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青荷(穿书)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0-01-06 18:49:31

  黑得跟一块炭似的,看到的时候他好半晌反应不过来,“希钰,你怎么这样了?”

  说起这个,李青荷也无奈,后头的余妍告诉她儿子说,男孩子脸太白了不好,于是两孩子得空就跑去晒太阳,希钰还好,琰儿的脸都晒脱皮了,成功黑了,也疼了好几天。

  “爹,这样好看。”希钰一本正经。

  小孩子的审美果然不同,周承康板着脸,“明天开始,练字。”

  这两个月都玩疯了好么,想起来的时候练字,没想起来的时候一整天都没有磨墨。

  希钰忙点头,“好的!我们一起啊。”

  一起?

  翌日父子两人真就铺开了笔墨纸砚开始练字,半日过去,已经找着了感觉,写得不错,得空了,周承康道,“还是要把黄小大夫接过来的,我们顺便学医理……”

  正说着呢,大门就有人敲响了,打开门就看到梅氏,“今日晚饭过去吃,这些日子,多亏了四弟,特意谢谢你们。”

  梅氏也瘦了许多,眉眼间还有些憔悴,但眼神亮亮的。

  自从这夫妻俩搬去了镇上,已经几年没有得他们请吃过饭了。去还是要去的,正经帮了忙的,吃这顿饭不亏心。

  两人往村里去的时候,李青荷好奇问,“他们的银子花得多吗?”

第118章

  反正周承康带去的银子就给她和孩子买了点心和布料绣线,这段时间的花销自己没出。

  “花得挺多的。”周承康牵着希钰,低声道,“这么多人住在客栈的吃喝拉撒,还有,前面大哥捡到的银子全部还了回去。因为里面有些被他们买了首饰,大嫂还跑去把首饰当了,据说是七八两银子买的,最后就得了四两银。前前后后大概花了二十多两。”

  “他们早前剩下的应该还有不少,后来又卖院子……”

  李青荷扬眉,“应该还剩下了?”

  “就是有剩,应该也不多了。”周承康随口道,“他们有手艺,只要家伙什还在,肯定饿不死的。”

  这话也对,那豆腐一年下来可以挣不少。

  气氛还不错,梅氏挺高兴,虽然银子花了,但人救回来了。张海瑶也挺高兴,张家那边这一次去县城她还回家住了两天,往后又能继续来往了。李青苗倒是无所谓,不过人去了近两个月平安回来了总是好事。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就是周老大了。

  他缩在角落中沉默着吃饭,并不多话,狼吞虎咽的,整个人消瘦许多,应该吃了不少苦。

  有人问话,他就答一句,从来不主动说话。

  不爱说话众人也无所谓,但费了这么大的劲把人救回来,连句谢都没有,心里总也不得劲。

  不过,这到底是自己大哥,还能怎么办?

  最多,往后少来往就是了。

  一顿饭吃完,李青荷帮着收拾碗筷,完了后打算回家。

  却不妨正房那边突然吵了起来,是周母的声音,带着怒气和不解,“不去,不去你做什么?”

  然后就是周老大粗声粗气的声音,“我种地。反正分家之后那些地足够养活我们一家人了。”

  李青荷两人进门,就看到屋中梅氏捂着脸在哭,边上的希理也给吓着了,这孩子最近一直由梅氏带着,去县城后,一起这么多人倒是没亏待他,可也被感染了那种紧张的气氛,此时吓得要哭不哭的,眼圈通红。

  梅氏见了,一把将他搂过,母子两人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是怎么了?”周承康出声问,“大哥回来了是好事,这一回也算是九死一生,往后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这话还真没说过,幸亏遇见的是林知县,又有周承康作保周承文肯定没有杀人,这才会彻查。要是换一个没那么耐心的县官,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想法,周老大根本就回不来了。

  要知道,那俩劫匪可是判了秋后处斩的,要不是林知县坐在上面,这会儿的他已经在死牢中等着秋日被斩了。

  还是不许收尸那种!

  周老大本来一脸严肃的站在桌旁和周母对峙,这会儿突然蹲下,抱着头呜呜的哭。

  一家三口都哭,周母眼圈也红了。

  张海瑶悄悄摸到李青荷身边,压低声音道,“刚才大嫂说明天开始卖豆腐,大哥不愿意。”

  那边的周老大嚎了出来,“我一上街,那么多人盯着我!有的还上来问我到底有没有杀人?说我在狱中住了两个月……我受不了,人家都说我是贼!”

  听他这么说,李青荷心里了悟,大概是接受不了众人异样的目光。

  但其实人家只是好奇而已。

  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过段时间就好了。

  她这么想,那边的周母已经这么说了,“就那点儿出息。不是我要逼你出去,而是你若是不出去,别人会更加好奇刨根问底,人家问了你直说就是。有那脸皮厚的,在狱中住两个月,还是人家吹嘘的资本,怎么到了你这里就这么难接受?”

  “当初你捡那几包银子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今日?”

  “别提那银子了。”周老大大吼,“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捡了那几包银子!”

  “你再后悔事情也已经发生了,又不是我让你捡的。”周母才不怕他,“你跟我凶有什么用?有本事自己出去对着别人凶!”

  她看向一旁的抱头痛哭的母子两人,斥道,“梅花,明日一早你豆腐做好给他,要是不去,给我滚出去。看你没得吃没得喝了,还要不要脸?要我看,纯粹就是闲的!”

  李青荷两人偷偷退了出来,回家。

  “大哥还会不好意思?”颇觉得惊奇。

  不过又一想,事情没落到自己身上,谁也不能说他矫情,毕竟入狱两个月对于淳朴的村子来说,无论他是不是真的有罪,都是一桩谈资。并且在村里人看来,但凡是入狱的,那就没有好人。

  “过段时间就好了。”周承康不以为然。

  周母那话说的没错,他不想去,那是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坦坦荡荡,照他们以前的意思,日后还想送希理去镇上读书,要是周老大现在心虚,往后希理在镇上的时候难免会让人侧目。再说,只种地的话,想要供养个读书人,怕是很难。

  现在他越坦荡,往后越没有人议论。

  翌日早上,因为周承康好久不回来,家里面的好多东西都需要添置,两人一大早就去了镇上,出村的时候刚好遇上了磨磨蹭蹭不肯去的周老大,看到他们的马车过来,他忙招手,“老四,带我一程。”

  等他人上来,李青荷好奇问,“你们那马车呢?”

  周老大默了下,“卖了。”

  其实也不能怪她,周承康还没说起这个,事实上夫妻两人独处的时候并不怎么说起别人家,尤其是周老大两人,本就相处得不愉快,说起这些岂不是给自己添堵?

  这会儿看到他在路上走,李青荷不过是随口问问。看到周老大面色不太好,她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车厢中实在尴尬,她还摸到了外头去和父子两人坐到了一起。

  到了镇子口放下了人,周承康存了马车,带着妻儿去了街上,今日大集,镇上特别热闹,再过一段时间又要开始秋收,现在这些人都忙着准备趁手的农具,颇为热闹。

  一家三口逛了半日,买好了东西,还去了镇上的首饰铺子。倒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许氏那边每年都会让他们送几封信回来。

  有时候李青荷来镇上就顺便去问问,这一回还真有。

  拿过来打开,许氏信中说了,等秋收过后,她会带着彬儿回来住一段时间。

  自从她离开镇上,母女两人已经几年没见面,李青荷颇有些想念。伙计招呼他们看首饰,两人笑着拒绝,前面周承康回来的时候还帮她带了一些,且镇上的比起县城中无论是做工还是样式都要差一些的。

  出了门,一家三口打算回家,现在已经到了午时,大街上的人少了许多。两人到了镇子口,把希钰抱上马车,李青荷绕过从另一面上马车,绕过马车突然看到面前蹲着一个人,吓得她心都跳了跳,捂着胸口看清面前的人,她有些无语,“大哥,你怎么还在这儿?”

  马车后面蹲着的,可不就是周老大嘛,边上的两桶豆腐实实在在还是满的,一点没动。

  “我……”周老大揪着头发,“我不敢过去。”

  周承康伸手去拉他,“其实你多虑了,真没那么多人认识你。”他挑起豆腐拉着他去了镇子口,这会儿许多人都要回家,路过的人挺多,看到豆腐都围了上来,不过几息,就卖掉了半桶。

  倒是也有人发现是周老大,还笑着问他,“没事了吧?都说大牢中没有床,是不是真的?”

  只是好奇,并没有恶意。

  周老大心里好受了些,再说他本来做生意学会的就是笑脸迎人,不好板着脸,勉强笑了笑,道,“没有床,就睡干草。”

  闻言,周围的人都摇头,“那可遭罪,还好是夏天,要是冬天,岂不是要冷死人?”

  周承康只帮了他几息,就回来带着妻儿回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周老大倒是每日都去,从一开始的窘迫到后来的从容。日子久了,发现他娘的话没错,人家问啊问的,好奇心满足了,也就不问了。

  转眼到了七月中,村里人开始挖番薯。这东西确实饱肚子,但也费劲,非得一个个从土里刨出来。好处就是,挖过的土都翻了一遍了。

  李青荷还是请人,就凭他们俩是干不了多少的。

  忙忙碌碌的,秋收完了,各家的地窖和仓中都是满的,其实有了番薯之后,村里各家还真没有谁饿肚子。就是隔壁镇,甚至是隔壁县城,有了番薯之后,在困难也能填饱肚子。

  庄户人家辛苦一年,其实为的也就是填饱肚子。

  秋日的晚上,许氏的马车到了。

  时隔几年再见,许氏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彬儿已经长高,似乎没什么变化。

  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趁着月色进门,许氏打发走了车夫,留下来一个婆子,还有个彬儿的书童。

  让陈氏给他们准备洗漱的热水,又去厨房给他们做饭。

  洗漱过后,许氏一身细布衣衫靠在厨房门口,含笑看着她做饭,“青荷,我对不住你。”

  李青荷一怔,忍不住失笑,“娘,你怎么会这么说?”

  许氏没接这话,含笑,“好在看你过得挺好,我也放心了。”

  这话没法接,母女两人几年没见也挺亲近,说这些就见外了,李青荷扯开话题,笑着问,“打算住多久?”

  “怎么?我刚到就要赶我走?”许氏笑着反问,问完正色了些,“往后,我可能要在村里住下,不去县城了。”

第119章

  怎么就不去了?

  倒不是她嫌弃自己母亲,而是许氏和张家之间还有个孩子呢,那可不是随便就能断了的。

  “这一次回来是他们都答应了的。”许氏笑了笑,“本来我还说回来陪你小住些日子呢,谁知道前几天……夫人帮老爷纳的妾室有孕了。”

  又纳妾了?

  “什么时候纳妾的啊?”李青荷忍不住问,“没听三嫂说。”

  如果是他们在的时候,没道理张海瑶不说啊。

  “就是他们刚走,这边就纳妾了,那时候我就写信说回来住一段时间,有置气的原因,也是因为实在想你了。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临走的那几天,刚好发现有孕,然后,老爷就说让我多住一段日子。”许氏面色平静,“兴许他不会想着接我回去了。我多要了些银子,足够让彬儿读书,过两年,送他去参加县试。”

  李青荷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刚好饭菜得了,忙让陈氏帮着端进了屋,吃饭的时候没说这些。本来天色就不早了,先让他们住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青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