人家不缺银子。”语气酸溜溜的。

第64章 秋收二

  李青荷本来也没打算隐瞒,毕竟这番薯的种法要是传扬开去,许多人都能不饿肚子,这是好事。正想要说呢,就被这话打断。

  这人似乎对她很不满。

  以前村里人说周家穷,但是现在,谁也说不出这种话,周老大天天早出晚归的卖豆腐,赚钱是肯定的。老二去了李家刚生孩子,日子过得也不错,老三就更不用说了,娶的那可是镇上的姑娘,满月礼鸡鸭不说,猪都是半头,至于老四就更好了,那一大片地和敞亮的青砖瓦房可不是假的,养了那么多的鸡,还有面前的池塘,鱼和鸡蛋那都不用买。

  周母自己带着女儿过活,再有几个儿子时不时孝敬,日子怎么也不能说难过。

  周家起来了,最后说酸话的人不少,但这么直白的那还真没有。

  李青荷懒得看她,只对着李母笑道,“不用多少种子。而且这个种子只需要买一次,往后每年都能自己留种了。”

  “真的?”李母很是惊喜,“那等明年,我过来帮你种,你可要教我法子。”

  李青荷笑着点头,伸手指着番薯苗的嫩尖,“这个还能吃,拿回去炒了,也是一盘菜,我试过。老了也能喂猪喂鸡。”

  闻言,李母再没有客气的,伸手去掐,那边的妇人也掐,“我也掐些回去试试。”

  李青荷笑了笑,“我还打算掐去卖呢,一文钱一把。应该会有人要。”

  李母眼神一转,她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笑着道,“别说去镇上,就是村里,应该也有人要的,一会儿我给你送铜板过来。要是青苗喜欢吃,以后我还来买。”

  听到要铜板,那妇人手中已经掐了几根,忙塞到了李母手中,“喂猪还差不多,我不喜欢吃这个。”

  塞完了,人飞快起身走了。

  看着她走远,李青荷压低声音问,“这谁呀?”

  李母嗤笑一声,“村里刚搬来的,据说是柳家村的,买下的是杨家那房子。方才我从山上下来刚好遇上,非要过来看看你的池塘。不用理会,村里那么多人呢,你哪能谁都认识?”

  她掐了一把后起身,笑着道,“没想到你还挺机灵,这种人就不能让她占便宜,说了难听的话之后还要吃菜,美不死她。”

  李青荷笑着摇头,“婶子吃完了要是喜欢,再来掐也行的,这么大一片,我们吃不了多少,我也只能喂猪。”

  那日之后,村里许多人都知道他们家种了一大片番薯,有些亲近的人家也会过来掐一把回去当菜吃,比如李福,比如余妍。

  李福过来,有时候会帮着干半天活才回去。而余妍,就真的是出来散心转悠外加歇眼睛的。“我认识了那位钱来星了,这段我时间我出门,总能遇上他。”

  李青荷有些惊讶,“你意思是他盯着你?”

  “说不上。”余妍皱起眉,“其实我没觉得有人盯着我们家,但基本上我每次去镇上,要么在镇上要么在回来的路上,都能遇上他,最近我都不出门了。”

  李青荷皱眉,“你真要小心些,去哪儿可以让三婶子陪你一起。”又揶揄地笑,“ 那位可是准秀才,你就没心动?”

  余妍摇头,“他长得不好,再说几次偶遇,太刻意了,我有点儿烦他。这嫁人又不能只看功名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脸,性子得厚道,秀才也不一定好。”

  说起秀才,这一回县城的消息已经传了回来,胡言锡还是没能得中,且两人已经收拾了东西回来了,县城里,住不起了。

  不只是县城住不起,两人回来后,直接搬到了李家,照胡言锡的话说,他是太急躁了,写出的文章不合考官胃口,他要返璞归真,回到安静的环境中,吃粗茶淡饭,看云卷云舒,听鸡鸣狗叫,回归纯朴,让心静下来。

  照李青荷看来,这俩就是回来住下省下吃喝的。毕竟住在镇上,无论是米还是肉菜,就是盐,那可都要自己买,但是到了李家,李福总不会问女儿女婿要银子吧?

  她倒是想管,但是李福自己乐意,再加上赵婉婉回来后,他还能有口热饭吃,她就懒得说了。

  地里的番薯越来越大,李青荷两人已经开始挖,番薯苗也没扔,全部切了晒起来,两人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周母都过来帮忙了,就在她来的第二天,李福也来了。

  多两个人,干起活来大不一样,四个人足足干了七八天,才总算是全部挖了回来放进地窖。这会儿已经到了秋日,转眼就要秋收,好在番薯要早一些,要是凑在一起,那可就真忙不过来了。

  现在村里许多人都在为秋收做准备,磨刀啊,把院子里的垒平啊之类的活,李福这边忙完,就赶紧回去了。

  今年秋收,李青荷两人也很忙,足足八亩多地,虽然不像是别人家那样整片都是大麦,但其实比起去年,今年的麦穗要大些,算起来比去年收成还要好些,落在别人眼中,比如李福,他就说是今年天气好,并不觉得是宽窄行的功劳。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李青荷两人挖来腐土盖过的那三亩地,和李福他们的肥地比起来,收成也没少多少。

  因为最近村里想要买荒地的人多,其实挺多人暗中关注这边的荒地的。看到那麦穗,好多人都跑去找了村长,秋收还没完呢,望村周围一圈的荒地已经被丈量完了,就是远一些的山上,也被人买下了。

  等李青荷晒了麦子后,才知道这事。她倒是没想着再多买地,如果只是自己种的话,这十亩地其实已经够他们两人忙了,就这,一年到头也没几天空闲,还要上山砍柴打猎,池塘里的鱼还要抽空去卖。

  说起鱼,池塘里的鱼又该卖了,两人捞了鱼又去了一回县城,来回花了五天。

  从挖番薯开始,两人就没歇过,从县城回来后,结结实实睡了两天,才算是缓了过来。

  缓过来之后,她拿着去县城给李福备的布料回了李家,好久没回来,院子里变了许多,原先打扫得干净的院子,如今多了好几处盆栽,多了几分雅致,大树底下的石桌上,以前是拿来吃饭的,现在上头摆了一套茶具,看起来颇为清雅。

  而石桌前,坐着一个比茶具更清雅的人,胡言锡。

  在庄户人家忙着秋收的时候他还能这样悠闲,还是一种本事。李福的地,今年还是只有他一个人干活,今天周承康已经拎着刀去帮忙了。

  他手中拿着一本书,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姐姐回来了。”

  李青荷点头,赵婉婉听到声音,从屋中出来,“姐姐,听说你们又去了县城,好玩吗?”

  “我们可不是去玩的。”李青荷把手中的布料递给她,“我没空,你帮爹做出来吧。”

  赵婉婉接了,打开后看了看,笑道,“差不多刚好一身,做了给爹过年穿。”

  买了就行了,她才不管他什么时候穿,随意点点头后,问道,“钱姨呢?”

  赵婉婉还在叠布料,随口道,“去舅舅家了。”

  不知怎的,李青荷突然就想起来余妍说的,每次钱来星都能和她偶遇的事,不会就是钱氏通风报信吧?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事情还是要和李福说一声的,“家中有茶水么?我要去地里,顺便带过去。”也要说说这个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青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