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青荷(穿书)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0-01-06 18:49:31

第72章 傻眼

  这话也就是说说而已,两人忙得不行,回去后赶紧拿了备好的礼物回了李家,正月初一,出嫁女要回娘家吃午饭的,到的时候,赵婉婉和钱氏两人正在厨房做饭。

  周承康去和李福说话去了,过完年等天气转好就是春耕,翁婿两人还是挺多话的。

  其实在李福心里,周承康这个庄户人家的孩子比那个以后是秀才公的女婿更得他心。第一对他的心意就不同,一年到头李青荷两人送回来的肉菜就不少,还帮他干活,又接他去小住,逢年过节的礼物就没有少过,就是今日穿的这身新衣,还是他们送回来的布料。都说出嫁后的女儿若还是孝顺,那都是女婿找得好,女婿也孝顺。

  那边胡言锡呢,去年住了大半年,无论什么节,那是什么都没有,秋收的时候才开始拘着他干活,干的那点活,李福真心看不上眼。其实相处久了,读书人也就那样,没什么了不起。尤其今天初一,这两人昨天早上回去,今日早上回来的,两手空空,愣是什么都没有。

  李福虽然没想要他们的礼物,但要是真什么都没有,也还是让人挺失望的。

  第二嘛,李福再如何把赵婉婉当亲生女儿,从血缘上来说,到底是差一层的。再有就是,最直接的,他和周承康有话说,无论是说地里的庄稼还是喂猪喂鸡,再不行就说上山砍柴,那都能说到一起。和胡言锡坐在一起,就很容易冷场,别看住了近一年,两人好好说话的时候,还没有偶尔和周承康说的话多。

  李青荷则去了厨房,帮着两人做饭,钱氏最近变了许多,手粗糙了许多,脸也黑了,见她进来,笑道,“饭菜就快得了。”

  母女两人不知说了什么,似乎很高兴,但是她一进来,很明显气氛就冷了些,“姐姐,听说余姐姐要在你后面造房子和你做邻居?”

  李青荷点头,“是有这事。”

  “以前我还猜,这余姑娘便宜了谁,或者是找个什么样的人招赘,真没想到她居然……”钱氏摇摇头,很是看不上的样子,“来星哪点不好?她就这么看不上?莫欺少年穷,等到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

  这话李青荷不爱听,诚然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但那投入太大,而且现在是去县城,赶路一日夜,好歹不算远,等到乡试,跑一趟来回都要半个月,花费不少,等闲人家谁供得起?

  还有一路上不一定安全。想要安稳,还是在村里最好。

  余妍本身来历成迷,但一看就知道是大地方来的,那手绣活,普通人家可学不到。又岂会看上一个连秀才都不是的男人?更别提这男人对她的心本就不诚,那就更没可能了。

  她这边不说话,钱氏就说不下去了,“你们两人倒是会挑地方,以后就能做邻居,西边那块地是不是福地啊,怎么搬去的人都是富裕的呢?”

  赵婉婉笑了,“娘,那是因为,等闲人就是买得起那地,也没银子收拾。”

  气氛其实挺尴尬,好在饭菜很快就得了,一家人坐上饭桌,屋子里暖意融融,李福很高兴,还和两个女婿喝上酒了。

  几人喝酒,一时半会儿是撤不了饭桌了,李青荷去了厨房帮着打扫,赵婉婉几次偷偷看她,“姐姐,听说你和姐夫去年挣了不少。”

  “没多少。”李青荷随口道,“别看着赚得多,其实除掉本钱,也就得点工钱。”

  赵婉婉若有所思,半晌后低声叹道,“过年本来是高兴的日子,但我就愁,过段时间去考县试的人又该启程了,我们的盘缠还不知道从哪里拿呢。也不知道爹有没有银子可以借给我?”

  一年到头住在这里还不够,还想要问李福借银子?胡言锡的亲爹若是还在,怕是都没这么好。

  或者……她当着自己的面说,说不得还是想要找她借银子,“你婆婆不是在镇上帮工,她那边应该有吧?再说,你们两人吃喝拉撒一分钱不用花,这事儿也轮不到你愁。”

  这话出来,赵婉婉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这要是考上,他可就是秀才了,我要是一点力不出,怎么好意思?”

  两人常年住在这乡下,虽然帮家中干了活儿,但李福也没想要给他们发工钱,再不好意思也只能自己受着,那银子是赚来的,可不是嘴上说说就愁来了。

  李青荷没主动说要借银子的话,别说主动,就是赵婉婉开口,她也不借。

  胡言锡这么一年年考,没考上继续读书,反正他是赚不了银子的,谁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就是亲姐妹,也没有这种扶持法。

  等那边酒喝完,李青荷告辞离开,赵婉婉也没开口问她借。

  两人出了李家,天色渐晚,路过周家时,忍不住又进去看了一眼梅氏和孩子。

  梅氏本就是提前了近两个月,自己也伤了身子,现在没有奶水,她整个人憔悴了不少,孩子的小脸还没有自己的巴掌大,饿得直叫唤,李青荷心里不是滋味,忍不住道,“我那池塘中不少鱼,让大哥捞一些回来给你熬汤喝。”

  梅氏虚弱的笑了笑,“谢谢你,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跟你买。”

  人都虚弱成这样了,还惦记着给银子呢。李青荷摆摆手,“你多睡会儿,银子以后再说。”

  那天之后,周老大每日都过来捞一条一斤左右的鱼回去熬汤,没两天就听说下奶了。

  下奶了,孩子就能养得活了。

  今年的正月,雨水特别多,陆陆续续一直下到了正月底,想要春耕的众人也只得冒雨去除草,干活慢了不少。李福倒是不急,去年他带着一家人把所有的地都翻过一遍,一个冬天过去,杂草不多,随便收拾一下就能下种。

  李青荷两人有八亩地,还都是刚种了一两年的荒地,杂草疯长,靠他们两人自己的话,没日没夜得干好多天才能收拾出来。两人这两年都是请人了的,但今年想要请人,怕是不能了,村里人哪怕想要赚工钱,那也是把自己的活都干完的前提下,庄户人家,最要紧还是地里的收成,要是种子没下去,那两天的工钱够干什么?

  而且,李青荷想要干活怕也是不能了,到了正月底,她老觉得自己恶心,跑去镇上找了大夫一把脉,有孕了。

  当时周承康的那面色,从惊喜到惊吓,变幻得飞快,然后试探着问,“大夫,要是落胎,伤身子吗?”

  平日里周承康偶尔会帮着村里人接大夫,过年那天梅氏生孩子,还是他来接的呢,说起来大家都认识,黄大夫当时一脸莫名,“为何要落胎?据我所知你们还没有孩子啊?”

  随即想起他问的伤身子,再结合梅氏几乎是九死一生,瞬间了然,“落胎也很伤身,比起生孩子也不逞多让,还是好好养着吧。”

  生孩子危险,不生也危险,简直两难,回去的路上,那马儿别说跑,简直就是散步了,尤其他还不让李青荷坐前面,说是怕掉下去。

  这种时候,周承康也顾不上地了,反正养鱼也能过日子,先把今年过去再说。不少人都觉得,李青荷的荒地种一年又得荒一年,包括周承康自己也这么认为的时候,去年来过的那个带刀的马车夫,今年又来了。

  本来周承康没打算继种地,这时候林知县上门,就是做给他看,那也还是要种的,于是,搬出去年存在地窖种的番薯,和去年一样密密麻麻埋进了地里。

  林知县看着满是荒草的八亩地,又问,“听说你们去年种大麦特意挖出了宽窄行,空出地方种番薯?”

  “是的。”周承康点头,“只是今年怕是不能,村里人都还没有种完地,我们请不到人,内子有孕不能下地,我还要照顾她……”

  林知县面色肃然,“我想要让人效仿你们种一年呢,你们不种,如何让人信服?”

  看了看一旁站着的李青荷,周承康则小心翼翼护持着,让这两人种八亩地也确实是为难人,他想了想道,“我找人帮你们种,你们亲自盯着。”

  李青荷两人愣了下,如果可以,当然更好了。

  于是,两天后,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一大早就有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进了村直奔荒地,几十个人,一天时间没到,八亩地全部翻完种上了大麦,中间留着的地方,人家说了,等种番薯的时候,还来。

  肯定要来,种麦子有什么稀奇,种番薯的法子才最要紧。

  等一群人离开了,村里人傍晚回家的时候,都忍不住过来看了看,半天就能把这么一大片地种完,还不用自己动手,简直让人眼红得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下午两点见。大家晚安→_→

第73章 谩骂

  地种完了,周承康就更能把心思放在媳妇身上了,每天都要熬汤,要么鱼汤要么鸡汤,每顿都要有肉,饭菜都是他做,李青荷最多就是打个下手。

  但是呢,周家和李福都很忙,周承康就得去干活,尤其今年周老大也要照顾孩子,还要去卖豆腐,尤其是春耕秋收的时候,因为地里的活儿累,大部分的人都很舍得买一块豆腐回去吃。

  这个时候,也是卖豆腐最赚钱的时候。以前有梅氏,他把豆腐送去镇上之后,自己再回来去地里。本来也没多少地,这样也能种完,但是今年不同,梅氏要带孩子,再加上她身体虚弱,现在还没养回来,别说做豆腐了,能帮着做饭都已经是强撑着了。

  于是,周老大地里的收成干脆不要了,直接卖豆腐去。

  周母哪能看着自家的地空着,于是拿过来种,如此一来,她一个人干的活儿就更多了,她种不要紧,周承康总不能看着自己亲娘这样累吧?

  于是,每日把家中的鸡和鱼喂完再把饭菜做好之后,就去了地里。

  李福那边也一样,忙得不行。

  但是再忙,周承康也要回来给媳妇儿做饭,周母也没说什么,干脆和周承康商量,“不如让五妹去做?你也不用顶着太阳跑来跑去。”

  “不行。”周承康一口回绝。

  周母就不再说了,确实有些不对劲,本身有孕的人不至于就不能做饭了,尤其现在还是农忙,儿子想要亲手做饭,也是人家小夫妻感情好。她让五妹去算怎么回事?

  能帮就不错了。

  李福那边就没有人帮忙了,不止如此,他和钱氏两人本来就是他拿大头,结果有天天快黑的时候下雨了,刚好那块地就剩下角落一点点,于是他让钱氏先回,自己冒雨把那点做完了再回的。

  结果就是,李福病了,还发起了高热。李青荷会知道,还是钱氏半夜跑来找她请大夫。

  夫妻两人赶紧起身,套了马车去了李家,李青荷没去镇上,直接进门去看李福。而周承康,则没下马车直接赶着车去了镇上找大夫。

  李福确实病了,躺在床上双眼紧闭,额头滚烫,病情凶险,大夫来得很快,把过脉后,叹道,“ 过于劳累,心力交瘁。等高热退了应该会醒过来,好好养着,千万不能再累着了。”

  有惊无险,人是没事了,但是地里的活………不能太累着,自然也不能下地了。

  周承康那边把周母的地种完,已经到了二月中,李福一直在养病,地里的杂草都长出来了。

  这一日,钱氏又来了,进门就道,“青荷,你回去劝劝你爹,他非要去地里。”

  李青荷叹气,又赶回李家,李福已经衣衫都换好了,“爹,大夫说让你好好养着,要是再病了怎么办?”

  李福整个人消瘦了许多。“但是地里不做,明年吃什么?”

  这个时候,村里有些人家的地里已经种完了,李青荷想了想,“我找人帮你做,我付工钱,行了吧?”

  好歹把人摁了回去。

  李福病重的时候,林知县再次带着人来,这一次他亲眼看着众人掐了番薯苗种入地里,来的人多,甚至比上一次还多。也是一天就种完了,基本上没有剩下苗,来的人都是县城各地来的农户,帮着种了一天,心里也有了数,据说今年县城种番薯的人得有五成。

  这已经很多了,要知道去年种番薯的根本没几家。

  如李青荷一般种这么多的,十家都没有。

  从今年林知县再次来时,众人都很注意他家的动静,看到人来一趟特意看着她埋番薯,村里三成的人都悄悄去镇上买了几个回来埋着,亲近的人家,比如李青苗她娘,还是跑到李青荷这里来买的番薯,贺氏也跑了一趟买了些回去。

  后来又见那么多人过来帮着种大麦,还是去年那样种,不少人也跟着挖出来宽窄行,庄户人家模仿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去年李青荷请人回来帮着挖,亲自教了他们怎么挖,现在看到掐番薯苗来种,众人恍然,这要是能活,那确实很省种子。

  本就没有什么窍门,众人很快就学会了。

  他们学会了走了,李青荷的番薯也种完了。

  地里忙完,周承康跑去帮周母做了两天,周家的地种完,而李福那边,李青荷还是找人帮他种了番薯苗,当然了,苗是从她的番薯上掐的第二茬。

  种番薯的时候,李福还不放心,跑去地里看了半天,由于是请人,干脆多请了些,不过两三天就全部种完了。

  而请人时,中午是要做饭给人吃的,钱氏就留在家中做饭。

  其实她这么些年,还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多人的饭,反正是做熟了能填饱肚子,味道就一般,好在庄户人家也不强求这个。

  在一通忙乱过后,村里人空闲了下来。往年这个时候,周承康只要上山打猎顺便砍柴的。但是今年,他大半的心思都花在了厨房,整日守着李青荷,就怕她摔跤。

  春耕过后,余妍地里已经搬来了青砖,请了十几个人开始动工了。

  那被她救回来的小白脸闵睿,也终于出了门,换上一身补丁旧衣,每天都到这边来和众人一起造房子,别看他瘦,特别有力气,干活不差村里那些壮劳力。

  余妍有时候过来送水,李青荷偶尔过去看,恰好碰上她给闵睿送水,两人相处随意亲近,一看就像是要成亲的那种。

  余妍招呼众人喝水,见她站在一旁,笑着走过来,“今日周四哥怎么没有陪着你?”

  李青荷失笑,“陪什么,他就是一开始紧张,时间长了就好了。”看着那边的闵睿,笑着问,“还真决定嫁他了?”

  “挺不错的。”余妍点头,“我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看的人了。等我搬家过来,之后就开始操办婚事。我早就想搬来和你做邻居了,你不知道,我在家除了和干粮干爹说话之外,就只能和他那些侄子侄媳妇儿吵架。”

  李青荷噗嗤笑了,“要是吵习惯了,你搬到这边,可就没得吵了。”

  “谁说没有?”余妍这话咬牙切齿,看着那边似乎很是恼怒,见她神情不是作伪,顺着她视线看过去,然后,李青荷就看到,杨兰柔笑吟吟端着包子过来招呼众人吃,还特意送到了闵睿面前,浅笑盈盈,眉眼温柔如水。

  关键吧,余妍这个时候是不宜凑上前去的,人家好心好意招呼她请的人吃包子,主人家跑去发火算怎么回事儿?

  见她就要上前,李青荷一把薅住她胳膊,“别生气。”这会儿发作只会显得自己小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青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